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荇正好渴了,舀出灵泉水仰着脑袋; 不对嘴地喝了半瓢。
灵泉水冰且清冽; 带着淡淡的甜味,十分解渴。
半瓢水喝下去; 他整个人抖了一下,清醒得不行。
“叽叽叽。”江荇要继续舀水,耳边传来一点细碎的声音。
他直起腰; 转头看。
只见一队白影在山脊上跃动,眨眼间靠近了不少。
是一群背着小包裹的狐兔。
江荇笑了笑,朝狐兔们挥挥手。
狐兔们也挥挥前爪,“叽叽”叫得很大声。
江荇站在原地等它们; 不一会,它们跑到了江荇面前,高高兴兴地蹦到江荇身上,蹭腿的蹭腿; 蹭脑袋的蹭脑袋,用它们的方式和江荇玩耍。
“叽叽叽。”好久不见呀。
江荇张开手。挨个抱了一下:“你们怎么来了?”
为首那只狐兔把背后的小包裹递给江荇:“叽叽叽。”给你的。
江荇打开包裹,里面是一包又大又香的松子。
狐兔们眼睛亮晶晶; 推了江荇的手,示意他吃。
江荇不忍辜负盛情,用牙齿轻轻一磕,剥了一颗松子出来。
松子洁白圆润,是生的; 不过很香; 与别的坚果相比; 更为柔润,吃在嘴里很香。
江荇朝狐兔们竖起大拇指,狐兔们高兴起来。
狐兔们说谢谢江荇让蛇老板给它们带的肉糜粥,很好吃。
江荇摸摸它们,说不客气。
狐兔们帮忙一起打水,冬季,它们换了一身白毛,像一个个糯米糍在水池边蹦跳着。
打完水,江荇招呼狐兔们上车。
狐兔们轻轻一跳,就跳上了车。
江荇带着它们回到家。
家里的其他小家伙们看到狐兔都挺高兴,挥手跟它们打招呼。
丹参果们都到江荇前面,拉住江荇的裤脚:“叽叽叽。”石磨我们洗好了,豆子也泡好了。
江荇点头:“那等我把泉水搬下来,我们开始磨豆子。”
小家伙们不用江荇动手,两个一组直接去后面把石磨搬了过来,又把厨房里的豆子给搬出来。
江荇看用不着自己去查看腌制着的火腿。
他们家的火腿用梅花盐腌制,黑色的猪肉上面蒙着一层粉色。
他伸手摸了一下肉。
肉在架子上被压了一天,现在已经被压得非常结实,肉的表皮呈现一种皮革状的状态,说明里面的血水进一步被压出来。
全国都有火腿,但是每个地方的火腿都有自己的特色。
这些火腿根据猪的种类不同,用的香料和盐不同,以及每个地方的气候不同,制作方法也有一点差异。
江荇决定按照本地制作腊肉的方法,等这些猪肉进一步脱水之后,挂到架子上风干熟成。
很明显现在肉还不能风干,得再腌制两天,如果里面的盐分不够,他还要再撒一些盐进去,确保火腿能充分腌制。
狐兔们没有见过风干的火腿,都好奇地在江荇旁边盯着他的动作。
幸好江荇家的小家伙们都不掉毛,连狗子们也不掉,要不然养了那么多小动物,他们家的腊肉根本没办法制作,只要一制作肯定会粘上一大片毛。
九阴站在房门前招手示意江荇:“叽叽叽。”准备好了,可以磨豆腐了。
江荇挽起袖子:“这就过来。”
它们换来的豆子本来就比较大一颗,看起来跟小珍珠一样。
现在被水泡过之后个头更大了,泡在水里嫩生生的。
江荇检查过豆子后,试着推动石磨。
这个石磨是他家祖传的石磨,一直放在后院,木把手都腐朽了。
他们最近刚换了一下把手,推起来的时候跟之前一样好用,只是比一般的石磨要重,哪怕成年男人,也要用一点力才能推得动。
不用江荇动手,小家伙们自告奋勇地要帮忙推石磨。
丹参果们也想推,只不过它们个头太小,根本没办法够到石磨,推石磨这项重任只能落在九阴和狐兔们身上。
江荇拿了个大木桶过来,放在石磨的磨嘴那里。
九阴和狐兔们推石磨,他将泡好的豆子连灵泉水一起,放到石磨的入口。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豆子很快被碾成了碎末,变成了白色的豆渣混合物。
这些混合物落到桶里,豆香味更明显了。
江荇把一桶装满的混合物提到一边又换了新的桶。
他们家成员多,他特地多泡了点豆子,这些豆子磨出来,起码有三大桶。
这么多桶,厨房的小锅根本没办法煮熟,他只能在院子里重新架起火,用大铁锅烧豆浆。
煮豆浆的环节丹参果们能帮上忙。
它们抱来木柴升起了火,再把磨好的豆浆混合物倒进锅里,加入灵泉水,一边烧这锅混合物一边用木棍搅拌。
磨好的豆浆混合物本来就有浓郁的香味,加了水烧之后香味更浓了,几乎霸道地钻进每个成员的鼻子里
烧好的豆渣混合物就是豆浆,只不过这是带有豆渣的豆浆,有些人喜欢喝纯豆浆,那就需要再过滤一遍。
江荇对纯豆浆没什么执念,烧好的豆浆就可以喝了。
他招呼小一:“小一,你们去抱几个大碗过来,我们舀豆浆喝。”
小一应了一声,高高兴兴地带着小伙伴跑去厨房抱碗。
它将碗抱出来后,又问道:“爸爸,要拿蜂蜜过来吗?”
江荇:“不用了,蜂蜜的味道太浓郁,加入豆浆之中会抢味。直接拿白糖就行,拿白糖才能尝到豆浆最纯正的豆味。”
小一它们二话不说就跑去抱白糖。
江荇给每个家庭成员盛了一碗豆浆,又按照每个成员的口味给它们在里面放上白糖。
豆浆已经磨好了,大家也不着急进行下一步,就坐在小木凳上喝豆浆。
豆浆又香又甜,经过熬煮后完全尝不到里面的豆腥气,反而有一股浓浓的豆浆味,加上白糖,味道一绝。
小家伙们用手捧着碗慢慢喝了起来。
这些豆浆才刚出锅,哪怕在大冬天喝也十分滚烫,喝起来的时候得小心吸溜。
不过在这个忙碌的下午,能什么事都不做,就坐在板凳上慢慢喝豆浆也别有一种趣味。
江荇也倒了一大碗,跟小家伙们一起喝。
橘猫喝得比较快,喝完一碗还想去盛第二碗。
江荇在旁边提醒它:“你悠着点喝,喝完豆浆之后还有豆花。”
橘猫在人类世界混久了,知道豆花是什么,瞬间露出嘴馋的表情。
它问:“我们是要吃甜豆花还是咸豆花?喵。”
江荇:“甜咸我都准备,等会儿你们爱吃哪个吃哪个。”
其他小家伙们没尝过豆花,都对豆花好奇了起来。
江荇见它们脸上的表情,指挥着它们把剩下的豆浆煮熟,又拿出屋里的纱布,准备把这些豆浆过滤一下。
做豆腐必须将豆渣过滤开来,要不然里面有很多杂质比较难凝成豆腐。
过滤出来的豆渣也不会浪费,无论是做成豆渣饼,还是拿去喂猪,喂鸡,喂牛,喂鱼,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快,豆浆过滤好了,他们要开始点豆腐。
江荇对点豆腐不太熟悉,为了保证成功率,他决定用石膏点豆腐。
石膏点豆腐的步骤并不复杂,只要好好石膏用水化开,然后将溶液倒进过滤好的豆浆之中略微搅拌,豆浆很快就会凝结成豆花。
这时候的豆花是嫩豆花,想吃豆花的话,可以直接盛起来吃掉。
如果想要得到豆腐,则要把豆花放到纱布之中,把里面的水分压出来,然后才是成块的豆腐。
他们在这边热火朝天地干着活,蛇老板下班了,开着车晃悠悠地过来,一进院子就闻到了豆花的香味。
蛇老板用力嗅嗅,加快脚步走进院子。
院子里大家吃东西的吃东西,玩乐的玩乐,都没注意到蛇老板。
蛇老板:“可以呀,你们动作那么快,是不是可以吃了?”
江荇抬起头:“对,豆花在那个小桶里,你要吃的话,自己舀,想吃甜豆花加白糖,想吃咸豆花加酱油和榨菜。”
蛇老板:“有没有葱油和酥肉啊?”
江荇:“没有,你要的话,自己去弄也行,厨房交给你了。”
蛇老板活到那么大,厨艺说不上多精湛,但多少还是有,听到江荇这么说,他挽起袖子去厨房准备炸点葱油和酥肉。
这豆花实在太香了,如果用普通的酱油和榨菜打发,有点暴殄天物。
一部分小家伙在院子里帮忙,另外一部分小家伙钻进厨房给蛇老板打下手。
蛇老板也不介意,直接使唤小家伙们给他剥蒜,剥葱,切肉。
又过了一会儿,骄虫也来了。
他上门来做客,手里特地提了一兜蜂蛹。
江荇:“你怎么知道我们家今天做好吃的,闻着味就过来了?”
骄虫:“我的脑袋都在你们这里,怎么可能不知道?来来来,尝尝我带过来的蜂蛹。”
江荇:“你不是不让吃蜂蛹吗?”
骄虫:“被冻死了,没办法,与其直接丢掉,不如祭一祭五脏庙。”
骄虫说着进厨房跟蛇老板一起忙活去了。
这蜂蛹可是好东西,略微炸香一下,撒上椒盐,口感嘎巴脆,味道十分香,用来下酒非常不错,现在有豆花,用来拌豆花也很不错。
天色渐渐暗下来,家里其他成员也慢慢回来了。
杭行一回来的时候,特地带了几根冬笋回来。
笋烧豆腐也好吃。
鲜嫩的豆腐渐渐做好了,虽然现在的豆腐还比较嫩,再压一压水会更好,但现在的豆腐已经可以吃了。
江荇早就馋得不行,招呼着大家进厨房,发挥自己的拿手菜。
豆腐的做法非常多,无论凉拌,炖煮还是做成豆腐汤,味道都非常不错。
江荇家有个双开门的大冰箱,还有一整个放食材的杂物间,另外边上就是产出食材的大农场。
无论要什么食材,他们家基本都可以拿出来。
晚饭带豆腐的菜足足有七道。
江荇个人觉得其中最出彩的一道要数放在中间的那道麻婆豆腐。
这道麻婆豆腐麻辣鲜香,又麻又烫,又香又辣,放在舌尖上的时候,江荇感觉自己的舌尖都要被烫掉了。
“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嫩的麻婆豆腐。”
江荇一边哈着气,一边拿勺子把麻婆豆腐舀到白米饭上。
这道麻婆豆腐就是要拌着米饭吃,才有那个味道。
蛇老板:“我是感觉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豆腐才能发挥得那么出色。”
江荇摆手:“不不不,我的手艺一般,也就是家常手艺,豆腐能那么好吃,主要依赖于豆子好,灵泉水好,以及我们家的其他食材也好。”
江荇:“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让大黑来掌厨,只要把食材烫熟,加点酱油拌在一起,那味道都能把人舌头香掉。”
大家哈哈笑起来。
大黑:“汪!”
蛇老板吃着豆腐又说道:“这豆腐真好吃,要不然你们做点豆腐乳算了。”
江荇手顿了顿:“现在不是做豆腐乳的季节吧?”
蛇老板:“怎么不是?就是这个季节。冬天,春天和秋天都可以做,唯独夏天比较困难,夏天我们这里太湿热了,菌种反而发得不好。”
骄虫插话:“要做豆腐乳吗?这个我熟,我可以让庙众过来帮忙。”
江荇:“不是说你熟吗?怎么还要让庙众过来帮忙?”
骄虫:“我是熟,只是看熟了,但是没有上手试过,你要是信得过我,让我来帮忙也可以,反正我不对品质负责。”
江荇:“……”
江荇确实不太会做豆腐乳。
这么好的豆腐,如果做坏了,那就白瞎了,他最终还是决定找外援。
不过不需要骄虫从那么远的地方召唤他的庙众过来,豆腐乳也不是一两天能发酵得好,他们得就近找人。
江荇的奶奶就会做豆腐乳,他小时候还看过。
按照这点推理,村里的其他人中应该也有会做豆腐乳的。
江荇在村里问了一下,最后决定去请教秦奶奶。
他们家跟秦奶奶还算熟悉。
秦奶奶听说要教他们做豆腐乳,笑眯眯地过来帮忙。
看到江荇,秦奶奶对他说道:“要做豆腐乳,你得拿点稻草过来。”
这个江荇知道,他已经从草料房拿了两大捆稻草过来,放到小溪中清洗过,又重新晒干了:“秦奶奶,这些够吗?”
秦奶奶连连摆手:“用不了那么多。”
江荇问:“除了稻草,还要不要别的什么?”
秦奶奶说:“不用了,做豆腐乳比较简单,你只要把切成小块的豆腐一块块放到稻草上,让它们自然发酵,发酵出合适的菌丝,那就可以了。”
江荇:“原来这么简单吗?”
秦奶奶笑眯眯:“这只是第一步,做豆腐的过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慢工出细活,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位。”
秦奶奶:“这第一步你们就要注意,做豆腐的时候不可以沾到生水,不可以沾到油,要把豆腐放在避光的地方,还要保证一定的温度。”
秦奶奶说话很慢,但是说得很仔细。
江荇怕自己记不住,干脆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功能,将秦奶奶说的话统统给录了下来。
秦奶奶笑了笑:“不用那么紧张。”
秦奶奶见他开始录音,干脆把后面的步骤一起说了:“等这些豆腐上长出了合适的菌丝,你们再喷上高度白酒,让菌丝落下去。”
江荇记下来:“然后呢?”
秦奶奶:“然后再放在辣椒粉和盐粉上滚一滚,到时候就可以放在罐子里储存了。”
江荇听了,还是很难判断什么时候才叫菌丝发酵好了。
他决定等到时候再请秦奶奶过来帮他们看一下。
秦奶奶很和善,带着他们一起将豆腐放在稻草上。
她虽然看不见小家伙们,但小家伙们在旁边听得很是用心,还学着她的动作,一点点把稻草捋顺,把豆腐摆放整齐。
除了豆腐乳,还有熏豆干。
这个江荇会。
熏豆干的技术含量不太高,他们家自己的豆腐也不怕熏坏了,只要按照网上的说法,多尝试几次就可以。
正好他们家在熏腊肉和腊肠,这些豆干也可以放在边上一起熏。
马上就要过年了,江荇带着小家伙们忙里忙外的同时,也带着它们写对联,打扫屋子,准备过年。
年二十九这天,江荇接到他妈妈华颐宁女士的电话:“你送来的豆腐我们收到了,今年什么时候回来过年?”
江荇夹着电话:“明天就回来了。不过我今年有个展会,可能会年初二离开家。”
华颐宁:“什么展会?居然年初二就开了。”
江荇笑:“农副产品展会。这是一个国际展会,其他国家不过华夏年,因此决定在年初二开办。”
华颐宁叹口气:“你怎么比我们还忙?这一年到头,神龙见头不见尾。”
江荇:“这不是没办法?我们这里这么多蔬菜和牲畜,一刻都不能走开。”
江荇说完,安慰道:“我明天会尽早回来,妈,需要给你们带什么不?我一起带回来。”
华颐宁:“不用了,你能回来就好。前几天你寄来的肉还在冰箱里没吃完,过年可以吃,不用再额外带别的了。”
江荇跟他妈聊了好一会儿。
华颐宁不太喜欢跟人聊天,不过很久没有见到这个儿子,还是耐心地聊了好几句。
她的耐心比较有限,聊了十多分钟,她主动挂电话:“行了,回家再聊吧,我还有工作,先挂了啊。”
江荇哭笑不得地看了一眼嘟嘟响的电话,进屋找杭行一去了。
江荇跟杭行一说了一下他明天要回去过年的事情,杭行一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