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风华-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曾了解的真相再次被揭露,顾九心底仍是掀起一片波浪,久久难以平复下来。
沉默片刻,顾九缓缓开口:“她是为了灭口?”
“不全是,”吴真人道,“沈清之所以追杀我,一是为了灭口,二则是因为那毒。”
吴真人顿了顿:“沈清想让那毒成为无解之物。”
顾九只感觉一阵恶寒。
“
想必顾娘子应该是能猜出我是蓬莱人了。”
吴真人望向石壁上自己亲自刻出的画,眼中浮起一片哀戚,说起了蓬莱瘟疫的事情:“我逃亡数年,从来没有归家,直到我听说了蓬莱出现瘟疫的事情,这才冒死回到蓬莱岛。结果,却意外发现此次瘟疫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蓬莱爆发瘟疫之前,官府曾往岛上送来了一批流民,他们皆是身患鼠疫之人。”
吴真人道:“瘟疫爆发之后,官府下令封岛,表面是为了控制瘟疫不扩散,实际则是想让蓬莱的百姓自生自灭。等人死的差不多了,官府便驱赶剩下的百姓。之后不久,朝廷便决定在蓬莱修建书院。”
而不是像世人所知道的那样:先有了在蓬莱修建书院的旨意,再驱赶百姓。
瘟疫、封岛、驱逐。
这些都是为了修建蓬莱书院所做得准备。
顾九沉默一霎,问道:“现在居住在屠灵村的村民们,就是当年被驱逐出蓬莱岛的百姓?”
事到如今,吴真人也没妄想能瞒过顾九:“是。”
“我虽然不清楚为何朝廷非要选在蓬莱修建书院,”吴真人分析道,“但修建书院这事基本上是高家在负责,无利不起早,高太后如此注重书院的修建,我猜这其中应该藏有什么原因。而高太后身后又有玉清宫,很难说沈清与此事毫无干系。”
顾九冷冷地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如今顾娘子你适才推测的那般,我引你前来,就是想让你看到这洞穴中的一切,”吴真人长叹一声,诚恳道,“你和你母亲不一样,我想请你为我们这些蓬莱人讨回一个公道。当然,我定然也会竭尽全力,为你医治宁王。”
“只是。。。。。。”吴真人看着躺在地上的尸体,斟酌言辞,“顾娘子,我需得事先提醒你,吕侍郎的死可能和宁王有关。”
这也是为何吴真人费心思引两人前来洞穴,而不是直接说出所有的原因——他在怀疑沈时砚,而顾九和楚安又是沈时砚的身边人,所以他不敢直接把这些告诉他们。
只是没想到,顾九这么快就猜了出来,他若是再隐瞒下去,只怕物极必反,弄巧成拙。
顾九目光一紧:“吕侍郎难道不是你们杀的吗?”
吴真人立马否认:“当然不是,我们没有理由杀他。”
他解释道:“我是前日在附近的山林中发现了吕侍郎,当时正有两头饿狼在啃食他的尸体。吕侍郎负责督工书院的修建,多年居住在蓬莱岛,我自然是认识他的。而前不久刚从汴京传来吕侍郎身亡的消息,我意识到这其中必有隐情,所以便把尸体带了回来。”
吴真人道:“吕侍郎既然出现在千里之外的蓬莱,那就说明他在汴京时定是假死,而负责处理此案的是宁王。可吕侍郎身死,按规矩应该交给大理寺负责,但宁王却越俎代庖,我这才起了疑心。”
“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杀死吕侍郎的人,必然知道他假死这件事。”
任换做是谁,被人怀疑心悦之人和命案扯上关系,都不会高兴。所以,有些东西吴真人只能说已成定数的事实,至于其他的事情,便留给顾九自己去调查了。
想到这,吴真人接着道:“宁王无不无辜,需得顾娘子你自己去找答案,但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你还需要,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医治他。但前提是,顾娘子要帮我们蓬莱百姓讨回一个公道,抓住当年迫害我们的真凶。”
顾九点头:“好。”
无论是为了蓬莱的百姓,还是沈时砚,她都不会拒绝。
见她答应下来,吴真人彻底松了口气,他从袖中掏出一张布帛,交给顾九:“这是蓬莱书院的建造图纸,是我在吕侍郎身上找到的,不知道顾娘子能不能用得上。”
图纸上有一处用朱砂笔圈住,极其醒目。
顾九收好布帛,直接道:“我需要去一趟蓬莱,你有办法带我们入岛吗?”
吕绍文被杀的原因肯定离不开藏在蓬莱岛里的秘密。
“有,”吴真人道,“只是现在守卫森严,怕是只能等到夜晚才好行动,而且我也不敢保证一定不会被人发现。”
敲定好这一切,吴真人便带着顾九和楚安离开了石室。挡在洞口的巨石被村民们齐力推开,光亮涌进洞穴的一瞬,顾九被迫偏过头去。等再次看过去时,只见之前还凶神恶煞的村民们,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弯腰磕头,眼神充满希冀。
既是道歉,也是恳求。
顾九默了片刻,拱手回以一礼。
人群散去后,楚安叫住顾九。
他垂下眼,不敢与顾九对视:“对不起。”
楚安从来没有感到如此羞愧难堪,他声音都在隐隐发颤:“阿九,我偷。。。。。。偷了你的人生。”
本应该在江陵府受苦多年的人是他,不被顾家喜爱的人也应该是他。
“你在说什么胡话,这和你有什么关系,”顾九紧抿唇角,眸底肃然,“要是按照你这个逻辑,那沈清做的那些孽,也应该由我来承担了?”
楚安立马道:“当然不是!”
“所以你不要再去想此事,没有这些事情,我不是顾九,你也不会是楚安,”顾九语气缓了下来,认真道,“楚老将军会把我收为义女,想必应该是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些事情,但他仍然待你如初,不是吗?在他心中,我们都是楚家的孩子。”
“而且,沈清之所以将你我二人偷换,最开始所打的念头定然是拿你当替死鬼,只不过楚老将军赶来的及时,这才救下你。刚才吴真人说出那些陈年旧事后,我还怕你会怪我。”
楚安着急解释:“我一点都不怪你!”
顾九笑:“阿兄,我亦是如此。”
待天一黑,吴真人便带着顾九和楚安重新去了藏船的地方。吴真人在蓬莱生活多年,自是熟知岛上的地势,再加上他观察过封岛后守卫巡逻的情况,便不难找到其中漏洞,安然地靠岸停船。
顾九和楚安两人接连上了岸,吴真人正要寻个隐蔽处将船藏起来时,顾九却拦住了他:“你不用跟着我们去。”
吴真人一惊:“为何?”
顾九看他:“没医好沈时砚之前,你都必须安然无恙地活着。”
吴真人只能点头:“那两位小心。”
分别之后,顾九和楚安直奔蓬莱书院的所在地。一路上,两人碰到好几次巡逻的官兵。而书院附近更是夸张,凡供人进出的通道,皆有一队官兵看守。
几乎是水泄不通。
两人围着蓬莱书院转了一圈,便就近寻了一处食肆。楚安在二楼凭栏处观察着下面的情况,摸清换岗的时间。而顾九则拿着吕绍文留下的图纸,反复看了好多遍,才看出其中的门道。
布帛上所画的建筑物和他们所看到的书院,似乎并不一样。
吕绍文精研建造之道,不可能会画错,所以这两者之间肯定是什么联系,且还不能轻易让人就看出来。
顾九忖了忖,问食肆掌柜借来纸笔,迅速凭着记忆将刚才亲眼所看的书院大致画了下来。但是她没进去过,故而只能画出个大概轮廓。
顾九来回比对两幅构图,找到了其中的不同之处:布帛上南侧小门的位置和她所见到的并不相同。
前者更靠近高墙中的槐树。
顾九想了一会儿,她将薄纸平铺在布帛上,让楚安捏住两角,拿了起来。她则举起桌案上的油灯,借着薄纸透光,慢慢重合了两个南侧小门的位置。
而与此同时,那两棵槐树却彼此错开了,中间所留出的空隙,恰好和南侧小门的宽度一致。
顾九微微皱眉。
难不成墙里还藏有一扇门?
两人又去了一趟南侧小门附近。碍于门口值守的官兵,他们不敢刻意停下,只能慢吞吞地移动脚步,且走且看。
行至两棵槐树交错地时,楚安装成醉酒之人,跌跌撞撞地走过去,然后佯装站不稳,狠狠地撞了一下那堵墙。
很快,两个官兵便冲了过来,怒声驱赶楚安。
而顾九也随即确定下来,那的确是一堵货真价实的厚墙。
奇怪。
总不能真是吕绍文画错了?
顾九又往周围看了看,视线扫到一处时,蓦地停下。
从书院南侧小门出来,便是一处较宽的巷子。右侧是书院筑起的高墙,左侧是百姓居住的宅院。而那堵墙的对面,恰好正对一扇木门。
也就是两棵槐树交错的位置。
作者有话说:
有一点水分的二合一哈(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
感谢在2022…12…30 22:25:42~2023…01…01 23:24: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个退休的快乐青年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晚来天欲雪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祭14
“猫吃肉,狗挨揍。”
顾九心中不由一紧。
她快速用余光掠过那些守卫; 见他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边的情况,稍微缓了口气。
木门里侧并没有上锁,顾九仅轻轻一推; 门便悠悠地开了一条缝。有细风顺势扑来,卷起一层看不见的灰尘; 无声地诉说着此地无人居住。
院子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两人看了一会儿,便抬步往堂屋走去。楚安点燃事先准备好的蜡烛; 昏昏沉沉的烛光落在视线所及之处。
房中布置简陋,但家具齐全。楚安本欲往里走,顾九却忽然停了下来,她敛着眸,紧紧地盯着某处。
楚安顺着她的目光看了过去,愣了愣。
用来间隔空间的百宝格中摆满了清一色的瓷瓶; 唯有一格摆放着用细木条垒起的木阁。
此物与吕绍文家中的一模一样。
楚安回过神来,不由猜测道:“这里会不会也有暗道之类的东西?”
顾九道:“试试不就知道了。”
虽是这样说; 但她心里明白,这显然不可能是巧合。
言罢,顾九立即走过去; 按照之前沈时砚说的法子,果真找到了藏在里面的开关。只是这此出现变动的却不是几案背后的墙壁,而是衣柜。
只听轰隆一声,两人瞬间被吸引过去。这声响不小,顾九担心招来附近的官兵,迅速打开衣柜; 却见柜底塌了一个黑洞。洞口狭窄; 只能容一人进出。
而在这时; 院外传来一叠纷乱噪杂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速度极快。
楚安神情顿变,暗骂一声,连忙把顾九往柜子里推。
楚安压低声音道:“我去引开他们,之后再回来与你会合。”
这柜底已经是完全塌陷的状态,只要有人开了柜门,立马就会发现此地的异常之处。若是两人都藏身于其中,别说能不能再调查下去,只怕是双双被捕的下场。
顾九也明白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随着逼近的脚步声,她没有时间再去犹豫。
顾九叮嘱道:“你只管跑,不要与他们硬碰硬。”
话落,转身便跳进窄洞。
楚安迅速用木柜隔板上的被褥盖住洞口,关紧柜门,赶在官兵们冲进院子之前,飞身翻墙而出。而这一动静,也确实起了效果。
“人在那!他要跑!”
“弓箭手准备!”
“死活不论!”
。。。。。。
待外面彻底恢复了寂静,顾九方才松了口气。窄洞连接一条半人高的废暗渠,顾九举了举蜡烛,微弱的烛光触碰不到一望无际的黑暗。
顾九有些犹豫。
她是呆在此处等楚安回来,还是先走一步,独自去探查?
几经考虑,顾九还是选择了后者。
万一那些官兵回过神来,疑心起了这里,到时候就功亏一篑了。
顾九咬咬牙,从袖中拿出防身的匕首,一个人往最深处走去。这条废暗渠很长,顾九不知道走了多久,只是觉得呼吸越来越费劲。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灯芯上跳跃的火苗慢慢泯灭于黑暗。
顾九眼前一黑,仿佛再次置身于屠灵村的洞穴通道。
但是这次,只剩下了她自己。
顾九胆子再大,对于未知的危险也有些犯怵。但她已经走到这里,总不能再掉头回去,只能再次扶着墙,一路摸黑前行。
好在没多久,前方终于没了路。
顾九摸到了一扇冰冷的铜门,仅半人高。她拉住门鼻,用力一扯,光亮争先恐后地涌了进来。那出口又低又窄,顾九只能俯身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爬了出去。
四周沉寂,并无一人。
而顾九却呼吸一滞,僵在原地。
这里应该是个石殿。
入目便是数丈高的石墙,上面陈列着数千万的白瓷,瓶身泛着晶莹剔透的光泽,布满了整座石殿。
而顾九刚才所以为的出口,其实是一个空心的青铜台。此物约半人高,壁身镌刻着看不懂的花纹符咒,最骇人的是青铜台上躺了一具衣裳华丽的尸骨。凤冠霞帔,玳瑁绸缎,森森白骨在鲜艳服饰的衬托下,显得十分诡异。
而在青铜台背后,是一张偌大的供桌,上面摆放着数百个红漆牌位,其中所刻的姓氏,是顾九再熟悉不过的字。
沈。
沈家的沈。
一股寒意由脚底迅速蔓延至四肢骨骸,顾九手心不住地冒出冷汗。她咬住下唇肉,用疼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视线慢慢落到这具尸骨置于胸前的双手。
一个精致小巧的玉如意锁被根根纤长的指骨牢牢锁住。
这东西顾九再熟悉不过,她抱着最后一丝怀疑,小心将那玉如意锁从尸骨手中拿走,脸色倏地惨白——这东西和楚老将军送给她的一模一样。
吴真人今日所言,顾九仍然记忆犹新。沈清和沈楚两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她自己和沈清之间的血缘……结合这些,不难猜出这个玉如意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以及这具尸骨又是谁。
沈时砚的母亲,元懿皇后。
近些天所经历的事情一齐涌入脑海,各种各样的信息飞速闪过,顾九只觉得一阵头昏脑胀,耳畔嗡嗡作响,乱作一团。
顾九一时腿脚发软,及时扶住了青铜台,稳住摇摇晃晃的身子。她掏出吕绍文留下的布帛,看着那鲜红的圆圈,思绪慢慢回笼。
朱砂笔所勾画出的位置乃是书院大殿辟雍殿,是天子在此讲学的地方。但她眼前所看到的这些,显然不是辟雍殿。而观周围石壁,以及顾九来时所跳进的窄洞,所以此处极有可能是在修建在地下。
而这地方摆满了沈家人的牌位,是以绝不可能乃高家所为,高太后必然也被蒙在鼓里。排除了高家人,其他有可能接触到蓬莱书院修建的,除了赵熙,就是玉清宫。
但很显然,赵熙也是那个不可能的选项。
如此,便只剩下了沈清。
一个有机会接触到书院的修建,且动机充足的人。
顾九再次看向嵌在石壁上的白瓷,心中骇意剧增。
这些是正常瓷器还是骨瓷,基本上已经毫无悬念。骨瓷和白云观存在某种关系,白云观背后又是玉清宫,此物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
而如果是这样的话——
顾九忽然想到了很久之前的一件事。
当初邵副使的死结案后,不知道是谁将两只骨瓷送到了王府,其中一只瓶身所刻的生辰八字是她和楚安的。当时楚安说此事与她无关,肯定是冲着他和沈时砚来的。那会儿她初来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