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晋皇后娇宠日常 >

第181章

大晋皇后娇宠日常-第181章

小说: 大晋皇后娇宠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两位太后也派人去找王元元,让她劝一劝恒王。
  恒王觉得十分的头大。
  到最后还是阿亨自己去跟晋国君说,他一路都有亲卫保护,并且他也不会亲自上阵打仗。
  晋国君看着他火热的眸子,不知怎么地就想到了文弱的太子。
  他叹息着答应了阿亨的要求。
  阿亨虽然离开了国都,可信件却是三天两头送过来的。
  这些信件倒也缓解了王元元她们对阿亨的思念之情。
  不过再接下来王元元就顾不得思念阿亨了。
  因为她要准备孩子出生后所需要的一系列东西,还要亲自看一看内务府给孩子的乳母。
  这一年夏天,王元元为恒王产下了他们的第五子。
  她生下这个孩子的第三日,前方传来捷报。
  晋国的军队击退了楚国的军队。
  楚国君再度遣派使者求和。
  可这一次,恒王却不打算接受楚国君的求和请求。
  他继续出兵攻打楚国。
  而楚国人似乎也明白晋国这位新任的国君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他们开始奋起反击。
  前线的战事再度胶着了起来。
  而齐国那边,或许是担心晋国打败楚国后会来进攻齐国。
  他竟然一改之前的态度和楚国联起手来攻打晋国。
  齐国的转变让康王妃在国都的处境变的艰难了起来。
  有一些朝臣竟然让恒王把康王妃送回齐国。
  这样怎么可以?
  康王妃虽然是齐国君的女儿,却也是晋国君的儿媳,除非她自己要求要离开晋国,否则任何人都不能逼她离开。
  为了保护康王妃,王元元让人把康王妃送到了京郊别院居住,以避灾祸。
  康王妃离开后,那些要求把康王妃送走的声音少了许多。
  “你做的对。”恒王对王元元道:“虽然齐国和晋国之间起了嫌隙,可战场上的事情是我们男人的事情,这件事情确实不应该牵扯到康王妃。”
  恒王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觉得男人之间的事情就不应该牵扯到女人。
  那些朝臣们的要求在他看来既无聊,又小心眼。
  但晋国君还是担心康王妃以及她身边的人会向齐国传送一些消息。
  因此,在康王妃离开国都的第三天,晋国君的人接替了王元元的人。
  她们名义上是照顾康王妃,但实际上却是在监视她。
  王元元其实并不是认为康王妃会背弃晋国。
  因为前些日子,她们得到消息,齐皇后去世了。
  康王妃是齐皇后的独女,除了康王妃外再无其他的孩子了。
  而齐国现任的储君又是齐贵妃的孩子。
  齐贵妃和齐皇后是老对头,连带着她们的孩子关系也很不好。
  齐皇后去后,康王妃在齐国真的再也没有什么牵挂了。
  对于现在的康王妃来说,和容郡主才是她最重要的人。
  在齐晋两国之间的战争中,若是齐国胜了,那么和容郡主将会成为亡国的郡主。
  齐国君可能会顾惜着一些祖孙情谊关照一下和容郡主,但下一任齐国君可不会这样做。
  晋国若是胜了的话,和容郡主则仍旧会是晋国尊贵的郡主。
  这一笔账,康王妃比她更会算。
  所以,在齐国君让人转而攻打晋国的时候,康王妃就主动跟她说让她从身边派几个人来照顾她。
  康王妃说的是照顾,但她们都明白康王妃是想以这种方式让晋国的人放心。
  其实这些话,王元元已经跟东太后说过了。
  东太后应该也跟晋国君说过了。
  但晋国君还是不放心康王妃。
  不过,王元元可以理解晋国君的不放心,因为这一场战事事关重大容不得一点闪失。
  所以她只是让人告诉康王妃让她除了身边照顾她的人之外,不要再和其他的人说话了,余下的那些多余的话,她也没有再说了。
  齐楚晋三国之间的战事异常的激烈。
  三个国家的国君都知道这次的战争会决定三国之间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晋国这边尚且还有些余力,王元元听说,楚国和齐国现在已经十室九空了,所有适龄的男子都被拉到了战场上。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晋国很有可能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显然,楚国和齐国的一部分人也是这么想的。
  到了最后,晋国的军队甚至还未走到楚国或者齐国的城墙下,守城的楚国和齐国将领已经让士兵开城门投降了。
  在王元元的第五子阿茂两岁的时候,楚国君和齐国君终于向恒王认输投降了。
  捷报传到国都后,朝野上下一片欢声喜悦之情。
  恒王决定大办阿茂的生辰宴。
  王元元原本觉得这样有些张狂,有些不同意,可恒王给出的理由让她无法反驳。
  “这两年大家都过的太紧张了,也该让大家送快一下了。”
  楚国君和齐国君虽然投降了,可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收尾。
  比如说,押送楚国君和齐国君的队伍要如何进国都。
  比如说,要给楚国君和齐国君怎样的封号?
  比如说那些将士们要如何论功行赏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楚国君和齐国君投降后不久,唐国君就派使者递来了成臣的国书。
  这也就意味着,恒王成为了百年以来第一位统一了各国的君王。
  晋国的朝臣和百姓们自然是欢欣雀跃。
  已经有朝臣上折子,请求恒王另立国号,改国都为京城了。
  恒王竟然真的成为了统一中原各国的开国帝王。
  王元元只觉得不可置信。
  可事实就是这样。
  恒王他真的做成了百年来都没有国君做成的事情。
  当然他的成功离不开前几任特别是晋国君的铺垫。
  可偏偏他上位没多久就做成了这样的事情。
  难道老三才是天命所归吗?
  晋国君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果真是老了,如果现在还是由他来担任国君的话,他估计会因为各种顾虑答应楚国君的议和请求。
  只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接下来的事情了。
  所以也合该他们晋国在老三的手上发扬光大。
  恒王原本因为各种原因在国君的位置上坐的不是很稳。
  可在巨大的功绩面前,那些争议压根就不值一提。
  不提朝野间那些朝臣们是如何上折子歌颂恒王的功绩,就连民间的那些百姓们都以民谣来表示对恒王的尊敬。
  一时之间,恒王的威望达到了最顶峰。
  楚国君和齐国君带着家人们入国都后,内务府就开始准备恒王的封帝仪式。
  恒王称帝后,便封自己的父亲晋国君为太上皇。
  此外,他还调整了东西太后,王元元和女儿们的封号。
  接连不断的盛典让整个国都比过年还要热闹。
  等到所有的仪式全部结束,皇城内的主子们全都累的不行。
  王元元连歇了几天才算是稍微缓过来一些。
  此时也已到了春日,真是春光无限好的时候。
  阿亨的婚事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而这一回,恒王和王元元都不像以往那样借口拖延了,因为阿亨也确实到年龄了。
  “娘娘,大皇子说中午会回来陪您用膳。”春红走进殿内,笑眯眯的对王元元道。
  “那你让膳房准备些阿亨喜欢吃的东西,他喜欢吃羊肉汤,让膳房中午炖一锅吧。”王元元对春红吩咐道。
  春红连忙应了。
  阿亨早就猜到自家母后叫自己过来是跟自己说成婚的事情,但他没想到自家母后竟然会问自己有没有喜欢的女孩。
  他哪里有喜欢的女孩?
  阿亨自然是连连否认。
  阿亨明白自家母妃的意思。
  她是希望自己和未来的皇子妃能像她和父皇那样恩爱。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像母妃这样心性简单,对父皇又很真诚的。
  至少他所知道的那些官家姑娘们都各有各的心思。
  无论王元元怎么问,阿亨都说自己没有喜欢的姑娘。
  到最后,王元元无奈,只能任由恒王为阿亨挑选王妃了。
  恒王为阿亨选了首辅林老大人的孙女为皇子妃。
  林老大人出身世家,为人处事也颇为圆滑,在朝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的。
  这门婚事一定下来,朝堂的朝臣们基本上都明白恒王的心意了。
  他就算现在不立大皇子为太子,之后也还是会立他为太子的。
  朝臣们的心思也都安定了下来,不再想着借助储君之位投机取巧。
  因为恒王的几个儿子都是一母所生,而二皇子和三皇子,一个十分的喜爱读书,立志要编纂书典,另一个呢十分的喜欢吃喝玩乐,每日里就是和朝臣家的孩子们一起出去打猎寻欢。
  这两个皇子,无论哪一个都比不上大皇子。
  他们就算想扶持他们也扶持不起来。
  阿亨的婚礼举办的十分的隆重。
  大皇子妃甫一进宫就成为了宫廷里的新宠。
  东西太后接二连三的赏赐她东西。
  各宫的太妃也都纷纷向她示好。
  王元元也很满意这个儿媳,觉得她做事很是大气,为人处事也颇为周到。
  大皇子妃进宫的第一年就怀上了孩子,这也就意味着王元元要有孙子了。
  起初,王元元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有些不敢置信。
  她觉得自己明明还很年轻呀,怎么就已经要做祖母了呢?
  在她的印象里只有五十多岁的人才会做祖母呀。
  但无论怎样,能够给皇室添丁总会是一件好事。
  太上皇前段时间身体状况十分的不好,据说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居然能坐起来吃些东西了。
  可好景不长,太上皇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纵然这几年有太医精心为他调养,他也没有多少日子好活的了。
  到了现在唯一能支撑他活着的力量就是能看一眼阿亨的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皇子妃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因为她担心自己生个女儿,会让太上皇感到失望。
  不过她到底是教养良好的贵女,就算有些担忧,在外的时候,她还是能勉强保持镇定的。
  或许上天听到了太上皇的心愿,大皇子妃如愿以偿的生下了阿亨的嫡长子,也是恒王的嫡长孙。
  这个孩子的到来让太上皇老怀欣慰。
  在孩子满月之后,他毫无遗憾的闭上了眼睛。
  太上皇的离开对东太后打击很大。
  太上皇虽然一直宠爱贵妃,可该给东太后的尊重,他还是会给的。
  这也是东太后这么些年日子一直过的很顺意的原因。
  可眼下,他却永远的离开了她。
  东太后的精神气儿像是被抽没了似的。
  她这么一生病,王元元自然是要过去她那里伺疾的。
  可王元元毕竟不是东太后的亲儿媳。
  东太后还想与王元元结一个善缘,这样一来,日后景王妃和孩子们也有个人照顾。
  她就不许王元元过来伺候她,只让景王妃在身边伺候。
  王元元耐她不得,却又真的不能只让景王妃一个人照顾东太后。
  毕竟东太后是恒王名义上的嫡母。
  到最后,还是康王妃提出要她们几个儿媳各自排班,共同照顾东太后。
  这样一来,王元元就不用每日待在东太后的寝宫里了。
  恒王的后宫一派祥和,但前朝却因为一些事情起了些争执。


第238章 
  恒王打算把国都迁到原晋国的北面。
  虽然有部分朝臣们支持恒王的观点; 但也有部分朝臣们并不支持他。
  可恒王是马背上的帝王,他有着赫赫的战功,不像许多帝王只是从自己的父亲那里继承了皇位; 自身却没有什么服众的地方。
  那些朝臣们的反对意见并不足以让恒王改变意见。
  恒王最终还是决定迁都。
  那些朝臣们见说他不动,竟动了旁的心思。
  “娘娘近来可好?”大皇子妃的母亲林夫人进宫请安时; 破天荒的问起了王元元的消息。
  大皇子妃虽然年龄尚小; 可她自幼就被家中父祖悉心教导,她敏锐的感受到了母亲话里的试探。
  “娘提到王元元; 大皇子妃的声音紧绷了起来。
  说来也怪,明明王元元这两年无论对谁都是十分的宽和。
  王元元不知道的是; 大家之所以怕她是因为她得到了恒王的独宠。
  这些人其实并不了解王元元的性情; 也不知道她是如何为人处事的; 她们只看到了王元元能夺得恒王的独宠,就把她当成了一个颇有心计的女子。
  没有人敢随便得罪一个她们所认为的颇有心计又十分得宠的女人,大皇子妃也不例外。
  也因此就算王元元这两年待她十分的宽和,她在面对王元元时也还是比之旁人要多了一分谨慎。
  她担心自己一步行差走错会连累到儿女; 因此哪怕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她也不肯吐露关于王元元的半点事情。
  林夫人原本是受人所托,想要透过自家女儿探知到皇后娘娘对迁都的看法。
  “你觉得我应不应该迁都呢?”夜晚时分; 恒王和王元元吃完饭后,坐在桌旁说话,恒王见王元元一直没有问他关于迁都的事情,就好奇的问道。
  “迁都?”王元元最近迷上了做针线; 听到恒王这么说,就抬起头问他:“陛下要迁都就迁吧; 反正陛下去哪; 我就去哪。”
  关于这一点; 王元元说的是真心话。
  从现代到古代,再从云国到晋国。
  一直以来,她的生活都算不上安稳。
  对她来说,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去哪里其实不重要。
  恒王见她一副笃定的模样,失声笑了起来。
  “我知道你自然是愿意跟着我的,可是前朝的有些朝臣们一直在反对
  说到这里,恒王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郁色。
  很明显,那些朝臣们的反对到底是让他觉得心烦了。
  看到恒王心情不畅,王元元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心疼。
  “陛下不要听那些朝臣们乱说。”王元元牵着恒王的手,十分肯定的对他道:“那些人反对迁都是因为迁都后,国都里的房价和周围的地价都会降下去,他们圈了那么多宅子店铺和土地,这地价一降下去,不就要亏钱了吗?他们那是担心自己利益受损,为了自己的利益,但陛下不一样,陛下决定要迁都是为了保护咱们大晋的领土不被外族人侵犯,为了让咱们大晋的百姓不再受动乱之苦。陛下是为了苍生的利益。只要陛下做这件事情无愧于心,那就不用理会那些朝臣的看法。”
  王元元虽然没有跟恒王提过迁都的事情,可她也知道恒王是为了什么迁都。
  在她看来,那些反对恒王迁都的人实在是自私极了。
  来自爱人的理解是这世间万般苦难的良药。
  恒王这几日原本因为朝臣们的反对有些心烦,可王元元的这番话让他心情舒畅。
  他在面对那些朝臣时更加的坚定了。
  纵然部分朝臣们十分的反对,可迁都之事还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那些朝臣们见自己拗不过恒王,只好接受了这件事情。
  并且,他们开始派家仆或族人去新都购买房产和土地。
  与此同时,恒王也派了许多宫人去新都修建宫殿。
  一部分百姓也开始往新都的方向迁。
  在决定迁都的两年之后,新都的宫殿总算全部修建完毕。
  恒王以及皇宫内的众人开始了迁都的行程。
  他们在春天出发,在夏季来临前赶到了新都。
  新都的宫殿比之旧都要更加的宏伟。
  恒王考虑过那些老太妃们,特意在西边为她们预留了宫殿。
  迁都之后,王元元便把安置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