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她娇心似铁-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媖点头:“颜色挺鲜艳的。”
也不知是不是儿子回来了,孙女出嫁了,快有小曾孙了,忠寨主整个人瞧着都年轻了好几岁。
“啊,很鲜艳吗?”忠寨主和柏坤连忙抻了抻身上的衣裳,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比灰扑扑的好看。显年轻。”苏青媖忙说了一句。
二人一听立刻就笑了。
还是会长有眼光。赚了钱不就是用了花的吗?难道还要把当陪葬一起埋了?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苦来着。
其他寨主还挖苦他们,说他们老来俏,哼,那是他们不懂享受生活。
“今年冬天没种粮的寨子可都囤好了粮?”
苏青媖担心其它新加入的寨子,还没开始种粮,怕冬天这关难过。
“囤了,都囤了。”见会长关心,十六个新加入的寨主都异口同声地回道。
“各兄弟寨都很讲义气,以低于市价卖给我们粮食,大家都囤了好多。今年大家也都跟着采茶,买茶籽,卖山货,家家都有余钱,比以前强上不少。”
“对。以前寨子里人口多的人家,都哭着说过不下去,生的孩子都要卖给别人才能活下来。现在是谁家人口多,挣得钱也多。今年人口多的,卖各种山货都挣了不少钱,都说明年打算盖新房了。让人丁少的羡慕不已。”
“幸好加入了联寨,不然日子都过不下去。每年冬天都要死好多人。”
苏青媖点头:“冬天的过冬问题可有解决了?”
“有,有。有条件的都砌了炕,没条件的也跟联寨中心借了钱,砌上炕了。家里火盆火篮火桶火桌都备了。过个温暖的冬天应是没问题了。”
“那就好。如果有什么问题,就近到各兄弟寨子里求助。”
“是。”
苏青媖在联寨中心设了困难救助中心,经济上有困难,或是生活上有困难的,可以向联寨中心求助。
可以借钱,打欠条,由各寨寨主担保。
既然成立了这个联寨,她也不想有人掉队。
也不担心那些人还不上钱。
各寨担保,到时扣各寨的福利就好。
而且联寨的就业机会也多,两个矿坑那边也是很缺人的。
事情其实并不算多,但寨子多了,一个一个寨子汇报,就要用去不少时间,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最后见事无遗漏,苏青媖便宣布散会。
她决定到集镇里再查看一番。
现在各寨的冬麦都种下去了。秋茶也采了,茶果也收了,这段时间大家主要是采蜡花和采山货。
街上到处都能看到挑着担子的山民。
不再是以前一脸愁苦的样子了,现在大家精神面貌都好了不少。穿戴好了,整个人也收拾得齐整了,哪怕担着重担,脸上也带着笑。
苏青媖很高兴。
这才是生活的模样。
这才是她想看到的太平年景。
集镇上,各铺子因为卖山货,热热闹闹的。永丰号和新更寨铺子门口排着长龙。一个收山货,一个收蜡花收新鲜菌菇和肉。
从两个铺子里出来的山民,高高兴兴地数着铜板,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而各小吃摊前则围了不少撵路的小孩,汲着口水围着小食摊,吃一口眯一下眼,很是享受,小吃摊前热热闹闹的。
而各茶铺小吃铺也坐着满满当当,都是歇脚或是专门来消遣吹牛皮的山民,店内人声鼎沸。
苏青媖到自家几个铺子都看了看,见生意很好,便放了心。
这两天她从韦福昌手里看过帐本,现在几个铺子,小吃铺,茶铺,糕饼铺,客栈,洗浴中心,一天能有二三十两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已是不少。
而最大头还是医馆药馆。
再加上仁州的酱铺,一个月苏青媖能有小几千两的收入。
荷包又鼓了不少。
但她心里还是有了些新的想法。
第三百四十四章 小儿行径
现在越地在干爹的治理下太太平平,永丰号都常驻越地了。
苏青媖自然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仁州的酱铺生意好,山里山货丰富,苏青媖已经打算把酱铺开到干爹手下的其他州城了。
起码在越王府所在地的饶州一定要有新更号的铺子。
这事得找项尚父子和韦福昌商量一下,看他们有没有把一些人培养出来。掌柜的人手,伙计的人手等等。
没合适的人选,这铺子怕是开不了。
苏青媖虽然只想过普通太平的日子,但她又不是嫌钱多咬手的人。
而且有越王在后面保驾护航,这么好的机会,哪里能让别人抢先了。
越地的繁荣安定,也要各商户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到明年各州粮食跟上后,越地百姓一旦能吃饱,接下来自然就是发展各州经济了。
到了训练场下训的时间,苏青媖去接两个孩子。
小宝见娘来接他,眼睛都瞪圆了,兴奋地朝她扑了过去。
大宝也一反常态,也跟着弟弟一起朝苏青媖扑了过来。
让苏青媖有些诧异。
这孩子一向稳重,小大人一样,这么多天了,小宝蹦蹦跳跳的,跳脱得很,被大宝比着,更显幼稚。
但大宝半点没有这个年纪孩童该有的欢脱样,规规矩矩的。
没想到今天大宝也学着弟弟的样子,朝她扑过来了。
只比小宝落后了一步。
苏青媖蹲下身把两个孩子接住,搂在怀里,在他们的脸上看了看。
小宝是笑嘻嘻的,看到娘来接他欢喜的很。大宝则情绪没有那么外露,但紧抿着唇,脸上也扬了笑,眼睛里灼灼有光。
“大宝,告诉娘,今天适应吗?能不能跟上马爷爷?喜不喜欢学功夫?”
大宝一板一眼地点头:“喜欢学功夫,有些能跟上,有些没跟上,能适应。大宝喜欢学。”
说完生怕苏青媖不让他明天再跟过来一样,眼睛紧紧盯着苏青媖。
苏青媖表扬他:“好。喜欢学就好。如果哪一天不喜欢了就告诉娘,好不好?”
“大宝喜欢学,大宝想变厉害。”孩子小小的脸上,满是坚毅。
苏青媖看了看他,点头:“好。那就要跟马爷爷好好学,好不好?不可半途而废了。”
“是。大宝会坚持的,不会半途而废的。”
小宝松开娘的肩头,也表达他的想法:“小宝也会听马爷爷的话,也会坚持学的。才不会半途而废!马爷爷说半途而废,怕苦就不坚持的人,都不是厉害的人!”
“好。那小宝也要好好学,将来做个厉害的人。”
“嗯。小宝以后会是可厉害可厉害的人!”
点点大的人,知道可厉害可厉害是什么意思没有,就念口号。苏青媖不由失笑。
又摸了摸兄弟俩的小挎包,发现里面的小吃都吃完了。
看了看小哥俩:“外婆给你们塞了那么多,这就吃完了?你们还要跟着训练,哪有时间吃这么多东西?”
爱吃小零食可不是什么好事。
大宝有些不好意思,外婆准备的小吃真是太好吃了。他从来没吃过。有点管不住嘴。
怕苏青媖责备,低垂了头,捏着衣摆。
小宝看了看自己的小挎包,再看看哥哥。
上前一步:“娘,是外婆准备的东西太好吃了。哥哥说他都没有吃过,才第一次吃,就吃得多了。小宝都吃腻了,哥哥说他都没吃过。多可怜啊。娘别骂哥哥了。”
“娘不骂哥哥,那可以骂小宝不?还有你说吃腻了,那明天让外婆只给哥哥装,不给你装了。”
小宝瞪圆了眼睛,看她。
都不骂哥哥了,为什么要骂小宝?吃腻了,又不是不想吃了,为什么不给小宝装了?
眨巴着眼睛,揪着手指:“也不要骂小宝。小宝没有说吃腻了,小宝还想吃的。外婆做的小吃真是太好吃了。明天还给小宝装好不?”
委屈巴巴的。
苏青媖看了忍俊不禁。
“那今天娘看外婆给装了这么多,你们都吃完了。吃得有点多了,待会晚饭还怎么吃?”
“可是训练很容易饿啊。小宝现在就饿了呢。哥哥,你饿不饿?”
大宝很是配合地点了点头。
小宝得了哥哥的肯定,立刻又生了几分勇气:“对啊。不动的人才不饿呢。这么冷,小宝和哥哥还流了好多好多汗呢,现在又饿了。而且我们有分给舅舅和马爷爷吃,还有其他叔叔吃,又不是只有我和哥哥吃。”
害怕苏青媖真的不给他装小吃食了,可怜巴巴地讲着各种理由。
“真饿了?”
如鸡啄米般点头:“可饿可饿了。娘,你看,小宝的肚子都瘪了。”
说着还往肚子上拍了拍,一副无赖小儿状。
大宝愣愣地看着小宝,见他又是嘟嘴,又是挤眉弄眼,又是拍肚子的。
小心翼翼地看了眼苏青媖,怕娘打弟弟,替弟弟捏了一把汗。
可是……咦,娘没有说弟弟呢。
娘不说弟弟言行无状吗?
苏青媖看了看哥俩,见大宝第一天上课,表现很好,又见他们肚子饿了,便决定带他们到集镇逛逛,买些小食给他们填填肚子。
刚起身,见青杨和马信远远走来,便过去打招呼。
“信叔,大宝表现怎样?”
马信看了看跟舅舅闹成一团的两个孩子,朝苏青媖点头:“很不错。是个能吃苦的。小宝有时候想偷懒,见大宝还在练,也不敢偷懒了。”
听到马信对大宝评价高,苏青媖心里高兴。
那孩子,心里装着东西。虽然苏青媖希望他做个普通人,简单点,开开心心地过活就好。
但是,孩子自己想上进,也不能拦着。
又听小宝没定性,想偷懒,又忍不住想抚额。
这孩子,真是……
“要麻烦信叔多操心了。现在加了一个大宝,两个孩子加在一起,挺麻烦信叔的。”苏青媖有些不好意思。
马信挥了挥手:“两个孩子一个活泼可爱,一个懂事稳重,我很喜欢他们。有他们两个陪着,日子都过得有趣了许多。”
告别时,小宝笑嘻嘻地朝马信挥手:“马爷爷再见,明天才能见到小宝了哦。”
大宝则朝马信行了一个鞠手礼:“多谢马爷爷教导,马爷爷明天见。”
小宝看看哥哥,又看看马爷爷,见马爷爷微笑地朝哥哥点头,也学着哥哥的样子,朝马信行了一个鞠手礼。
还差点站不稳。
惹得大家发笑。他自己也崩不住笑,仰着头笑得嘎嘎的。
第三百四十五章 首富
告别了马信,苏青媖带着两个孩子来逛集镇。
大宝从小长在深宅大院里,从来没逛过集市。这一逛眼睛就有点移不开了。
这个也好看,那个又是什么?
小脑袋这边转一下,那边转一下,眼睛完全不够看。
小宝很有主人翁精神,仗着来过集镇无数次,小嘴又巴巴了起来,拉着哥哥一路说个不停,半点不嫌累。
苏青媖见两个孩子对山民们的小吃摊有兴趣,也带他们挤了过去。
小哥俩也不知道是真饿了还是被美味吸引了,站在小食摊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口水都差点嘀嗒下来。
大家见是会长带着她两个儿子,都纷纷让他们排前面,小吃摊老板还不肯收钱。
小宝把手背到身后,神情严肃:“不收钱就不要。娘说不给钱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这样做不好,不是乖孩子。”
这孩子时常跟着大人来集镇,大家看他可爱,经常塞一些东西给他。
苏青媖知道了后,就教训了他。
他也就记住了。
大宝是不知道吃个东西要给铜板,看看小食摊的老板,又看看弟弟,也学着他的样子,把手背到身后。
小吃摊老板和围观的山民们看着两个可可爱爱的孩子,真是讨喜极了。
怎么有这么懂事的孩子。
长得好看,又懂事。听说跟着师父在学本事了,他们家里的孩子也闹着要去玩本事。但训练场那边只收十六岁以上的。
最后青杨付了铜板,两个孩子这才接了。
嗷呼地咬了一口,好吃得眯起眼睛。
小宝还朝人家老板竖起拇指:“真好吃,太好吃了。我下回来还吃。”
那小吃摊老板,挠了挠头,笑得好不开心。
等苏青媖带两个孩子走后,小吃摊前立刻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把小吃摊老板忙得满头是汗,恨不得多生出两只手。
等回了寨子,思渊思源才把他们放下来,小宝就牵着大宝举着手里一路护着的小吃朝屋里嚷嚷:“姐姐,小姨,我和哥哥给你们带好吃的来了!可好吃可好吃了!”
一家人从屋里出来。
“姐姐,给。”
丫丫不想弟弟去学本事,还给她带东西,夸了弟弟一句就接了过来。
大宝也有些羞涩地把手里的小吃递给青杏,得了青杏爱的抚摸,把孩子高兴地翘了翘嘴角。
“外婆没有吗?那外婆明天不给你们准备好吃的了。”苏母逗着他们。
啊?把外婆忘了。
怎么办?两兄弟对视一眼。
小宝朝苏母扑了过去,抓着苏母就撒娇:“外婆,这次买的是小孩吃的,等下次我们再给外婆买大人吃的,好不好?”
“外婆做的小吃真是太好吃了!马爷爷和叔叔们都说好吃呢!都夸外婆好手艺呢!外婆,明天还给我和哥哥装,好不好?”
扭来扭去,撒着娇。
苏母一颗心早就化了,见小宝一脸的恳求,大宝也眨巴着眼睛看她,崩不住噗嗤就笑了。
“好好好,明天外婆还给你们装。只要你们喜欢吃就行。”
大宝悄悄松了一口气,走过去拉着苏母的衣摆:“外婆,大宝也喜欢吃,大宝以前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呢。”
苏母一听,哪里受得了。
高兴地把孩子搂在怀里亲了又亲,摸了又摸,把大宝羞得脸上红通通的。
“走,外婆带你们去厨房,给你们做好吃的晚饭,让你们吃得饱饱的,壮壮的,好跟你们马爷爷学厉害的本事。”
牵了两个孙子就走了。
苏青媖看了看两个跟着苏母,一蹦一跳欢快地跟进厨房的两个孩子。
这吃了一路了,也不知道晚饭还吃得下去不。
两个孩子每天到训练场学本事后,苏青媖白天轻松了不少。
此时第一场雪还没下来,正是采山货,收蜡花的时候。
蜡花早半个月前就往集镇那边挂出了收购的牌子了,家里也在自家的三个山头组织人去采收,也由着青柳和苏母带着人在家里熬了蜡水出来了。
但目前还没采收完毕。苏青媖便跟着忙活起这一摊子事来。
今年寨里才采收了一半,熬的虫蜡就已经是去年的两倍多了。
而各寨山民们从蜡花上得了不少的钱财,今年送过来的货应该能比去年多上不少。
今年开春佟氏她们加大了蜡虫的培养和投放,蜡虫一多,产的卵就多,成虫多了,分泌的蜡质就多,产量上去,是必然的。
苏青媖去了白蜡树林里看了,去年远远看去像雪压枝条一样,但只不过犹如小雪,且积雪不厚,还是能看出颜色分明的枝条来的。
但今年再去看,就好像连下了好几天的大雪一样,枝条被蜡质裹得严严实实的,白茫茫一片。
苏父知道这是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