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

第135章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第135章

小说: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边已经放了好几个大箱子,现在还在整理一些细碎杂物。

    彭嗣筠看到顾舜华和任竞年,也是意外:“你们?”

    任竞年忙解释了情况,彭嗣筠便多少有些尴尬。

    他是租住房子的人,因为房东要出国,说是房子紧急卖,他没办法,被迫就得搬出去重新找住处了,谁想到,现在遇到了买家,竟然就是自己学校的学生!

    彭嗣筠脸皮有一丝涨红,不过还是忙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你们,也是巧了。”

    任竞年见此,便道:“彭教授,如果这房子我们顺利买下来,您不用着急搬,这个不着急。”

    彭嗣筠:“那不行,本来说好要搬的。”

    只是说话间,看看旁边一堆零散的生活用品,到底是有些无奈。

    顾舜华也忙道:“彭教授,您晚几天就行,我们就算买了,我们不可能马上搬过来,等会谈价格的时候,我们也和房东提提这事。”

    彭嗣筠听了,感激不尽:“行,行,那谢谢你们了。”

    一时两个人过去正房,和这位苏同志谈,到了眼下,苏同志又反悔了,意思是坚持一万五,任竞年和顾舜华对视一眼,如果是一万五,肯定是干脆不要了。那样就得借四千块,确实不少了,虽说做清酱肉能挣钱,但谁知道接下来怎么着,没什么一定的事。

    雷永泉也是坚持道:“当时说一万三千我们才过来的,怎么这样!”

    苏同志突然咬牙道:“一万三千,怎么可能!你们知道我们隔壁胡同那个四合院吗,就派出所给占了的,最近落实政策,没法给他们腾退了,派出所还补偿了他们一万七呢,他们那房子和我的差不多,而且还没家具呢!”

    顾舜华见此,赶紧从旁打圆场:“实在不行,我们不要家具了,不要家具的话,您这里急着卖,我们钱上也不富裕,没派出所那么大方,您就让一让,一万三可以吧?”

    苏同志脸色便沉了下来:“这节骨眼上,那些家具,我去卖给谁!”

    确实不好卖,家具笨重,而且占地儿,这年头普通人谁家住房也不富裕,谁买这么笨重的,一般人家缺家具,那都是普通木料的,顶天几十块来买。

    但他这个要卖,肯定不能几十块钱,不值当,怎么也得卖几百吧,但几百卖个旧家具,又有几个识货的呢?就算是有些识货又能有房子有钱的,也不敢随便下手,那可能又是作风问题了,反正想找卖家,慢慢碰可能有,但急了,这个真不好卖。

    再说他去国外,先要读预科,所以必须尽快,还得想办法过语言关,一时半会没时间慢慢等了。

    读几年书后,如果合适,他可能就想办法留那里不回来了,这么耽误着,还不知道最后怎么样。

    国内政策,谁知道呢,没准回头房子就不属于自己了,他不太信眼下这些政策,还是想着趁早卖了房子去国外,趁着有机会赶紧走。

    他犹豫了一番,到底是道:“我再想想吧。”

    对此,任竞年也没有过多犹豫,几个人也就离开了。

    走出去后,雷永泉的意思是他急用钱,应该是会同意,顾舜华却觉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没事,买不到就买不到,现在花太多钱,咱心里压力大,回头也住不踏实。”

    任竞年:“嗯,随缘吧,高于一万四,我们确实借不少钱,压力太大,回头我们可以看看别的。”

    谁知道他们走到胡同拐弯处,就听到后面急匆匆的脚步声:“你们最高能出多钱,说吧!”

    **************

    这次谈价格就顺畅多了,对方到底是做出来让步,最后四合院连同这一整套的家具在一万四千成交,对于顾舜华来说,算是不错的价格了。

    最初雷永泉曾经谈了一万三千六百,现在又把价格抬到了一万四,苏同志这里也松了口气,觉得可以了,至少心里舒坦了一些。

    因为这位苏同志出国手续已经办差不多了,时间非常紧急,所以赶紧走了办理过户的流程,

    办理过户的时候,苏同志叹道:“不是我说,我家那些家具都是好家具,就是可惜了,整套这么卖,不好找买家,零散卖我也没时间!我要是有功夫,再等两年,慢慢来,肯定能卖不少钱!”

    一时又道:“我真是败家子啊,我真是败家子,变卖祖产,可我也没办法!”

    顾舜华听了,默然不语。

    三十多年来,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发生了太多变化,时代变革的潮流中,到底方向将会走向哪里,有人迷茫,有人徘徊,这都很正常。

    每个人的际遇不同,选择也就不同,苏同志选择了卖出去房子出国,他有他选择的原因。

    但他这个选择的背后,未必没有徘徊,其实对房子价格的不满,以及现在的叹息,都是他心里的挣扎。

    他现在说这个,也是一些对自己的安慰吧。

    把所有的钱存成了存折,交给了苏同志,又陪着他过去了银行取钱存钱,确认无误后,任竞年顾舜华一起和他过去了西城房产管理局,进行了房产的变更,并且很快拿到了崭新的房产证。

    拿到房产证的那一刻,顾舜华心里激动,激动到手都有些颤,她忍不住轻轻捏了捏任竞年的手,任竞年明白她的激动,便反握住她的手。

    而苏同志却有些怅然若失。

    他之前着急卖房子,现在卖了,得到了那么多钱,却觉得浑身没有力气。

    三个人走到了四合院前,骨朵儿和顾跃华已经等在那里了,顾跃华今天没课,特意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于是大家进去,苏同志开始给大家交待,拿出来一个钥匙板,上面挂满了钥匙,说这是哪个的,那是哪个的,又叮嘱交待了一番。

    至于租户彭嗣筠的问题:“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是你们让他不着急走的,本来我的意思是他尽快搬走,两清了。”

    顾舜华点头:“这个我们会解决。”

    苏同志其实已经没什么话要说的了,但他很明显不太想走,便又嘱咐了一番别的,最后终于道:“我走了,要出国了,你们有问题赶紧问我,等我出国了,你们想买也没得问了。”

    顾舜华:“劳烦您了,倒是没什么问题了。”

    苏同志再次点点头,干干地咽了一口:“好。”

    他走出去,又停下来,之后道:“正房里的家具都是好家具,紫檀木的,黄梨木的,都是好东西,你们可别扔了,不能糟蹋东西。”

    顾舜华:“您放心,我们肯定爱护。”

    她话音顿了顿,犹豫了下还是道:“以后您要是回国了,想过来看看,也没什么问题,我们随时欢迎。”

    苏同志却苦笑了一声:“谢谢你,不过不用了,我不会回来了,永远不会回来了。”

    他再次看了一眼那房子,道:“这房子是好房子,家具也是好家具,就是每次回到这里,我的心里并不会好受,我也永远不想住在这房子里了。”

    说完,他低下头,转身走了。

    顾舜华看着这位苏同志的背影,心里不免叹了一声。

    茫茫人生路,有人往北走,有人往南走,身影一个交错,大家各自奔向自己的方向,谁能知道谁的心事,谁又能知道谁是对是错呢。

    **************

    买下了四合院,顾跃华和骨朵儿倒是比顾舜华还兴奋,两个人帮着一起打扫起来,而彭嗣筠那里,差不多也收拾好了,打算离开了。

    临走前他和任竞年聊了几句,意思是那些家具确实很金贵,他抽着烟,淡淡地道:“也就是现在那十年刚过去,大家伙还没醒过味来,前一段纺织厂的库房里堆着之前抄来的好东西,都是随便便宜卖了,可惜我买来也没地儿放,不然我也想办法弄一个。”

    他看了一眼任竞年,道:“等过几年,安生日子过时间长了,也就懂了,估计价格也就能上去了。”

    任竞年听着,点头:“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改革开放了,以后人们的日子稍微富裕起来,就得开始讲究了,这些家具应该是好家具,我们以后注意着点。”

    彭嗣筠走了后,任竞年和顾舜华也一起开始打扫清理,清理过程中,便开始将屋子里的一些家具记下来,回头好进行清点。

    这么清点着的时候,潘爷过来了,帮着过了一眼,他到底是内行,看了后,也是惊讶:“这个真不错,算是捡着了!”

    顾舜华忙详细地问了,这才知道,炕旁放的矮脚带抽屉的小条桌和椅凳,那都是海南黄花梨木,名贵着呢!

    潘爷道:“这个也得再找行家过一眼,看看到底是哪年月的,反正这材料就挺值的了。”

    一时想起那个卖家,不免摇头,前辈种树,后代不乘凉,反倒给砍了树,这都是什么事啊!

    又看了旁边的立柜,打量了一番:“这叫暗八仙立柜,那是紫檀的,也贵着呢,啧啧啧!值了,可真是值了,这祖上肯定阔过啊,还得是读过书肚子里有墨水的。”

    顾舜华听着,赶紧让潘爷去看了旁边的柜格:“这个您也过一眼。”

    潘爷背着手,围着那柜格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倒是没什么出奇的,就是普通柳木的,不过却故意做成了檀木的样子,刷的漆,仿着做的。”

    顾舜华:“那就是普通的了。”

    潘爷点头:“我估摸着,这个地方估计以前有一个实打实的檀木柜子,但是子孙缺钱花,变着法儿偷出去,把正儿八经紫檀家具给卖了,留了这么一个假的糊弄人撑场面。”

    顾舜华哑然,心想还有这门道。

    当下潘爷把家具过了七八,大部分也就一般木头,不过确实有那么六七样是好东西,材料都不错。

    潘爷一脸赞赏:“行,行,这算是买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改了下,一万四买的。

 91、第 91 章

    第91章职称考试

    买下四合院后; 顾舜华郑重其事地打了一个欠条,说明了欠佟奶奶的钱,以及到时候偿还的利息。

    佟奶奶自然没得说:“反正我不着急; 你们慢慢来就行; 我等着挣你们利息呢。”

    这倒是把顾舜华逗乐了; 于是那天,她又特意问起潘爷那碗的事; 问问还有没有机会找到,潘爷的意思是,买家也是四九城里的; 对方也是买来倒腾的,不一定倒腾到哪里去了; 兴许卖出国外去了:“这个再找; 肯定不好找喽。”

    这年头; 不买是不买,但凡买的,肯定是有点眼光的,哪能轻易出手; 再买回来,肯定要扒一层皮了。

    顾舜华听了; 难免有些可惜; 想着别说找不到了; 就算找到,只怕也不是自己能随便买到的。

    可惜当时自己没那么多钱; 不然肯定把这事拦下了,帮着老人家出点。

    潘爷却道:“卖了就卖了,当时的情况来说; 这只碗不卖,回头其实还是惹人注意,大家都不是傻子,你佟奶奶的这计策能瞒过一般人,但是真正的行家,人家能从这事闻到味儿,到时候真被梁上君子给顺手拿走了,哭都没处哭去,现在卖了,放在银行,倒是踏实了,咱们新中国的银行,靠谱,不会坑老百姓。”

    顾舜华听着,却是心里一顿。

    她大概知道以后钱可能不值钱了,用西方经济学里的话说就是通货膨胀,如果佟奶奶就这么放着几千块,确实吃亏吃大了!

    事后,她自然把这事给任竞年提:“其实如果佟奶奶也能买一套房子就好了,或者把碗买回来,不然这钱放在手里都毛了。”

    任竞年:“我们借了佟奶奶的钱,那么多钱,这是大人情,咱们应该给利息的,这利息一分一分算钱,是咱们小气了,这时候肯借钱价值千金,所以我们也别管别的,就想办法找找那只碗,如果能找到,赎回来,哪怕我们多花一点钱,再重新交给佟奶奶,帮她安置好了,那才是还了这个人情。”

    顾舜华:“嗯,行,就这么办吧!先试着找找,实在找不到,我就撺掇佟奶奶,回头也买一处宅子,不管大小哪儿的,好歹有一个房产在手里,以后肯定稳妥!”

    任竞年:“好。”

    不过现在肯定是没功夫,还是得收拾打理房子,之前房子出租出去,租客只顾着住,也不会维护,其实有些地方还是漏雨了。

    还有那多少年没用的煤池子和通道,也都得清理整修,这就不是小功夫了,也不是一时半会的。

    两个人商量了下,反正房子买了,也不着急搬了,毕竟搬家后还得考虑孩子上托儿所的问题,一时半会转托儿所也难,再说转了托儿所,还得考虑孩子接送问题呢。

    现在在大杂院里住着,什么事都有父母或者老街坊帮衬着,到底是好,所以先慢慢地修整着房子,可以周末或者什么时候去住,平时还是在大杂院。

    而这个时候,顾舜华开始上班了,电视大学也开课了,任竞年大学开学,项目组也忙起来,两个人一下子没功夫了,再说修整这个都需要钱,两个人手里没什么余钱了,四合院整修的事只能慢慢来。

    关键清酱肉的事也得赶紧做了,欠佟奶奶的三千块怎么也得趁早还,不然心里不踏实。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上班,上学,准备厨师职称考试,还得挣钱还钱,这都是忙碌的一年。

    而一开年,顾全福就接到了饮食公司的调令,说是北京饮食公司要成立一个烹饪培训班,供大家学习技术,属于单位内部进修学习,单位决定让顾全福过去当老师。

    大家伙一听,自然觉得不错,都说这是因为顾舜华出息了,所以连这当爸的行情也起来了,要过去讲课了。

    顾全福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离开自己熟悉的后灶,有些不习惯,但后来顾舜华给他分析了分析,他也觉得不错。

    趁着自己还能干,多替饮食公司培养一些人才,也算是一件功德,所以过了年后,顾全福就去饮食公司总部上班去了。

    而顾舜华则依然过去玉花台上班,玉华台也是新年新气象,连总经理都换了,新总经理姓姚,叫姚立国,是个严肃人儿,并不太爱说话,做事一板一眼的。

    姚经理在大家午休的时候,开了一个小会,让大家先简单自我介绍,之后便要求大家写一篇“思想汇报”,同时以后每周都要写工作总结,总结这一周的工作。

    大家一听,都有些惊讶,思想汇报,工作总结,那得写多少字啊,也太难了吧!

    旁边霍师傅就说了:“我们以前可没写过这个啊!”

    霍师傅一说,姚经理便拉下了脸:“以前不写,不代表现在不用写,改革开放了,国营饭馆也得有个新气象,写个思想汇报,这有什么问题吗?还是大家文化知识不行?要是不行,那就扫扫盲,我们组织申请进行电视教育。”

    姚经理所说的“电视教育”就是一起上电视大学,其实说白了就是单位组织大家伙看电视学习文化知识。

    姚经理这么一拉下脸,霍师傅便尴尬了,旁边的赶紧打圆场:“倒不是说以前,就是太突然了,我们不是拿笔杆子的人,让我们写这个有点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