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娘子她娇心似铁 >

第105章

娘子她娇心似铁-第105章

小说: 娘子她娇心似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摇头感慨不已。

    李管事见苏青媖不住点头,不由失笑:“苏娘子怕是想跟我抬价呢。”

    苏青媖一愣,叹了声:“你们贵家子弟,是真不知采茶的辛苦。山那么高,我们要爬上去吧?山里还有各种野兽呢。”

    “再说采野茶可跟在茶园里采摘不一样,比那辛苦多了。有些树高的,还要爬上去,一天也采不了半斤。”

    李管事跟裴念对视了一眼,二人都看懂了彼此的意思。

    裴念便开口道:“青媖啊,这茶叶的价格我跟李管事先商量一下,等我们商量好了,我再叫你。”

    什么?合着她劳心劳力,这种大事不让她听了?

    打量了他们一眼……

    好吧,她也怕掉脑袋。

    安稳赚点小钱就好。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够

    出了花厅,苏青媖找到外院裴管事,跟他说了她姐姐找到的事,让他不用再派人去找了。只留意苏大虎的消息就好。

    “那真是恭喜您。终于姐妹团聚了。”

    “是啊。不容易。我姐这一路也是吃尽了苦头。”

    见崔管事一副想听的模样,便跟他说了一番苏青柳的遭遇,引得崔管事捂着胸口惊叹连连。

    “这真是老天保佑,庆幸庆幸啊。要是你再晚一点到丰城,还不知道她母女俩会落得如何的境地。”

    “可不是吗。”

    二人唏嘘了一阵。

    “苏娘子要找大夫?”

    苏青媖点头:“是啊,大山里闭塞,山民们也可怜,生了病只有抬上山等死的份,如果有愿意进山的大夫就再好不过了。”

    “苏娘子心里有大爱。这样吧,我会给您留意的,也会跟大人那边知会一声。”

    “那太谢谢您了。”

    “举手之劳。”

    晚上苏青媖躺在刺史府的客房里,虽然心急茶叶的价格,但也知道这事太大,茶叶利大,且关乎各方利益。

    一个不小心,搞不好贩私罪还是小的,要是被冠上私通外族,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不能冲动,不能冲动。小命要紧。

    她念念叨叨地睡了过去。

    次日,裴念把她叫到了书房。

    书房里李管事也在。

    看他二人一脸淡定,看来是把价格谈好了。

    苏青媖也淡定地落座。

    寒暄了几句,李管事就开门进山。

    “我这边是嫩芽也要,茶青也要。价格我与裴大人都商量好了。一斤生嫩芽我给苏女娘子一两银,茶青一百文。苏娘子看怎样?”

    啊?这是什么价格?

    不是说世家贵族追捧,贵比黄金吗?

    一斤一两?四五斤制一斤干茶,一竹罐她装一两茶。

    这么好的嫩茶芽,一罐才卖几百文?干茶青一两才几十文?

    这是什么大白菜价?

    李管事见苏青媖一脸的难以置信,解释道:“苏娘子要知道现在商队难走。”

    “我知道商队难走,可是物价也贵啊。我卖了茶叶还得买日常吃用,这些都要钱。”

    “而且李管事知道的,我们不是茶园,我们是山上的野茶。如果是茶园,茶农经心管理,那产量,一年亩产得个二三百斤干茶不成问题,可我们这产量十之一二都没有……”

    一两银一斤嫩芽,她还要和裴念和马干爹三方平分……

    说卖茶利大的呢?

    “我知道的。野茶跟茶园的产量不能比……”李管事解释。

    裴念见李管事没说到点子上,便开口道:“青媖啊,这个价钱是你到手的。不用再跟我和你干爹结算。”

    李管事反应过来,点头:“对对,我和裴大人那边说好了,他二人的利我们商队单独结算。方才跟你说的只独你拿的,至于你跟山民们如何结算,我们都不管。”

    啊?这是什么意思?

    苏青媖愣了愣,脑子飞快地转。

    跟马干爹和裴念单独结算?马干爹可能要马匹,裴念要什么?

    在他二人脸上来回打量。

    这么说,茶的最终价格不是她能知道的?

    那一斤嫩茶一两银,茶青一百文,她能得多少?

    山里的野茶跟茶园产量不能比,按前几天她在山上看到的情况,一亩能得干茶十斤都谢天谢地了。

    干茶青应该能有百斤左右。

    那一年春秋两季,她能采多少斤?

    卖茶籽她得了五六千两,这茶叶总不能差了吧?

    苏青媖脑子飞快地转。

    忽然见裴念在朝她使眼色,顿了顿。

    算了,就这样吧,不跟大佬们掰扯了。能拿一点是一点。

    “行吧。我应下了。怕是李管事和裴大人都商量好了,朝中的事我也不懂,我就一山里小民,赚个安稳钱,够养我儿子就行。”

    李管事对她的态度很是欣赏,哈哈大笑。

    “你手里那么多座大山,够你养十个八个儿子了。”

    “那不够。”苏青媖摇头。

    “我儿子他爹信中说,他在战场上得了一些金子,本来还挺高兴,挖地藏着。知道有儿子后,就发愁给儿子娶亲置产的事了。之前还觉得拼了半条命分得的金子还算可观,这一得知有儿子,立刻就觉得不够用了。”

    “哈哈哈……”

    这回不仅李管事哈哈大笑,裴念都笑得弯了腰。

    “这要是聘个高门大户家千金,没准还真不够。”裴念说完,和李管事又笑成一团。

    苏青媖也跟着乐。

    一是觉得吕博承可乐,二是觉得吧,做生意嘛,里子不管怎么样,面上要做得好看。

    苏青媖本来还想说说白蜡虫的事,想用这个支点银子的,但想想茶叶的事,又把这事吞了回去。

    还是先等等看吧。

    怕是茶叶的事他们也得各方周旋一番。

    最后李管事付了二千两银子让她在山里收茶叶。过段时间会派大师傅进山里炒制了再运出山,然后再到仁州城里分装。

    苏青媖应了下来。答应会安排妥当。

    最后跟裴大人约了进山时间,苏青媖便托他帮着把信发往郴州,又照例从李管事的商队买了一些日常所需及粮食,这才离开。

    离开时,去看了她买的商铺。

    五开间,很大,还很新,几乎不用怎么修整就可以开业。但她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就仍是关了铺子回了柏家寨。

    回了寨子立刻就组织了人手,往建集工地,通知各寨主,她要收茶叶了。

    至于定什么收购价呢。

    嫩芽一天至少能摘一斤以上,老手可能还要翻倍。但是树高的,怕是要打个折。

    如果是茶青,一天采十斤没什么问题。

    也不能让山民们觉得这钱很好赚,不然怕是没人干正经活了。

    苏青媖最后定了价格,嫩芽一斤300文,茶青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三叶的,一斤30文。

    消息一出,再一次轰动各山寨!

    山民们倾巢而出,纷纷围向各自的寨主,向他打听消息真假。

    各寨主也是发懵,真假他们也不知道啊。谁让他们没住在柏家寨呢。

    会长这是又发疯了?

    各寨主没半刻停顿,立刻就朝苏青媖这边赶来。

 第二百四十八章 消息传遍

    忠寨主气喘吁吁小跑到苏青媖家里,但到了院里,发现竟挤不进去。

    只见柏家寨的女人们把苏青媖团团围在中间。

    忠寨主踮着脚,就见苏青媖正跟大家说着什么是嫩芽什么是茶青,又该如何采摘之类的话。

    忠寨正听得起劲,正伸着脖子往里看呢,就见内圈里的妇人已是纷纷转身朝外跑了。

    人多地差点把他挤倒在地。

    他只好来回地闪避着。

    天爷啊,一点都不尊老,要是造成踩踏可怎么好。

    他也想回去背了篓子上山去。他手脚也挺麻利的,半点不比妇人们差。

    只是,又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

    挤到苏青媖身边:“青媖啊,你这么一弄,怕是集镇那边人心不稳啊。”

    苏青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思索了一番,便说道:“通知各寨,每家必须出一个劳力往集镇那边工作,如果没有男劳力的,妇人抵上。”

    “实在无人出工的,记在本子上,将来会以其它方式或是银钱,充抵联盟会里必须出工的工作。”

    “集镇那边怕是要轮换一批人,为了避免新工人工种不熟,忠叔,你和我家思渊思源要往那边通知一下,并辛苦一下在那边视查工作了。”

    “好好。我明白。这样公平。大家也不会心生怨言。”

    忠寨主和思渊思源立刻出发,赶往集镇及各寨通知。

    而向柏家寨涌来打听消息的各寨主和山民们,半路得了确切消息后,立刻就转身回了自家寨子。

    回程用的时间生生比来时少了一半。

    大家从没觉得时间这么不够用。

    一斤300文!

    那个说,我家里的女人手脚麻利的很,一天能采不少。

    另一个说,我家人多,一天搞不好能得好几两银子。

    大家想着铜板往怀里扑的感觉,脸上乐开了花,脚下生风。

    回了寨子一通知,大家纷纷往山上跑。

    背着篓子、麻袋,提着篮子,带了干粮和水,携家带口的,就往山上跑,生怕比别人晚了。

    而柏家寨的寨民们已早早冲向山头了。

    寨子里再一次安静了下来,连狗都不叫唤一声。

    苏青柳也跃跃欲试,她手脚很勤快的。

    也想出一份力。

    但苏青媖让她和鲁氏母女在家检查山民们送来的茶叶质量。

    山里只剩最后一抹余灰的时候,柏家寨的人陆续挑着担子往苏家跑来。

    送过来的茶芽居多。

    毕竟大家一听嫩芽三百文一斤,就没再理会三十文一斤的茶青了。

    只是上了山才知道,这嫩芽哪是好采的?

    一枝条才一颗芽头。有些人采一天,才几两半斤的,最多的一个也才一斤出头。

    苏青媖对此早有预料。

    嫩芽要那么好得,能三百文一斤?

    一天要能采个二三十斤的,怕是接下来一年全家都可以在家里躺着吃了。

    苏青媖带着鲁氏母女,苏青柳细细查看柏家寨大家送过来的嫩芽。

    经过苏青媖去年收山货和收茶籽,苏青媖的风格大家也算了解,不合格,那真的是会拒收的,可不讲什么情面。

    所以里面掺杂的不符合要求的也少。

    苏青媖把大家送来的嫩芽倒在一个大的竹簸箕里,摊开,检查一遍,挑出不合格的及杂质,剩下的才称重结算。

    半点都不含糊。

    虽然第一天大家没经验,采的不多,但铜板拿到手,少的都有大几十文,多的有二三百文,个个喜上眉梢。

    揣了钱谢了又谢,才离去。

    苏青媖还在收拾柏家寨送来的嫩芽,那边李管事送来的两个炒茶师傅已经架锅开始动作了。

    苏青媖跟他们探讨了一天,发现两位都是资深炒茶师傅,她也就不操心了。

    全家人围观。

    茶还没炒好,又迎来了一批年纪大的老头老太。

    看着家里人都赚到了钱,他们爬不上山,只在家干着急。便相约着跑苏青媖这边讨些活做。

    原本采茶果的时候,他们在家还能帮着剥茶籽晒茶籽,便现在这采茶都没把茶往家带,没他们的事了。

    这不行。

    他们也要出份力。

    “还真有些事要找你们。我需要很多竹簸箕,晒席,晒架,你们要是能做的,帮我做些吧,我都要。”

    老头老太喜得直点头:“好好,那个我们能做,能做的。在家一天就能编好几个。放心吧,回去我们就砍竹子去。”

    “这,太晚了……”苏青媖看了看天色。

    “不晚不晚,门前屋后就有竹子,还看得见勒。”

    好吧。

    也不能拦着别人赚钱不是。

    两个炒茶师傅连夜把寨民们送来的几十斤嫩芽全都炒好,才睡去。全家人嗅着满院的茶香睡了个好梦。

    第二天傍晚,柏家寨送来的茶里,就不只是嫩芽了,还有茶青。

    姑娘女人最喜欢嫩芽,送来的几乎也都是嫩芽。

    男人及年纪大的妇人送来的则都是茶青。

    采嫩芽太需要耐心了,那就是个细致活。稍不留神就掐断掐碎。

    不过虽然茶青价低,但量大,得的钱也不少。

    手快的一个婶子采了二十多斤。得了六百多文钱,高兴地直蹦。

    但茶青不合格的也比嫩芽更多。

    很多茶梗和老叶掺在其中,挑得苏青媖等人眼睛都花了。

    最后实在挑不过,就把现场送茶叶来的人留下,你挑我的我挑你的,合格了才称重算钱。

    大家没什么意见。铜板就吊在眼前,半点不嫌累,在苏家就是一通挑捡。

    两个师傅这一天直炒到天亮还炒不完。

    觉得扛不住了。

    柏家寨的人再采两天,手速就上来了,新手变老手,量只会越来越多的。

    而且怕是别的寨也要送茶叶过来了。

    他们两个人就是十二时辰不停歇地炒制,怕是也炒不过来。一天一人能炒三四十斤干茶就顶天了。

    好在第三天下晌,李管事那边又送了六个炒茶师傅来。

    把苏青媖家的后院都占用了,鲁氏种的小菜都给拔了,搭起竹棚,一溜架起八口大锅。

    苏青媖又从新寨那边请了八个妇人回来专门烧火,这才算是解决了炒制的问题。

    从第三天开始,苏青媖便没一刻是闲着的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消息传遍

    一天里不间断地,就有各山各寨的人送茶叶来。

    家里人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称重数银子都数不过来,苏青媖只好又叫了新寨那边几个妇人过来。

    这才算是解决了苏青柳和如意等人的困境。

    只是家里也住不下了。

    把厢房都睡成了通铺。挤得满满当当。

    如此又过了几天,有好些外寨的人也送茶来了,好多都是得了消息翻了好几座山送来的,一路风尘仆仆。

    苏青媖也并没有因为他们是联盟外的人就拒绝。

    这都是钱啊,哪里会跟钱过不去。

    这些外寨的人原来觉得大家都猫在大山里,大家都一个样,怎么忽然附近的寨子就加入二十八寨联盟了?

    还各种动作频频。

    这是要把他们远远甩开啊。

    这不行。

    于是竖起耳朵听那边的动静。

    去年那边收山货,收茶籽,他们消息得得晚,没赶上。

    这过了冬,知道他们在建集镇了,大家都眼冒绿光的盯着。

    他们有集镇了。

    为什么我们没有?

    我们也能去吧?会不会把我们赶出去?

    时刻都盯着这个所谓的联盟寨子的动作。

    有亲戚朋友,或是儿女亲家在二十八个寨子里的,那更是时不时就打听一番。

    这不就被他们打探到了,他们收茶叶了!

    不能把他们落下!

    大家都是这一片大山里的,是不是一个地界的那我们不管。

    反正就是一片大山里的。不能把我们撇下。

    你们吃肉,我们也想跟着喝汤。

    于是,全家老小立刻就上了山。

    采了茶叶就急急往这边运来。

    一路上,心都揪着,怕人家不收。

    苏青媖对于外寨送来的茶叶,一视同仁。但可能他们没有领会到她的要求,采来的茶叶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