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娘子她娇心似铁 >

第122章

娘子她娇心似铁-第122章

小说: 娘子她娇心似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这段时间局势尚算稳定,流民饥民暴民没有那么多,让苏青媖大获丰收。

    虽有零星田地被人抢割,但只是一小片零星边角地方。总体损失不大。

    苏青媖急忙组织人抢收……

    忙了小半个月,六千亩稻谷全部抢收完毕。

    因为种的晚,没办法安排两季稻种植。但只这一季的产量,就让裴念乐开了花。

    马夫人也是脚底生风,每日笑容不断,亲自张罗着给苏青媖一家,又收拾了各种好东西塞给她。

    六千亩,平均亩产接近四石,扣除给租户的,苏青媖手里还有一万两千石。

    运了两千石回寨里,准备囤着。

    五千石则以一石一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李管事。得银五千两。

    另五千石则交给马信,让他安排给马明温那边运了过去。

    又把她之前山里得的水稻旱稻,留下足够的种子,其余的全卖空给李管事,又得了近三千两。

    山里的旱稻只卖了八百文一石,让苏母念叨了她好几天。

    为什么不把旱稻留着自家吃?把山外得的粮卖了多好,还能多得一些银子。

    自家人吃什么不是吃。

    而且旱稻口感也好的很。

    但苏青媖不听她的。

    放着有口感更好的大米不吃,为什么要吃口感不好的?自家还留了两千石,完全够一家人敞开肚皮吃了。

    苏母念念叨叨,说她败家。

    不知柴米艰难。

    苏青媖想起她以前的妈也是,家里过年有好的东西,都不准她们吃,说要留着待客。自家就吃那些品相不好的。

    说都一样,什么不能吃,为什么要挑好的吃?

    苏青媖就不。

    自家的东西,好的自己还不能吃了?要吃坏的?好的则留给别人吃?

    这是什么道理?

    不惯她这个毛病。

    似乎天下的母亲,苦日子过出来的母亲都一个样。

    苏父看着粮食丰收,整日乐呵呵的,是怎样都好。苏母说这样做,他点头好好好,苏青媖这样说,他也点头,好好好。

    还乐此不疲,亲自带着人去藏粮。

    藏好粮,心里乐呵呵的,每天都忍不住去看上一回。哪怕洞口都封严了,也是天天跑去看,就看个紧锁的锁头都乐意。

    家里得了许多粮食,山货也得了不少。

    新更寨的下人,苏青媖许他们自留一半,另一半都送到家里来,苏青媖也不卖,都打算留着自家吃。

    当初建院子里,就吩咐项尚那边,要留够库房的位置,所以后院库房地方大得很。

    苏母和苏青柳带着鲁氏和如意,每天对着各种山货挑挑拣拣。

    放得住的就封到坛子里放到库房,放不住的就放到厨房准备近期自家人吃了。

    家里天天飘着各种坚果的香味,传出去老远。

    新更寨的下人们,平时不愁吃穿,住得也是安逸,拣了山货有些拿去卖钱,但也给自家留了不少,有孩子的家里也舍得留下足够吃的。

    都跑来苏家,学怎么炒制坚果野物。苏母和鲁氏每天乐呵呵地教别人怎么炒,怎么调制得更好吃。

    整个新更寨每天都飘着各种香气,引得鸟都跟着往下落。

    梁思那边苏青媖不留她的货,她也舍不得吃,捡了山货都是拿到集上卖了。

    母女俩也只梁思会打算,会算计着家用过日子。

    即便家里没有存货,但不妨碍梁陈氏天天有东西吃。

    一是她天天跑苏家来,找苏母等人聊天。

    苏母是家里富足了,不缺吃喝,自家孩子男人又在身边,日子过得乐呵,为人也豁达,对她又心生同情,没少给梁陈氏塞吃的。

    二是,梁陈氏还爱到处窜门,不止往苏家窜,也到各家窜,边看不起人家,边爱窜门。有人见她可怜的,怜她母女二人无依无靠的,也塞给她不少。

    所以苏青媖经常见她倚着门扉,捧着一把坚果在吃,望着自家的方向。

    苏青媖不爱管这些事,对于苏大虎日常对梁家的照顾,也没说什么。

    苏大虎成年男子了,爱在哪吃饭是他的自由。

    她忙得很。

    仁州城里,今年大多数百姓都能得个温饱,不缺粮吃。所以城里有了一丝热闹气。

    山里的山货坚果往城里运过去后,项尚和韦福昌都给苏青媖看了账本。

    苏青媖看到账本的数字,很是意外。

    这一入秋,营业额跟着翻翻啊!是大家准备囤粮过冬了,还是有钱了舍得吃喝了?

    铺子的净利,原本一个月都不破百两,现在直线上升,翻了两倍不止。

    卖小吃食的铺子,一天能有大几两十两的净利,苏青媖很是满足。

    在这种年景不好的乱世里,很是出息了。

    忙过这一茬,转眼,苏青媖盼了大半年的蜡花,终于要采收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赚钱路子多

    当佟氏来告诉苏青媖,蜡花上的雄蛹不再沁蜡,即将飞出蜡花时,苏青媖知道该采蜡花了。

    前段时间卖茶果和卖茶叶得的几千两,远远不能同她之前做中间商赚的大几万两相比。

    苏父苏母他们只看到几千两,就觉得开心不已,但苏青媖却是一阵阵肉痛。

    这白蜡虫的放养及提练技术,怎么着都不能让李管事插一手了。

    不然剁了他的爪!

    一家人不说没见过白蜡虫,听都没听过。听说能制成大户人家里用的蜡烛,能卖不少钱,心里一阵激动。

    齐齐跟进林子里去。

    到了白蜡树生长的地方,枝条上,被白蜡虫分泌的蜡质覆盖,远远望去,像冬天里下雪过后的树挂,玉树琼脂。

    一片雪白。

    就像下了一场雪一样。

    再走近了看,又像是白白的蓬松的棉花包裹着枝条。

    大家无不惊叹,怎么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苏家人都没有见过,在树下站了,不敢动。

    这片大山里有不少人见过,但新更寨的人是从别处逃难来的,才进山,也是从没见过这些东西。

    除了佟氏和她女儿佟元娘及跟着她二人放养白蜡虫的人,别人通通没见过。

    这一听说要采收,让大家带着细密的篓子篮子跟着她走。都跟在后面瞧稀奇。

    走到白蜡树的地方,大家见了惊叹不已,也是齐齐不敢动。

    这如何采收,没人知道。

    苏青媖也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一眼望过去,白蜡树林里,一片的雪白。

    怪不得把这白蜡,称之为雪蜡,这还真跟被雪覆盖了一样。

    “看着啊。”

    苏青媖回过神来,抓着剪刀就开始操作了。

    其实她也紧张,也是头一次操作。

    但不能怂啊,大家都等着学呢,装也得装出老练的样子。

    一阵紧张,一剪子下去……嗯,没剪断。

    苏父急得不行:“你把剪子给爹,瞧你这小猫的劲。”

    苏青媖一阵囧,把手里的剪子递给苏父,跟他说要避过蜡质,把枝子剪下来。

    苏父一听就明白,一剪子下去,一根雪白的枝条就下来了。

    把枯枝老叶多余的地方再剪去,剩的被蜡质包裹的枝条放到篓子里。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纷纷动起手来。

    苏母等人都跟着上手,篓子里立刻就装满了一篓又一篓,男人便背了挑了往苏家运。

    苏青媖看了一会,这蜡质剪下来也不能耽搁,她便和苏青柳转身回了家。

    又叫郭氏安排了几个妇人到后院烧大锅准备熬煮。

    “东家,这就是白蜡啊?”郭氏啧啧称奇。

    她在大户人家里见过蜡烛,但哪里知道是怎么得来的呢。

    还是白蜡。

    东家这回又能进账不少。

    东家一富足,跟着她的下人便好过。她就盼着东家富贵呢。越富富越势大,越有庇护他们的能力。

    “是啊。但我也没熬煮过。我们先试一锅吧。”

    “好。没事,慢慢试,总能制成的。”

    “嗯。先少一点试试看。”

    连试了几锅,苏青媖便摸出最佳的火候和配比了。

    加水比例2。5:1最佳,25斤蜡花加水10斤。10斤蜡花能得8到12斤毛蜡。头蜡比例在七成,二蜡在三成。

    苏青媖心里大喜。

    又一迭声吩咐,让人去准备颜料,并让人去叫寨里的木匠,她要让他们做一些模具出来。

    又让人去通知项珍,挂出收蜡花的牌子。

    然后带着郭氏等人,把从白蜡林里运回来的蜡花全部熬煮了,提炼了毛蜡出来。

    隔天,一边熬煮蜡花,一边制成品蜡。

    好在入秋了,天气渐凉了,也不怕发热变质。

    等拿到颜料和模具,苏青媖便用成品蜡熬成蜡水,又在里面添加了各种颜料,在模具里加了灯芯,制成了各种颜色的蜡烛。

    转眼各种各样的模具也得了,她又让人在模具里刻花刻字,制成各种各样的蜡烛。

    等脱了模,把各式各样的蜡烛一点,大家嘴巴都合不拢。

    烛光跳跃,映着众人的脸庞,再凑近,也没有油灯的烟熏火燎,也没有难闻的味道。

    “姐,真亮啊!哥哥百~万小!说再也不用被烟熏得流眼泪了。”青杏高兴得直拍手。

    “东家,这是蜡烛啊?我们竟把蜡烛制出来了!还做成各种各样的!真好看,真好啊!”

    哪怕在大户人家里见多识广,郭氏也是惊呆了。

    这东家,哪里是农户出身的?

    这蜡烛,这高的矮的圆的方的粗的细的,还有各种颜色,各种花样,这蜡烛还能做成动物,各种花、树的样子,外边还有刻字!

    瞧这龙凤呈祥,这鸳鸯戏水……

    天啊,真好看!大户人家都没见过吧。

    郭氏好像已经看到银钱哗哗往下掉的声音了。

    苏青媖也知道事大,把项尚抓过来叮嘱他:“你去集镇一趟,让你爹那边嘴巴严实一点,谁来打听都不要往外透露。等我们把蜡花采收完毕再出货。”

    “是。东家放心,我爹嘴巴严着呢。”

    项尚应声而去。

    苏父苏母惊呆了,他这女儿是上天派来的吧?怎么嫁了人,跟开窍了一样。

    这不仅被马明温收做干闺女,而是被财神爷收做干闺女了吧?

    这赚钱的门道一套一套的。

    永丰号那边早发现了隔壁新更寨挂出的收蜡花的牌子。

    也天天见山民们背着挑着白色的枝条往隔壁去。纵使他见多识广,这玩意也不认识啊。

    这不是树枝吗?裹着一层厚厚的白色的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

    不认识。

    但他觉得苏娘子这么大手笔地收这个东西,一定是有大用的。他仿佛看到了大把大把的银钱朝隔壁飞了过去。

    但无睱他顾。

    这段时间,他是忙得团团转。天天有人来卖山货,卖茶果,铺子门口排了长队,他从早到晚就跟着查货验货,付银子,记账,往仁州运货交货,忙得不可开交。

    转眼再想去隔壁关心一下的时候,好像连零星山民都看不到了。

    他哪知道这东西也是有季节性的。

    采收时间就那么长,半月不到就已经采收完毕了。

    人家项掌柜牌子都收进去了。

    但他还是想跟李管事汇报一下,苏娘子这么大的动作,不能不关注。

    但还没等他汇报,苏青媖就带着东西去仁州找上了李管事。

 第二百八十七章 独家生意

    入秋后,李管事也是忙得团团转。

    今年秋天,仁州出了不少粮,让永丰号购得了不少,分运到各地,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让永丰号的名声传遍朔朝。

    只要想要粮,第一时间就想到永丰号。

    永丰号的名气翻了好几翻。

    李管事一直想上门感谢苏青媖一番,但一是他忙,二是他知道她也忙。

    便把这份感激藏在心里。

    但没想到苏青媖来仁州找他了。

    他还想寒暄几句的,就被苏青媖摊在桌上的各种蜡烛吸引住了目光。

    这是白蜡?怎么,还有这,各种颜色,还不是单一的颜色,多彩的?竟还有这各种花样的蜡烛?

    这蜡烛还能做成小猫小狗小花小树?

    李管事眼睛瞪大了,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真是蜡烛?”

    李管事一边问一边眼神盯着各式蜡烛,都没法移开分毫。

    苏青媖点头,也不说话,点了几根。

    一抹烛光被点亮,倒映在李管事的眼睛里,还没有任何味道。

    极品!

    “想要味道?有啊。”苏青媖又拿过其中一根,点上。

    李管事刚想拒绝,他不是那个意思。

    咦,这是什么味道?

    香,有股淡淡的,怡人的清香,面且……

    很……很让人,放松。

    “这是什么蜡烛?”李管事盯着燃着的发出淡香的蜡烛打量。

    “我把这个叫香熏蜡烛。我在里面添加了天然的植物精油。跟大户人家点的熏香一个功效,但这个味道更好闻。消除异味不说,还令人放松,疏经活络,对失眠难以入睡的人有安眠之效。”

    妙啊。

    原来蜡烛不止可以用来照明。

    李管事心里火热。

    这苏娘子,不简单啊,又让他大开了一回眼界。

    瞧瞧这做成各式各样的蜡烛,还有这特殊功效的香熏烛。

    这脑子怎么想的?

    问题是这白蜡她是如何得来的?

    “你别看我,这门生意是我独家生意,不会让你插手的。生产、制作都得由我来,如果你感兴趣,销售可以交给你。”

    李管事虽然心里火热,觉得这门生意一点都不比粮食生意差,而且更隐蔽,不显山露水,就能赚得比粮食生意更多的钱。

    但在商言商,也不好做出太急切的样子。虽然两人很熟。

    “真的把我撇开?”装着淡定地坐下了,问道。

    苏青媖点头:“那是一定的。我一想到你撇过我,把茶叶茶油山货生意都搂到自己怀里,一年害我损失大几万两,我这心……啧啧,就跟刀割的一样。”

    李管事看她捂着胸口,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哈哈大笑。

    大几万两,是挺多的。

    看来,真是把她伤得狠了了。

    仰头笑个不住。

    苏青媖白了他一眼。今年怕是赚了不少吧?瞧这得意的。

    气愤。

    “你得了两座山,一年能多得多少粮食和山货?而且都是自己的。”

    “那能跟几十个山寨的产出相比?”

    “那是不能。”李管事摇头。

    知道还来打击她。苏青媖白了他一眼。

    奸商。

    “这整个朔朝也不是只有永丰号一家商号,我把这些蜡烛往我铺子里一摆,怕是多的是人围上来。”

    “别,别。”李管事急了。

    忙开口劝阻。坐直了身子。怕苏青媖真会这么做。

    “苏娘子,咱都这么熟了,对吧?”

    苏青媖不说话。

    李管事也不逗她了,道:“行,这门生意你独家。但独门销售由我永丰号来,可以吧?”

    “那要看价格合不合适了。我也怕树大招风。如果永丰号给的价格合适,我自然不想一事凡劳二主的。”

    这就好,李管事心里一松,“定让你满意。”

    于是两个人便商量起价格来,直杀了数十个来回,终于算是谈妥了一个令苏青媖满意的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