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秦嬴鱼 >

第88章

大秦嬴鱼-第88章

小说: 大秦嬴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鱼越听眼睛越亮:荀子,他来秦国了?!


第103章 公子鱼
  第二天一早;秦鱼就在烟和萝谷的打扮下去拜访荀子。
  自然不是往庄重贵气里打扮,而是穿上麻衣素服;散下头发;做小童打扮,以请教学问的学生身份,去拜访荀子。
  秦鱼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荀子的学生;毕竟;荀子的《劝学》篇,他可是背了两千多年呢。
  一大早的;荀子正坐在视野开阔的大堂里嗦面呢。清水下开的素面,浇上烧的浓厚的大骨汤;肉臊子;胡萝卜丝,小刺瓜咸菜丝,老姜丝;小嫩葱丝。。。大早上的嗦上一口;真是无上的享受。在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汤下;荀子只觉自己的所有毛孔和味蕾都打开了,真是越吃越香。
  嗦完一碗面;荀子觉着肚腹才垫了一个底,正想再要两碗解馋的时候,抬头就见一个白嫩一看就养的金贵非常的小童站在他不远处好奇的看他。
  从他来了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形影不离殷切照顾他的小仆见他在看这小童,就上来介绍道:“好叫公知道;此乃我家少主。”
  小童规矩的跟他行了一个儒家弟子的礼节,清脆叫人:“秦鱼见过荀子。”
  小童身后跟着的护卫和仆从侍女具都规矩行礼。
  荀子一见这阵仗,就知道应该是昨晚上《劝学》的作用。
  荀子捋捋胡须,笑道:“无需多礼。可读过《劝学》了?”
  秦鱼依言起身;回道:“读过了。”
  荀子:“可能背诵?”
  这是套话。
  在稷下学宫教课的时候,他见着来听课的学子时候,就是这么问话的。
  可是读过某某某了?
  哦,读过了,可是背下来了?
  。。。。。。
  荀子一见到这小童像他的学生一样站在他的面前,荀子顺口就来了这么一句。
  咳,都怪这面太好吃了,将他的心神给松懈至此,这小童一看就是大家子,若是。。。。。。
  还没等荀子想好“若是。。。。”,就听眼前的小童轻轻喉咙,开始背诵他的《劝学》。
  荀子亲手写的《劝学》,跟两千多年后的《劝学》,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秦鱼昨晚看过一遍之后,就将这里面的细微之处都
  挑了出来,并在脑海里写了个五千字小论文,细论这里面的不同之处,所以,此时背起荀子亲手写的《劝学》篇来,简直是顺溜的不能再顺溜了,背到其中抑扬顿挫之处,更是语调激昂,一看就是非常喜欢这片文章的。
  荀子越听越惊奇,听到最后,竟然与小童一起吟诵起来。
  这边学习氛围如此浓厚,进来大堂用早膳的人具都放轻了脚步,有那粗俗不懂礼的人进来了,也有人特地提醒,让他们不要打扰自家公子求学。
  等秦鱼一字不差的背诵完之后,荀子满意的点头,请秦鱼坐下来一起用早膳。
  秦鱼依言坐下,给自己要了一个水煮蛋,一小碗白米粥,用自己的第二顿早膳。荀子则是依照自己的心意,又一连用了两碗汤面,才觉着饱腹。
  秦鱼努力的不让自己露出惊奇的神色来,哇,这位圣人,真是好食量,怪不得能一人从齐国来到秦国游历呢,这但凡是个身体差的,都不能进函谷关。
  荀子见秦鱼亮晶晶的小眼神,就笑道:“这秦国的膳食,吃着别有一番风味,甚美,甚美!”
  秦鱼笑的开心极了:“您喜欢就好。”
  秦国的膳食,尤其是在栎阳,这几年来,经过西域良种的引进,早就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在吃这方面,所有的夸赞,秦鱼都可以毫不谦虚的接受下来嘿嘿。
  用过早膳,收拾干净杯碗,上了饮品和果品,荀子开始考教秦鱼:“都读过什么典籍?”
  秦鱼:“读过《商君书》,孔子,孟子,鬼谷子,兵书。。。。。。”
  荀子:“学而时习之。。。。。。”
  秦鱼接口:“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在考教过孔子和孟子的言论以及著作之后,荀子又考教了历法、算学、墨子、宋子、田子、管子、《周官》、李悝的《法经》,甚至屈原做过的楚辞荀子都考教了一遍。
  好在这些诸子百家的流传典籍,秦鱼是真的都背过,即便是用不上的,对内容不感兴趣的,只要一想到这些都是后世失传了的经典,秦鱼都能背诵的津津有味,以至于,背诵诸子百家典籍,已经成为了秦鱼处理政事之余,为数不多的一项兴趣爱好了。
  荀子却是越考教越是吃惊,
  秦鱼能将这些诸子典籍背诵下来还不是他最惊讶的,最让他惊讶的是,秦鱼竟然能接触到这样广泛的典籍。
  看来这个叫秦鱼的出身,已经不能称之为富贵了,这位,不会是秦王的哪位公子吧?
  或者是哪位王孙?
  毕竟,看年纪,着实太小了些。
  考教过背诵之后,荀子就问秦鱼:“可有不懂之处?”
  这是要秦鱼跟他提问,然后自己给他解答了。
  这是这个时代的老师与学生日常的相处方式。
  学生提问心中所疑,老师给学生授业解惑。
  秦鱼:“儒家为什么不入秦呢?您认为,秦国真的是不堪教化之所吗?”
  这,可真是一个好问题啊!
  荀子:“我想,那些以为秦人不可教化的人,一定是没见过少子吧。”
  像你这样聪明灵秀的孩子,别说在秦国,就是在天下,应该都是少见的。
  这说了,跟没说没区别吧?
  秦鱼继续问:“那您觉着,若是在渭水河畔建立一所学宫,会吸引天下百家来秦吗?”
  荀子:“。。。。。。这得看秦王是想要什么样的人才了。”
  秦鱼睁着大大的眼睛,努力做出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问道:“您能具体说说吗?”
  荀子从善如流给秦鱼具体分析道:“齐国有稷下学宫,学宫中诸子百家,不一而同,齐王并不禁止哪一家的学问,任其随意教学。楚国有兰台宫,供养有才学的人去做辞赋和讲学,楚王也不禁止他们一定要讲哪一家的学问,可是我听说,在秦国,秦王只愿意听到法家的学问?不能为秦王所用的学问,秦王就不理会,这样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学宫,教出来的弟子,恐怕也只会是秦王的应声虫,而不会吸引天下的学子们来秦国了。”
  秦鱼暗自叹息,秦国务实,不喜欢夸夸其谈,但有些学问,一开始就是从夸夸其谈开始的。百花齐放,这里面的百花,有香花,自然也有毒花,有好看的,自然也有不好看的,正所谓各花入各眼,秦国若是不喜欢某一朵花,那么这朵花的下场,更多的可能就是枯萎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秦国本身,是没有学术土壤的。
  在秦国大放异彩
  的,无不是能帮助秦王征伐六国,争霸天下的务实之人。
  你能想象秦王养着一批干吃饭的闲人,让他们整日里无所事事,就是为了能做出一篇可供娱乐的诗歌吗?
  不可能的,商君只会将你赶下农田,去自己劳作给自己种庄稼,否则,你就自己饿死自己吧!
  但秦鱼并不放弃,他道:“您说的是以前弱小时候的秦国。秦国弱小的时候,为了不被去国,为了能不挨打,只能先专注于耕战。秦王特地采用商君之法治理秦国,经过孝公、惠文王和现在的秦王的三代治理,秦国已经强大到让六国震颤的地步了。既然已经不会挨打了,那么文教也该兴盛起来了。您要是见了我王,一定会觉着,秦国是可以建立一所如稷下学宫那样的学问圣地的。”
  就是秦王不建,我自己也会建的。
  “先生可是看过栎阳了?您要不要去栎阳的学室里看看?”
  荀子微微眯起眼睛,看着眼前的小童道:“老夫对秦国的蒙学更感兴趣一些。”
  秦鱼笑道:“原来先生已经去过蒙学了?您觉着这所蒙学可还能入先生眼?”
  荀子道:“设此蒙学者,志在天下民!”
  秦鱼笑叹道:“先生果然慧眼。”
  圣人就是圣人,秦鱼开办这所蒙学,已经快一年了,这还是第一个人说中他的心思的。
  荀子:“看来,你对设立此蒙学之人知之甚深。”
  秦鱼有些结巴了:“是很了解。”
  荀子:“此人可是公子鱼?”
  秦鱼:“啊,是的。”
  荀子:“真乃贤人!”
  秦鱼:“。。。过奖?”
  荀子看着眼前的小童,也有些迷惑了,怎么回事?他在夸公子鱼,这小童支吾作态什么?
  未免荀子再说出什么要他不好接的话,秦鱼邀请道:“先生可要随我一起逛一逛栎阳的街市?”
  荀子:“。。。。。。也好。”
  他昨天才来栎阳都邑,还没有四处逛过,有本地人做向导,正好看看栎阳都邑本地风物。
  秦鱼带着荀子逛,自然是有目的的逛,荀子步行,秦鱼骑着自己的小毛驴,专门往热闹、好玩、能展现栎阳繁华文明的地方去
  逛。
  秦鱼今日的打扮甚是接地气,路上认出他的人纷纷惊奇,打趣道:“哟,公子,您今日又体察民情来了?瞧,今日的鱼可大,要不要送您府上两条?”
  “哗,公子,您今日这扮相可显嫩相,来,尝尝我做的鲜花饼,可甜嘞。。。。。。”
  “公子公子,您什么时候回西乡啊?咱们的鸭地又扩大了。。。。。。”
  “公子。。。。。。”
  “公子。。。。。。。。。”
  荀子:。。。你们为什么要叫他公子?难道秦国的公子,和其他六国的公子不一样吗?
  秦鱼,公子鱼,是他想的那个公子鱼吗?
  等到出了这条街,荀子拉住毛驴,问坐在毛驴背上一脸无辜的秦鱼:“秦鱼,你是不是再重新介绍一下自己?”
  秦鱼只好飞身下毛驴,在荀子面前站定,微微一礼,道:“吾乃赵鱼,嬴姓秦氏宗室,封地栎阳西乡,见过荀子。”
  又道:“我原本就是嬴姓秦氏的一支,所以叫秦鱼。”
  我可没骗你。
  荀子失笑,再次仔细打量眼前的小童:“我这一路走来,听了无数关于公子鱼的故事,却从未想过,公子鱼竟是一稚儿?”
  秦鱼也笑:“想来荀子定是听到了夸大之语,我只是一寻常稚子,做了一些寻常的事,哪里有值得说道之处呢?”
  荀子想到之前他让秦鱼跟他提问问题,秦鱼却是问他“在渭水河畔建立秦国学宫”的问题,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应该对他的身份有所猜测才是。
  一般来请教学问的人,哪里有问政务的?
  什么样的人才会问政务呢?
  自然是掌权者了。
  荀子叹道:“志在天下者,公子也。看来,秦国又要出一位大贤了。”
  秦鱼也叹道:“离的远着呢。就如我在迎客楼求书,结果,两年多来,只从荀子这里求来了一篇《劝学》,可见,秦国任重道远呢。”
  “荀子,您可愿留在秦国,亲手为秦国打造一所渭水学宫呢?”!


第104章 亚洲很大
  要不要留下?
  这才来秦国几天?
  要不要留下;荀子自己也不知道呢。
  不过,在秦国多住些日子,看看秦国的日常;还是可以的。
  荀子暂时就在栎阳住下来了。
  秦鱼带着荀子去看设在沮水岸边的造船厂。
  说是造船厂;其实就是一个粗糙的不能再粗糙的船坞。
  沮水本身只是一个小河流;水流量并不大,完全载动不起一个船坞的体量,但是;在这里的墨家弟子和阿瑞斯带来的船工奴隶;是可以进行船体初步的设计和猜想的。
  经过两年多磕磕绊绊的相互学习沟通和交流;秦鱼大体弄明白了阿瑞斯应该是某个希腊贵族和波斯贵族联姻之后的政治结晶。
  按照他的说法;他的国家正在各方征战;他的家族受到了背叛;在与叛军的征战过程中落败,逃亡过程中遇到了“秦国”;被当做奴隶俘虏了。
  阿瑞斯将自己一方包装成了正义和神的使者,而背叛的一方则是卑劣肮脏的奴隶;应该受神罚的那种。
  但秦鱼是知道西方古代文明基本上都是在奴隶制中打转的,这个阿瑞斯,将自己谁说的非常高大上;但其实;他也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奴隶主罢了;至于那个反叛者,从另一方面看,未必不是受压迫者进行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反抗成功了。
  秦鱼有一点是记得很清楚的,记不清楚也不行啊;亚历山大大帝,就跟秦始皇一样,都太有名了。都不用进行专门的历史学习,光听八卦看影视剧,就能知道这段时间门的大体历史进程。
  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之后,他建立的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就被瓜分了,而这个瓜分有个明面上的说法,叫做“巴比伦分封”。
  分封在亚洲(中亚和西亚)这边的,就是塞琉古王国。但这个塞琉古王国好景也不长,很快也分裂了。
  看阿瑞斯的样子,他的家族,应该就是这次分裂的当事人之一啊。
  在这两年时间门里,白起可不是龟缩西域不出的,要不然非洲的长绒棉和印度的短绒棉、两河流域的小麦、黑麦、大麦等种子、椰枣等水果也不会通过西域通道大量输送到秦国腹地,一举解决了棉
  花种植问题了。
  但他也说过,他派出去的商队,避着战乱行走,最远也只到了一个骑着大象战斗的地方。。。。。。
  啊哈,这是到了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地界了啊!
  白起无意参与西边这些国家的战争,他让人避开战乱走,所以秦国的军卒只是走到了古印度就反回了,而不是继续向西走到波斯湾。
  但即便如此,白起也给秦王画了一个西边国家势力大体的分布图,秦鱼邀请阿瑞斯过来一起看,阿瑞斯非常配合,又进一步将地图扩展到了地中海流域。
  阿瑞斯说到地中海的时候,神情是自豪又虔诚的,将之称为神明的诞生地,灵魂的归息处。
  秦鱼非常明白他的虔诚,也进一步肯定了,阿瑞斯就是古希腊遗民的后代。
  希波战争之后,波斯战败,希腊人占领了波斯的领土和美女,亚历山大为了从信仰上统治曾经强大的波斯人,不仅自己娶了波斯公主做妻子,他还让希腊士兵与波斯女性通婚,作为希腊上层的高级将领和奴隶主们,自然是第一时间门获得了波斯最高贵最美丽的女子作为他们新的“妻子”了。
  阿瑞斯就是在这种政治联姻形势下出生的,他的身上兼具希腊贵族和波斯贵族两方最优秀的血统和传承,但因为希腊是战胜方,波斯是战败方,所以阿瑞斯只承认自己是希腊人,而不是波斯人。
  但秦鱼却从他身上看到了兼具两方的巨大财富,就像他所率领的不到三千的奴隶中,竟然是希腊奴隶和波斯奴隶各占一半的,非常均衡。
  阿瑞斯献给秦鱼的那一男一女两个只有七岁的孩子,竟然是阿瑞斯的儿女,据说是他跟波斯女奴隶生的,因为生的漂亮,就被留在了身边。
  为什么被留在身边?
  自然是作为礼物送人了!!
  相较于东方文明中子女地位归属于男性地位,在西方文明中,子女的归属地位是归于女性的。
  比如在秦国,男贵族与女奴生出的孩子叫做庶子,虽然社会地位相较于正妻所生的子女仍旧低下,但他们无不是作为主人存在的。
  但在西方,男贵族与女奴生出的孩子,其社会地位却只能是作为奴隶,而若是女贵族与男奴隶生出的孩子,却是归从与女贵族,
  生来就是贵族的。
  所以,阿瑞斯对待他的两个孩子,是从奴隶主看待小奴隶的眼光出发的,而不是父亲看儿子女儿。
  秦鱼想明白这些之后,心里是有一丝丝的别扭的,但看他周围的人,上到秦王,下到同为奴仆的烟,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