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从种田养猫开始 >

第148章

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48章

小说: 从种田养猫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重:“我看看,冰箱都空了,那岂不是明天上午的菜都备不出来?”
  小徒孙:“哎,对。我们明天早上得再去备一次货。”
  他们后厨其实每天凌晨都会去菜市场备货。
  江荇家离得远,他家那部分菜才一次备够一星期的量,大部分菜都用当天的新鲜货。
  没想到江荇家的菜太好,他们搭配着炒,竟然所有菜都卖完了。
  优质的食材搭配着优秀的手艺,直让他们这个老饭庄焕发出了新活力。
  巴重仍沉浸在不可置信中,看看备货箱,看看冰箱,嘴里念叨着,慢慢算今天究竟卖了多少盘菜。
  徒弟拿着账本挤过来:“师父,您别算了,账本都在这,一看就知道了。”
  巴重接过来:“我看看。嚯,今天的盈利有三万七?!”
  徒弟笑道:“那可不?我们从早忙到晚,一刻都没有歇息。”
  小徒孙:“盈利三万七,扣除原材料也有两万五六。”
  巴重翻来覆去地看账本,还摩挲了一下本子。
  边上的徒子徒孙都等着他下指示。
  巴重看了账本很久,说道:“饭庄应该不会倒闭了,起码我们下个月的租金不怕交不起了。”
  徒弟鼻子一酸,粗噶着声音说道:“租金算什么?我们下个月开分店去!”
  巴重拍了徒弟一下:“才刚爬起来,就想跑啊?”
  徒弟:“是啊,我不仅想跑,我还想飞呢。”
  大家哈哈笑起来,伤感的气氛一扫而空。


第200章 孵化
  江荇家的杨梅熟了。
  今年的杨梅比去年熟得更早; 个头也大,红得发乌的杨梅藏在枝叶间,看着十分诱人。
  他们从杨梅树下走过; 都能闻到那股诱人的杨梅味。
  江荇看着枝叶间的杨梅:“今天摘杨梅吧; 再不摘得落了。”
  小家伙们自然没意见; 九阴一马当先:“叽叽。”我爬上去摘。
  小一也拉着江荇的裤脚:“爸爸,我们也要去。”
  江荇:“别急; 有三棵树呢,你们全上去都行。”
  小家伙们听了二话不说,立即翻出自己的背篓,顺着树干爬上去,要摘杨梅。
  江荇在下面给它们打下手; 喊着指挥:“只摘那些最熟的,还没熟的等几天。”
  小一趴在树干上细声细气地朝他喊:“知道了。爸爸,你先尝尝。”
  小一说着; 在枝头摘了一串又大又黑的杨梅; 丢给江荇。
  江荇敏捷地伸手接了。
  江荇拿着去院子里的水龙头下清洗一下; 新鲜的杨梅果肉饱满; 塞进嘴里一咬; 瞬间酸甜的丰沛汁水迸出来; 杨梅那股独有的味道溢满了口腔。
  好吃!
  江荇把杨梅举到眼前看; 今年的杨梅肉更厚; 核更小; 光是果肉便足有一厘米。
  不愧是他们种了那么久的杨梅。
  树上的小家伙也迫不及待一边摘一边挑熟透了的杨梅往嘴里塞。
  大家一起吃; 不一会; 边上就吐满了杨梅核。
  江荇拿扫把将这些杨梅核扫起来。
  这么好的杨梅; 如果育种出了新的杨梅树; 肯定会大受欢迎。
  小家伙们的背筐满了之后便下树,江荇辅助它们将背筐里的杨梅倒进大筐子里。
  半个小时后,大筐子也满了,江荇不得不去杂物间将更多的筐子拖出来。
  小家伙们还在吃。
  江荇提醒它们:“小心吃多了倒牙。”
  再甜的杨梅也带着一丝酸味,要是吃多了,牙齿真的会连豆腐都咬不动。
  小家伙们已经吃了好几年杨梅,知道杨梅的特性,听江荇这么一提醒,反应过来,赶忙停嘴。
  不过满树的杨梅实在太馋人了,它们摘着摘着,又忍不住把杨梅往嘴里塞。
  不一会,每个小家伙的嘴角都是红红的杨梅汁。
  蛇老板今天回来的早,一回来就看见他们在摘杨梅,招呼道:“今年的杨梅不错啊!”
  江荇:“今年雨水足,我们埋的肥也够,杨梅确实长得好。”
  蛇老板拿了一个吃:“还挺甜。我农场那边的杨梅今年应该也丰收,就是没这边熟得早。”
  江荇:“我们这边灵气足一些。”
  蛇老板笑:“也是。这些杨梅卖吗?”
  江荇:“不卖。给朋友们送一些,会员们送一些,我们自己再吃一些。”
  蛇老板:“这么多担呢,消耗得完吗?”
  江荇:“应该没问题。还有一部分要晒成梅干,留着日后做酸梅汤。”
  蛇老板啧啧出声:“这么好的杨梅,拿去晒杨梅干真是可惜了。”
  江荇:“不可惜。这杨梅肉厚,做出来的酸梅汤味道才足。”
  他们说着话,蛇老板想起来,一拍脑袋:“对了,告诉你个好消息。巴老他们那个饭庄起死回生了。”
  江荇面露疑惑。
  蛇老板掏出自己的手机,打开某个新闻给江荇看:“看,新闻都报道了。”
  江荇接过手机,扫了一眼,发现居然是一个省级刊物对长鹤饭庄做的专访。
  主题内容是新时代老
  饭庄的转型与人们对传统饭庄的重新认可。
  江荇一目十行地看完了内容,对蛇老板说道:“上面对他们的评价挺高啊。”
  蛇老板笑:“树典型嘛。只要他们自己稳得住,这一波劫难就算渡过去了。”
  江荇:“我看没问题。巴老踏实又细心,只要他在,肯定能稳得住。”
  近几十年,国内餐饮受外国菜的冲击,好些老式餐厅或没落或改良转型,传统的华夏菜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甚至渐渐失去华夏特色,变得不再正宗。
  国家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一直在有意地保护传统餐厅。
  长鹤饭庄等老饭馆能一直苟延残喘,也有上面政策保护的结果。
  这次长鹤饭庄再次火爆,在某种意义上,也象征着华夏饮食文化的兴起与回归。
  人们对外国菜的好奇与追捧过去之后,洋餐厅再次成为了一个选项,而不是某种身份的象征。
  过了几天,又到长鹤饭庄过来备菜的日子。
  这次巴重亲自来了。
  江荇对他说道:“恭喜呀,新闻报道我都看了,你们饭庄现在做得真不错,新闻还夸你们带动了华夏餐饮的兴起。”
  巴重连忙摆手:“也没有那么好。等这波热闹过去,客人们真的爱吃,饭庄才算活下来了。”
  江荇笑:“万事开头难,有个好的开始,后面就不难了。”
  巴重也跟着笑:“我知道,我们饭庄想要开好,得把菜做好,客人们吃饭不管那么多,干净好吃才最主要。”
  巴重心里有数,江荇还挺为他高兴。
  两人说了几句话,菜马上要装好车了,巴重不太好意思地从车里抱出两个坛子:“这次多亏了你们,我也没什么好送你的。这是我们长鹤饭庄自己做的酱油,送给你们尝尝。”
  江荇:“这怎么好意思?”
  巴重说:“我们自己做的,不值什么钱,不过味道还可以,你拿着。”
  巴重硬将两个坛子塞给江荇,江荇看确实也不算太贵,就收下来,并认真向他道谢。
  江荇挺好奇这坛手工酱油是什么味道,当晚就打开来尝了。
  巴重送的酱油盐味比较淡,有着浓浓的酱香,味道很纯,也比较单一,不会有工业酱油那种略微发苦的味道,也没有那种诡异的鲜味。
  它好吃得很朴实。
  江荇只尝了一下蘸着酱油的筷子,立刻爱上了:“好香的酱油!”
  小家伙们在旁边拉着他的衣角,表示也要尝尝。
  江荇对着它们亮晶晶的眼睛,不好让它们空口喝酱油,便说道:“晚上做个酱油鸡,你们去抓两只鸡下来。”
  九阴:“叽叽?”酱油鸡好吃吗?
  江荇:“好吃。又香又嫩。”
  小家伙们立即欢呼着上山去了。
  酱油鸡比炖鸡的做饭还简单些,一个多小时候,他们就成功地吃上了酱油鸡。
  上好的酱油做出来的酱油鸡又鲜又香,酱香味非但没有掩盖鸡的鲜味,反而将鸡烘托得更加鲜香。
  鸡肉很嫩很鲜,外皮紧实浓郁,双重味道在口腔中交融,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大家都很喜欢这道菜。
  杭行一说道:“这两坛酱油吃完了可以向他们再买一些。”
  江荇:“我也是这么想的。等我们的豆子收获了,看能不能出豆子,请他们帮忙酿几坛酱油。”
  吃完饭,江荇拉着杭行一去散步,还没走出院子,手机就响了。
  打电话给他的是这次接待杏林力士的农场主。
  对方告诉他,杏林力士的蛋刚刚孵化出了一只幼虫。
  江荇懵了:“这么快吗?我还以为要
  过两个月来着。”
  那边的农场主大着嗓门:“是啊,我也没想到那么快。我刚刚想去看看它怎么样了,就看见它边上趴着一只新孵出来的幼虫。”
  江荇:“幼虫的情况怎么样?活力还行嘛?”
  农场主:“我也看不出来,不过应该还行,它动得挺好,看着挺有活力的。我们来视频,我给你看。”
  江荇马上挂断电话,拨了视频过去。
  农场主那边的像素还可以,他打开摄像头后,杏林力士和边上的幼虫清清楚楚地出现在屏幕上。
  新孵出来的幼虫呈半透明的淡绿色,绿色中还带一点白色,看着挺可爱。
  杏林力士挨着幼虫,正舔舐幼虫。
  它边上其他卵也呈半透明状,眼看就要孵化。
  农场主说道:“情况就是这样了,我要不要做点什么?”
  江荇:“暂时不用吧?”
  江荇自己也不是很确定,他说道:“如果你那边天气还好的话,先放着不用管。我们马上赶过来。”
  农场主:“行,那我就暂时不管了。有什么别的事我再给你打电话。”
  江荇连忙说道:“谢谢啊,我们大概凌晨到。”
  江荇挂断电话后连忙联系骄虫。
  骄虫也没想到杏林力士那么快就孵化了:“孵化后要做什么?这个我不知道啊,杏林力士它自己知道,只要保证食物,不要让别的生物袭击它就行。”
  江荇:“别的不用管吗?”
  骄虫:“应该不用,对于新生的宝宝来说,人类不要插手是最优的选择,只有它出问题的时候,才需要人类辅助。”
  江荇:“那怎么判断它出问题了没有啊?”
  骄虫:“看它的活力,活力还足就行。”
  骄虫又补充道:“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一般人也没办法,外面根本没有给虫子看病的医生。”
  江荇想了想,感觉也是,他们除了能看着点,并没有其他办法。
  他们离杏林力士所在的地方比较远,开车不太方便,坐飞机得去市里。
  江荇便再次拜托小蛟拉他们过去。
  小蛟眨着大眼睛,歪着脑袋对江荇说道:“咕咕咕?”我是不是我们农场里的白龙马?
  江荇对于这个问题哭笑不得,弹了它个脑袋崩:“什么白龙马,少看点动画片。你是家人。”
  小蛟摆摆尾巴,心满意足地套上了木车。
  江荇和杭行一连夜赶过去,赶到地方的时候果然已经凌晨。
  这边天已经蒙蒙亮,天边晨曦闪烁。
  江荇打电话通知农场主,对方披着衣服过来给他们开门:“你们来得比我想象中还早啊。”
  江荇连忙奉上自家做的水果篮:“辛苦了,累你没睡好。”
  农场主名叫曹岑卓。
  曹岑卓摆摆手:“这有什么?你家的杏林力士帮了我这么大的忙。走,我带你们去葵花地里看它去。”


第201章 马蜂
  曹岑卓家的葵花地就在他家外面; 然而养殖杏林力士的地方却离他们有十多分钟的路程,曹岑卓需要开车带他们过去。
  江荇开着车窗外一直在往后退的葵花,好奇地问道:“你们这里葵花好多啊?”
  曹岑卓随口答道:“我们整个省种的葵花都多。”
  江荇:“种葵花的经济效益好吗?”
  曹岑卓:“还行; 比种小麦和玉米划算。尤其采取机械化种植; 一家人一年承包几百亩土地,能挣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曹岑卓开了一会儿车,将车停下:“到了。”
  江荇看向前面; 前面还是一望无际的葵花,好像和后面没什么不同。
  曹岑卓看出了他的疑惑; 解释道:“前面的葵花有灵气,后面那些葵花则是普通的葵花。”
  江荇脸上的表情更惊奇了:“你们还培育出了有灵气的葵花?”
  曹岑卓:“一直都有啊。含有灵气的葵花榨出来的油可是好东西; 好多都用来浸灵药,就是不太容易种,你要是感兴趣的话; 我也可以给你换点。”
  江荇连连点头答应,并向曹岑卓打听种植葵花的注意事项。
  术业有专攻,江荇对葵花种植也不熟。
  听完曹岑卓介绍,他才知道; 葵花很耗地力; 种过葵花的土地需要大量的肥料,含有灵气的葵花则需要特殊的土和特殊的肥料。
  他们也想多种一点,可惜没有那么多肥料。
  除了肥料外,含有灵气的葵花吸引来的虫子也多; 他们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力气防虫。
  江荇想到骄虫:“你们防虫怎么办?”
  曹岑卓:“一般用药水。就辣虎寥浸泡出来的那个药水,洒到灵植上能防大部分害虫。缺点就是要经常洒; 每年的成本也不低。”
  江荇问:“不请专业人士防虫治虫吗?”
  “请啊。”曹岑卓说; “看哪边比较便宜; 种地要把控好成本,要不然利润就不行了。说起来,你家这杏林力士帮了我不小忙,别看它个头小,可真能吃。”
  江荇想起上次杏林力士吃虫吃吐的事,赶忙问:“它吃那么多,消耗得完吗?”
  曹岑卓:“消耗得完吧,带崽呢,肯定得多吃点。”
  他们说着话的时候,穿过葵花地,很快见到了杏林力士。
  杏林力士足足胖了一圈,看着有江荇手掌那么大,一身银色的盔甲闪闪发光,长长的尾羽甚至带着点鳞粉,漂亮异常。
  它完全没有江荇想象中的憔悴,反而异常神武。
  江荇微微张大了嘴巴:“它状态也太好了吧?”
  曹岑卓笑着附和:“谁说不是,末法时代以来,我就没看过这么漂亮的灵虫。”
  江荇暗地里想到,那得多亏百家饭的喂养。
  光他农场里的虫,根本没办法将杏林力士喂到这个状态。
  看过成虫,江荇心里惦记着幼虫,忙问:“它的幼虫呢?我看看。”
  曹岑卓:“在它翅膀底下藏着,掀开来看就能看见了。”
  江荇小心翼翼地掀开杏林力士的翅膀,果然看到了一只半透明的淡绿色幼虫和十五枚虫卵。
  幼虫爬来爬去,像一只会动的宝石虫子。
  江荇很少见到这么漂亮的昆虫,杏林力士的幼虫是真的漂亮,随时能拿下来当成宝石胸针的那种漂亮。
  江荇感受了一下:“活力挺足的,没什么问题。”
  他说完转头看向杭行一。
  在判断幼虫活力方面,杭行一比他更在行。
  杭行一仔细看过:“确实没什么问题,再养两天就健壮了。”
  江荇问曹岑卓:“曹老板,
  我们能在你家待两三天吗?等其他幼虫孵化出来,长健壮一点,我们再回去。”
  曹岑卓满口答应:“当然没问题。你们尽管住,想住多少天住多少天。”
  大家看过了杏林力士和幼虫,确定没问题。
  曹岑卓邀请江荇他们回去休息:“你们大老远过来,累了吧?尝尝我们这里的羊杂汤和羊肉面,厨房已经做好了。”
  江荇忙道:“麻烦你了。”
  曹岑卓:“小事,走。”
  曹岑卓家的早餐吃得极为扎实,除了有羊杂汤,羊肉面之外,还有大块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