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娘子她娇心似铁 >

第96章

娘子她娇心似铁-第96章

小说: 娘子她娇心似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喂个奶能有多辛苦。

    如果觉得辛苦,有他们帮着带啊。白天儿媳妇带,晚上他们两口子带,家里还有小叔小姑可以搭把手,小家小户的,用得着请两个奶娘吗?

    两口子没闹明白。

    就是心疼儿子辛苦。

    苏青松一个七品校尉,俸禄本来就不高,儿子一出生,又添上了不少新的开销。

    米面菜蔬也卖得贵,家里经常是月头才领了俸禄,月底就见底了。

    一家人除了苏青松的俸禄也没别的进项。

    要是他们两口子还在乡下,还能有一些米面菜蔬的贴补,但现在全家都要靠着青松吃喝。

    儿媳妇也是个大手大脚的。一个新生儿就什么都要用好的。

    给孩子用的尿布,旧布麻布都觉得委屈了孩子。要用棉布细布用绸布。

    给孩子洗三又花了一笔。

    儿媳妇是个不甘于人后的,大操大办了孩子的洗三宴。她娘家来了很多人,儿媳妇为在姐妹们面前露脸,又置办了很多衣裳首饰。

    可青杨青杏说冬天冷,他们都没办法张口给孩子要置办一件冬衣。

    要是花青杏的钱,儿媳妇又要来问这问那。

    两口子只好带着青杨青杏躲在灶房取暖。

    青松年时也没能歇两天,一直都在外面接活。

    苏父苏母每天瞧着他顶着晓露出门,又披星戴月的回来,身上头上落了一层雪,冻得人直哆嗦,两口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年里,儿子带着他们去了一趟古家。

    古家人人衣着光鲜,手上头上各种首饰,闪着各种光芒,只有他们穿着寒酸。

    两口子饭都没吃两口,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夜里睡觉,两口子翻来覆去睡不着,长吁短叹。

    青杨青杏一入冬,也不爱出门了。实在太冷了,一出屋子就冷得直哆嗦。两个人白天都在屋里猫着,或是去看看小侄子。

    但后来也不愿意去了。

    有一回青杏进屋摸了摸小侄子,被古如月骂了,说她把寒气传到孩子身上了。

    青杨青杏更是不愿出屋了。兄妹俩呆在屋里很是无聊,想给姐姐写信,又怕费纸费墨。

    这般就过了年。

    等收到苏青媖第二封信的时候,已是出了元宵,正月底了。

    苏青松抱了一个大大的包裹回来,苏母苏父和青杨青杏,大家激动地围在一起看。

    青杨得了那几本书,高兴地捧在怀里,激动不已,眼眶里都含着泪。

    而青杏摸了又摸那些皮毛,都觉得身上暖和了不少。苏父苏母则是摸了又摸那些难得的山货。

    两口子想起以前在桥头村和在枫亭镇的日子,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怀念。

    苏青松却捧着那个金铃铛和二百两银票,沉默了。

    苏母还在看各种山货,苏父把目光从山货上移了回来,看向青松。

    “儿啊,你妹妹说让你拿着这二百两在城里买个小院,咱一家人住过去,你是怎么想的?还是这钱不够?”

    苏青松摇头:“钱够的。现在城里很多人都避到乡下,避到别的地方了,城里房子空出来不少,卖得不贵。这二百两能买个好一点的三进院了。”

    “那就好。够我们一家人都住过去了。”苏母一听也是高兴地很。

    “妹妹和小宝孤儿寡母地在外面,我不仅没有帮上她,还让她替我操心。”苏青松心里有些难受。

    苏父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家人不说那两家话。你妹妹自嫁了人,就跟开了窍一样,颇有些生意头脑。现在又收了山货卖,她日子是能过得下去。她也是心疼你,心疼我们,才给你钱让你买院子。你收下吧,那是你妹妹的一番心意。”

    苏青媖怕信落不到他们手里,所以信上也没多说一些别的。

    只说自己秋天里收了一些山货卖,得了一些钱。现在住在山里,日子还算太平。开春后会开些山地,种点东西。

    苏父听了是很心动的。

    他别的什么都不会,就会地里的活。

    干了一辈子地里的活,现在闲下来,住在城里,一起床就对着院子,一天活动的地方也都是在院子里,浑身都不对劲。

    若是可以他想去找青媖。

    苏母也劝他:“你妹妹给你的,你就收着吧。在城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买一座大的,大家住过去,住得开,也都开心。”

    苏青松垂下了眸子。

    他对家里的气氛不是没有察觉的。

    只是一边是妻子孩子,一边是父母兄弟。

    他本来就是一个乡下的小子,也没太大能耐,凭着救了马大人一条命,能在他身边当个七品校尉,已是祖坟上冒青烟了,怕是以后再难寸进了。

    他除了有一些力气,手上的功夫并不好。

    自己的那点俸禄也只勉强够养家糊口。

    但妻子那边花销太大,总想要最好的。处处要跟她那些姐妹比。

    他都说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小子,跟那些大家大户贵族出身的子弟比不了,但妻子就是听不进去。

    苏青松叹了口气:“好,那我明天就去外头寻寻看。”

    苏母很高兴。能住自己的房子谁愿意住在儿媳妇的陪嫁房里。

    便说道:“行。如月还在坐月子,你爹去不了。娘跟你把这些东西拿给她看看。也让她高兴高兴。让小凌也看看,她二姑惦记着他呢,还给他送了礼物来。瞧这铃铛,我们小凌以后一定活泼可爱,聪明伶俐。”

    苏青松听了很高兴,跟着苏母把东西拎去了后院。

    娘子她娇心似铁

 第二百二十七章 怕不是有仇吧

    苏母和苏青松走后,青杏撇了撇嘴。

    嫂子高不高兴她不知道,但那几件皮毛,嫂子是一定会留下的。她这个冬天好冷,她也想要件皮毛做的衣裳。

    苏父看了她一眼,训道:“你嫂子是这个屋子的女主人,你姐往家里寄了东西,当然要拿给她看,由着她分配。你做这副表情,是想爹打你吗?”

    青杏哼了一声,就拉着青杨进了屋子。

    “哥哥,姐姐给你寄了好多书。”

    “嗯。”青杨咧着嘴,笑得好不开心。

    兄妹俩拿起那几本书就翻了起来。

    青杨见青杏冷得直跺脚,劝道:“要不我们出去买两件厚衣裳,嫂子要问就说是姐姐给了我们钱?”

    青杏想了想,又摇头:“不要。正月都要过了,我都忍到现在了。那钱我想留着。我在屋里,有火盆,不冷的。”

    青杨点头:“好。那我们盖被子看。”

    “好。”

    过了一会,青杏又问:“哥哥,你说嫂子会不会同意搬出去?”

    青杨想了想:“会的吧。哥哥说二百两能买个三进的大房子呢。住大房子谁不喜欢。”

    青杏却摇头:“我觉得她不会。”

    “为什么?”

    “我也说不好。但我觉得她不会。”

    青杨看了看她,想不明白,就又拉着她,给二人盖上被子,兄妹俩躲在被子里看起书来。

    青杏料得不错。

    古如月不同意搬出去。

    住在自己的屋里,婆家一家人都要看她的脸色,她可以自己做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婆家一个人都不敢反驳。

    但是一搬出去,她要看别人的脸色吗?

    畏手畏脚地看公婆脸色?

    怎么可能。

    苏母走后,古如月柔声劝道:“我们有房子住,为什么还要花钱再买房子呢?现在城里很多房子都空着,要租给谁住?房子空着,很快就破败了。这不是把银子扔水里吗?”

    见苏青松沉默不语,又说道:“而且你现在这么辛苦,连年里都没有好好休息,家里现在又添了一口,正是用钱的时候,买了房子,然后再一家人苦兮兮地过活吗?我嫁得不如姐妹们我认了,但我儿子不能过得不如别人。”

    见苏青松有些心动,又劝道:“而且家里要是有个万一,如果需要用钱,或是马大人又换到别的地方,要让咱一家跟着走,到时候房子卖不掉,钱又没有,要怎么办?还是钱捏在手里更安心。”

    苏青松默了默,道:“那我再考虑考虑。”

    古如月扬了扬嘴角。

    “好,那你可得好好考虑。钱就先放在我这里。你跟爹娘说一声,要是有什么花用就尽管来找我,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互相体谅齐心过日子的。”

    说完看了苏青松一眼,又道:“这个铃铛小凌一定会喜欢的。真是谢谢他二姑了。这些皮毛,我留一张,给小凌留一张,剩下来的你拿给爹娘和青杏青杨吧。”

    苏青松确认过她只留两张,就搬了其他的皮毛出了门。

    再来说吕博承这边。

    入秋时,他们收到军令,要他们凤翔军出兵陈州。吕博承也在列。

    不料队伍行至半途,又收到军令,要他们改道,前去攻占东都。

    好嘛,改道就改道。军人服从是天职。

    再说了有圣旨在那里,谁敢不听令?又不是九尾狐有九条命,脑袋也不够硬,哪里能随便砍。

    队伍于是转道东都。

    而在这之前,东都周围军镇,围攻东都,久攻不下。现在这王湖一撤走,听说带走几十万大军,东都只留了个空壳,还要人前去支援?

    反正吕博承是忍不住想吐槽的。

    但他现在惜命的很,他儿子才两岁呢,攒的金子都不够他儿子置产的,可不能轻易就交待了。

    能忍住脾气就忍。

    让去陈州就去陈州,去支援东都就去呗。反正在戈壁大漠守城也没好多少。

    东都攻了半个月,终于被朔朝一众将士攻了下来。

    正当凤翔军想进城的时候,又收到一道军令,让他们回防凤翔,说吐蕃有异动。说是今年天太冷,冻死牛羊无数,怕是吐蕃要入关劫掠。

    好家伙,这都到了东都大门口了,要论功劳,分战利品的时候了,凤翔军却连东都大门都没能进去,要掉头回凤翔?

    崔晟元帅,你怕不是跟朔皇有仇吧?

    上次也是,把王湖赶出了长安,一路追,王湖一路把辎重珍货扔在路上,让一路追过去的朱全忠等人吃肥了吃到撑,有一半功劳的崔晟却被叫回了。

    那回大家就憋了一肚子气。

    现在东都就在眼前,王湖在东都都称了帝了,能没留点东西下来?

    这临到门口,又让掉头回凤翔?

    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反正吕博承是憋了一口浊气在胸。

    他也想像其他将军那样,问一问崔元帅。他想问崔晟元帅一句,是不是你抢了朔皇的女人了?让他这么防着你,怕你做大?

    凤翔军,从上到下,这个气啊。

    在凤翔吃苦受罪不说,这一番进攻东都,死了不少弟兄,好家伙,最后半点功劳都没占上,半分战利品都没有。

    现在哪个军镇像凤翔这么听话?

    让去陈州就去陈州,让转道东都就转道东都。可是别人吃肉,凤翔军连半点汤都没喝上。

    就想问一问上面那位,就不怕凤翔军叛变吗?

    吕博承一口气憋回了凤翔,什么事都不想操心,提了枪就到城墙上站岗去了。

    面对戈壁大漠,虽然在吹风吃土,但好歹能静静心。

    不过,他马上心就静不下来了。

    因为他收到了苏青媖的来信。

    这一番给他高兴的,只差没蹦起来。顿时就忘了那些不开心的事。

    特别是看着信里,儿子的小手小脚印在纸上,吕博承那个激动啊,都恨不得捧着它们亲上两口。

    他娘子就是有文化,写的信,每一个字他都爱看。

    还说他想得太远,儿子才两岁,想那么老远的置产的事,有那点功夫不能磨练点技能,提升一下自己?

    好嘛,又被娘子教训了。不过他喜欢被娘子教训。

    吕博承嘴咧老大。一颗心雀跃不己。

    娘子还说他写的信没有内容,他明明写了很多的啊。那好吧,下次多写一点。

    吕博承喜滋滋地捧着信,看了又看。他就喜欢看娘子的信,每一个字他都喜欢。就是吧,写得少了点,不够看。

    要是儿子也会写字,就好了。可以跟他这个爹写几句,说想他这个爹了。

    看了几遍,把信收了起来,扬声唤道:“狗娃,狗娃……”

    娘子她娇心似铁

 第二百二十八章 得罪了

    “将军。”狗娃颠颠地跑来。

    “我娘子说给我寄了一个大包裹,东西呢?”

    狗娃摸了摸头:“没有啊。传信兵,只给了我们十几封信,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吕博承再三确认过,是真的除了信外没有别的东西了。

    心里那个气。

    脚尖蹭了蹭长枪,让它滚到脚面,然后脚尖一挑,长枪被他踢到空中,他再伸手一把抓握住,提在手里,就一脸寒霜地下了城楼。

    娘子在信中说,给他寄了一个包裹。

    包裹里是给他做的一些鞋袜,及一只大毛衣裳。想他可能比较费鞋,鞋子又给做了好多双,鞋底都是纳的厚厚的千层底。

    也做了一些肉干,果干菜干及一些坚果之物。给他留着吃。

    还有山上收的板粟。小宝很爱吃。她入冬了就跟小宝在家里猫冬,小宝就粘着她,母子俩窝在火盆旁,一个烤板粟一个等着吃。

    小宝很爱吃板粟,吃了七八个还要吃。养了两只小狗当玩伴,还一边吃一边给小狗也喂了吃。

    吕博承想着未见过面的儿子,心里美美的。还想看看是怎样好吃的板粟,让他儿子吃的歇不住嘴。他也好拿来烤着吃上一回。

    哪想这只有信,没有包裹!

    娘子信里都说了给他做了大毛衣裳,还纳了好多双厚底鞋,还给他带了好多吃的。

    这竟然是没有!

    很明显是给人昧下了。

    要是别的,吕博承就算了,但是娘子给他做的衣裳鞋袜,不能给别人了。

    吕博承怒气冲冲就提枪冲到传信兵处。

    一脚把门踢飞了。

    把在屋里烤火的几个传信兵吓了个机灵。

    看是吕博承,顿时有了胆气:“吕博承,你是要造反啊!”

    吕博承都不是四品将军了,一个守城墙的大兵,比他们品阶还低,他们会怕他?

    再说了,上头对他生了厌,他就是立多少军功,只怕都升不上去。

    “我的包裹呢?”吕博承冲他们冷冷地问道。

    “什么包裹?”

    “我家里有给我寄了信和包裹,为什么只有信没有包裹?”吕博承耐着性子又说了一遍。

    几个传信兵一听,又坐回了火盆边。

    伸着手凑到火盆边取暖,看都没看他,淡淡道:“这我们哪里知道,有什么我们就送什么,没有,我们也变不出来。”

    吕博承哪里肯信,提着长枪就在屋里一通翻找。

    “吕博承,你要做什么?”几个传令兵忙上手去拦,但哪里挡得住吕博承。

    “我们都说没有了,你是听不懂人话啊?”

    吕博承不管,想着他娘子一针一线给他做的衣裳和鞋袜落到别人手里,心里就烧着火。

    在屋子里翻找了半天,没什么发现。

    吕博承又拎了他们的衣领逼问他们,也是没问出什么。

    闹得实在不像话,狗娃急忙把崔晟叫了过来。

    “放手!博承,你放手!”崔晟赶来,喝止住了吕博承。

    听说了缘由,也问了几个传信兵,没人承认有收过包裹。

    那能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