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她娇心似铁-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越发不爱回吕家。
临近过年前,吕生财见她好久没回,过来找了她。
见她肚子越发大了,还很是高兴。他要当爷爷了,儿子有后了。吕生财很是高兴地叮嘱了她好些。
苏青媖都恭敬地听了。
这个公爹眼里还有他那个大儿子,那她就愿意把他当长辈奉养。当初开店他还给了十两银子,让她有钱收货。苏青媖记着他的情。
吕生财说吕博祖要订亲了,他亲自过来把消息告诉她这个长嫂。
对方是平川县里的,比吕家门户要高,书香家的小姐。
听说是吕博祖到县里参加诗会认识的,对方家里还有族学,说两人订亲后,过了年,吕博祖就上对方族学里念书了,好备战明年二月四月的童生试。
吕生财说着这些的时候脸上都是笑。幻想着二儿子鲤鱼跃龙门,改门换户。
苏青媖有些惊讶吕博祖的运道,考了两三回童生试都没有通过,现在看来,当了高门女婿,岳家若倾全力去培养,说不定吕家真有可能改换门庭了。
吕生财满脸堆笑,与苏父侃侃而谈,脸上焕发着神彩,听着苏父的附合和夸耀,心里更是高兴,笑声不断。
苏青媖也恭敬地陪坐在旁。
听他说过几天就要上县里去下订,她这个挺着大肚子的长嫂怕是去不了了。吕生财也不要求她跟着去,只让她好好将养身子。
吕生财走时,苏青媖给了二十两银子,说是做大哥大嫂的一份心意。
吕生财笑着接了过去,对于她的懂事很是高兴。还跟苏父约着下次一起喝酒。
吕生财走后,苏父连声感慨:“真想不到女婿这个弟弟还有这个运道,攀上了高门大户,这下子前程有望了。女婿说不定也能借点光。”
能借什么光?吴氏和吕博祖不打压他就罢了。还借光。
苏青媖仿佛能预见,吕博祖有了功名,一定会力主分家的。要是博承有了什么事,他就得负责养长嫂侄儿侄女一辈子了,他能愿意?
现在不分,只不过怕来年再征兵,兵丁名额落到他头上罢上。毕竟家里三个男丁。
第九十四章 年节
临近年节,镇上各铺子的生意肉眼可见好了许多。
街上人潮汹涌,都是来镇上备年货的人。一年辛苦,到年头了,有钱没钱总要给家里备点年货,添点年味。
苏青媖店里也是人流量倍增。熟肉生意供不应求,平时大家都舍不得买,肉也都是少量地切着买,这时候都是整只整只地买。
水果更是刚添上架就卖光,都来不及补货。刚从后院地窖里搬出来,还不等摆上架子,就遭人哄抢。
冬日寒风凛冽,只有苏青媖的铺子里还有新鲜的水果卖,品种还很多,半点不见打蔫,模样就跟新鲜刚从树上摘下的无二。哪怕她限量卖,每日架上的水果也是卖个净光。
让她凭着水果一项狠赚了一笔。
大伙们干劲十足。想着苏青媖许诺的年前关铺前会有一笔丰厚的奖赏,人人争抢着活干。
年前,吕小叔送最后一批菜蔬过来,苏青媖让苏父请他去饭馆好生吃了一顿,也叫了吕生财坐陪。
因着吕博祥念书的事情,最后因吴氏的原因没成,吕生财颇觉得对不住弟弟一家。一开始本就是他应承下来的。好在吕小叔没有放在心上。
自家情况自家心里有数。留在乡下的两房人就没有人读书的,他本也没寄予什么期望,就当吕生财说的是玩笑话。吕小婶每回念叨,他还帮吕生财说好话,说他要养一个家不容易。
吕小叔临走时,苏青媖让他把她给吕家大大小小准备的过年礼物带了回去,还备了吕博承爷奶的过年银。
长孙成家了,俸养老人也是应当应份,虽然他不在,但她身为他的妻子,这份责任得替他担了。更何况她今年身子重了,没法回去,新婚头年不能回家祭祖,礼物特意备得重了两分。
吕小叔推辞了一番也就接受了。
吕生财没想到苏青媖做得这么周到,见他什么都没有准备,有些手脚无措。掏了钱让吕小叔去准备年货,说礼物过年再带回去。
送走吕小叔,苏父回来把事情跟苏青媖说了,苏青媖没在意。吴氏怎么做是她的事,她一个做儿媳的不能去置喙。她做得问心无愧就行。
事实上吕生财确实有生吴氏的气,怪她还没苏青媖这个孙媳想得周到。把吴氏气得不行。
“她问都不问过我一声,都不跟我商量一声,私自就做了决定。万一我准备的跟她的重了呢?”
“什么重了?你有准备?”
吴氏一股闷气上不来:“我是婆婆,我哪哪不忙?她既然想到了,不能回家提醒我一声?要让我这个做婆婆的去迁就她?她在你兄弟家人面前得了好,倒显得我抠门小气了!她是故意的吧?”
你一个做儿媳的半点准备都没有,想都没想,还要人提醒?
吕生财憋着气,刚想给苏青媖辩解几句,就被吴氏打断了:“再说,博祖下了聘,家财都空了大半,明年还要成亲花费,还有明年他还要考学,要继续念书,还有博宗,哪里都需要钱,我俭省些倒还有错了?我为这个家呕心沥血的,还不如她了?”
吕生财噎了噎。
头一次思考让儿子攀个门户高的是不是不太妥当?找个门户小的,哪怕门当户对的,自家也不会伤筋动骨。
明年如果博祖考得好,到女方族学里念书,不还要各处打点?哪能让女方看轻了。到时又是一笔。
光想想,吕生财就觉得头疼。
“我当初就说聘银没必要下太多,咱家什么情况对方还不清楚?干嘛打肿脸充胖子!”
“哦,你现在倒怪上我了?当初我到处寻找合适的聘礼时,你不也默不吭声?要不是我儿随了我,长了一副俊俏的脸,你以为人家能看中他?聘礼不重一点,人家能倾全力培养你儿子?还改换门庭,你做梦呢。”
一听到改换门庭,吕生财就蔫了。
他一个小商户被欺压多年,太想改门换户了。
“好在你前几年就把店过到我名下,那天亲家特意问起,就怕博祖做为商户考不了学。可见读书人家是多看不上从商的。”
吕生财哼了声:“你以为那些大家仕族里从商的就少了?要不从商,哪里的银钱供他们花用。”
吴氏没跟他争辩。想着家里多年攒的钱,一遭儿子定亲就少了大半,就肉痛得厉害。想着这几日见到苏青媖的铺子人来人往,红红火火的模样,就抓心挠肝的。
因为店里除了苏父和青杨青杏,其他人都没有要着急回家过年。周婆婆就在镇上,苏大虎光棍一条,苏青柳打算除夕前一天才回村里。所以周遭店铺都关店了,苏青媖的铺子还开着。
开到二十六那天,才让苏父带着双胞胎回了桥头村,而其他人还继续工作。
苏父回去时,苏青媖也给娘家人备了过年礼。她今年是哪都去不了,初二迎婿日,她也是回不去的,节礼就提前备好让苏父带回去了。
青扬青杏舍不得走,拉着她不肯放。自青杨私塾放了假,双胞胎就跟谢祈佑在镇上疯玩了好几天,热热闹闹地过足了瘾。听说两人要回乡过年,谢祈佑还眼泪汪汪拉着二人的手舍不得他们走。
跟苏青媖一开始看到的装小大人的谢祈佑全然不同,让她大呼惊奇。最后双胞胎还是三步一回头地跟着苏父回去了。
苏父走后,铺子又开了两天。镇上的百姓也是要吃喝的,虽然大多人在家里囤了菜蔬,但苏青媖的店还是开到了二十八这天才放了假。
给大伙发了厚厚的红包,又送了过年的年货,周婆婆祖孙这才高高兴兴地被周婶子接回去了。
次日苏青媖和青柳带着丫丫去看了马师娘,才让苏大虎用牛车送了她母女二人回去了。
虽然姐夫不在,家又分了,但崔家爷奶还在,做为孙媳还是要回夫家过年的。
这半年来,崔家有崔老头压着,没人来镇里打扰苏青柳母女,让她过得很是舒心。每月的月银也都会托人带回去,这到过年了,也准备了大包小包回去,任谁都说不出二话。
苏大虎送完苏青柳,又帮着苏青媖关了铺子,才回了桥头村。
第九十五章 充做家用
除夕前一天,苏青媖回到吕家。
吃过中饭,吴氏当着一家人的面把苏青媖叫住了,问她今年铺子的收益情况。
“还行,扣除人工及铺子的租金,还能剩下些许。”苏青媖摸着又大了不少的肚子淡淡地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你这刚做了生意,能有盈利就很是不错了。多少人做了生意多年,还是亏的。”吕生财很是高兴,抿了一口茶,心情很好。
吴氏往苏青媖的肚子上看了一眼,悠悠说道:“你这过了年也快生了,身子重了去铺子怕是有闪失,到时我就辛苦点带着你妹子去帮帮你,正好让你歇着养身子。你那店里也有几个人工,不怕手忙脚乱。到时我不会的,也能问问你,你再指点指点,你且不必忧心。”
吴氏一副为苏青媖打算的样子。
“啊?你去帮博承家的看店?”吕生财有些意外。
吴氏嗔怪地看了吕生财一眼:“你这做公爹的,马上就要当爷爷的人了,还是只惦记着你那小小的杂货铺。你看博承家的肚子都多大了,路都走不了几步,家都走不回,你还能放心让她看店?这镇上不止她一家店呢,你莫不是想看她亏本了?”
吕生财往苏青媖肚子上扫了一眼,摸了摸胡子,觉得吴氏说得在理。
这是博承的第一个孩子,是他的第一个孙子,万一博承有个什么,这孩子将是博承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了,可不容有失。
正想点头,就见苏青媖淡淡地往他脸上扫了过来,道:“有劳爹娘费心了,我这要到三月才生呢。我乡下来的,也没那么金贵,我娘她生我们几个,临产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呢,我多活动活动挺好的,到时生的时候才不艰难。”
话刚落,就听到吕玉珠叽笑道:“不识好歹!”
吕博祖也神情冷漠地看着她。
苏青媖只淡淡地扫了他二人一眼就移开了目光。吕生财喝斥了吕玉珠一句:“怎么跟你嫂子说话的?”
转头对苏青媖说道:“你有主意就好。到时候让你姐姐多帮帮你,有困难随时跟爹说,爹帮你。咱家在镇上十来年,爹在镇上还是有些人脉的。”
苏青媖朝他道谢:“谢谢爹,如果我有处理不了的,就找爹帮忙。”
“哎,好好,你尽管找爹。”
吴氏横了吕生财一眼,气他站在苏氏那边。
如果吕生财帮她说话,以长辈的身份圧她,为了吕家血脉,只要苏氏还想做吕家的人,为了吕博承这条血脉,她都会把铺子让出来。
到时候她接管了铺子接,明年给博祖考学,准备成亲的银子就都有了。
到时候,她娘家人都说不了什么。毕竟血脉子嗣最重要。
苏氏咬了咬牙,又说道:“现在还没分家,按理是不能有私产的。你赚的钱还是要归到家里,做为家用的。明年你兄弟要考学要成亲,博宗要念书,一大家子处处都需要用钱,你们是家里的长子长媳,将来这个家还是要交到你们手里,养家自然也是你们的责任。”
苏青媖静静地听完,她很久之前就预感到会有这么一出。
铺子经营得不好,吴氏会笑话,会逼她关掉,让她安分地守在家里伺候她。铺子经营得好,赚得钱吴氏会眼红。
她三个儿女要念书要嫁娶,一文钱看得跟铜锣那么大,总会想方设法从她手里抠钱的。
苏青媖还在想着怎么回复吴氏,吕生财就说话了:“哪里用着她来养家了?杂货铺挣的钱不够你用了?博祖下定,她做为长嫂已经给了二十两了,她那个铺子一月能有几个赚头?”
吴氏心里不屑。一下子拿出二十两,她手里能没个百八十两?
她今天给了周婶一两赏钱,周婶都不像往年那样高兴。很显然苏氏给她婆婆和女儿的比她还要多,那对婆孙一定是从店里赚到了比她还多的工钱,她才不把一两银子放在眼里了。
吴氏不甘心被苏氏比下去,每天晚上都在算计着苏氏手里有多少银钱。
让她一个乡下嫁过来的,丈夫不知生死且快无依无靠了的小媳妇,手里捏着大把的银钱,怕不是要上天!眼里更没有她这个婆婆了。
“你看外面不分家的,哪个小辈手里有私产?手里捏着钱的?再说博承都成家了,养家难道没有他一份责任?”
吕生财眉头皱了皱:“博承现在还不知在哪,有没有病痛受没受伤,他顶了家里的名额征战在外,吃不好睡不好,连命都不一定能保住,你还想要他养家?说出来,别人怕不是指着我鼻头骂!而且我说过了,博承家的开铺子算做她的嫁妆,不充做家用。以后让她拿家用的事也不要说了!”
吕生财一捶定音。
吴氏哑了。
吕生财平时不太管事,家里都由吴氏说了算,但关键时刻他还是能压制住吴氏的。
苏青媖听完心里定了定,垂着眉眼,道:“博承还不知道回不回得来,我总要为孩子打算打算……”
吕生财连声道:“应该的应该的。有我这个祖父在,就会有孩子的一份吃喝,你无须担忧,只管好生把孩子生下来。”
苏青媖朝他感激地点了点头,又道:“做为长嫂,博承不在,我为家里出点力也是应该,今年得爹照看,铺子才能余下些银子。我给爹娘和弟妹都准备了过年的礼物,后天早上拿给你们。”
吕博宗咧着嘴朝苏青媖欢快道:“谢谢嫂子!”有礼物收他最开心。
吕玉珠朝他翻了个白眼。
苏青媖告辞回了房。
走在吕家不大的院子里,此时寒冬,风刮得脸生疼,院子里不见半点绿意,显得有些荒凉。没半点热意,像苏青媖此刻的心境。
回了房间,她拿起吕博承的几件衣物翻了翻,自他一走,半年了,他的镜像渐渐模糊。要过年了,今年他把她一个人留在吕家,少了他,她没觉得有半点过年的喜庆样。
但她还有好吃好喝,有软床软枕,却不知此时他在哪里,可有口热饭吃?过年了,应该不会打仗的吧?还活着的吧?
苏青媖来回摸着那几件衣物,歪在榻上睡了过去。
第九十六章 女儿也不错
次日是除夕,一大早吃过早饭,吕生财交待了苏青媖几句,就带着吴氏等人回上河村过年了。即便吕玉珠再怎么不愿意,也被吕生财喝斥着走了。
那哀怨的眼神让吴氏瞧着挺不落忍的,要不是吕生财压着,都想让她留在镇上了。
吕生财等人走后,宅子一下子显得空荡荡了许多。天气太冷,苏青媖也没在外多呆,窝在屋里,笨手笨脚地做孩子的衣服。
缝缝补补她还能勉强凑合,但裁剪绣花什么的,她就是个废。她不过就是准备些尿布,包被,围兜等物,衣裳等物到时候还得请人来做。
埋头准备这些东西,时间过得也快,很快就到了中午,周婶来给她送饭。她吃过饭睡了一觉,醒了后,就起身去了扬威武馆。
一路上,各铺子宅子门上都挂着红灯笼,表示喜庆。只有扬威武馆看着冷冷清清的,没半点喜气。
大门也关着。苏青媖拍了半天门,小豆子才跑来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