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霸宠:别跑,小厨娘-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氏本是个爽利人,今天也是泪水止不住的,真真是欺人太甚啊,“妹子,可别这样,给孩子看见了笑话你呢,咱们屋里说话吧。”戴氏给孙氏擦了擦眼泪。
“哎,哎,嫂子,你瞧我,走走,有一间屋子已经收拾出来了,孩子们懂事捡了柴火烧热了,快进屋吧。”孙氏把戴氏母女是四人让进了屋。
“婶子好,大妮儿妹妹,二妮儿,三妮儿你们来了啊,快进来。”小草儿正收拾东西呢,听见动静也出来了。
“小草儿姐姐,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李雁回过去拉住了小草儿的手。
“快进来吧,外面冷着呢。”
“只有这个屋子的炕还没蹋,也还算好烧,嫂子,你坐,大妮儿你们也坐。”孙氏招呼母女四人坐下
孙氏的五个孩子也过来跟戴氏和李雁回他们说话,虽然分家什么都没分到,但是看着几个孩子倒是高高兴兴的样子。
“妹子,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分家分的心都偏的没边儿了,不过,这样也好,要不你们一家啥时候能熬得出头儿啊,还不是给老大家得扛活儿嘛。”
“你和梁实都是能干的,你家大郎也是能顶一个劳力了,小草儿和几个小的也都懂事,干上个几年也就好了,。”
“有大伙帮把手呢,这是我家得一点儿心意,知道你们刚分家,什么东西都有些不齐全,你别嫌弃。”戴氏把手里的篮子递给了孙氏。
孙氏低头一看,“嫂子,这,这可使不得啊,这么老些东西我,我受之有愧啊。”
“不说什么受之有愧的话,咱们两家以后常来常往的在后头呢,你就收着吧。”戴氏推着孙氏的手。
这些东西也确实是家里需要的,孙氏就接过去了,“嫂子,你如此待我,我可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小草儿姐姐,这个是我和妹妹的一些衣服,都是穿小了的,还都没坏,给姐姐和妹妹们改一改还是能穿的。”李雁回把手里的衣服交给小草收着。
孙氏看了,这衣服比着家里孩子身上的好不少,虽说也是粗布的,但是都是基本上没补过的,比自家孩子身上补丁罗补丁的不知好上多少呢。
“嫂子,啥也不说了,我孙玉梅盛你的情,家里的条件在这儿呢,要不是你家借我银钱,我们一家七口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不说别的,就是这丁税我们也拿不出来啊。”孙氏眼睛通红,不住地流泪。
李雁回把借钱的事儿在路上都跟娘说了,戴氏拍了拍孙氏的手,“都会过去的,等过两天你们安顿好了,你就来作坊里干活儿吧,之前也是碍着你婆婆。”
“现在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也就好了,家里有什么困难就吱声,乡里乡亲的,不能都看着。”戴氏说的实惠,孙氏感动不已。
第四百零二章 午饭
原本孙氏也是想去作坊做活儿挣点现钱的,但是秦老太太也知道,家里就这个三儿媳妇儿能做活儿,要是她出去了,这活儿谁还干啊,所以一直阻止着。
“谢谢嫂子还有大哥了。”孙氏哽咽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娘,你别哭了,这样的日子也就是暂时的,咱们明年好好干,都会好的,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好了。”小草儿和几个孩子都围了过来。
“妹子,你看这几个孩子,都这么听话懂事儿,你还有什么不宽心的。”
戴氏又和孙氏说了半晌的话,带着三个闺女帮着收拾,这屋子好几年都没人住了,灰尘大,造访也要好好收拾,要不可是做不了饭的。
还有不少知道了消息的村里人也都过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一个白天也收拾的差不多了。
“咕噜噜,咕噜噜。”不知道谁的肚子叫了。
李秭归脸一红,“大姐,是我。”
“哎呦,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儿,都没吃饭了,是婶子该打,这就做饭,幸好这灶台和锅都收拾出来了,一会儿尝尝婶子的手艺。”孙氏这时候已经恢复了往日利落的模样了。
“东家夫人,姑娘,奴婢送饭过来了。”门口是米氏的声音。
“是米婶子,米婶子我们在这呢,快来。”李秭归放下抹布说。
“夫人,姑娘好,奴婢想着梁家今天新搬家,做饭可能不及时,就自作主张送饭来了,有馒头和热汤,还有几样菜。”
米氏身后跟着的是武家两口子,如今做挂面的周期更长了,所以武家两口子也有时间帮着做些别的,知道米氏来送饭,就跟着来了。
抬着几个大大的食盒,还有不少的碗筷器具。
“那可不错,还是你想的周到,那就把饭摆在西屋吧。”戴氏说。
孙氏在一边儿又红了眼圈,平日和李家的关系也说不上好,自家两个人没日没夜的干活儿,也顾不上这么许多。
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候,竟是让李家帮了这么大的忙,连着请人吃饭的事,人家家里的下人都帮着自己解围了,要不还真拿那分来的陈年粗米待客不成,不过这情算是越欠越大了,债多不压身,慢慢还吧。
“嫂子,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总之,以后嫂子但凡有用到我家的地方,我家里所有人粉身碎骨来报嫂子今日援手之恩。”
“妹子说得哪里话,谁家还没个落难的时候,不用放在心上,招呼大伙吃饭吧。”戴氏拍了拍孙氏的手。
大家围在一块木板跟前吃喝,米氏带来的是新蒸出来的杂面馒头,还有肉菜汤,炖的猪头土豆,炒的白菜蘑菇,还有凉拌的萝卜干儿。
大家也是吃的畅快之极,梁家的几个孩子吃的更是狼吞虎咽的。
不是孩子们少教养,而是从他们出生开始就没吃过这般好的饭菜,平日里在家吃的都是缺油少盐的,今天又是肉又是菜的,简直比过年吃的好多了。
吃过饭戴氏领着孩子们就走了,走的时候小草儿和几个弟弟妹妹都依依不舍的。
第四百零三章 收税的来了
“行了,别送了,再送都送到家里去了,等你们收拾好了,来我家玩儿啊,我是个懒得,倒是不怎么出门的。”李雁回说。
“嗯,一定。”小草儿说。
李万峰带着刘氏兄弟给梁实家帮了两天工,算是收拾的差不多了,就是三个屋子都新起了炕,还得过两天才能住呢。
不过冬天一家七口挤在一个炕上也还行,还算暖和,总算是有个家得样子了。
李家一家人听着李万峰说的梁家的情况,也都放心不少。
“赶明儿,他家都安顿好了,孙氏就来咱们作坊做工,她是个老实本分的,手脚也麻利,左右咱们作坊的人也不够呢。”戴氏跟着李雁回正在缠线。
“对了,四叔说,明天上面下来收赋税和人丁税的人就下来了,让大家准备准备。”
李万峰带来一个沉重的消息,等了这么多天,该来的终于还是要来了。
果然,第二天上面来收税的人就来了,来的人直接被村长先带去自己家了,先招待了一顿热茶和点心,这都是村长为了招待这些人特意去镇上买的。
上面来的官差一共三个人,都是身着官府的衙差服制,腰配闪亮的长刀,为首的官差村长是见过的,也说过几次话。
“行了,这茶也喝了,点心也吃了,老王头儿,你们村儿的赋税和人丁税准备的怎么样了,今天我们哥儿几个可不能白跑这一趟啊?”为首的差官说。
“那肯定没说的,今年老天爷赏脸,收成都还算不错,差不了官爷的税钱,小老儿已经让我家儿子去通知各家各户了,这就都来了。”
“你们呢也不用害怕,实话告诉你,我们是镇长派下来的,不会过分为难你们,只要能交差就行。”
“上头派来的人已经被邛州府城的大人物给截下了,不然的话,就你们这么个小村子,还不给你吃光抹净了。”
“哎呦呦,那可是感谢镇长,感谢几位官爷了,小老儿替杏花村的百姓谢谢几位了。”村长激动的不行,就是怕上面下来厉害的官差,这下子可就放心了。
村长话音刚落,李万峰就进来了。李家早就通过卫珣得到消息,知道七皇子那边儿已经动手,雷厉风行地控制了整个邛州府的官员,截住了来自朝廷的鹰犬,虽然赋税还要照交,总能让下面的老百姓少受点儿盘剥。
“几位官爷,四叔,我来交今年的税钱。”说完李万峰把准备好的碎银子和铜板都送上来了。
这些都是有定数的,早在村长去开会的时候就已经有文书了,各家按照数目交上来就行。
官差一看竟然还有银子,要知道这银子可比铜钱值钱多了,看来来人就应该是镇长几次三番叮嘱的不能惹的那个李家了。
“呵呵,李东家真是支持我们哥儿几个啊,呵呵!”为首的官差笑着说。
“不敢,这都是应当的。”李万峰虽然知道这些人不会拿自己怎么样,但是该有的姿态还是要有的,一抱拳就要出去。
第四百零四章 消停
村长叫住了他,“万峰啊,来了就别走了,四叔有些老眼昏花了,你能写会算的,帮着四叔和几位官爷算算账啥的吧。”
村长开口了李万峰当然是没有什么说的了,陆陆续续的村里人都开始来交钱了。
因为之前已经言明,这次收税只要银子,不要粮食,不少人家都把粮食卖给了李家。
李家也是按照市场上的高价收购的,反正粮食对于李家来说,是多多益善,总能有用处的。
李家的做法,不光是解了村里人的燃眉之急,也让村里人念着好,现在村里人提起李家没有不挑大拇哥的,都说仁义。
所以杏花村的老少过来交钱虽然面有愁苦之色,却不像别的村子,哭哭啼啼的,惹得几个官差心烦。
可以说,来杏花村收税,是这三个官差,收的最舒服的一次了,总比前些天到了一个村就跟死了爹娘一样好的多。
本来杏花村人就不多,不到一个时辰,就交齐了。
“这是账簿,还有点过数目的银钱,请几位官爷过目。”村长从李万峰手中结果账簿和钱袋子,递给了几位官差。
“嗯,老王头儿,你还真是挺不错,等我们哥几个儿回去,会跟镇长说的。”官差收了账簿和银钱说。
“多谢几位官爷美言了,谢谢,谢谢!这天儿也不早了,小老略备薄酒请几位官爷赏脸。”
“不了,不了,镇长有命令,不得多打扰各村各户的,我们也赶着把税银交上去,就不多留了,告辞。”为首的官差一挥手,剩下的两个官差放下了茶碗,起身跟在身后。
“这哪行啊,哪能不吃饭就走呢,几位官爷,都准备好了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家里的东西罢了。”村长忙挽留。
“行了,老王头儿,我也不是跟你客套,这饭啊留着以后再吃吧。”说着挑开门帘就走了,村长和李万峰忙送了出去,一直到村口的石桥才往回走。
“唉,还真不错啊,不知道府城那边儿是什么大人物,可是给咱们老百姓帮了大忙了,这是镇长治下的人来,如若不然啊,就是村里有些姿色的姑娘媳妇儿,都免不了一场祸事啊。”村长感慨地说。
李万峰也听说过,有那下来收税的衙役,强抢民女也是常有,“可不是嘛,四叔,这次交完了税,咱们也能消停一年了,就是不知道明年会什么样啊?”
虽然顺顺利利地把官差送走了,但是心情还是沉重的紧,毕竟这税涨上去了,再下来可就难了,今年过去了,还有明年呢。
“就看老天爷开不开眼了啊,万峰啊,你家那个作坊你得好好干啊,咱们村儿能交上税啊,也多亏你了,不然啊,卖儿卖女也是十家有八家啊,没说的,咱们村儿的老少爷们记着你们家的好。”
“四叔,这话说的就见外了,我家就不是杏花村的人了,再说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我爹总告诉我,他小的时候没有老亲少顾的一饭之恩,就没有今天的李家。”
“作为杏花村的一份子,为了村里尽一份力也是应该的,况且,这都是两相得宜的事,我家作坊多产出,也挣钱不是。”
李万峰一番话说的村长心里热乎乎的,他知道李家是仁善之家,“哎,话是这么说啊,还是你家有仁心啊,不说那些个了,走,去四叔家吃饭,东西都备下了,不吃白瞎了,再叫上几个人咱们喝个痛快。”
“得了,那我就沾四叔的光亮额,呵呵。”李万峰笑着说。
“你这个小子。”村长背着手走在前面,李万峰在身后跟着。
第四百零五章 火墙的妙用
赋税的事情在整个邛州,像一阵凛冽的寒风飘过,有骂朝廷无道的,也有感念那个什么大人物恩德的,有一场皑皑白雪降临,仿佛把所有的尘埃都洗涤了。
“大妮儿,这挂面越来越不好干了,这可咋办啊?出去晒都冻上了,几天都晒不干啊。”李婉急三火四地来找李雁回说事儿,李雁回正在练字呢。
“哦,没事儿,姑姑,不是还有火墙呢嘛,也是我疏忽了,忘了告诉姑姑了。”
“火墙?对啊,这火墙可是好东西,大妮儿你的意思是不是烧热了火墙烤干挂面啊?”李婉眼睛一亮,她怎么没想到呢。
“是啊,不过姑姑你要注意一点,这个火墙也不能烧的过热,要让屋子里的温度恒定,让挂面里的水分慢慢蒸发,还得注意通风,要不屋子里面潮气过重,会让已经烤干的面条回潮的。”
“嗯嗯,姑姑都知道了,早知道早问你了,这两天把我们给愁的啊,几场雪下来,天气冷的冻掉牙,前阵子挂面三五天也干的差不多了,这几天干脆就是彻底冻成冰棍儿了。”
解决了挂面的问题,李婉喜笑颜开,她是彻底把挂面作坊的事儿当成了事业来做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呢。
“呵呵,别说挂面了,就是咱们站在外面久了也成冰棍儿了,哈哈哈!”李雁回跟着笑着说。
“嗯?冰棍儿?冰棍儿!哎呀,姑姑,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姑姑,我太爱你了,木么!”李雁回高兴地捧着姑姑的脸颊,亲了一口,风风火火就跑出去了。
“大妮儿,这,这,这丫头疯了不成,这是哪来的疯劲儿又上来了。”李婉摸了摸脸颊,哭笑不得的说。
“姑太太坐着,我去看看姑娘。”飞燕放下手里的针线说。
“嗯,快去看看吧,她都没披上衣服就往外跑,仔细着凉了。”李婉赶紧说。
“是,姑太太。”
“娘,跟我一起去挤点儿羊奶呗?”李雁回兴冲冲地跑到爹娘的屋子里。
李家买的奶羊都是上好的品种,李家有舍得给羊喂料,所以这三只奶羊虽然产奶不是很多了,但是供应双胞胎还有那匹小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还挤奶干啥,小白不是已经喂过了吗?”戴氏正在给李万峰缝补衣裤呢,头也没抬地说。
“娘,不是给小白,是我要用,要是能成啊,也是一项不错的收入呢,要不是姑姑今天说了一句,我还把这个事儿给忘了呢。”李雁回兴奋地说。
飞燕从后面过来,给李雁回拿了件棉衣披上了,“你看看你,多大的姑娘了,还不知道自己注意,多亏有了飞燕和飞鱼呢。”戴氏咬断了线头儿说。
看着李雁回亮晶晶的眼神儿,戴氏也没法子,“行,行,行,小祖宗,我是上辈子欠了你的了。”说完放下针线就要下地。
“媳妇儿,你别下地了,我去吧,天挺冷的,后面的羊圈也还挺滑的,我去吧。”说着李万峰就下地了。
戴氏笑着不说话,继续缝补着,李雁回看着像是给爹做的新褂子。不过李雁回也没多想,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冰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