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晋皇后娇宠日常 >

第120章

大晋皇后娇宠日常-第120章

小说: 大晋皇后娇宠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的自己虽然抱着一番建功立业的心思,可内心深处其实也有觉得孤单过。
  从此以后; 他不是一个人了。
  他一定要誓死守护自己的家庭。
  在这一刻; 恒王在内心坚定的对自己道。
  虽然王元元她们已经定下了要和恒王一道去草原。
  可王元元和恒王的时间赶不到一起去。
  恒王七月份; 最迟八月份就要离开国都了。
  可王元元那时刚刚生完孩子。
  就算是坐马车,从国都到草原也要半个多月的时间,以王元元那个时候的身体状况,根本没法长途跋涉。
  恒王就跟王元元说,他带着阿亨先去金城,等到开春了,天气暖和了,孩子也大一些了,他再让吴七护送王元元她们从国都去金城。
  他也会从草原出发,在半路上和王元元汇合。
  吴七因为要成婚的缘故,没法立刻跟恒王一道去草原。
  恒王就说,既如此,他干脆就在这里训练那些待选的骑兵,他们骑射功夫也还可以,但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落选了。
  晋国君觉得他们里面有些人可能之前没有太过重视骑射,所以才落选。
  他就让恒王从落选的人里挑出一部分不错的,训练一段时间后,再选拔一次。
  恒王考虑了一下,就把这个差事交给了吴七。
  这样一来,他既可以留在国都成婚,也能在之后护送王元元母子去金城了。
  王元元觉得恒王的这个考虑比较妥当,就也没有反对,她唯一担心的就是阿亨在草原那边的生活。
  他们虽然没有太娇惯阿亨,可阿亨一直以来过的也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他能习惯那里的生活吗?
  云老夫人过来探望王元元时,就安慰她:“不要太担心孩子,他们比你想象的更加坚强。”
  话虽这么说,可儿行千里母担忧。
  王元元还是让人收拾了不少东西,预备让恒王和阿亨到时候带上。
  恒王一开始看她收拾这些用的东西觉得没有必要,可他转念一想,觉得反正自家王妃稍后也要过去。
  这些东西纵然他和阿亨用不上,她也可以用上。
  这么一想,他既没有再阻止她了。
  这次去草原,江六爷也要跟着恒王一道过去。
  大长公主听说王元元也要跟着恒王一道过去后,就让云清如也跟着江六爷一道过去。
  云清如自然愿意和江六爷一道去草原那边。
  一来,他们到底是年轻夫妻,不好一直分开。
  二来,她看王元元跟自己的亲妹妹一样,自然不舍得让她一个人去草原那边。
  她原本是打算跟江六爷一道过去的,可听说王元元要年后再过去,她就跟江六爷商量,让他先过去,她年后跟着王元元一道过去,这样一来,她们也能有个照应。
  江六爷其实有些舍不得云清如。
  她们到底是年轻夫妻,现在感情又渐入佳境,自然一分一秒都舍不得离开。
  可他也知道云清如对王元元的感情,况且就算他现在带着云清如一道过去了,她在那里没有一个相熟的女眷,他也不放心。
  所以他就跟大长公主说,他先去草原,云清如稍后跟着王元元的车队一起过去。
  听说云清如也会过去后,云老夫人和三老夫人都很高兴。
  三老夫人就对云清如道:“你们不用担心我们,去了那里彼此好好照应对方。”
  云清如其实有些舍不得三老夫人,她的表情有些愧疚。
  三老夫人见状就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她道:“我们做老人的唯一希望的就是你们平安健康。你和孙女婿到底是年轻夫妻,若是我为了自己的私心,留你在国都,将来出了什么事情,我心里也不安。你们要是在一起,我虽然见不到你们,但知道你们夫妻恩爱,我也能安心。”
  “况且你们也不是去一辈子,不过去个几年就回来了,我和你姨祖母身子都很好,离得又近。你就不用担心我们了。”
  她这么说,云清如就没有那么担心了。
  她和王元元商量了一下,觉得她们不担心别的,就担心云老夫人和三老夫人有个什么头痛脑热的。
  王元元就让八福从民间找了一位专为老年人调养身子的大夫送到了顺德侯府。
  云老夫人知道自己要是不收下这个大夫,外孙女估计是不会安心的。
  所以她也没有拒绝。
  恒王终究还是没来得及看到孩子出生,就离开了国都。
  军令如山,他不得不走。
  恒王临离开前,心里其实是很愧疚的。
  王元元见状就安慰他道:“没关系,我这里有那么多人照顾,你放心。”
  她是真的不觉得自己生产的时候,恒王不在这里有什么关系。
  恒王也是不得已,他是去练兵,不是去开玩笑的。
  她相信,要是能留下,他一定不会离开的。
  生活在这个乱世,他们一家人能够齐齐整整的,她的外祖母能够安心颐养天年,她的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她已经很满足了。
  再要求别的,就是妄念了。
  恒王离开后,王元元的生活再度安静了下来。
  恒王只带走了阿亨,阿其他们年龄还小,到时跟王元元一道去金城。
  王元元想着她们如果要去金城的话,估计好几年都没法回来了。
  她就跟金嬷嬷说,让她查一查哪些宫人快到婚嫁的年纪了,如果年龄快到了的话,她就不带她们去草原了,只留她们在府里看家。
  这样一来,到了该放出去的年龄,她们也不必从草原赶回京城了。
  金嬷嬷为此忙的脚不沾地的。
  这些还是不跟着王元元一道去草原的那些宫人。
  至于那些已经决定跟着王元元去草原的宫人,她也给她们开了一个恩典。
  她让她们在临离开京城前,回家见父母一面。
  不过,她们回家探亲的时间要错开。
  因为离京的时间还早,这些宫女们也没有一窝蜂的都要求在这个时间回家。
  并且这里也不是所有的宫女都能回家的,有些家不在国都的宫女就不能回去。
  所以,到最后,真正能回去的宫女也没多少。
  在金嬷嬷的安排下,宫女探亲这个事情进行的有条不紊。
  至少王元元和孩子们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王元元允许宫女们回家探亲之后,百梅、百梨和春红这里倒也好。
  她们中有的人已经不知道家人是谁了,有的人家人就在顺德侯府,根本就不愁见面的问题。
  只有秋儿得另外安排回家的时间。
  秋儿和百梅她们不一样,她家住在国都郊区,世代以务农为身。
  秋儿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
  她三个姐姐嫁人嫁的早,和家里来往也不太密切。
  秋儿的母亲生她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她嫂嫂嫁进来时,秋儿才三岁。
  那个时候,秋儿的母亲因为常年的劳作,身体十分的虚弱,需要吃药。
  她嫂嫂就说既如此,那就把秋儿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听说大户人家的丫鬟吃穿不愁云云。
  秋儿家实在太穷了,她父母和哥哥没办法,只好同意了嫂子说的话。
  秋儿比较幸运,带她的那个人牙子同时也在做内务府的生意。
  秋儿因为眼神机灵被内务府的人选进了宫里,随后她又被分到了恒王府,又因为种种机缘做了王元元的大宫女。
  她虽然被家里卖了,可她也不怨恨家里人,因为她知道自家那时候太穷了。
  所以,这些年,秋儿常托人把月钱带回到家里去。
  她母亲已经去了,但是父亲还在。
  这些年,家里用秋儿托人带回来的月钱买了些地,日子过的颇为不错。
  秋儿一直想要回家看看家里的父兄和侄子们,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如今,按照王府的规矩,她既然能回家看看,她就过来跟百梅请假。
  百梅听说她家就住在近郊,并且她已经近十年没有回过家了,很爽快的同意了秋儿的请求,并且她还派了马车送秋儿回去。
  秋儿回家时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了。
  毕竟京郊里这些村子里的人哪里看过这样华丽的马车,更何况秋儿还是在王府里当差。
  她家附近的女人们都挤到了她家想要看一看秋儿。
  秋儿的嫂子虽然面上在笑,可心里却是十分的愤恨和担忧。
  这些年,家里用来买地的那些钱都是秋儿托人带回来的。
  她就早把这些东西视为自己的东西了。
  以往,她总以为秋儿在宫里不能回来了,所以也没有太过担心。
  眼下,她竟然能回来了,那她会跟她抢这些东西吗?
  秋儿的嫂子越想越担心。
  等到秋儿和侄女们说话的时候,秋儿的嫂子就把秋儿的哥哥叫过去,拉着她哥哥嘀咕了一番。
  她哥哥听着听着脸色就沉了下来,他想了想又去找了自己的父亲。
  秋儿在回家探亲前,心里还是极为高兴的。
  可回来的时候,她心里却极为郁闷。
  她没想到自己父亲和哥哥居然误以为她回家是要跟他们抢那些田地,还说她在王府里不愁吃穿,她几个侄子侄女却如何如何的可怜云云。
  秋儿在宫里待了这些年,心思早已不同于以往。
  她哪里能听不出来自己父亲和哥哥话里话外的意思。
  饶是这些年经过宫里的历练,她的心肠已经比以前要硬了许多。
  可她还是会为了家人的猜忌和防备感到伤心。
  从京郊回来后,秋儿就有些闷闷不乐的。
  百梅看着奇怪,等换班的时候,就过来问她怎么了。
  秋儿是个五官俊朗,说话行事都很利落的女孩。
  她年龄又比较小,所以百梅和百梨都很照顾她。
  这些日子下来,秋儿对百梅和百梨也很是信任。
  听到百梅过来问她,她就将自家的事情告诉了百梅。
  百梅听说后,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她只能把自己留给秋儿的奶酥拿给秋儿吃,并且跟她说,如果她不想当值的话,她可以替她当值。
  秋儿看着那一碟子奶酥,眼眶立马红了。
  她一面拿起奶酥咬了一口,一面狠狠的摇头道:“伺候主子才是我的正事,我才不因为那些烂事,耽误了主子的事情呢。”
  其实这次回家遇到这样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她看清了父兄的态度。
  日后,她的月钱和赏赐全都要留着给自己花。
  她才不要再往家里送银子了。
  “秋儿是怎么了?我怎么看她精神不是太好。”王元元见秋儿高高兴兴的回家,回来时却不是很有精神,就好奇的问百梅。
  大郡主正在王元元身边吃奶酥,闻言也好奇的看了过去。
  百梅见她问,就把秋儿的事情告诉了王元元。
  王元元听说了秋儿的事情后,就思量了起来。
  她认同百梅说的话,觉得秋儿的娘家嫂子挺心狠的,她那嫂子信奉的应该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一套。
  可王元元觉得,秋儿的哥哥也未必清白到哪里去。
  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她哥哥但凡真的对秋儿有一丝兄妹之情,那当初,他就不会眼看着秋儿嫂子把秋儿卖了的。
  什么怕老婆呀都是假的,不过是和秋儿的嫂子一样,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一套,所以为了自己这个小家庭的利益,他可以牺牲自己的妹妹。
  但对外,他又想保持自己伪善的一面,所以就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秋儿的嫂子,说秋儿的嫂子太凶悍了,他管不住老婆。
  然后周围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就会说,哎呀,其实她嫂子这么做也是正常的,又不是亲生的姐妹云云。
  然后这两口子就都能得到周围人的理解了。
  甚至于如果秋儿的哥嫂再有钱一些,那有些心念不正的人还会上来踩秋儿两脚,说她活该。
  太阳底下无新事。
  千百年来,许多人不就是用这一套去压迫和剥削别人的吗?
  秋儿的嫂子虽然也是女子,可给她撑腰的人是秋儿的哥哥,甚至是秋儿的父亲。
  他们所信奉的家族观念,信奉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这一套观念,让他们对媳妇和儿媳比对女儿更好。因为媳妇是能为家族添丁的人。
  秋儿嫂子对秋儿的所作所为,本质上就是封建时代的父权对较为弱势一方的女子的一种剥削。
  经过在古代生活的这几年,她对古代女子的地位其实比以往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无论在哪里,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在古代,因为文化以及父权压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子没法像男子那样可以去外面闯一番天地。
  她们只能被困在家中,生儿育女,操持家务。
  而在古代人的观念里,大部分人都不觉得操持家务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并且男子在外面做活,或多或少能拿回来一些钱,而女子在家做事情却是免费为家人服务的。
  给钱的就是大爷。
  女子地位低下,没有办法外出挣钱,而不得不困在家里操持,其实就是是父权社会里拥有话语权的男子对没有话语权的女子的一种剥削。
  但男子之所以能够拥有劳作的权利,其实也是生产关系决定的。
  古代的生产力十分的低下,不像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女子也能超越家庭的束缚,外出工作了。
  女子自己能独立赚钱了,自然不用看夫家的脸色也不用受娘家嫂嫂弟妹的气了。
  所以在现代,许多女子对娘家的那些嫂嫂弟妹们,跟古代的女子完全不一样。
  她当时住的小区里有一个邻居姐姐,家里也是有几个姐妹和一个弟弟。
  她们几个姐妹一点都不扶弟魔,她们也不管弟弟家的事情。
  她弟妹让她弟弟打电话给几个姐姐借钱,几个姐姐的态度就是不借。
  因为她说她弟妹曾经十分理所当然的在别人面前说,姐姐就是应该帮弟弟,结果她丈夫的几个姐姐却一点都不知道帮弟弟。
  邻居姐姐就跟她说,她从小就看她妈妈和几个姨妈被外公和几个舅舅舅妈剥削。
  她小的时候,她外公就常说什么女儿就是应该帮着娘家云云。
  她妈妈和姨妈们未出嫁前,外公就要求她们把工资交给家里。他们用这笔钱供家里的儿子们读书。
  等到妈妈和姨妈们出嫁后,外公自动把妈妈和姨妈们几年的工资给吞了,只给了她们一点钱做嫁妆。
  这也就算了,她外公年轻时极为护着儿子们,甚至对儿媳都比女儿要好,为了儿子们奉献了一生。
  结果,等到老了走不动了,她外公要求女儿们必须要照顾他们。
  她外公原本为了给舅舅们照顾孩子是住在舅舅们家里的,结果,等到自己老了,一定要住到女儿们家里去。
  邻居姐姐说,这些还不是最过分的。
  她说她大姨妈受不了外公的偏心,早早的就远离家乡外出打拼。
  在外面挣了点钱之后,大姨妈就托人带了些钱回家。
  结果,她外公知道后,就一直去她大姨妈家去闹,找她姨妈要钱。
  在那个时候,又恰巧赶上她姨丈出轨了,她姨丈就跟外公商量,说要把她姨妈送到精神病院,而他和姨妈离婚后,会分一半的钱给她外公。
  她外公竟然真的和姨丈合谋把姨妈送到了精神病院。
  最后,用姨丈分给他的钱,给几个儿子买了房子。
  而她姨妈被送进精神病院后,姨丈又另外娶了一个年轻后妈。
  她姨妈的儿子不得不在后妈手下讨生活。
  邻居姐姐跟她说的这些事情曾经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