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太。。。。。。不公平了。”
蔡泽一脸为难:“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大王已经不大理事了;您若是和大王一同出游;国事要交给谁呢?”
太子柱纠结半晌;终究道:“罢了。为君父解忧分担国事也是孝顺,孤,就听君父的话,留下监国吧。”
蔡泽忙恭维道:“太子大孝。”
太子柱又被安慰道,但还是心有不甘,挑刺道:“君父本就身体不虞,旅途奔劳,安平君怎么这么草率的就答应君父出游的?他都不劝一劝的吗?”
太子柱倒是没认为是安平君撺掇的秦王出游;而是他自己早就发现,秦王有出游的端倪了。秦王养病期间,无事就招来从各地选拔上来的郎官问话,听他们讲当地的山水人情风俗,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觉着是做韩/楚/魏人好;还是做秦人好?
没错,秦王招来寻问的,都是些归顺秦国的他国之人,一开始太子柱只当这是做君王的必修课,他还好好跟着学来着,现在看来,那是他的老父出游的心思蠢蠢欲动,先叫几个人来听听故事解馋来着。
蔡泽:“。。。。。。大王既然有此决断,想来是有所打算的吧。或许出去走走,与大王的病情有好处?”
太子柱抱怨:“人得病了,就应该静养,哪有出去奔劳反倒对病情有好处的?”
蔡泽:“。。。。。。道家讲究道法自然,寄情于山水,观天地之大,俯仰众生万相,与人的身体而言,确实是有好处的。”
太子柱无语凝噎,他忘了,蔡泽是修黄老的,学的是道,道从自然中寻找真理,相比于汲汲营营在庙堂,还是山水更吸引他们。
太子柱只能拿起人员调度文书,为秦王的出行做安排,一边干活一边不甘心的嘟囔:“希望君父的病情真的能有所好转,否则,孤会骂人的。。。。。。”
出去玩不带孤,还要孤
给你们劳心劳力的干活,啊啊啊好烦啊啊啊啊啊!
秦王出行是一件大事,他的身体还不好,就要更注意更麻烦一些。
不过,问题不大,因为秦鱼本来就奔着声势浩大去的。
君主巡视自己的领地,是彰显自己的主权,拉进君与民之间的正常活动。
以前领地小的时候,各诸侯国主每年都要巡视自己的领地,这是诸侯国主的例行管理手段之一。
秦王年轻的时候,关中之地更是被他走了个遍,他还出了函谷关,在西河之地渑池与秦惠文王交好会盟,安抚赵国,好全力去攻打楚国。可见,秦王巡视自己的领地,既是国家主权的一种宣示,也是一种很寻常的政治外交活动。
所以,秦王出游,并没有遭遇到臣子们的驳议,而是纷纷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住这样大的体力活动。
秦王表示,他可以的。
既然秦王觉着自己可以,那就没问题了,不过,大王啊,臣愿意跟随左右,为大王出游效犬马之劳,您看可以吗?
大王,臣也可以。。。。。。。
大王,臣愿意。。。。。。
大王,您出游,怎么能少了臣在身边伺候呢。。。。。。
于是,太子柱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一项,筛选同游之人。
马上就要冬至过年了,无论如何冬日里是走不了了,所以,太子柱的时间还是有的,只是,脾气略微暴躁罢了。
或许是出游的决定让秦王大悦,秦王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日比一日的好了起来,这也让他更坚定了出游的决心。
秦王五十四年春天,秦王带着秦国的文武大臣和百家诸子们从咸阳出发,开始了秦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详细记载的帝王巡游活动。
这是秦王稷第一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巡游活动,也是最后一次。
这次巡游,从咸阳出发,沿着渭水到达郿县,接上武安君白起,渡过渭水,去到钟南山,祭祀了老子,念了篇道经,之后入秦岭,走石牛道,过葭萌关入巴蜀,来到成都平原,听李冰介绍了都江堰的修建情况,观看了一回火药炸山石的震撼名场面,再让跟随而来的诸家弟子们做了许多诗篇和记录,这才意犹未尽的从岷江坐上舟船直入江水,体
验过江水二峡的激流,吐的昏天暗地不得不在一个叫枳的小城登陆修养了十来天,才开始继续乘船继续顺着江水往洞庭湖而去。
到了洞庭,秦王就不打算走了,他巡视了洞庭湖上的船坞,住进了长沙正在建造的还只有一座简陋起居室的宫殿,穿上荨麻纺织的麻布做成的衣服,品尝了洞庭湖的鱼和稻米,试着自己动手做了几个水果罐头,查看了甘蔗地的长势,还顺着湘水去看了贫瘠的红土地,若不是秦鱼极力阻止,他还要顺着湘水和丽水,去看看秦鱼跟他说过的最南边是什么样子的。。。。。。
秦王是因为这里是秦鱼的封地,所以他才来了就不想走了,但他的身体,是承受不住洞庭酷热多雨的天气的,所以,在秦鱼的坚持下,他们沿着长江河道,一路去了东海。
在蒙嫣和的带领下,他们在东海上看到了鲸鱼喷水,海豚追逐落日的梦幻场景。
巡视了秦国的盐场之后,秦王满意的乘船北上,然后溯游淮水而上,在钟离这个地方,与楚王会盟。
没错,秦王饶了这么一个大圈从东海过来,而不是选择从洞庭北上入南郡,走汉水去西河进入秦国的河东郡和河内郡,就是在这里等着楚王呢。
子楚和云梦公主来到楚国已经有大半年了,淮水入海东段早就已经和昭氏谈下来了,原本子楚要带着云梦公主回咸阳的,但他接到秦王已经巡游到洞庭的消息,他认为,秦王一定会来楚地看看,所以,他便暂时停留在楚国,静等秦王的到来。
果然,秦王不仅要来楚地,他还邀请楚王在钟离会盟,这这。。。。。。这就是主宰秦国五十多年的王吗?
够霸气,也够野蛮的。
秦国的王带着文武大臣们大喇喇的一声不响的就来到了楚国腹地,还主动邀请楚国的王来与他会盟,这操作,着实有点太过分了。
不过,人秦王说了,他把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带来了,他的女婿楚王,就不想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亲自来看看她们吗?
秦王显然选择性忘记了,他的女儿秦公主,早就自作主张与楚王和离了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秦王是打着老丈人上门见女婿的旗号来的,楚王要么硬气的与秦王翻脸,将他赶出楚地,要么,就乖乖低头,来钟离与秦王会
盟。
楚王选择了第二条路,他乖乖的,带着楚国的文武大臣们,来钟离,与秦王会盟了。
此次会盟,被秦国带来的诸子百家和史官们全程记录在册,被后世史学家们当做,楚国真正走向灭亡的起始点。
在此之前,楚国虽然偶有失地,但楚国的元气还在,楚国的国运还在,楚国还有春申君,屈、景、昭二贵也如日中天,如果硬气起来,与秦国拼上一拼,秦国是奈何不了楚国的。
但楚王自己,走下了王座,走向了秦王,将楚国硬生生的掰断了脊梁,沦为了秦国的“附属国”。
在此次会盟中,楚国的大臣贵族们感受到了屈辱,但楚王自己,却是隐隐畅快。
哈,让你们逼迫寡人,让你们抢夺寡人的权利,让你们视寡人为傀儡。看看吧,没有寡人,你们连与别过会盟的权利都没有,人家根本就不认你们哈哈哈哈哈!
与楚国会盟之后,秦王捎上子楚和云梦公主,走秦鱼走过的老路,从淮水入泗水,然后弃舟上岸,乘坐马车,去了陶郡。
陶郡,自从归秦之后,秦王就没来过这里。
他徒步走在这座与咸阳相比有另一种繁华的城池中,满足又失落,满足于陶郡果然富庶繁华,是秦国的土地,失落于他的舅父,穰侯魏冉,就葬在这里。
死生不相见,并不是他的初衷和本意。
秦王牵着秦鱼的手,像小时候那样牵着他走路,秦王哽咽道:“与寡人一起,去祭祀你的舅公吧。”
秦鱼:“。。。。。。诺。”
因为是被驱逐出咸阳的,而且在魏冉死后,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秦国收回,所以魏冉的后人,都只是在封地过着平淡富足的生活,并不敢去咸阳。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穰侯生前有多么势大,他死后,就有多少人想着要报复他。
他死了,父债子偿,一样的。
所以,穰侯的后代子孙,虽然也过着富庶安逸的生活,但也只能算是有资产的百姓,既不是士族,也不是有爵一族。
享受过权势的人,做梦都想着重登权势巅峰的滋味。
穰侯才死了几年,跟随穰侯在咸阳呼风唤雨的子孙们,大部分都还活着呢。
他们请求秦王怜悯他们,将他们带在身边,好伺候秦王。
秦鱼四十五度望天,不去看这些脑满肠肥的家伙。
让他们去伺候秦王?
白日做梦比较靠谱一点,毕竟梦里什么都有。
秦王好笑不已,说他们:“你们的孝心,寡人已经知道了,陶郡离咸阳甚远,寡人不放心舅公的陵寝,既然你们都是孝顺的子孙,便由你们时时照看打扫吧。”
这是要这些大孝子们守陵的意思。
穰侯的陵寝自然是由他的子孙们好生照料的,但这个照料,也就是吩咐一声,顶多在旁看着,让隶臣妾们洒扫做活,然后他们按照时节来祭祀一番,其他时候,他们是可以任意过自己的生活的。
但现在秦王既然下了“王令”,让他们守陵,那就是真的不能离开陵寝半步,时时守候了。
这,跟坐牢有何区别?!
原本凑上来想要好处的子孙们脸色霎时间惨白如鬼,如丧考妣。
秦鱼猜测,穰侯死的时候,他们大概,也就是这么个脸色吧?
陶郡虽然是做商城,但不论是维护城中治安,抓捕盗贼,都可以获得军功爵,更何况,六七年前,秦国还与魏楚赵二国联军打了一场河内保卫战,陶郡更是出动全部兵卒应战,绝对不缺获取军功爵的机会。
而看看穰侯的这些子孙后代吧,绝大多数都是无爵的白身,有爵的,也都是公士爵,还不知道这个公士爵是怎么获得的。
将这样的人带在身边,给官给宠,才是自取灭亡呢。
在陶郡住了些时日,魏国和韩国遣使臣来拜访,秦王倒是没邀请魏王和韩王来陶郡会盟,而是接见了一番使臣,就从陶郡出发,去了河内。
一踏上河内的土地,秦王就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在看到荡阴城的那一瞬间,这种亲切感就更强烈了。
荡阴城已经建造完成了,是完全比照着咸阳城的布局建造的一座雄城,但比咸阳城,更繁华,更具有商业气息。
荡阴跟咸阳布局很像,当然很像,因为建城图纸,都是出自同一个团队。
这个时代的城池不是那么好建的,尤其是大城,更加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风水布局望气等玄学,在考虑
这些玄学之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符合秦国嬴姓王脉的稳固和兴旺。
在符合的基础上,能强化,就更好了。
所以,秦鱼要想将荡阴建造成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城,那就不能按照他的想法乱来乱建。
君不见,当年张仪去到成都平原建造成都城的时候,就干脆按照咸阳城一比一复刻建造的?
所以,荡阴城,基本上跟成都城一样,也是复刻了咸阳城。
不过,也只是复刻了宏观布局和外形,其中细节排布之处,那是完完全全的不一样的。
秦王在城门口停下车,站在高大的车辕上抬头仰望这座他听说了无数次,今日终于见到的新城。
从城门口延伸出来的平整道路两侧,站满了无数静默观看的人,以及,因为暂时不能进城不得不就地停放的望不到尽头的车马队伍。
秦王仰望城池的同时,他们也在仰望这座城池的主人。
秦王看了好一会,对左右道:“遣使去赵,就说,寡人邀请赵王,在荡阴会盟。”
“哦,对了,要赵王,记得把寡人的重孙给带来。”!
第186章 秦赵会盟
秦王邀请赵□□在荡阴会盟;赵王不得不来,因为,荡阴离邯郸实在是太近了;只有八十公里;骑着快马,倏忽而至。
荡阴从邯郸,几乎就是从南至北一条笔直的直线;一眼望去;除了一条赵长城,全是空荡荡的平原;无山川可守;无城池屏障。
没错,越过赵长城,北面就是邯郸范围之内了。
邯郸在赵长城以北。
而那条赵长城;就是阻拦敌人从南至北的屏障。
其实;赵国选择在这里修建赵长城,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赵长城以外的南面是水量相当大河面也足够宽的漳水;城内的北面则是水量还可以的滏水;若是平时,有漳水做屏障;阻碍从南而来的敌人,有滏水为据守的大军做水源供应;加上强悍勇猛的赵人阻敌;足够了。
但是,谁让现在是枯水期呢?
滏水大部分河床露出,小童都可涉水而过;何况是敌人?
加之,已经快九月份了,正是秋收的时候,百姓们正日夜忙着田里的粮食,无心作战,战力还要再下一层。
赵王不敢拒绝,他若是拒绝了,秦王会不会一怒之下,令秦军卒再围邯郸?
秦国近几年,除了攻陷洛阳之外,再无战事,赵王都不敢想象,经过多年修养过的秦国,现在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
赵王不敢赌他拒绝后的结果,所以,他召集了大臣,大臣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之后,就只能按照秦王的要求,带着秦国的质子,战战兢兢的来荡阴“会盟”了。
其实,赵王还有一点不知道,若是真的开展,赵长城也不是那么稳固了。
因为,这几年,河内发展迅速,只要不是作乱犯奸的,河内对六国百姓,一直都是呈开放包容的状态。
六国百姓,尤其是隔的最近的赵国百姓,谁不知道,只要在农闲时候,去河内做上一两个月的活,就能挣足养活一家老小的钱粮布帛盐糖?
或许,这种近年来开始蔓延深入的情况,赵国的权贵们都知道,就只有赵王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为了能少绕弯路,即便赵王下令,严加防守赵长城,赵长城的城门也一直都是关闭的,百姓们要是想越过这座长城,还是
有很多办法的。
比如,在年久失修的地方,挖一个洞口,爬伏过去。
再比如,贿赂一段不高的长城的看守兵卒,墙的两面分别架上一道梯子,只需向看守兵卒交上几个铜板的“过城费”,就可以轻松翻越过去,到达墙的彼面。
身手矫捷的健儿,都不用走梯子,一个纵跃借力,就可上墙,跳下来就更不费力了。这样过墙的,兵卒们就当没看见,因为,只靠收取大部分人走梯子的这一次的“过路费”,就够他家小用上好几年的了。
不知道,赵长城的守将,知不知道他的手下军卒,正在一人一天轮流挣这比“外财”?
以赵人的军纪严明,秦鱼猜想,这个赵守将,他应该是知道的。明知道而不阻止,这个守将,有点意思啊。
出来的办法很多,但回去的法子,就不多了,因为,这些出来做工的赵人,等他们回去的时候,无不是大包小包人背车载的,只靠梯子和墙洞,是没法运载过去的。
于是,一年两次的长城城门开放日就有了。一个开在冬末春初的时候,进的比出的多,因为,他们在河内度过青黄不接的饥荒之后,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忙春耕了。
另一个,则是开在秋末冬初的时候,这是一次人流量最多的进出关机会。前一年的秋收结束,许多赵人青壮会趁此出关的机会,将秋收的粮食留给家中弱小,自己则是来到河内“躲冬”。在河内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