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的市井生活-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笕饲蠖鞯浒伞!绷旨魏躺锨肮笆只馗础�
“好; 那你先去休息吧,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林嘉宝挥了挥手; 让他退下了。
几家富商捐纳的钱财到位之后,林嘉宝召集众位典吏,共同商议兴办学堂和修建井渠的事情。
林嘉宝坐在堂上; 听周华汇报过账上的银钱之后,就望着下面的典吏,吩咐道:
“工房主领修缮的差事; 刑房在旁协助,将各镇上的学堂以及县学重新修建。”
“是。”二房掌书俯首称是。
“吏房和礼房负责招揽教学的老师,全县不拘是童生或者秀才都可以应聘。月银一两,逢年过节另有补贴。任职条件最起码得要求是品新端正,认真负责。剩下的你们就看着办。”
“是。”二人得了令,也跟着上前回复。
“嘉裕,你和兵房负责去各地勘探地形,寻找修建井渠和暗道的位置。”
“属下尊令。”嘉裕和王冶上前领命。
处理完事情之后,林嘉宝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撩开帘子,转身往内宅去了。
温存之后,李春意靠在林嘉宝的怀里,说:“昨天,庄子里的人过来说,棉铃都已经出棉花了,让我们过去看一看。”
林嘉宝听后,立马爬了起来。激动的说:“那真是太好了,我明天陪你一同去看一看吧。”
“嗯,先休息吧,有事明天再说。”
李春意下床吹了蜡烛,二人相拥而眠。
第二天一大早,林嘉宝处理完政务之后,就陪着李春意坐上马车,一同往庄子上赶去。
“小的参见大人,娘子。”庄头恭敬的朝着二人行礼。
“免礼,快带我和娘子去看一看棉花吧。”林嘉宝抬手让庄头起身。
“哎,您二位跟我来。”庄头走在前面带路。
没走一会儿,庄头就指着前面,回头
对二人说:“您看。”
二人顺着庄头手指的方向望去,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垠的雪白的棉花展露在眼前。
蓬松柔软的雪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愈发的神圣洁白。
李春意走近棉花田,用手扯了一朵棉花下来,放在手里揉、拧、拉、扯,细细的品鉴。
“夫君,你看。”李春意将手中的棉花,捧到林嘉宝的面前。
林嘉宝望着李春意手中的棉花,洁白柔软,小小的窝成一团,十分可爱。
将棉花的丝絮单独抽出来一根,弯弯曲曲的蜷在一起,拉扯起来长度比细绒棉要长,一松手又立马弹了回去,看起来很是坚韧。
“这个棉花,比之前阿尔兹拿给我们看的还要好,看来我们这儿,真的很适合培育这种棉花。”李春意望着这团棉花,高兴的说。
“嗯,但是产量同旁边的细绒棉相比,是不是少了许多?”林嘉宝比较左右的两亩地里的棉花,向旁边的庄头问道。
“大人好眼力,这个长绒棉的产量只有细绒棉产量的五分之一。”庄头老老实实的回答。
“这么少?”林嘉宝惊诧的感叹。
“回大人,这个长绒棉对光照、土壤以及水分的需求,各个阶段各有不同。”
“而且小的是第一次培育,对于它的生长习性以及多发的病害、虫害还不太了解。所以存活下来的并不多,因此产量也就偏低。”
“原来如此。”林嘉宝点了点头。
“春意,要不然先让庄头采一些棉花,你着人做几件棉衣做样品,过两天我们再请那些富商一同过来观看,你看如何?”林嘉宝低头问李春意,
“嗯,我也正有此意,我手中的绣娘正愁没有事情做呢。”李春意抬起头来笑道。
庄头遵照吩咐,让儿子儿媳到田里采了一些棉花。将枯枝杂叶捡出来,打包好,送到了李春意的马车上。
回去的路上,李春意让车夫停到了城中开的成衣铺里。将棉花交给了几个有经验的绣娘,让她们按照时兴的衣服样式做了两套样衣。
林嘉宝派李默去各家送了帖子,让众人三日后过来参观。
“哎呀呀,不得了啊,这个长绒棉打眼一看,就比这个细绒棉要好上许多呀。”周楠拿着棉花,惊喜的感叹道。
“废话!要不好能成为皇室专用的贡品吗?”郭昌白了他一眼,嫌弃他一脸没见识的模样。
“嘁,说得就好像你见过一样。”周楠也不客气的回怼了一句。
“你!”
“好啦好啦,我们是来谈生意的,不是来吵架的。现在大家同是一个商会的人,不要如此伤和气。”高临站了出来,当和事老调停。
“这是用
长绒棉和细绒棉分别做的两套衣裳,你们拿在手中掂量掂量。”林嘉宝让李默将衣裳递给了在座的富商。
“嗯,手感棉柔,分量轻薄,穿在身上有十分保暖,不愧是棉花中的极品。”徐航将棉衣拿在手里由衷的夸赞。
“敢问大人,不知这长绒棉的产量如何?”徐航转过身来问道。
“嗯,今年第一茬种出来长绒棉的产量,只有细绒棉的五分之一,但是往后再多种几次有了经验,产量应该会有所上升。”林嘉宝如实回答。
“难怪这棉花价比黄金,看来确实不可多得。”徐航感叹道。
“这次种出来的不多,所以本官打算全部打包上交给朝廷,顺便写个折子上去,为你们争取嘉奖。”林嘉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望向众人。
“多谢大人恩典!”众人连忙跪下叩谢。
“另外,夫人的庄子上还有二十亩细绒棉也是大获丰收,不知你们可有兴趣收购?”林嘉宝望向众人问道。
“大人若是愿意出售那便是再好不过了,省的我们从南方的行商那里拿,价格要贵上不少呢。”
“就是,就是,从大人这里拿价格还便宜些,那我们卖给那些老百姓的价格自然也会便宜许多。”
林嘉宝点点头,说:“那你们明日便派人过来采摘吧。”
“是,多谢大人。”几人拱手道谢,然后转身告辞。
三日后,李春意庄子上的长绒棉全部都采摘完毕,打包送到了县衙。
“夫君,我已经派人将长绒棉打包规整好了,另外还分出来了三小份,用来打点知府和内务府的两位领事太监。”李春意边收拾着东西,边回头对着林嘉宝说。
林嘉宝听着微微有些愣神,反应过来之后,欣喜的抱着她说:“春意,你考虑的实在太周到了!”
“你之前没经历过打点人脉,自然不清楚。你这上交的东西肯定是要经过层层盘剥的,还不如事先就准备好。”李春意解释道。
“另外,那几家应该今天会送过来一些打点的银两,你到时候收着便是。沿途需要打点的官员不计其数,这上面可不能吝啬,不然哪一关卡住了,都很耽误事。”
“嗯嗯,都听娘子的。”林嘉宝将下巴抵到李春意的头上,抱着她笑着说。
随后,林嘉宝派出林嘉禾押车护送长绒棉上京。
“保重,路上小心行事。”林嘉宝拍着林嘉禾的肩膀,郑重地叮嘱着。
“是,大人放心,嘉禾定不辱命!”林嘉禾拱手抱拳,对着林嘉宝道别。
然后翻身上马,领着车队浩浩荡荡的出了城门。
送走林嘉禾,又接着忙碌棉花收购的事情。等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已经
到了年关了。
“夫君,今年的收益比去年多了许多,我打算今年给大家都包个大红封。”李春意算完账,高兴地跑过来同林嘉宝说。
“嗯,随你高兴。你可是我们家的大当家,想怎样都行。”林嘉宝回头同她玩笑。
“讨厌,说得人家像是土匪窝里出来的一样。”李春意瞪了他一眼,追着要挠他痒痒。
“哈哈,我的错,我的错。”林嘉宝一边笑,一边躲。
“大人,外面来了一位公公,让您去接旨呢!”李默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大喊道。
“什么?”林嘉宝停了下来,惊诧的问道。
“快,快去摆香案。”林嘉宝赶忙吩咐着李默。
“春意,快跟着我一起去接旨!”林嘉宝拉着李春意,快步往前院跑去。
到了前院就看见一个面白无须、身材微胖的公公,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林嘉宝快步上前,朝着他拱手行礼。
“下官林嘉宝,见过公公。不知公公大驾光临,未曾远迎,还起见谅!”
“哎,林大人不必如此客气,快快请起。”白公公起身笑眯眯的扶起林嘉宝,客气的说道。
“既然人来了,那就接旨吧。”
“是,公公请,香案已经摆好了。”林嘉宝将白公公领到香案前,自己则带着李春意和一众典吏跪在下方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甘郧县县令林嘉宝治下有方,上贡御棉,深得朕心,特此嘉奖白银百两,绸缎二十匹……,甘郧商会钦点为御贡商会,特赐匾额……,钦此!”
“林大人,接旨吧。”
“臣林嘉宝,谢主隆恩!”林嘉宝垂头抬手,接过了圣旨。
起身后,林嘉宝请了白公公用了一顿便饭,又将之前用长绒棉做的冬衣送了一套给他。
白公公临走前,李春意又准备了二百两银票,让林嘉宝交给了他。
“林大人,好生做官,前途无量呢。”白公公拿了钱,满意的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吉言!”林嘉宝拱手道谢。
“行了,不用送了,咱家先行一步了。天长日久,说不定咱们很快就能在京城见面。”说完,白公公转身钻进了轿子里。
“恭送公公!”林嘉宝拱手弯腰,恭送白公公启程。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求包养。么么哒!
第93章 93 、第九十三章
送走白公公之后; 林嘉宝将圣旨供奉在祠堂的香案上; 与自己爹娘的牌位放在一起。
点了三炷香; 上前虔诚的拜了三拜。
前脚刚把圣旨放好,商会里的人就连忙赶了过来,求见林嘉宝。
“大人,商会会长带着人在门口求见。”李默过来禀报。
“请他们进来吧。”
然后林嘉宝又吩咐衙役; 将牌匾抬到了二堂; 自己坐在椅子上等着众人拜见。
徐航领着几人脚步匆匆,一脸急切的往二堂赶。
“拜见大人!”几人刚跨过门槛; 就记着朝林嘉宝行礼。
“免礼。”林嘉宝抬抬手,让几人起身。
“大人; 听说刚才京城来人了,不知?”徐航咽了咽口水,急切的望着林嘉宝。
“你们消息可真灵通!先坐下吧; 待会和你们细说。”林嘉宝笑了笑; 请他们入座。
“谢大人!”几人相互对视了一眼; 先后入座。
几人刚坐下喝口茶,歇一歇。
“大人; 牌匾抬过来了。”李默就前来禀报。
“恩,这么快?赶紧抬上来给诸位大人看一看吧,都惦念的不得了呢!”林嘉宝笑着吩咐道。
“大人; 这莫不是?”徐航激动的站起来,声音发颤的询问。
林嘉宝笑着点了点头。
几人立马站起身,伸长着脖子朝着门外看去; 心急如焚的期盼着。
很快,李默就领着几个衙役将牌匾抬了过来,放到了厅堂上。
林嘉宝上前将上面盖着的红绸掀开,露出了御贡商会四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照亮了在座的商贾的心。
几家商贾都忍不住走上前,小心翼翼的摸着这块牌匾,像是见到了梦寐以求的珍宝。
过了半晌,众人才如梦初醒般,朝着林嘉宝道谢。
“我等谢过大人,大恩大德如同再生父母!”徐航领着其他几家领头人,感激的朝着林嘉宝跪下叩谢。
“快快请起,这是你们应得的。是你们行商中不忘惠及百姓,所以圣上才会下旨嘉奖你们。”林嘉宝上前将人搀扶起来。
“多谢皇上,皇恩浩荡。”几人又是跪下,对着京城的方向叩谢一番。
之后林嘉宝将牌匾郑重的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带回了商会。
几人欢天喜地的接过牌匾,小心翼翼的抬回去了。
第二天,他们就联合举办了一场盛会,庆祝商会取得了御贡的资格,林嘉宝夫妻也被邀请入席,热热闹闹的一同庆贺。
这个年,林嘉宝等人过得很是忙碌,在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宴席间,匆忙度过了。
年后开春,林嘉裕又领命继续去各地寻找修建井渠的地点,去
年已经修建好了两条水渠,今年开春惠及了许多村子里的农田。
大家都省时省力,不必再去河中,老远的担过一挑水,一趟趟的往返河边农田之间。
嘉禾则是被林嘉宝派去将官田收回,深耕细作,重新清理出来。规划种上细绒棉,为县衙的经济创收。
回收工作开展的很顺利,众位典吏都清楚了解到林嘉宝的为人,没有执拗的与他作对,都很配合的将官田还了回来。
去年嘉裕和庄头的儿子已经教导过三村的人怎样种植西瓜了,今年就没有再去,只是派人送去了种子和药肥。
大家去年都收入颇丰,今年都纷纷选择了自己购买种子和药肥种植西瓜。
李春意包的田地也另外雇了人,种植精挑细选下来的优质种子,开始走精品路线,不与民争利。
县衙里,林嘉宝正坐在榻上,同李春意闲话家常。
“春意,我打算将棉花的种植方法和过程,以及后面纺纱成线,织染成布,全部都找人写下来,配上图画,再拓印成书。”
“然后分发给每个村子里的保甲,让他们教导村民怎样种植棉花,改善大家的生活,你觉得怎样?”
“很好啊,这里的气候适合种植棉花。只不过,就只写细绒棉的吧,长绒棉既然已成为贡品,就不能让它过于泛滥。”李春意点点头,补充了自己的看法。
“恩,我知道。长绒棉的种植方法就只教给商会的会长,毕竟长绒棉是以商会的名义报上去的。”
“那我明天把庄头找来,让他将自己总结的方法说出来,你找个书吏记录下来,再送去书局拓印成书。”
“恩,就按娘子说的做。”林嘉宝将李春意轻轻揽入怀中,笑着同她说。
几日后,书局将拓印成书的棉花簿,呈贡给了林嘉宝。
“大人,请看。”礼房的何掌书将书递给了林嘉宝阅览。
林嘉宝欣喜的接过书,翻了几页,心中很是满意,“辛苦你们了,做得很好!”
“多谢大人夸奖。”何掌书上前拱手道谢。
“大人,我等还将书中内容雕刻成碑,放到了县衙的墙外供过往行人观赏,希望大家都可以知晓大人的功绩。”
“恩?我的功绩就免了吧,这个主要是娘子的功劳。不过石板雕刻确实保存的要久一些,你考虑的很周到。”林嘉宝点点头,很满意的夸赞了何掌书。
“是,那卑职先行告退,将这些书派人快马送至各个乡镇,让老百姓赶在播种前学会怎样种植。”
“恩,你先去忙吧。”林嘉宝挥手让他退下。
随后,林嘉宝又将吏房和工房的掌书传唤过来,过问学堂修缮和招聘老师的事情。
“回禀大人,几所学堂已经修建完毕,只等学生进学了。”钱掌书恭恭敬敬的回复。
“回大人的话,老师现在也已经招收了十个,大多都是有些年纪的童生,不过人品都是我等仔仔细细筛选过的,尽可放心。”胡掌书上前拱手答话。
“恩,那招收学生的事情,你们也都要一家一户的宣传到位。”林嘉宝吩咐道。
“大人,我等已经宣传过一回了,只不过除了镇上和县城里的百姓,其他乡下村子里的百姓,都不太感兴趣。”胡掌书将自己遇到的难题,一五一十的禀报给了林嘉宝。
“可是他们觉得路途遥远,上学不便。若是如此的话,可以加盖几间校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