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悍妻怎么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妈妈与花妈妈两人,是顾老太太在内宅的左膀右臂。而罗掌柜,却是她在生意上最倚重的人。
顾老太太笑着道:“让他进来吧!”
罗掌柜五十左右,留着胡须,人看起来很严肃。一双眼睛,特别锐利,好似能将人看穿似的。
因为屋子都是心腹,顾老太太也没顾忌直接问道:“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若没紧要事,罗掌柜不会这么急匆匆赶过来。
罗掌柜确实是有急事,若不然不会得了顾老太太回来的消息就赶过来:“老太太,阿芹生病了,我想带她去金陵寻名医。”
罗掌柜的妻子高芹与他自小一起长大,是真正的青梅竹马。罗掌柜当年父母出意外兄嫂霸占了家产将他扫地出门,高氏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嫁给一穷二白的罗掌柜。刚开始过得很苦,后罗掌柜得顾老太爷的赏识混出了头,高氏也过上了好日子。
顾老太太吓了一大跳:“怎么回事?”去府城之前都没听说有病呀!
罗掌柜摇头说道:“她总说心口疼,大夫诊治说是心疾。可吃了大半个多月药,一点效果都没有。金陵名医多,我想带阿芹去那看看。”
其实罗掌柜原本想带了妻子去京城,那里的名医肯定更多。只是金陵他认识不少熟人,可以请这些人帮忙找大夫。可京城连个认识的人,去了那两眼一抹黑,大夫都不知道去哪找了。
顾老太太忙道:“那赶紧去,这生了病可耽搁不得。”
罗掌柜的这次来,主要是要将生意交接下,毕竟茶铺跟绸缎铺都是他在负责:“”老太太,将茶铺交给黄掌柜,绸缎铺子交给刘掌柜。两人都在铺子里干了许多年,不会出岔子的。”这两人都是罗掌柜一手带出来的,也信得过。
顾老太太点头同意了,说道:“生意上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会处理好的,你尽快带了阿芹去金陵。”
等人出去后,顾老太太写好两封信,就带着几瓶子药丸准备出门。
清舒拉着顾老太太说道:“外婆,我也去。”她不想再跟上辈子一样总是被关在家里不能出门。她想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交一些朋友。
顾老太太点头答应了。
到罗家的时候,罗掌柜已经收拾妥准备要启程去金陵。
清舒见高氏气色很不好,走路都要人扶着,当下明白为何罗掌柜如此着急了。
顾老太太宽慰了两句,就将自己准备的东西交给罗掌柜。
罗掌柜的也没推辞,接了东西道:“老太太,等阿芹病好了我们就回来。”
顾老太太点头道:“一路顺风。”
看着远去的马车,顾老太太叹了一口气。高氏病了还有丈夫帮着请医问药,可她呢?嗣子眼里压根没她这个养母,女儿又出嫁指望不上,也不知道老了以后会怎样。
感觉到顾老太太低落的情绪,清舒搂着她说道:“外婆,你怎么了?是不是担心高爷爷跟高奶奶呀?”
顾老太太点了下头,就转移了话题:“清舒,要不要去街上逛逛。”
“好呀好呀!”说完,清舒又道:“外婆,我想去买字帖练字。”
顾老太太一口答应,带她去了太丰县最大的书铺百文斋。
这百文斋不仅卖各类书,还卖字画跟笔墨纸砚等物。
清舒虽然想买些书回去看,但想着她这辈子才刚学认字,遂放弃了这个想法。
顾老太太看着清舒盯著书时两眼睛亮晶晶的,笑着道:“喜欢的话,我们就把这些都买回去。”她给清舒买的衣服首饰等物花了有上千两银子,这几架子书花不了多少银子。
所以说,顾娴的担心不无道理。顾老太太这么宠着,若清舒是个正常孩子时间长了很容易被宠坏。
有个豪气的外婆,真幸福。不过清舒想着自己现在才四岁,还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要表现得太过,怕又得被当成妖孽对待了,还是悠着点来。
林老太太上次闹那么一出,让清舒落下了心理阴影了。
第14章 豪气(2)
见清舒不愿将书都买下,顾老太太笑着道;“那你看看喜欢什么?看上了告诉外婆。”
清舒还真有想买的书:“外婆,我想买全套的《儿童启蒙书》。”
这《儿童启蒙书》很早就有了,最开始里面只是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因为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一出来就很受欢迎。经过这些年不断的改进增添,如今这书还包含了名人轶事、律法常识、医药等东西。
这套书,适应各种年龄段的人看。就是大人看,也觉得有趣。
书铺的小二认识顾老太太,笑着说道:“老太太,这书是一整套共二十四册。不知道老太太是单买,还是买一整套。”单买跟买一整套,价格自然不一样。
顾老太太嫌弃地看了小二一眼说道:“没听到我的乖乖说,要买全套的。对了,将你们店里最好的字帖拿出来。”也是她思虑不周只给孩子买衣裳首饰以及玩具,没给孩子买字帖书本啥的。
小二去了里间,出来的时候手上捧了十多本字帖。
将字帖摆放在清舒面前,顾老太太说道:“乖乖,你来挑。”
顾老太太出身贫寒,小时候饭都吃不饱哪能念书,也是在嫁给顾老太爷后帮着打理生意发现不识字不行,这才逼着自己学。能看懂账本能写信,她就不再学了。
清舒将这些字帖认真地看了下,然后挑了她觉得最好看的一副字帖。
顾老太太说道:“只挑一幅是不是太少了,乖乖,要不要再看看。”
清舒摇头说道:“外婆,我就觉得这幅字帖最好。”贪多嚼不烂,只要将这幅字帖练好就足够了。
掌柜刚如厕去了,回来后见到这字帖时脸色微变,不过很快恢复如初:“姑娘眼光真好,这幅《黄庭经》可是兰大家临摹的。”
清舒有些好奇地问道:“兰大家?谁呀?”她上辈子也就认一些字,对那些名人不熟悉。
听过掌柜的解说,清舒才知道这个兰大家全名叫兰阳辉,出自大明朝最负盛名的簪缨世族兰家。兰阳辉自小文采出众,弱冠之年考中状元,后官至户部尚书。他的书法一直以来都极受追捧,只是流入市面的作品却是极少。
听到要一百六十两银子,清舒觉得太贵摇头表示不买了。
掌柜松了一口气。他原本就没想过将这本字帖拿出来卖,只是小二迷糊将这字帖取了出来被清舒挑中。书铺不能欺瞒顾客,所以哪怕不舍他也没糊弄两人。
顾老太太将掌柜的神情看在眼中,当即问道:“这是真迹?”
“自然是真迹了。”说完,掌柜的说道:“老太太,我们百文斋创立六十多年遍布各个州县,从没做出过欺瞒客户的事。”若不然,他都不会跟清舒讲解的那般详细。所以宁愿吃亏,也不能砸了招牌。
顾老太太又问道:“来路正吗?”来路不正的东西,她是不买的。
掌柜点头说道:“老太太放心,来路绝对正。若是有问题,你尽管来找我。”
“那就包起来吧!”既是好东西,哪能错过呢!
掌柜肉疼得不行,但还是让小二取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将字帖放进去。
见顾老太太这般舍得,掌柜的不仅推荐笔墨纸砚等必备的文房四宝,还推荐了笔洗笔套笔墨以及镇纸等一整套文房用具。
顾老太太想着这些都用得上,大笔一挥,全都买了。
瞧着顾老太太这么大手笔,掌柜又道:“老太太,我们新进了一批字画,你要不要买几幅画回去给姑娘挂在书房?”
顾老太太看了挂着的二十多幅画,挑中了一副富贵牡丹。而清舒看中的画很特别,画的是一只雄鹰翱翔在蓝天之下。
顾老太太看到这画,皱了下眉头道:“乖乖,咱不买这个,再看过其他的。”
这鹰看起来威猛凌厉,姑娘家家的书房挂这个不大好。
顾老太太觉得小姑娘家家的应该喜欢花花草草或者可爱的猫狗小鸟啥的,而不是这种猛禽。
清舒摇头说道:“外婆,我就喜欢这幅画。”她要做一只凶悍无人敢惹的雄鹰,而不是关在笼中的鸟雀。
顾老太太也没反对,只是提了一个要求:“这幅画外婆可以给你买,但是你不许挂在书房。”
清舒是准备将这幅画挂在卧房内,没准备挂书房,所以一口应下。
买的这些东西合起来要四百多两银子,清舒听着都有些肉疼,可顾老太太却是眼睛都不眨下就在账单上签了字。
掌柜的只要拿着这张签了字的账单去顾家,账房就会付钱给他。
掌柜眉开眼笑地将祖孙两人送到门口:“老太太、姑娘慢走。”
祖孙两人正准备上马车,就见一个穿着竹青色长衫的年轻男子朝着顾老太太行了一礼:“大伯母,红豆。”
红豆并不认识这个年轻的男子,不过听著称呼再瞧着他的年岁,若是没猜错应该是二外公家的孩子了。
大抵是上了年岁特别喜欢说话,清舒在家养病那几天,陈妈妈就跟清舒说了不少顾家的事。
顾家大房虽然做生意发了大财,但却只顾娴一个女儿;顾家二房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顾和源、顾和荣、顾和杰;顾家三房有两个儿子,分别叫顾和光跟顾和平。至于为何明明二房儿子多最后却过继三房的,这个陈妈妈倒是没说。
红豆故意嘟囔着嘴说道:“表叔,以后别再叫我红豆了,我大名叫清舒。”
顾老太太笑着跟顾和杰解释道:“和杰你是不知道,这丫头自给她取了大名后就嫌弃红豆土气不好听,再不准我们叫了。”
顾和杰笑着道:“清舒这名字很好听。”比红豆这既俗又土的名字,好听多了。
顾老太太笑了下,说道:“我还要带着清舒去买东西,你忙你的去吧!”
顾和杰看到杏花手里提着的东西,神色有些晦暗,大伯母还真有钱呀!
等马车不见了,他折身进了书铺。此时掌柜的正在怒斥小二,若不是他犯迷糊也不会将这本字帖卖了。哪怕没卖亏,但他还是肉疼。
顾和杰听到掌柜的话面露喜色,没想到今日来书铺买书竟碰到这等好事。不过想着顾老太太与他娘的关系,他又一阵头疼。
第15章 字帖引发的风波(1)
出了书铺,顾老太太带着清舒去了一家卖胭脂水粉的铺子。
别看顾老太太年岁大了,但她很注重保养。五十多岁的人,看起来也就四十左右。
顾老太太挑了不少东西,就准备回家。也是清舒身体没痊愈,要不然祖孙两人就去酒楼吃了。
祥婶的厨艺是好,但偶尔换换口味也是不错的。
老板娘亲自送她们出去。谁料刚走出大门,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蹿到她们面前。
清舒吓了一大跳。
顾老太太见状忙将她抱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柔声道:“乖乖不怕,有外婆在呢!”
清舒笑着道:“外婆,我不怕。”虽不怕,但顾老太太的行为却让她心里暖暖的。
老板娘看到来人,脸立即沉下来:“你来做什么?”
男子说道:“大妹,求你救救我。大妹,现在只有你能救我了。”
“救,要怎么救?”
男子忙说道:“只要你借我三百两银子,我这病就能治好。”
见老板娘不欲理她,男子抓着她的袖子跪在地上:“大妹,我不想死,大妹,你救救我吧!”除了这个妹妹,再没人能借他那么多银子了。
老板娘甩开男子的手,冷冷地说道:“别说三百两,三钱银子我都不会给你。”
男子还想再纠缠,铺子里跑出了个粗壮的婆子将他推倒在地。
见借不到钱,男子立即变脸咒骂老板娘见死不救冷血无情,以后定会遭报应。
老板娘头都不回,进了铺子。那男子,被赶来的官差抓走了。
清舒偎在顾老太太身上,奇怪地问道:“外婆,他们真是兄妹吗?”
顾老太太原本不欲多说,可想着清舒如今已经懂事,也该让她知道人心险恶。顾娴被她养得天真纯善没有防人之心,以致她如今寝食难安日日忧心,外孙女可不能再跟她一样了。
想了下,顾老太太就将老板娘的事跟清舒说了。
其实这事也不复杂,就是老板娘薛小芙的父母重男轻女。在她六岁那年,薛家大郎也就是刚才清舒所见的那男子得了重病,为了救他将薛小芙卖了。
薛小芙二十二岁那年,得主家恩典放了出来。当时她离家多年想念父母,放出来后就回了娘家;却没想到,她父母在薛大郎夫妻的怂恿下要将她嫁给一个连孙子孙女都有了的五十多岁老头。只因那老头,出的彩礼极高。
薛小芙得了消息,连夜逃跑。可她没有户籍跟路引出不了县城,因为会做胭脂水粉,遂进了顾家胭脂水粉铺做工。
大明朝比前朝要开明,前朝对女子立户要求极为严苛。不过本朝女子只要交得起赋税就能立女户,薛小芙花钱打点了下就立了女户。立了女户,她父母兄嫂也不能再卖了她。若不然,就是犯法。
清舒很佩服薛小芙,若是她上辈子能逃跑也不会落到那个凄惨的地步了。可惜也就想想了,她身边丫鬟婆子不少,没人帮衬根本逃不出来的。
就算逃出去,万一碰到拐子那下场更凄惨了。
“外婆,那后来呢?”
顾老太太笑着说道:“薛老板嫁给了县城的赵捕头,然后知道我要卖这铺子,她就买下来了。这铺子收益很客观,如今她的日子过得非常宽裕。薛老爹老娘在世时,她每年给十两银子养老钱;等两位老人过世,她就与薛家就断了来往。”
清舒嘀咕道:“干嘛还要给养老钱?”卖了一次还不够,还要卖第二次。这样的爹娘,不要也罢。
顾老太太摸着清舒的头说道:“傻孩子,她有子有女。若是背上不孝的名声,会影响子女的前程婚嫁。不过是舍几两银子罢了,哪能为此影响子女。”可以跟兄弟姐妹断绝关系,可却没办法弃父母于不顾。为了堵悠悠众口,哪怕父母再不堪也得赡养。
清舒没吭声。
顾老太太说道:“清舒,外婆跟你说这事是希望你明白,人心险恶。为了利益,至亲的人也会反目成仇。”
看来卖女儿换取利益的人很多,不独林承钰一人了。
见清舒闷闷的,顾老太太又道:“只要有防人之心,别人想算计也算计不了。”顾娴对人半点防备没有。现在她活着还能护着等,她撒手人寰就不知道是什么光景了。
清舒说道:“外婆,你放心,我会学好本事的。”光有防人之心没用,还得有能力去反抗。
顾老太太大喜,没想到外孙女这么聪慧,一点就通:“我家乖乖真聪明。”
祖孙两人欢欢喜喜地回了家。
到家后,门房就回禀说二房的毛氏过来,已经在家等了小半个时辰了。
顾老太太微微点了下头。
毛氏见到顾老太太,立即站起来叫了一声:“大嫂。”
清舒听到这话,立即上前给毛氏行了礼。这个二外婆看起来,比她外婆老多了。
毛氏微微地点了下头。
顾老太太抱着清舒坐在罗汉塌上,问道:“可是有什么事?”无事不登三宝殿,她与毛氏那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虽是妯娌,除了逢年过节会见面,平日并不走动。
毛氏面色一僵,她是有事相求。可这么直咧咧地说出来,让她脸上过不去。
顾老太太最看不上毛氏这点。明明是有事相求偏还端着架子,看着就讨厌。
毛氏道:“大嫂,我听说清舒开始读书识字,我这里有本字帖挺适合清舒的。”说完,将字帖取了出来。
顾老太太跟毛氏做了二十来年的妯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