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天意风流 >

第122章

天意风流-第122章

小说: 天意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火淬金,他们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最强精锐,也是攻无不克的百战王师。
  南国大军刚一有动静,氐人一方立即行动起来。安铎来到城楼上,白色豹裘迎风展开,他等着这场命定的决战,赵衡既然选择攻城,那就必须得用血肉之躯去攻破这一重重的城防工事,等南国人流干鲜血、士气溃散时,就是他们反攻的最佳时机。
  安铎看皇雀一眼,皇雀道:“城防工事已经全面加固过,除长城外,连玉泉城墙也重新修缮一遍,万无一失。”
  “城内呢?”
  “十万铁卫骑严阵以待,只要南国军队露出任何破绽,找准薄弱处一击毙命!”战争令人亢奋,皇雀瞳仁放光,“谁想得到汉人精心设计的城防,最终将这里变成他们自己的葬身之地。”
  “别掉以轻心,让霍玄率汉军前往东边战场,协助乌力罕守城,乌力罕他知道该怎么做。”
  “是。”
  日出辰时,南国大军在玉泉城外整队完毕,以孙荃所统帅的八万人为先锋,发动第一轮攻城,激烈的鼓声如大水漫灌般淹没战场,玉泉城防坚不可摧,从两翼延伸出去的长城更是易守难攻,不到一个时辰,南国大军失利后退,鼓声也随之退潮。
  红衣草原骑兵在三条战线上来去奔走,将战报以最快速度传回城中。安铎收到消息时,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喜色,这结果在他意料之中。
  皇雀道:“摆这么大的阵仗,这么快就退了?”他摆手让人再探再报,“城墙这么高,云梯、投石车全都毫无作用,想登城,除非拿尸体堆着往上走,只看赵衡敢不敢付出这代价了。”
  安铎道:“才第一波,浅尝辄止的试探罢了,接下来才是重头戏,看他想如何做。”
  皇雀右手撑住城垛,自城楼往下看,正面战场上空旷一片,赵衡二十多万主力至今还未见踪影,“看来赵衡今日是要失约了。”
  话音刚落,一道高昂锐利的鹰隼声响彻天空,皇雀眼神瞬间聚焦,视野尽头传来雷鸣般的马蹄声,耀目的甲光刺破烟尘,二十万人的身影自桥对面浮现,安铎低声道:“来了。”
  南国主力以三万人为一方阵,越过山坡,行军速度并不快,不像奇袭,更像徐徐推进。
  只要再踏过这座桥,南国军队就将进入氐人的射程内,壁立的城墙上,一字排开的氐人战士已经驾轻就熟地弯弓搭箭,只等一声号令箭如雨下,然而南国军队却在桥对岸停下脚步,不再前进。
  杀机四伏的战场忽然变得寂静,令人不自觉精神紧绷,皇雀道:“这什么意思,来都来了,临阵退缩?”
  两军交战前战况忽变,对双方将领而言,意味着激烈的心理博弈,安铎知道赵衡一定会发动进攻,“再等等。”他盯着那片泛滥的烟尘,像是要从中看清那张年轻、镇静的面孔,直到这一刻,他对局势仍有十成把握。
  他早已在心中推演过上百种攻城方案,无论哪一种,对方都毫无胜算,但若是不攻城,他今日就不会来了,不是吗?
  李稚勒马停在桥前,风拍乱正红的衣襟,上面的金钩扣反射着曜日流光,他并未立即下令冲过长桥,而像是等着什么,他抬头望向那只盘旋在玉泉城上空的鹰隼,鹰猛的扭头振翅朝着玉泉雪山飞去。
  与此同时,仿佛早就得到命令,在太阳升至正空的那一刻,南国四支军队全部撤离至玉泉城半里外,咚的一声,满头大汗的萧皓停止击鼓,东西两线的司马崇、孙荃也忽然不再发号施令,他们全都静下来,望着同一个方向,眼中带着隐秘的期待。
  “什么声音?”皇雀皱了下眉,往东方看去,原本全神贯注观察赵衡动向的安铎也扭过头,刺目的强光涌入眼睛,伴随着骇人的爆裂声,从未见过的画面令安铎的脑子停摆了一瞬。
  轰隆——
  东方天空猩红一片,长城从中间裂开一条大缝,一缕红光宛如活物迅速游动,在一连串小规模的爆炸后,一条红色毒龙从地下冲出来,暴烈的火雨持续喷向人间,坚不可摧的城防顷刻灰飞烟灭。
  山崩,地裂,天倾,城倒。
  一千年的文明在烈焰中焚烧,那力量显然不属于任何已知造物,安铎第一反应想到的是草原传说中天神降下的雷火,据说当时间走到尽头,天神将用灭世的大火惩戒那些曾犯下神怒的罪人,人间化作地狱,火雨焚烧灵魂,与眼前画面一模一样。
  过于震惊的他甚至忘了不能用肉眼直视这种强光,眼睛传来灼热的痛楚,忽然短暂一黑。
  “神啊。”惊恐至极的喃喃声不知从谁的口中念出来,所有氐人都呆呆站在原地,直到那道嘶力竭的吼叫响起来,“跑啊!跑!”
  大地在震动,一切城防工事都在爆炸、燃烧、融化,火焰在狂风中怒吼,仿佛一头饥饿的野兽,疯狂吞噬一切它能接触到的人与物,吃得愈多它的身体也愈发庞然,最终半座东城被它一口吞入腹中。
  混乱的撤退中,安铎与皇雀失散,他摔到城下,令人想不到的是,即便在这种前所未见的乱局中,他也在最快时间内恢复了镇定,忍着剧痛从泥地中站起来,继续吼着指挥军事。眼睛在短暂失明后,逐渐恢复一部分视力,他很快就发现了爆炸的源头来自哪里。
  除了他身处的这一带城楼外,所有重新修缮过的城防工事都在爆炸,而这片城楼与其他工事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此处是由氐人军队负责修缮。
  一个名字迅速自他脑海中浮现出来,“霍玄!”
  电光火石间,安铎忽然又想起那条波涛滚滚的大河,霍玄在河边与他交谈,背景中是日夜不休搬运河沙的汉人劳工,一段段崭新的城防工事自他们身后拔地而起,碎片一样的记忆随着猩红火光闪烁,一股遏制不住的怒意冲上心头,“霍玄!”
  他意识到问题出在霍玄身上,但眼下已经容不得他仔细思考对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爆炸完全摧毁了玉泉城防,而狂风则正将火焰引入城内,这里即将变成炼狱,他必须立即带着残存的兵马撤出去!捂住摔断的胳膊,他吼道:“全军列阵!往西城大河方向撤!”
  东方一处荒芜的山坡上,霍玄逆光而立,簌一声,冒着焦烟的鹰隼落回他肩上,扭头看他。
  霍玄抬手帮它拍灭火苗,重新回头望向那片汪洋火海,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这神迹似的一幕,他仍是为之深深惊叹,真壮观啊。
  另外三条战线上,萧皓、司马崇、孙荃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场爆炸,砖石在轰鸣声中飞溅,爆炸产生漆黑的浓烟,发光的巨龙在空中游走,大火顷刻间淹没城楼,玉泉城不断剥落坍塌,高温的热浪几乎扑到他们脸上,令他们不得不下令军队往后再退两千步。
  临出发前,众将曾得到李稚的指示,即第一轮进攻后立刻撤退,等待城中内应行动,直到这一刻,司马崇才完全明白过来,李稚等的究竟是什么。这样的爆炸他曾见过一次,那一夜半座盛京王城毁于一旦,无数人葬身火海,而那场爆炸的威力与今日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长桥将火海隔开,李稚骑在马上,望着那似曾相识的一幕,“赵徽当了二十年皇帝,一辈子活得毫无价值,这也算是他为世人做出的唯一一点贡献了。”
  他看向一旁的谢珩,谢珩明白他的意思,当日一场大火将梁朝推向覆灭,今日一场大火却为南国赢得新生,可见火焰本无善恶,只看掌握在谁的手中。
  当初赵徽死后,谢珩接掌盛京,重整朝务,曾有人向他提议,销毁皇宫中所有的炉鼎丹药,在众人眼中,梁哀帝修道误国,这些火药暴烈而不详,乃是祸国殃民之物,同理,那群道士也应当被处以极刑。
  羽林卫将清虚子拖出来,把火药一袋袋倒在他的头上,他奄奄一息地求饶命,在最后关头,裴鹤带着谢珩的命令抵达合函宫,一把捞住火折子,救下了他的命。
  七百多卷火药丹方被整理出来,兵部专门开立黑火司,由裴鹤亲自掌管,专门制造与改良此物,五万人被征调入伍,很快发往盛京城外麓山一带,硫磺、硝石矿被大批开掘,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裴鹤虽然严格执行谢珩命令,但一开始他其实也并未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有何意义,直到谢珩带兵驰援北地的第三个月,他收到谢珩寄给他的书信,他把那封信看了无数遍,在那之前,根本没人想过这些东西能用在战场上。
  盛京城燃烧的那一日,谢珩曾亲眼见到火焰吞没一切,那一刻他已经知道,这绝不是赵徽能掌控的力量,大乱之世这样一道烈焰从天而降,它注定要改变历史的进程。
  随着两国战事愈演愈烈,战线不断北移,歇斯底里的氐人已经将所有筹码压上赌桌,谢珩也写信命裴鹤将配制好的火药运来北地,但具体用处,他也在心中思量,那一日李稚与众将聚在大营中讨论如何攻破玉泉城防,他一直没怎么出声,心中忽然就有了个主意。
  于是在经过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的等待、商议、布局后,最终众人在玉泉迎来今日这场举世震撼的攻城大战。
  作者有话要说:
  裴鹤跟着那个倒霉道士一起改良火药,要么就是死活不炸,要么被一起炸死,好几次他差点就告别这个美丽的人间。
  被炸到怀疑人生的裴鹤其实也不相信他做的这个半成品,所以在收到谢珩的信后,他想了想,为保万无一失,他运了超大大大大的量的火药,就差把矿山原料全都搬空了,什么原材料纯不纯也不在乎,就是一个量大管饱,然后大家就看到了一朵巨巨巨巨巨大的烟花。
  谢珩:让你炸塌城墙,没让你把整个城炸掉,这城我们还要啊。
  裴鹤:……哦。


第157章 玉泉之战(六)
  随着时间推移; 爆炸逐渐弱下去,整座玉泉城浓烟滚滚,残存的氐人军队拼命逃出火海,结果刚一出城; 就见到严阵以待迎接他们的南国大军; 他们的眼神肉眼可见地绝望起来。
  李稚抬手下令; 战鼓声如烽火一样瞬间燃爆三条战线,南国大军一拥而上; 一战斩获头颅无数。
  日暮时分,玉泉城破。
  鉴于城中火势依旧猛烈; 李稚并未下令让军队立即入驻玉泉,而是原地围城; 他返回驻地,灯火通明的南国大营中,结束了三线作战的各方将领陆续带着捷报赶回来复命; 每一个走进营帐时都是大步流星、神采飞扬。
  这一场仗实在是令人等了太久,八千里路的隐忍与期待,至此终于扬眉吐气。
  众人争先向李稚汇报自己的战果; 在外指挥作战时镇定自若的一群将军,此刻却像是一个个急需表彰的少年; 李稚难得被部下们洪亮的嗓音所淹没; 一句话也插不上; 萧皓见状想要提醒众人; 却被李稚用眼神阻止,他太了解自己的部下; 这群血气方刚的将军此刻太需要一个直抒胸臆的机会。
  “氐人骑兵全军覆没,大火烧到现在; 逃出城的氐人不过几万,其他都闷在了城中,这一战他们损失至少三十万人以上,剩下的残兵败将逃往西边,一点用也没有。”
  “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军团也彻底被灭,只有雪山营帐那边还剩下两座马场,里面只有马没有人,他们已经完了。这一战直接打开玉泉大门,前方就是氐人王城,他们已经无险可守、无兵可用,往前再也没有人能抵挡我们了!”
  “唯一可惜的是没能俘虏几个活的氐人将领,一群人长得太像了,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不知道那个叫安铎的,是不是也死在了城中,不过我们倒是已经找到他弟弟的尸体!”
  “……你们也找到了他弟弟的尸体?”孙荃扭过头与司马崇对视,双方忽然同时停下说话。
  就在众人还在七嘴八舌争论时,营帐外有人求见。李稚见状让众人先停下来,他仿佛已经知道来的是谁,“将他请进来。”
  众人领会过来,孙荃率先问道:“殿下,可是玉泉城中的内应?”这可是此战的大功臣,他们一齐回头望去,等大帐被揭开,众将脸上各种表情瞬间凝固,像是不敢置信。
  霍玄一身黑衣轻铠迎面而来,在大帐正中央站定,火色烛光打在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令人目眩神迷,“末将幽州霍玄,参见殿下。”
  所有声音霎时间消失,颜色杂乱的背景也渐渐隐去,仿佛营帐中只剩下他们两人,李稚的眼神深邃而幽静,“将军请起。”
  霍玄道:“王师大破敌寇,万里山河今日重归南朝,末将率十万汉室遗民恭迎殿下。”
  李稚从座位上起身,他朝霍玄走去,伸手将其扶起,霍玄这才重新直起身来,李稚道:“南朝军队能大获全胜,首功当归将军莫属。”
  霍玄道:“承蒙殿下愿意信任,好在终幸不辱命。”
  李稚的手按着霍玄的肩膀,千言万语、前尘往事,一切尽在那一眼的不言之中,“赐座!”
  众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稚所说的内应居然会是霍玄,一群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仿佛要在他的脸上看出一朵花来,就连一向遇事无波无澜的萧皓都不由得眼睛轻微发直。
  孙荃忽然上前屏退士兵,他亲自为霍玄拉开座位,看看他,又看看李稚,仿佛完全摸不着头脑了,“殿下,快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稚被他急切的语气逗笑了,“其实早在霍将军进入玉泉城第一日,他便源源不断地向我们输送周国情报,多亏他提前传递的城防消息,让我们对氐人兵力布防了若指掌,我才敢全力推进,诸位今日才能大破敌军。”
  霍玄道:“殿下抬举了,氐人看似信任我,实则对我严防死守,我传递的消息不过寥寥,对大局影响甚微,此战还当归功于殿下与诸位将军。”
  他忽然沉默片刻,像是有感而发,一时竟是忍不住涌上来的情绪,“一年了,我对得住当初为我而死的幽州旧部,祁都他们在天有灵见到这一幕,也终于能安息瞑目。”
  当初战争爆发,整个南朝笼罩在亡国阴影中,幽州将领放下私仇全力抗击氐人,却因为力量孱弱而濒临溃败,以霍玄的挚友祁都为首的幽州将领对他道:“我们已经劈裂最后一寸铁,耗尽最后一粒粮,再也支撑不住了,一群残兵败将思来想去,唯有这项上人头还能再借君一用,我们相信以君的智谋,一定能反败为胜,今生无悔报国,太平来世再会。”
  那十六颗整齐的头颅,象征着幽云的血性,史书千年将永远被这一抹血色浸透。
  霍玄望着李稚眼神深起来,“我想太平不会更远了。”他的眼中有一种释然、一种死而无憾。
  李稚道:“有这样的将士守护南朝,南朝永远也亡不了,他们的名字将列于史书第一篇,被天下人铭记。”
  霍玄忽然说不出话来,李稚给出的是重若泰山的承诺,霍家旧事再也不会被提起,为国捐躯的将士将得到他们应有的荣誉,多少年了,一直互相残杀、彼此仇视的汉人终于又一次站在一起,想起了他们本就是手足兄弟、同胞血亲。
  李稚道:“霍将军,带上你的人一起,随我们一同前往都思城吧。”
  霍玄道:“何其有幸。”
  听到这儿,真相终于大白,敛声屏息的众将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一日的兵临城下不过是一出戏而已,演给氐人看,暗夜的飞鹰做了信使,他们则是不明所以地做了次观众。
  司马崇道:“殿下心中想的深远,霍将军亦是有勇有谋,我们几个自愧不如。”
  忽然他笑了下,难得他也好奇一次,“不过我还有一件事始终没想明白,说出来殿下别笑话我,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