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将军霸宠:别跑,小厨娘 >

第147章

将军霸宠:别跑,小厨娘-第147章

小说: 将军霸宠:别跑,小厨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瞧这精神头儿,以后肯定像大哥一样壮实呢。”李婉看着新出生的小侄子也高兴地说。
  “这个孩子啊,比他几个哥哥姐姐有福气啊,当年我生他们几个的时候,哪有这样条件啊。”戴氏爱怜地看着小儿子。
  “这是金枝你的命好啊,以后越过越好了,闺女们都嫁得好,儿子们都有出息,你啊,就等着做老封君吧。”冯姥姥当然都是挑着吉利的话儿说了。
  “借婶子吉言了。”戴氏听着这样的话,能不高兴嘛。
  戴氏生了儿子不是很累,冯姥姥就把孩子放在戴氏身边,可能是回到娘身边的小东西,觉得自己安全了,扭了扭身子,渐渐安静下来,睡了。
  “是个省心的,行了,都收拾好了,万峰还在外面眼巴巴地瞅着呢,我就回去了,叫他进来看看他媳妇儿和小儿子。”冯姥姥看着夫妻俩恩恩爱爱的,也是高兴。
  文氏拿出来一个大红包给冯姥姥,“嫂子,辛苦你了啊,洗三啊,还的麻烦你。”
  “哎呦,这咋说的,这都是老婆子的福分呢,谢谢妹子啦,我走了啊。”
  接了红封,暗暗捏了捏,冯姥姥笑的更开心了,她都希望李家的女人,接二连三的生,到时候自己可不是一年都不愁了。


第六卷 第五百七十一章 汤 
  冯姥姥出门,李雁回安排了马车给送回去,冯姥姥连连夸着李雁回,说这大姑娘可是出息了,也就是定亲了,要不然啊,这媒婆还不把门槛子给踏破了。
  李雁回无奈装作娇羞的模样,让人好生地送了出去,这三姑六婆的嘴啊,还真是有些让人招架不住啊。
  “媳妇儿,辛苦你了啊。”李万峰进屋直奔戴氏身边。
  “你们两口子说话,我和婉儿先出去了,大妮儿给你炖了汤了,待会儿喝了好睡。”文氏知道儿子和媳妇儿感情好,也不在这碍事了,笑着说。
  “娘,妹妹辛苦了啊。”李万峰说。
  “大哥,这是不拿我当妹子嘛,我生孩子坐月子都是嫂子伺候的,这点儿小事儿算什么啊,放心吧,嫂子这个月子我准保给伺候的妥妥当当的。”李婉跟自家大哥说。
  “嘿嘿。”李万峰就会嘿嘿的傻笑。
  “别理你那个傻哥哥了,咱俩也得出去收拾收拾,换身衣服。”文氏的身子到底弱些,两个时辰下来,已经有些累了,李婉跟娘相携而出。
  “你看你那个样子,我没事儿,还不看看你儿子。”戴氏精神不错,靠在被子上,头上裹了头巾。
  “跟晨哥儿和曦哥儿生出来的时候差不多,都是红红的,这小子好像瘦些。”李万峰看了看说,自己儿子还是喜爱的。
  “嗯,是瘦了些,不过冯姥姥也说,虽然瘦些,但是骨架子不小,像你呢。”戴氏看了看丈夫说。
  “嘿嘿,那可不是,我可是他爹呢,是吧,儿子?”李万峰摸了摸儿子的小脸儿,可能是手重了些,小家伙大嘴一咧就要哭出来。
  “哦,哦,哦,你爹不是故意的,乖啊,乖啊。”戴氏赶紧伸过手来拍一拍,还责怪地瞅了李万峰一眼。
  李万峰也不恼,小声儿地哄着,小家伙还挺给面子,到底没哭出来,又安静地睡着。
  李万峰和戴氏在屋里温情一片,灶房里李雁回和几个孩子也是忙活的热火朝天的,这个搬柴,那个看火的,两个大瓦罐都炖上了补汤。
  “文哥,柱子哥,还有晨哥儿,曦哥儿,你们别在这里了,你看看,被你们弄得乱七八糟的。”李雁回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他们四个男孩一进灶房,不是绊倒了柴火,就是弄翻了水盆的,简直是帮倒忙。
  四个人面面相觑,也都觉很有些尴尬,“那我们回屋了,有事儿大妮儿妹妹你叫我们啊。”还是最年长的冯锁柱干巴巴地说。
  三姐妹忙不迭的点头,这是有多嫌弃他们啊,四个人表示心里很受伤,但是灶房的活真心不行,还是别添乱了。
  李雁回害怕戴氏一会儿要睡觉,就炖了银耳红枣山药汤,这个汤快一点儿,补身子也还不错,晾到正好端进去给戴氏吃。
  “娘,你要多吃一点儿,补充体力,吃完了再睡,醒了整好吃晚饭,我在罐子里炖了山药通草乌鸡汤,下奶最好了,到时候也不怕饿着小弟了。”
  “嗯,大妮儿啊,你是个细心的,唉,全靠你了。”戴氏满心觉得亏欠着大闺女。
  “娘,你别多想了,身子养好最要紧,这段时间,家里家外我帮着您掌着呢,放心吧,出了月子就好了。”
  李雁回看着戴氏一勺勺地喝汤,宽慰着戴氏的心,虽然戴氏得产后抑郁症的几率很小,但是,李雁回也是怕娘胡思乱想的。
  “嗯,娘都听我们小神医的。”戴氏也知道闺女心疼自己,开着玩笑说。
  毕竟刚生产完,喝了汤,戴氏就睡下了。
  “我看着你们娘,你也下去休息一会儿吧。”李万峰说。
  “嗯,爹,你可要好好表现啊,给晨哥儿他们做个表率才行呢,我出去啦。”李雁回调皮地一吐舌头。
  “这孩子。”李万峰摇了摇头。


第六卷 第五百七十二章 晓哥儿 
  李家新出生的小婴儿,王老爷子给起了名字叫李晓,小名儿就是晓哥儿,正好哥儿仨的名字里都有“日”字,这个名字大家都喜欢。
  家里有产妇和婴儿要照顾,虽然有米氏还有晴兰,凤兰帮忙,但是还是忙的家里人脚不沾地的。
  李雁回日日换个花样儿的给戴氏炖补汤,第二天戴氏就出奶了,看着小弟有力地吸吮着娘的***李雁回觉得生命的力量真的很神奇。
  “你看看,晓哥儿多有福气一出生啊,大家就都围着他转了,以后啊,你可要对你的长辈和哥哥姐姐们好啊。”戴氏看着不停吃奶的小儿子说。
  “娘,你看他,小嘴儿真有劲儿呢。”李雁回每次看着小孩子吸奶都觉得有趣。
  “不有劲儿能行吗,没劲儿也吃不着啊,是不是啊。”戴氏看着小儿子幸福地笑着。
  李雁回觉得,自己一切的努力,都在这样的幸福之中得到了升华,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孩子是不是也像晓哥儿一样可爱呢,不知道卫珣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为了不饿肚子而努力过。
  想着想着李雁回嘴上就带着笑,戴氏倒是没有注意,她的心思啊都在怀里的小东西身上呢。
  “姑娘,种下去的金豆儿长出来了呢。”飞鱼按照李雁回的吩咐,每天都去地里查看玉米的出芽情况,今天终于有变化了。
  “真的啊?赶紧去看看。”李雁回虽然这两天照顾戴氏和晓哥儿忙的不行,但是,心里还是惦记着地里的。
  主仆二人赶去了种玉米的地里,果然,已经有莹莹的绿色冒了出来,不过,刚刚冒出个头,像是一个小卷筒的绿色叶子,还没有展开。
  因为是发过芽的种子种下去的,出苗率还是不错的,只有少数的缺了几棵苗儿,等苗儿长大些,移栽过去就行了。
  和玉米苗一起长起来的,还有一层绿油油的小草儿,生命力真不是一般顽强啊。
  “应该跟爹说开始除草了,要不地里的水分都被这些家伙吸干了,这些玉米虽然耐旱,但是小的时候要是被欺负住了,也长不好,咱们就这些种子,可得宝贝儿着。”
  因为万通商行出海的货船并没有找到更多的玉米种子,那么地里的这些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姑娘,你看,罗三叔他们已经在地里忙活着了。”飞鱼用手一指远处。
  李雁回顺着飞鱼的手势一瞧,可不是嘛,远处罗老三还有刘家两兄弟拿着锄头干的正起劲儿呢。
  “那咱们就不用担心了。”除了杏花村这边的地,隔壁村那些地也都有长工照顾着,刘风和刘水隔天就回去看看,谨防长工们偷懒,李雁回也是放心的。
  现在看着他们没有摆什么头头的架子,同样下地卖力干活儿,心里更是放心了。
  看着地里虽然刚长出来,还很脆弱的幼苗,李雁回心里一阵阵的感慨,等他们都长大了,那就是丰收的希望,天下的老百姓可能因此能吃上饱饭了,这是自己穿越而来的意义吗?
  以前李雁回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要改善家里的日子,带着杏花村的男女老少一起发家致富而已。
  现在,看着地里的幼苗,李雁回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小小的杏花村,塔湾镇,全天下的穷苦人民,是不是自己有能力了,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呢。
  自己没有什么宏图大志,想要改天换日,坐拥天下,只要尽自己的努力,让穷苦的百姓过得好一点点,她就满足了。
  “穷则不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可能很难,但是李雁回想,愿意为这样的目标努力一下,万一成功了呢。


第六卷 第五百七十三章 忙碌 
  玉米发芽的消息,让李家上下都很振奋,这东西要是真的能成为主粮,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喽。
  而且李雁回说了,这玉米啊,喂猪喂鸡喂牛喂马都是好东西,而且产量很高,要是种子够多,推广开来啊,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呢。
  大家也都觉得金豆儿叫着有点儿怪,倒是李雁回提出来的玉米很是上口,还简单,听着就是粮食,金豆儿像是豆子似得,不够贴切。
  这样玉米的名字,不管怎么说,在李家算是得到了上下的一致认可了。
  晓哥儿的洗三礼热热闹闹地落下了帷幕,李家向来低调,只是相熟的几家过来热闹了一下,说了,等到孩子满月的时候,再请大家吃酒。
  家里添了小生命,李雁回越发觉得人手不够用了。
  提了武家媳妇儿帮着李婉管着挂面作坊的事儿,李婉只要每天过去看看,检查一下就成。
  例行的事儿有武家媳妇儿管着,倒是能让李婉空出更多的时间看着孩子。
  米氏管着家里的大事小情,跟着文氏和戴氏管着孩子,这一天的洗洗涮涮也不少的事儿呢。
  虽然肉酱现在需求量不是很大了,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丁氏和马氏顾着肉酱,还得管着作坊那边儿几个下人的伙食,也是忙得两头顾不上,不得不招了两个妇人帮着剁肉馅儿。
  剩下的男人们不是在作坊里忙着作坊里的事儿,就是忙着地里的活计,还有果园的活,刘青山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王连生一直忙着马场那边儿的事情,银子都已经付过去了,但是那些村民拖家带口的,一时半会儿的也搬不完。
  王连生以后主要负责马场的事情,这些前期工作李雁回就都交给他了,至于那些村民留下的民房是怎么按排,都让王连生一个人做主,李雁回就当起了甩手掌柜的了。
  毕竟酒楼要开张,自己忙这些还忙不过来呢,这些琐碎的事情就都交给底下人做了,要是都要她自己做,还不累死了啊。
  这几天李雁回一直往返镇上和家里,飞鱼是会赶车的,来回的也都是两个侍女跟着。
  家里人都知道这两个看着娇滴滴的女孩子身手不错,也都放心她们主仆三人。
  往来镇上,主要是李雁回要教鲁大厨自己的那些私房菜的,包括卤牛肉怎么处理,牛肉面的诀窍,几道经典的鲁菜做法等等。
  还要考察二厨和帮厨的手艺,再就是检查培训的小二的素质等等,简直是忙的两头不见日头,回到家洗洗倒头就睡,补汤什么的都把方子交给米氏,李雁回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亲自去做了。
  不过,这段时间也是让鲁达也真是大开眼界,心里对李雁回更加佩服了,都差点儿要跪下叫师傅了。
  两个人从精致的面点谈论到精致的摆盘,从牛肉的处理到面条的擀制,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
  不过,李雁回也从鲁达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毕竟,这种有着家传手艺的大厨,也不是一般人物。
  对于面点的制作,鲁达也有自己的心得,也打破了李雁回固有的一些认识,创造出了不少的新式面点,相信也会在新酒楼大放异彩,倒是意外之喜了。


第六卷 第五百七十四章 饭馆儿的变化 
  鲁达在原来小饭馆儿菜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良,就是那些麻辣口味的菜,都换了新的样子,增添了新的口味。
  食材的范围也是扩大了不少,从原来的鸡鸭鱼肉,到后来的山野菜,在鲁达手底下都化腐朽为神奇,吃过的人多是赞不绝口。
  毕竟是京城里出来的大厨,吸收的东西南北交汇,碰撞出来的火花也是北地人所没见过的,当然吸引了不少食客了。
  这样菜式上的变化,让饭馆儿的雅间儿上座越来越多了,都是冲着鲁达改良的新菜去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了。
  李家的饭馆儿也脱离了原来贫民食堂的样子了,整个饭馆儿的面貌焕然一新,不过卖给码头上的短工们套餐,还是没有变。
  这菜量都是给的足足的,菜式也加了不少新的,关键是价格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保证码头上辛苦劳作的人能够吃得起,吃得好,还不心疼。
  不过,套餐已经不是李家饭馆儿的主业了,王青志把饭馆儿扩大了之后,在侧面单独开辟了一个档口给码头上的短工。
  还在里面加了不少的座位,保证让每个来吃饭的人基本上不用等的太久。
  天气好的时候,在外面的搭了棚子,就是不来吃饭,只是歇歇脚,也没人过来撵,要碗水喝,也都给倒水,这样的做法给饭馆儿赢得了不少的声望。
  短工们都说李家饭馆儿仁义,就算是挣了大钱了,也没忘了这帮穷兄弟,这些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人家对他一点儿好都记着呢。
  有几次跟李家饭馆儿有竞争关系的几家雇人前来闹事,就是这些短工们伸手帮的忙。
  倒是让王青志觉得李雁回不放弃这部分生意用意非凡,心底更是佩服李雁回的头脑和为人。
  李家饭馆儿现在早不是之前那样的小门户了,而是打通了背后靠着的街面,左右也都被买了下来,建了整齐的房舍,前后加上侧面都开了门。
  装修也更加精致了,脱离了小打小闹的境地,给附近的酒楼造成了不少的影响,但是,李家饭馆儿人缘好,也没有人敢随便过来闹事。
  大家可都看着了,来闹事的人,那帮苦劳力们三拳两脚可就打出去了,这塔湾镇上谁不知道啊,所以,一般人也都不敢触这个霉头,这个倒是李雁回没有想到。
  毕竟当初只是一时的兴头,就在镇上开了饭馆儿,虽然没挣到大钱,但是也给家里算是积攒了启动资金了,现在能发展到这种程度,王青志是功不可没的。
  既然李家饭馆儿已经发展成如今的规模,李雁回决定多花些心思在这上面。
  跟鲁达研究了一下,把原来准备在新酒楼推出的豆花面,放在李家饭馆儿里面出售。
  这豆花面也是李雁回比较拿手的,其实原来是贵州省的一道名小吃,李雁回前世去旅游的时候尝过,觉得好吃才学的。
  既然李家饭馆儿走的时候平价和亲民的路线,这豆花面放在这里售卖也比较合适。


第六卷 第五百七十五章 豆花面 
  豆花面味道的好坏,关键在臊子,去新鲜的猪颈肉和猪腿筋、肉鸡肉切成肉丁,用大油小火慢炒,把肉丁儿炒的金黄酥脆而不焦,这是豆花面的诀窍之一,叫做炒脆臊。
  豆花面的汤底,李雁回用的是大骨头汤熬制的,浓白的大骨头汤浇上麻辣的辣子。
  为了增加豆花面的口感和鲜香,还要在里面加上炒熟的花生碎,再加上一把盐焗的脆黄豆。
  焦香的猪肉脆臊地盖上亮黄的鸡蛋面上,上面还有一大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