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君子怀璧 >

第39章

君子怀璧-第39章

小说: 君子怀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样子二位也认得他?姑娘所学的剑法莫非与他有关?”
  闻玉同卫嘉玉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从身后取出闻道:“你认得这把剑吗?”
  卞海看着眼前这把长剑,面露恍惚,抬手颤巍巍地拂过剑上的花纹,神情激动之中又带着几分怀念,喃喃道:“这是闻大哥的剑……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他的佩剑?”
  他想起之前在江边,眼前这人说过自己的一身武艺都是家传,不由怔怔地看着她,恍然大悟道:“你是他的女儿?”
  见闻玉并未否认,卞海看着她目光慈爱道:“难怪……果然是虎父无犬女。”
  闻玉听他又问:“你既然是闻大哥的女儿,那你娘想必就是长安卫家的五姑娘了。”
  听他提到卫灵竹,闻玉微微一愣,一时不知如何解释。卞海见状有些奇怪,看样子当年他与闻朔分开之后,又发生了许多事情。如今眼前既然是故人之女,便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于是他请二人在堂中坐下,终于说起了当年的事情:“当年我在江陵一家酒楼喝酒,无意间听隔壁包间传来响动。我察觉不对进去一看,发现隔壁躺着一具男人的尸体,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屋里还有一个姑娘,满手鲜血,神色慌乱。见我闯进来,与我求情,说是躺在地上的男人醉酒想要欺辱她,慌乱间她奋力反抗,才不小心误杀了他。
  “当时形势危急,我见她一个弱女子楚楚可怜,心生不忍,于是带着她从酒楼逃了出来。我原本想要将她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便离开,可是很快就有追兵赶到,我才知道那屋里的男人竟是深水帮帮主冯献。深水帮的人认定是我与那女子勾结,谋害了冯献的性命,因此一路追杀我们。我无可奈何,只好带着那姑娘一路逃到南边。就是在路上,我遇见了闻大哥,他听说我们的遭遇之后,也很替我们打抱不平,于是带着我们一块上了一艘南下要去松江府的船。”
  他说的这些事情,和九流搜集来的情报相差无几,二人来前已经知道,直到听说他在路上遇见了闻朔,这才叫他们吃了一惊。尤其是卫嘉玉,他昨日才听卫灵竹提起过二人初遇,当时她说与闻朔在一起的还有一男两女,其中一个是闻朔的师妹,万万没有想到,另外的那一男一女竟然就是卞海和那个从深水帮逃出来的女子。
  “所以那女子究竟是谁,最后又去了何处?”卫嘉玉问道。
  卞海摇摇头:“我不知道,我们同行三四个月,到了通州之后,便分开了。我只知道那女子姓白,应当是从滇南来的苗女,一路上我们只叫她白姑娘。据她自己所说,她是叫人卖到中原来的,后来被人辗转送给冯献。深水帮有不少和她一样的女子,在冯献手底下受尽折磨。那日在酒楼,她想灌醉冯献趁机逃跑,结果被冯献半路酒醒发现了,她在惊慌之下,这才失手用随身的匕首杀了他。”
  “至于深水帮出事,我也是好几个月后才听说的消息。但当时我与闻大哥一行已经分别,也不知道那位白姑娘究竟去了哪里。这次金陵城出现庄家,与先前深水帮灭门一事十分相像,我怀疑与她有关,这才叫人暗中调查,想要知道庄家究竟是谁。”
  他说起往事,神色依稀有几分怀念,看着她又不禁确认道:“不过你当真不是卫五娘的女儿吗?”
  要解释闻朔与卫灵竹的事情,那说起来可就是一笔烂账了。闻玉看了眼身旁的卫嘉玉,见他没有解释的意思,于是便也只是含糊问道:“为什么这么问?”
  “我只是没想到他们二人最后竟没有在一起,”卞海叹了口气,“你们要是知道卫五娘如今在哪儿,或许可以去问问她,她或许会知道白姑娘的下落。”
  “为什么?”
  “因为当年,我们下船前把白姑娘留在了船上,最后一个见过她的应当就是这位卫五娘。五姑娘是位难得的女中豪杰,”卞海恍惚间又回忆起了三十年前的事情,叹息道,“你要是见过当年云落崖上的情形,必然也会如我这样想。”


第55章 第四晚·老(三)
  卫家的船从苏州出发开到通州; 短短几天之内,接连遇见了几波追兵。
  一晚上打斗,船上众人筋疲力尽; 早上太阳高照时,许多人还躺在屋里休息。卫灵竹经过船舱时听船上两个弟子在角落里抱怨; 其中一个说:“来前知道这趟不容易; 没想到会苦成这样; 不如不来。”
  另一个安慰道:“富贵险中求; 多少人想来五姑娘的船上,别的不说; 这趟回去; 五姑娘必定不会亏待了我们。”
  “我知道五姑娘仗义; 但是……”那后面的话没说完; 船舱传来开门声,有什么人从里头冲出来; 趴在栏杆上吐了起来,拐角那头的人听见动静; 谈话声便中断了。
  卫灵竹走上前替趴在栏杆上的女子拍了拍背。天气已经快要入冬,对方披着一件厚厚的袄子; 掩住了瘦弱的身形。大约是生平第一次坐船; 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眼见着一张苍白的脸越发消瘦。
  等她好了一些; 这才抬头注意到身旁的人是谁。女子有些局促地拢了拢身上的外袍; 撇开了脸。卫灵竹从怀里取出些干粮给她:“我听说你早上起来还没吃过东西; 就给你带了点吃的过来。”
  白衣女子怔了好一会儿; 小声道了句谢; 那声音有些微微发颤; 叫人听得心软。她吐完好受不少,于是又转身准备回船舱里去,临走前,卫灵竹又叫住了她:“只要在这条船上,就是我的人,我答应送你们去南边,必然不会出尔反尔。”
  女子脚步一顿,同她深深福了个身,悄无声息地又回到了屋里。
  头顶有人轻笑一声:“五姑娘对谁都心软,如何对我就是这样一副铁石心肠?”
  卫灵竹抬头一看,便瞧见二层的栏杆上趴着一个人影,也不知已经在那儿站了多久。女子瞥他一眼,转身就要离开,却见他一翻身从二楼跳了下来,转眼就落在她跟前:“我是来跟五姑娘辞行的。”
  他说完这话,眼前的人果然有了些反应。女子微微一怔:“还没到松江府。”
  闻朔口气轻松:“此地离松江府也不远,我和师妹商量过了,这一路上五姑娘已经帮了我们许多,如今还给你和船上的兄弟添了不少麻烦,不如早些下船,免得叫你们为难。”
  这道别来得突然,卫灵竹像是没想到分别的日子来得这么快,一时竟不知要说什么,又听他说:“不过走前,还有一件事情有劳五姑娘帮忙。等到了通州,我和师妹、海兄弟一块下船,白姑娘不会武功,跟着我们反倒危险,能不能叫她依旧留在这艘船上,等甩开追兵,五姑娘送她下船,无论去哪儿都好,想必天下之大,深水帮的人要想找她也不容易。”
  卫灵竹道:“她杀了深水帮帮主,就算你们下船,那群追兵也不会轻易放过她。”
  闻朔听了却轻笑一声:“此事不必担心,那群人不是冲着她来的。”
  不是冲着她,又是冲着谁?卫灵竹想起那晚潜入船上的黑衣人说的话,他问的并非是“那个女人”而是“姓闻的”,难不成那群人的目标是闻朔?
  可惜不等她问个清楚,男子已挥挥手,转身离开了甲板。
  之后在船上的几天,不知是否是因为分别已在眼前,闻朔如同忽然间转了性。他不再一天到晚的想法子往她跟前凑,甚至还像有意躲她。
  卫灵竹说不清心里的想法,她原本以为她该松一口气的,但是并没有。
  船到通州的前一天晚上,外头热热闹闹的,甲板上传来推杯换盏的饮酒声,卫灵竹知道那是他们在为闻朔践行,有人跑来问她要不要跟着一块去喝两杯,卫灵竹迟疑了片刻,到底还是去了。
  船头的甲板上堆着好几个酒坛子,一船的人果然都在,见她来了,几个船上的弟子使着坏,推推搡搡地起哄要她和闻朔干上一杯。
  卫灵竹不接话,到底还是闻朔干脆,他从船头的箱子上跳下来,从边上拿过一个酒碗递给她:“我敬五姑娘。”
  卫灵竹接过碗,同他碰了一下,正准备将酒喝了。没想到闻朔却按着她的手不放,一双眼睛一错不错地看着她问:“五姑娘不同我说些什么?”
  “说什么?”卫灵竹问道。
  闻朔翘着唇角回答她:“随便什么,五姑娘说的我都爱听。”
  卫灵竹于是沉默片刻,终于说:“这一路上多谢你,下船之后,一切小心。”
  她说完,对面的人却不满意,微微皱起眉头,没等她回过神,就从她手里将那碗酒抢了过来,仰头便自己喝了,又替她斟了一碗:“五姑娘的心意我领了,还有什么?”
  卫灵竹不明白他的意思,顿了一顿,才又说:“祝你往后天高海阔,一帆风顺。”
  她说完,面前的男子一言不发的又将第二碗酒自己干了。酒水顺着喉管滑落,打湿了他的衣领。卫灵竹沉默不语地看着他又倒了第三碗,一双眼睛依旧灼灼地看着自己:“再来!”
  身旁的其他人终于察觉到了气氛的诡异,渐渐安静了下来,噤若寒蝉地望着站在人群中的那两个人,就连坐在一旁女子都忍不住担心地看着一反常态的师兄欲言又止。
  卫灵竹没有伸手去接那第三碗酒,她迎着男子的目光,片刻之后才问:“你想听我说什么?”
  闻朔微微一愣,他看着眼前一身红衣的女子,这夜里,她像是裹着一团火,却又像是一块冰,她清清楚楚地问他“你想听我说什么?”,闻朔也问自己,你想听她说什么?
  卫灵竹见他目光渐渐黯淡下去,终于从他手上接过了那碗酒,斟酌片刻之后才说:“将来有缘再见,你要是愿意,我会再请你上我的船。”
  这一回,男子没有再拦她。卫灵竹将那碗酒仰头喝了下去。酒是最烈的酒,流进胃里,烧心灼肺的疼。她喝得急了些,不由得咳嗽起来,闻朔没想到她酒量这样不好,上前半步像是想替她拍拍背,但卫灵竹已经放下了碗,她两颊泛起红霞,眼眶里有盈盈水光,不知是叫酒水呛得还是因为什么,神情冷清倔强一如往常,像是半点不肯叫人看见自己的狼狈模样。
  于是闻朔伸出去的手就这样停在了半空,卫灵竹将手里的碗还给他,见他没什么再要说的,又转身回到了船舱。
  第二天早上卫灵竹醒时头疼欲裂,她酒量不好,昨晚空着肚子喝了一碗烈酒,烧得她一晚上没睡好,早上从床上起身才发现船已到了通州。
  她推开门见船上静悄悄的,外头放着一碗醒酒汤。
  王伯从她屋外经过,见她怔怔站在门后,笑呵呵地同她招呼道:“小姐醒了,我去叫人给你准备点吃的?”
  卫灵竹点点头,又开口叫住了他,想问这醒酒汤是谁给她准备的,但话到嘴边又迟疑了,最后慢吞吞地问:“其他人呢?”
  “闻郎君他们提前下了船,船上兄弟几个送了送他们,这会儿都还歇着呢。”
  卫灵竹一愣:“怎么提前走了?”
  王伯叹了口气道:“渡口那儿有人认出他了,闻郎君不想给船上添麻烦,便提前下船走了。”
  卫灵竹听了没说什么,只看着手里的醒酒汤出了会儿神,又进了屋里。
  船在通州停了一上午,卫灵竹带人去集市补充物资,中午一群人进了一家饭馆吃饭。刚坐下就听身后一张桌子旁几个人正议论:“听说今天早上天不亮就有一群人骑马出城,这是出了什么事?”
  “闹了半晚上了,白羽门、星驰派……好大的排场,全朝着东边云落崖的方向去了。”
  “这我也听说了,好像是一男一女,也不知干了什么,能引来这么多人。”
  卫家船帮里的几个弟子听见了,面面相觑,疑心他们说的是不是就是昨晚下船的闻朔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坐在桌边的女子已经没了影,几人匆忙追出去,却见她抢了饭馆外系在树旁的一匹马,就朝城外跑去。
  卫灵竹骑着马一路赶到云落崖,远远就看见山下守着不少人。见她风尘仆仆地赶来,警惕地上前拦住了她:“白羽门做事,无关人等,绕道而行!”
  卫灵竹满脸煞气:“让开,这山路是你们开的不成?”
  那几个年轻弟子见她这反应,暗中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有人上前一步:“你也是那姓闻的同伙?”
  卫灵竹听他们说到“姓闻的”,心中一沉,这一路上她还存着几分侥幸,或许山上的不是闻朔……她一手抽出身旁的佩剑,目色沉沉:“让开,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云落崖上山风猎猎,男子站在崖边,朝脚下看了一眼,山崖下江水湍急,叫人望而生畏。卞海站在一旁:“闻大哥,我们当真要跳下去?”
  闻朔老神在在:“置之死地,方能后生,事到如今,你还有别的法子?”
  卞海听了咬牙道:“好,那我们什么时候跳?”
  “不急,等人来了。没人瞧见你我跳下去,那这崖跳得还有什么意思。”他留意着四周的动静,不慌不忙道,“我师妹已在下面准备了小船,到时候等所有人亲眼瞧见你我跳下去之后,想必深水帮那群人也不会再追着你不放了。”
  “我听你的。”卞海有些动情,“闻大哥,这一路多亏有你,我卞海承你大恩,往后当牛做马也一定报答你。你接着去哪儿,我们什么时候还能遇见?”
  闻朔却笑了笑,可是笑意寂寥:“我要回师门去了,有生之年应当再不会来中原。不过我救你可不是要你报答,往后好好活着,不比什么都强?”
  卞海听他这样说,忙问:“你师门在哪儿?为什么就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闻朔还来不及回答,目光忽然落在了远处的山脚下。已是黄昏,西边烧起了火一般的云霞,山脚下一群白衣弟子中间,有个红衣身影持剑冲上了山。卞海也注意到了远处的动静,不由得一愣:“那……那不是卫姑娘吗?她怎么来了?”
  身旁的人没有作声,闻朔比他还要惊讶,他看着山脚下的情形,隔得太远,他看不清对方的神色,但他看得见那人挥剑拼杀的模样。十几个人围着她,都挡不住她上山的脚步,一群人拿着剑,好几个倒了下去,她还站着,咬着牙往山上冲。
  闻朔想起昨晚在甲板上,她端着酒盏对他说:“将来有缘再见,你要是愿意,我会再请你上我的船。”他那时候以为那是一句场面话,可是她这么快就来兑现了承诺。他神色微动,目光复杂地望着黄昏下的那一袭红衣,心中百感交集,不知是何滋味。
  卫灵竹赶到山顶时,崖上已经空无一人。
  她想起刚才在半路遇见下山的人,一路上再没有人拦过她,任她一个人往山上跑。
  夕阳染红了对面山头最后一小块天空,夜色即将吞噬整个天幕。
  女子跌跌撞撞地走到崖边,望着脚下高耸的山崖,过了许久之后脱力一般半跪在地上。
  鲜血将她身上的红衣浸染得更为鲜艳,她拄剑半跪在崖边,仿佛听见耳边有风声哀鸣。就这样,她独自在崖边不知待了多久,等月亮爬上山坡,她终于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站了起来,转身朝着山下走去。
  可刚等她转过身,便听耳边有人叹息道:“还以为能得五姑娘为我哭一场,看样子五姑娘果真是个铁石心肠。”
  卫灵竹浑身一震,倏忽抬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崖边的草丛里慢腾腾走出一个人来,月色勾勒出他英俊的眉眼,还是那一副没个正形的样子。
  卫灵竹疑心自己看见的是夜色中的亡灵。直到他走到自己跟前,抬手将她颊边的碎发梳到耳后,手指擦过她脸上沾血的皮肤,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