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皇后娇宠日常-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既然已经说开了,那你日后就不要再担心了。”王元元对大郡主道。
大郡主感动的点了点头。
和大郡主把话说开其实只是第一步。
王元元知道要想让大郡主相信她和恒王对她的感情,需要时间来证明。
但在此之前她还需要解决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恒王府的宫人的事情。
她明明已经下令让人瞒着大郡主了,为什么还是有人敢把这样的事情告诉大郡主。
万一大郡主听了之后想不开该怎么办?
王元元越想越是生气,就在她下令彻查这件事情的时候,恒王府又发生了一件事情。
正是这件事情让她和恒王开始下定决心好好的整顿恒王府。
恒王府后街东北角的一个院子里,一个约莫二十余岁的妇人正躲在房间里磨刀。
将家里的菜刀磨好后,这妇人将菜刀收了起来。
随后,她抱起了正在睡觉的女儿径直往外走。
拐了几个弯之后,这妇人走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前。
这户人家的门户并不大,看起来十分的普通,可这妇人知道这户人家的主人在恒王妃面前十分的得脸,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十分心善的人。
如果她真的没了的话,这家的女主人肯定会愿意帮忙抚养她的女儿的。再不济,她也会帮女儿找一户不错的人家,总好过跟着她受苦强。
这妇人将自己刚刚满周岁的小女儿放在了这户人家门口。
随后,她就躲在了巷子的另一侧远远的看着门口的动静。
待到看到这家的女主人开门进来把自己的女儿抱了进去之后,这妇人总算是放心了。
她回到了自己家里,在房间里待了一会儿后就再度出了院子。
她的眼神十分的坚毅。
“奇怪,我们家门口怎么有个孩子?”百梅原本在厨房里指挥小丫鬟做饭,听到门口有孩子的哭声,她就径直走出了厨房。
开门后,就看到一个小小的襁褓。
她不免弯下了身子,待到发现里面是个小女孩之后,她的瞳孔就是一缩。
抱起这个小女孩后,她先是四处打量了一下,却没有发现任何人。
她只好抱着这小女孩回到了院子里。
百梅的夫婿原本正在看儿子练武,看到她抱着一个襁褓走进来便让儿子继续练武,他自己则走到了百梅身边。
“这是哪家的孩子?怎么放在了咱家门口?”齐校尉道。
她夫婿年前升了校尉,大家现在都叫他齐校尉。
“不知道呀。”百梅也十分的困惑,她指着这个小女孩的小脸对齐校尉道:“你看她长的白白嫩嫩的,一看就不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这样的人家怎么会把孩子给扔了呢?”
“别是父母犯了什么事情,是什么犯官家的孩子吧。”齐校尉对百梅道。
百梅闻言脸色就是一变。
她刚想说话,就听到了外面有人敲门的声音。
百梅连忙唤来小丫鬟,让她把这孩子抱到里间去。
来人是恒王府外院的一个管事。
百梅之前原本想等孩子大一点之后就进府继续伺候的。
可她夫婿年前升了校尉。
这样一来,百梅就不好进府伺候了,不然别人就会说王元元轻狂了。
她虽然没有进府伺候,却也不愿搬到别的地方去住。
王元元知道百梅是舍不得离自己太远,便也没有勉强她离开这里。
百梅是自小就陪着王元元的丫鬟,深得王元元信重。
再加上她夫婿能干,就算嫁了人也能时常进后院去给王元元请安。
住在这后巷里的恒王府的宫人和幕僚的家人们如果遇到什么事情,都很喜欢跟百梅说。
百梅看到这外院管事之后就知道外面肯定是出事了,不然他不会满头是汗。
果然,这外院管事一进来就跟百梅说 :“杀人了,那边杀人了。”
什么?
听到这里,齐校尉忍不住站了出来。
他随着恒王上了许多次的战场,遇到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退缩。
“你们通知府里的人了吗?”按理说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通知府里的侍卫们。
“通知了,但王府离咱们这里还有些距离,那个女人又拿着刀。公公说您家离安家比较近,让奴才赶紧过来找您帮忙。”这管事忙道。
齐校尉和百梅知道安家。
安家的两兄弟文笔很好,平日里也没做什么太重要的事情,只是负责帮恒王写些不甚重要的文书。
安家两兄弟中的弟弟前些日子好像生病去了,听说只留下了妻子和一个刚刚满周岁的女儿。
等等,刚刚满周岁的女儿。。。。
该不会?
齐校尉看了百梅一眼。
百梅也觉得心里发紧。
她觉得事情实在是太凑巧了,怎么前面刚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女孩被放在她家门口,后面安家就出事了?
“我跟着你一块过去吧。”百梅想了想对齐校尉道。
齐校尉点了点头,夫妻两人随着这管事一道去了安家。
安家的院子外围了许多的宫人和女眷,但没人敢进去。
齐校尉和百梅刚刚走近,就听到一个妇人在歇斯底里的呐喊着。
“你们既然要把我们母女逼到绝路上,那咱们都不要活了。”
这个妇人的话音刚刚落下,里面就传来了男男女女的惊呼声。
“门从里面锁上了,他们去借东西撞门去了。”一个小太监看到他们过来,连忙走过来道。
齐校尉看这门口围了那么多人,担心门开后里面的人会误伤到外面的人。
他一面示意太监们把外面的人带走,一面往门的方向走打算去踹门。
里面的说话声还在继续。
齐校尉听到一个男人说:“你快把刀放下,不然等侍卫们来了之后,你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齐校尉听着直皱眉,他知道安家大伯是想劝说这妇人冷静,可他这样说不是更刺激这妇人吗?
果然,院子里传来了这妇人冷笑的声音。
这妇人道:“我前儿个就跟你们说过,你们夫妻两个若是不给我们母女活路,那我也不跟你们客气了。既然你想让我女儿做没娘的孩子,那我临死也要拉上你们。”
“谁要逼你了?”安家大伯或许是在边躲避边说话,声音有些狼狈。
“那人牙子不是你们夫妻叫来的,是谁叫来的?”这妇人继续冷笑道。
齐校尉和百梅等人清晰地听到了这妇人的话。
原来安家这对夫妻见兄弟死了竟想卖了她的遗孀。
至于这夫妻俩为什么要卖她弟弟的遗孀,她们猜也能猜到。
肯定是想吞了自家弟弟的财产。
百梅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起来。
恒王府的宫人们都是从内务府出来的,身契都在内务府,所以那些宫人们做事还是不敢太过于过分的,因为她们担心自己会丢了性命。
但这些幕僚们的家眷就不一样了,她们都是正儿八经的良民,恒王府的管事嬷嬷也没法教她们规矩,这也纵的这些人越发的不知道体统了。
百梅冲着齐校尉点了点头,示意他现在就开始撞门。
。。。。。。。。
恒王府那里一派风雨,而云夫人这里也是百般的算计。
从前两年开始,恒王就想给大郡主择婿了。
可给大郡主选择夫婿并不如恒王想象的那么容易。
他作为一个父亲,自然想要给大郡主选一个愿意真心呵护她的人,可他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很难寻。
恒王的人在国都里看了好几户人家,都让恒王觉得不是太满意。
再加上他们这两年也不在国都,这择婿就更难了。
眼看着在择婿上碰了壁,恒王只好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想着等他们回到国都再来考虑给大郡主择婿的事情。
可他虽然打消了心思,但他想给大郡主择婿的事情却也被一些人知道了。
云夫人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之前王元元刚回国都的时候,她就动了些心思。
可那会儿恒王还在战场上,恒王府又发生了许多事情。
云夫人就一直没有行动。
直到恒王再度回国都,云夫人就又动了这个心思。
她就又在心里打起了算盘。
若说头些年她还有些狂,可这两年,眼见着自家女儿好似没有什么出头之日了,云夫人的心气也渐渐低了下去。
她开始想办法重新讨好云老夫人了。
可经过她之前的翻脸无情,云老夫人现在又哪里肯理会她呢。
老人家对云夫人的态度一直都是不冷不淡的。
这不免让云夫人觉得有些气馁和挫败。
云夫人的哥哥陈老爷并不是那等见利忘义的人。
他以前又和自己的幼妹关系最好。
既已在幼妹的病榻前答应了长子和外甥女的婚事,眼下又怎么能反悔呢?
也因此,听云夫人说明来意后,陈老爷就露出了一丝不情愿的意味。
他的夫人陈夫人敏锐的察觉到了他的不情愿。
“姐姐,我们其哥儿的人品和才貌你也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大郡主能不能看上我们其哥儿?”陈夫人抢在陈老爷开口之前对云夫人道。
云夫人一直以来都很了解自己这个嫂嫂的性子,她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
她这样的人又怎么甘心让儿子娶一个毫无助力的孤女呢?
至于自己的哥哥,他是个心软耳根子也软的人。
纵然他觉得对不住幼妹和外甥女,可只要嫂嫂答应了这件事情,他最终总是拗不过嫂嫂的。
“其哥儿的长相莫说是在国都,就是在晋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嫂嫂尽管放心就是了。”云夫人笑着对陈夫人道。
她之所以觉得这门婚事能成就是因为她侄子其哥儿的身高和长相。
他现在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可个子却比同龄人要高上不少,长相也是数一数二的俊朗,又会讨小姑娘欢心。
只要他愿意使出手段去对付大郡主,如大郡主这样的慕艾少女压根就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不过。。。。。
“还是要先把鸿姐儿给哄好才是。”云夫人担心自己的外甥女鸿姐儿会觉得不甘心从中捣乱。
饶是陈夫人见利忘义,看到这样丝毫不顾及自家外甥女利益的云夫人也觉得鄙视。
她这个小姑子在家里时就喜欢争强好胜,事事都要压姐妹们一头。
别人家的姐姐对妹妹们不知道有多好,可她呢?
之前见鸿姐儿的母亲过的好了,心里就百般的不舒服,总是看这个妹妹不顺眼。
她夫家还有一个妹妹,跟幼妹一样早逝。
这个妹妹是她们姐妹里最漂亮的那一个,原本也能嫁一个不错的人家。
可她不知道怎么想的,竟把这个妹妹和一个病怏怏的男人赐了婚。
结果她们那个妹夫成婚没几年就去了,她们那个妹妹连个孩子都没留下。
又过了几年或许是觉得生活没了指望,那个妹妹也郁郁而终了。
可以说陈家这几个姐妹,除了云夫人之外,其他几个姐妹过的都很惨。
云夫人也很奇怪,她的姐妹过的好的时候,她每日里看谁都不顺眼。
她的那些姐妹们过的不好了,她反而心平气和了起来。
陈夫人不是很能理解云夫人的心理,但好在云夫人不是她的亲姐妹,所以她对云夫人既没有幻想也没有感情。
如果云夫人提的事情对她家有好处的话,她就采纳。
如果云夫人提的事情对她家没好处的话,她就想方设法的把这件事情给推了。
也幸亏她比较精明,不然以陈老爷这样心软的性子,只怕陈家会被云夫人给吃干抹净了。
就如眼下,陈夫人虽然知道云夫人想借着她儿子其哥儿的婚事和恒王府拉近关系。
可这门婚事要是能成,最为收益的其实是她们家。
所以陈夫人也顺水推舟的和云夫人攀谈了起来。
两人顺势说起了要给鸿姐儿寻一门怎样的亲事。
听到云夫人和陈夫人竟视孩子们的婚约如无物,为了攀上高枝儿,竟然要先把鸿姐儿给打发了,陈老爷愤怒了起来。
他是一个典型的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男人。
在未成婚前,他十分的依赖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很能准确的察觉到他内心的想法,并给与他想要的东西。
这样的他如果娶了一个稍微弱势一些的女子,可能那女子会成为他和他母亲的陪衬,一辈子生活在强势婆婆和无能夫婿的阴影里。
偏偏他的夫人陈夫人是一个比他的母亲更为精明也更为鸡贼的女子。
在陈夫人嫁过来的初期,婆媳俩还有过一段时间的交锋。
但做婆婆的没能斗得过儿媳妇。
陈老爷眼见着夫人比母亲更为强势,自然更加的依赖夫人。
陈老夫人去后,陈家就是陈夫人当家做主了。
陈夫人又是那种大包大揽的性子。
陈老爷就越发的软弱,也越发的不知道如何与世人相处。
这份和世人的隔绝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陈老爷的善良,但陈老爷终究只是个凡人。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更认可善良的人,可他没有能力守护善良的人,并且他也知道如果不是陈夫人的霹雳手段,那他和他的子女们未必会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这样矛盾的心思让陈老爷十分的痛苦。
他没有勇气去承担自己所为的后果,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去伤害另一些无辜的人。
但对这些作恶之人的不认同又让他觉得痛苦。
为了发泄这份心里的痛苦,他就跟陈夫人和云夫人发火,说她们不顾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
陈夫人早就看透了陈老爷的虚弱和无力。
她对陈老爷早已没有了新婚之时的喜爱,愿意忍着陈老爷也不过是因为她是她孩子的父亲。
为了孩子们的利益,她必须要安抚好陈老爷。
陈夫人熟练的从袖子里拿出了手帕擦了擦眼角。
她像以往那样熟练的和陈老爷说着陈家是如何如何的困难,他们的孩子将来又会如何如何的可怜。
如以往一样,这样的借口让陈老爷所谓的良心好受了一些。
他像以往那样低头沉默,作出了一副我不会再管这些事情的模样。
看到自家兄长这副模样,云夫人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鄙视。
她虽然和顺德候感情一向不好,可她不得不承认顺德候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至少比他这个哥哥要有担当。
他没有像他这个兄长那样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自己的母亲和夫人身上,到最后好人都让他自己当了,坏人的名声就落在了母亲和夫人身上。
其实有多少女孩儿天生就是坏人,又天生就喜欢算计别人呢。
不过是被不愿承担责任的男人给逼成了坏人的模样罢了。
这也是云国国破后,她宁愿让女儿们给太子和纯王做侧妃,也不会让她们随便嫁人的原因。
太子和纯王至少出身高贵,有权有势,跟着他们,她的女儿们至少不会被别人欺负,也不会为了反抗别人而被安上泼妇的名号。
和娘家嫂嫂谈定了这件事情后,云夫人就离开了陈府。
而陈夫人在问清自家儿子现在无事后,带着丫鬟去了儿子的院子。
她的长子其哥儿虽然是他们夫妻的长子,但陈夫人在生他之前还生了几个女儿。
被陈夫人和几个姐姐溺爱着长大的其哥儿虽然看着人高马大的,可他和他的父亲一样,希望凡事都有别人帮他们出头。
陈夫人就是看准了儿子的性格才会有把握说服他。
她知道自家儿子之所以现在对鸿姐儿表现出情根深种的模样是因为他遇到了比自己更为弱势的人。
人,特别是男人,在面对比自己弱势的人的时候,是会有一种保护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