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进村长?家,目之所及,不是竹篓就?是竹制的小件家具,伞柄和编织精美?的篾盒等物什。
秧宝拿起桌上?一把可卷可展的竹制团扇,欣喜地把玩了会儿,看向爷爷。
来?前,颜明知用50张侨汇券请范卫东开了几张购物证明。
盖有旧货商店大红印章的购物证明往村长?手里?一递,老人神?情激动道:“颜同志,都要什么?,你说,我让大伙儿现?在就?上?山砍竹子?。”
颜明知接过孙女手里?的竹制团扇看了看,团扇由细细密密的紫竹编制而成,上?面用刀工颜料简单制作了朵春兰,把柄横竖一转,可卷可展,携带极为方便。
“这样一把扇子?多少钱?”
村长?紧张地搓了下手:“不贵、不贵,五毛。”
颜明知扫眼围拢在竹篱笆外的村人,不说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吧,也差不多了:“我按两块一把来?收,但有一条,制作上?一定?要比这把更精美?。”
村长?愣愣地看着他,双唇哆嗦道:“多、多少?”
“两块,我先要一千。另外,”颜明知掏出团扇的设计图,指着上?面的柄把道,“一个柄把带下面的穗子?五毛,我要两千。”
想?了想?,颜明知又道:“穗子?要是做得精美?,我会看着提价。”
这话,听得屋内屋外直吸气,随之议论纷纷。
“我会打结子?。”
“我婆婆存的有绣线,这个活我家能接。”
……
颜明知见村长?还有点回不来?神?,起身走到?院内对大家道:“各位家中有什么?制作精美?的物件,都可以拿来?让我们看看。”
“精美?的物件,”大家一愣,随之哄然道,“竹篾盒算吗?”
“鸟笼、蝈蝈笼呢?”
“油纸伞……”
颜明知笑道:“什么?都行?,只要好看好玩有用。”
“真的?”
颜明知颔首。
大家见此,撒腿就?往家跑,不过片刻工夫,院内院外就?摆满了各种竹制物件。
祖孙俩在村长?的带领下挨件看过,以8块钱的价格定?了200百把油纸伞,紧接着又定?了50个鸟笼,50个蝈蝈笼,500个可当饭盒的竹篾盒,1000把竹制摇椅,500张竹床,一万件紫竹凉席凉枕三件套。
跟大队把合同一签,颜明知没多停留,先把看中的一部分物什买下寄回沪市,带上?孙女、大队长?、村长?和会计到?县里?取钱先付了五千定?金。
与众人告辞,祖孙俩马不停蹄又坐车去了姑苏,各式布料绣线大量购置,现?有的精美?绣品亦是买了不少,如各式扇子?、油纸伞、香包、帕子?、布鞋、屏风绣样等等。
第118章
姑苏是?一个水秀地灵; 人文荟萃的地方?,有?古城名镇、山水园林、丝绸刺绣、工艺珍品、昆曲、苏剧、评弹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蒙蒙细雨间租一只小船; 撑一把油纸伞坐于?船头; 听着婉转深巷里传来的评弹; 遥看七十座古桥梁; 二十二处古驳岸……吃一碗船娘做的鱼丸或桂花酒酿; 坐累了,看累了; 下船,走进街边的茶馆、酒楼,听着咿咿呀呀的昆曲,尝一尝店里的松鼠鳜鱼; 响油鳝煳,桂花鸡米头; 枣泥拉糕,生煎,这样的生活,悠闲惬意得秧宝都有?些不想走了。
从?茶馆出来; 雨已停,秧宝收起油纸伞; 牵着颜明?知的手; 蹦蹦跳跳地跃过青石板间小小的积水,哼唱着方才听过的昆曲:“生生燕语明?如翦; 呖呖莺歌溜的圆……”
那咿咿呀呀的声调; 叫秧宝唱来,带了几分奶声奶气的甜糯。
“咦; ”秧宝看着紧闭的门板上贴的“出售”二字,收声站住不动?了,“爷爷,你看。”
颜明?知扫了眼,松开孙女的手,往后退开几步,抬头好生打?量番要出售的店铺,古色古香的白墙黑瓦,上下两层,各八间,原是?酒楼,不知道因为什么关门了。
“同?志,”颜明?知走到旁边一家卖生煎的小铺前,“请问这家酒楼现在?谁做主?”像这样的两层楼,56年之前不管做什么,都会参与公私合营,66年定息年限期满后,酒楼转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老?蒋。呐,看到了吗,桥对?面那家布店门口的瘦老?头就是?。”
颜明?知一愣,沉吟道:“这酒楼原来就是?他们家的吗?”
老?人笑道:“不只这酒楼,早年啊,这半条街都是?他们蒋家的。”
道过谢,颜明?知弯腰抱起孙女大步朝石桥走去。
秧宝拿着油纸伞的手往外伸了伸,以防伞上的雨水沾湿颜明?知的衣服,回头望一眼酒楼,秧宝担心道:“爷爷,那张出售纸的下面写着‘带后院’,全部买下来会不会很贵?”收的定金,她还想做别?的呢,不想一笔全花在?这上面,可她又?想在?这古城买套房子,方?便日后过来游玩渡假。
“咱们过去问问。”
穿过桥,没走几步就到了布店门口:“请问是?蒋同?志吗?”
老?蒋头是?看着祖孙俩从?对?面自?家酒楼门前过来的,倒也不废话?,直言道:“看房吗?”
“是?。”
“等一下,”说罢,老?蒋头进屋拿上钥匙,“走吧。”
颜明?知抱着秧宝跟上:“蒋同?志,你家酒楼手续齐全吗?”
蒋老?头点点头,没有?多言。
“这么好的位置,你怎么想着卖了?”
老?蒋头长?叹了声:“老?婆子病了,家里急等用钱。”
颜明?知看他面色冷凝,不是?太想说话?,便没在?问,一路沉默着,几人到了酒楼前,蒋老?头打?开门,率先走了进去。
进门右侧是?个柜台,后面放着酒柜,顺着柜台往里走是?一个木制楼梯,楼梯下放着几个酒坛,左手边是?一个通向后院的小门,大堂里摆着成套的桌椅。
老?房子,开酒楼的时间久了,哪哪看着都油腻腻的,又?因为是?阴雨天,屋里阴暗而潮湿。
颜明?知抱着秧宝上楼,蒋老?头拉开灯泡,昏暗的光线里,抬眼看去是?成套的桌椅和前面四扇紧闭的大窗。
放下秧宝,颜明?知推开格窗看了看,四扇若都打?开,光线还算亮堂。
蒋老?头跟在?颜明?知身后道:“桌椅什么都是?现成的……”
颜明?知打?断他道:“现在?又?不让私人做生意,买到手也是?闲搁着。”
说罢,带着秧宝下楼,穿过楼梯旁的小门去后院,四间空荡荡的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西边的厢房做了烧菜的厨房,东边三间是?仓库,院内光秃秃的什么也没种。
房子要用的话?需得好生清理粉刷一番。
“多少钱?”
“六千。”
高了,古城的老?房子,值不了这个价。
颜明?知里里外外又?看了看,估量道:“三千。”
蒋老?头看他诚心要,再加上家里急用钱,而这房卖了一个多月,连个问家都没有?,咬咬牙:“五千五,不能再少了。”
颜明?知失笑:“我上月在?京市朝阳门旁买两套宅子才花三千四。蒋同?志,你这个价要的高了,三千五,你要是?同?意,咱们现在?就去银行,我取钱给你。”
蒋老?头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道:“四千,这是?我家的老?酒楼,几辈人的经营,若不是?老?婆子病得严重……”
颜明?知轻叹一声:“行吧,四千。”
当下,蒋老?头回家拿上房本,陪祖孙俩去银行取了钱,又?马不停蹄地转去房管局办了过户手续。
户主秧宝,用的是?袁飞给的定金。
里里外外换了锁,颜明?知看着房子直发愁,现在?私人又?不让做生意,这房买了,租都不好租。
秧宝跑来跑去,十分欢喜,她喜欢这门前的流水,古城的悠闲生活和文化氛围:“爷爷,我还想在?这买套院子。”
颜明?知揉了把孙女的头,这里的环境挺适合休闲渡假和养老?:“困不困?”
秧宝摇摇头:“不困。”
“那走吧,咱们去房管局问问。”
房管局有?三套要出售的宅子,一个下午,工作人员带着祖孙俩挨套看了遍。
秧宝全看中了,颜明?知只许她买一套:“有?一套住就行了,真要想买房投资,咱们回京沪多买两套。”
好吧,秧宝挑了套最大的,坐北朝南,面阔五间,东西有?厢,各房配有?简单的家具,院中种有?石榴,月季和太阳花,要价三千五。
拿着两张房契,秧宝晚上睡在?招待所的床上乐得直打?滚。
颜明?知无?奈地捏了捏眉心:“九点了,还不睡?”
“爷爷,我们明?天回沪市吗?”
原计划是?,可现在?颜明?知准备推迟两天:“酒楼得找个看护的,你那套院子,爷爷想租出去。”
“哦,那我明?早要吃生煎,鱼片粥。”
住在?这里就是?好,能随时吃一口鱼鲜。
颜明?知点头应了。
翌日用过早餐,颜明?知找酒楼旁边卖生煎的夫妻说了会儿话?,观两人面善,且做事?说话?自?有?分寸,便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房子,每月五块,只需偶尔通通风,打?扫一二。
签好合同?,颜明?知带着秧宝又?跑了趟房管局,请人家帮忙把那套宅子租出去。
这么一来,时间就充足了,秧宝想在?走前再逛逛古城。
用过午饭,两人慢悠悠地走在?青石板上,累了去茶馆歇歇脚听听评谈,用些茶水点心。
“同?志,你们还收绣品吗?”
秧宝抬头,是?绣坊的服务员:“什么样的绣品?”
“花鸟虫鱼,可做屏风,亦可装裱一番,挂于?墙上欣赏。”
秧宝看向爷爷:“去看看?”
颜明?知打?量眼女子的衣着,剪裁考究,做工精细,一看就是?老?裁缝或是?老?绣娘,点点头,叫来服务员结帐。
女子姓卫,叫红袖,说是?到她爷那辈,家里经营绣坊已经百年,作为家族中的嫡长?女,她自?小跟着奶奶学苏绣,是?这代的传人。
这十年间,她绣了一套十卷的花鸟虫鱼,一幅1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前者历时四年,后者六年,堪称呕心沥血之作。
秧宝轻轻抚过花鸟虫鱼和《清明?上河图》,爱不释手。
颜明?知沉吟了片刻:“说下你心里的价位?”
卫红袖点点《清明?上河图》:“我儿子要结婚了,我想用这幅绣品给他换套房。”
“可以。”颜明?知一口应了。
“这一套,”她指指十幅高1。5米宽半米的花鸟虫鱼,“我要1800元现金。”
颜明?知点点头,没还价。
绣品卷起来,装进绸子做的布套里,颜明?知寄存在?招待所,交给服务员看着,带上孙女和卫红袖又?跑了趟房管局。
房子卫红袖早就看好了,正是?秧宝比较中意的其?中一套,正房三间带一耳,东西厢各一间,院子不大,房子比较新,三千二。
第119章
从姑苏回?来; 休息一晚,颜明知去上课,秧宝唤来章师傅、朱师傅; 打开花鸟虫鱼绣品; 请他们做扇十层折式屏风。
几天的功夫; 两位师傅已拼装出两个衣橱; 一张千工拔步床; 一张条案,11把?不同?木料的太?师椅。
章师傅看?着展开的绣品赞不绝口:“这梅菊好似能闻到花香; 虫鱼跟真的一样,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好的绣工了!”
朱师傅附和地点点头:“不比当年国宾馆定制的屏风绢绣差。秧宝,底座你?想用什么木料?”
秧宝想了想自己见过的几样屏风材料:“紫檀。”
朱师傅略一琢磨,拿起纸笔画了几个样式。
秧宝挑了个雕工复杂漂亮的。
章师傅接过来看?了看?; 迟疑道:“这个做下来……可要不少?时间。”
秧宝虽然让做了,却还没想好它的用途; 是卖,还是自用、收藏:“没事,不着急。”
两人一听,心里有了底; 量量绣品的尺寸,转身去后面挑木料。
秧宝打开这些日子寄回?来的绣品、竹艺等; 按照用途一一摆在?书房、大厅和厅餐; 以及楼上的起居间、卧室。
收拾摆放好,秧宝给袁飞打电话。
袁飞的胜威集团; 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转向系统相关产品及关键部件; 是汽车制造的一级配套商。副业涉及的就多了,五金生产; 机械加工,餐饮,家饰家装等。
他这次受邀来沪,政府方面虽希望他能投资市机械厂,却更想说服他在?外滩开一家汽车零件加工厂。
电话打来,袁飞在?市政领导的陪同?下正在?外滩查看?,接过小雅递来的大哥大,袁飞推了下鼻梁上的墨镜:“秧宝,回?来了?”签合同?那?天,他听颜明知说要带秧宝去外地看?看?紫竹的产量。
“嗯,昨天下午回?来的。袁叔叔,你?晚上忙吗?我想请你?来家吃顿便饭。”
袁飞剑眉一挑,揶揄道:“只是吃饭?”
秧宝嘿嘿傻笑了声:“我和爷爷带回?些竹制品和绣样,想让你?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这几天跟人周旋着,你?来我往,心思百转,陡然听到这么浅白的话,袁飞爽朗一笑,心情甚好道:“地址?”
“思南路X6号。袁叔叔,你?有什么想吃的吗?我让秦姨给你?做。”
浓油酱赤的本帮菜、西餐、苏杭菜,这几天没少?吃,都腻歪了:“不用麻烦,随便整俩家常菜,来碗粥就成?。”
“好。”挂了电话,秧宝和秦秀去菜市场。
新鲜上市的芦笋、芹菜、五花肉、老母鸡,鲥鱼、鳜鱼、皮皮虾,蛤蜊、新鲜的鲍鱼和蛏子等,每样买些。
蛤蜊等倒进?水盆里,撒上盐吐沙,中午一家人吃了炸酱面。
秧宝吃完睡上一觉起来,练了会儿钢琴,复习了下功课,拿上剪刀去花园,剪了些花卉和绿植的枝叶回?来,插了四瓶花,桌餐一瓶,大厅两瓶,待客厅一瓶。
四点,秦秀便开始准备晚饭,秧宝帮忙择菜、剥蒜。
清蒸鲥鱼,糖醋鳜鱼,椒盐皮皮虾,清炒芹菜蛤蜊,鲍鱼鸡汤,蛏子海鲜粥等,主食是乌米饭,怕袁飞吃不惯,秦秀另蒸了小半锅云依瑶从云省寄来的八宝米。
知道今天请客,颜明知五点便从学校回?来了,经过西餐厅,买了几样点心和小蛋糕。
将东西交给秦秀摆盘,颜明知带孙女?上楼,重?新梳洗换衣。
颜明知一身姑苏买来的唐装、老布鞋,秧宝则是一副民国小囡的装扮,秀发披肩,头?戴镶玉石发箍,蓝色短衫配黑色中长裙,白色长袜,脚穿一双定制的胖乎乎圆头?黑皮鞋。
祖孙俩在?门口没等几分钟,袁飞和小雅坐政府安排的车来了。
车子在?门口停下,司机下来,给两人开门。
秧宝笑着迎上去:“袁叔叔,小雅姐,欢迎来寒舍做客。”
袁飞笑着揉了把?秧宝的后脑勺:“几天的游历,看?来秧宝没少?涨见识。”
秧宝咧嘴一笑,露出大大的豁牙子:“嗯呐,我和爷爷去了紫竹的生产地,那?儿有着几百年的竹编史,器艺之美,生平罕见……”
“哈哈……”袁飞乐不可吱,“小秧宝你?才多大啊,‘生平罕见’哈哈……”
秧宝小脸微红,轻咳一声,正了正脸色:“用词嘛,稍有夸大,正常正常。”
这下,就连向来爱板脸的小雅都绷不住了,跟着笑了一回?,问道:“这么好的竹编手艺,应该有不少?成?品吧?”
秧宝颔首,掰着手指跟两人介绍都带了哪些。
颜明知笑笑,冲两人做了个请,带他们往里走。
金山过来,引着司机把?车开进?院。
车子在?主楼西侧停下,司机打开后备箱,抱下一箱洋酒,几条好烟,几盒高档糖果,一篓新鲜的荔枝和一个超大的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