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汤炖好之后分装塞进冰箱冷冻,一袋高汤能用很长一段时间。
江荇不说还好,一说橘猫就馋了,用爪子勾住江荇的裤脚:“那我们现在能吃火腿吗?好久没吃了。喵。”
火腿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珍贵事物。
江荇见它想吃,爽快地答应下来:“行啊,怎么不行?用火腿炒个笋吃吧,你想吃鲜笋还是笋干?”
橘猫:“鲜笋!新鲜的竹笋比较好吃。喵。”
小一在旁边听到之后反驳:“干竹笋也很好吃。”
橘猫看向小一:“干竹笋的确很好吃,不过火腿已经是熟成之后的肉,晒了那么久,香味全浓缩了,如果再配上笋干,那么两种食物的味道都那么浓厚,菜尝起来就有点太重了,还不如吃鲜笋。喵。”
小一认真想了想:“说的也有道理。”
橘猫得意,胡子都快抖飞了:“是吧。听我的,先吃鲜笋,正好现在天气冷,山上的竹笋长得慢,肉质也细嫩。”
他们家的竹子在后山也种挺久了。
随着农场范围的扩大,他们家的竹林直接被包进了农场里面。
竹林在比较边缘的位置,吸收到的灵气却并不少,久而久之,普通的竹子也有点向灵竹转化的趋势。
江荇对灵竹没有太多的研究,不过能明显看出来这些竹子长得更慢,竹笋肉质更为细嫩,更为鲜美,尤其用荤油炒了吃的时候。
那竹笋被荤油一润,鲜嫩爽脆,嚼着咯吱作响,一点渣都没有,比菜里配的肉还好吃。
每当吃炒竹笋的时候,江荇都能多吃一碗饭。
如果当天炒的是酸笋,那就更了不得了,他能多吃两碗饭。
江荇还有活要干,他让小家伙们背上竹篓去挖笋。
小家伙们自然没意见,你拉我,我拉你,直接往竹林里冲。
江荇就在院子里挑豆子。
他们家今年的豆子种得好,不过里面还是有极个别的坏豆子,在用豆子做别的食物之前,得把坏豆子挑出来,要不然对身体健康不利。
最近没怎么吃豆腐,江荇打算用这些豆子做一批豆腐。
当然,自己做豆腐太麻烦了,他们一般出豆子,出钱,请村里的婶子帮忙做。
他们家的豆子比较特殊,做出来的豆腐味道也格外不一样,请人做,人也不敢贪他们的豆子。
小地方就是这样,一旦出点什么事,追责比较容易,人们面临的道德压力也比较高。
江荇和村里的绝大多数人一样,都属于那种比较守规矩的人。
他们也只跟那些比较守规矩的人打交道。
江荇挑豆子的速度不算慢,然而他一笸箩豆子还没挑完,小家伙们就兴冲冲地跑下了山。
他眼睛尖,看它们背篓里放着的竹笋很少,奇怪道:“你们不是上山挖竹笋去了吗?怎么那么快就回来了?”
“爸爸!”小一从背篓里掏出一个白色的东西,高高举起来,兴奋道,“我们找到了这个!”
江荇:“什么?”
江荇走近了一看,发现它的小手抓着两根竹荪。
就是黑菌盖白菌裙的那种竹荪。
江荇大为惊奇:“我们竹林里居然还有竹荪吗?”
小一点头:“我们发现
了好多!”
三三挤上前来:“我背筐里也有。”
小五:“叽叽叽!”还有我!还有我!
橘猫:“这里也有一朵,喵。”
小家伙们把自己背筐里装的东西全部拿出来。
江荇发现除了两根竹笋之外,剩下的都是竹荪。
这些竹荪水灵灵的,菌裙白白嫩嫩,根部沾着泥土,大的小的都有,看着极为新鲜。
橘猫:“这个可以吃吗?”
江荇:“按理来说应该可以,不过我不确定,这种东西还得问问专家。”
橘猫用脑袋拱江荇的手:“问老马!喵。”
江荇笑:“老马忙着他自己的事情呢,估计没空理我们。”
橘猫焦急,喵喵叫着想还能问谁。
江荇说道:“问蛇老板,或者问冉哥也行。”
冉哥指的是冉千虹,江荇家的竹子就是从他家挖的。
橘猫一听,表示:“蛇老板不靠谱,我们还是问山神大人吧。喵。”
小一扭头:“你又在说蛇老板的坏话,小心他听到,再跟你吵起来。”
橘猫:“吵就吵,谁怕谁呀,喵!”
小一嘲笑:“谁一看到他就躲?”
江荇不理它们这些小纷争,直接将竹荪拿到一边,在水泥地的背景下拍照给冉千虹看。
冉千虹秒回:【你们竹林那边也有竹荪了?】
江荇的目光落在“也”字上,回到:【是啊,今天刚刚采的,正想拍照片,问一下你这些竹荪能不能吃?】
冉千虹:【这个能吃。竹荪一共就那几种,不能吃的是黄裙竹荪,跟它们长得不一样,你上网搜一下图片就知道了。】
江荇立刻上网搜图片,很快发现黄裙竹荪确实不一样,看起来还挺邪恶的,而他们家挖的竹荪清秀白嫩,很讨喜。
冉千虹:【这边的竹林也有这种竹荪,可能是你们挖竹子的时候把菌种带过去了,没太大问题,可以放心吃。】
江荇:【那就太好了,我刚刚还在想,怎么竹林里突然有竹荪,吓我一跳。】
冉千虹:【枯竹容易出竹荪,你们能挖到那么多,算比较罕见,可能因为你们农场灵气足。】
冉千虹:【竹荪的话,可以用来煮鸡汤。在鸡汤盛出来前四十分钟把竹荪放下去,具体的步骤,你在网上找食谱就行,基本大同小异。】
江荇:【谢谢冉哥,我去找找。我们家的小家伙都等急了,我晚上给它们安排上。】
第228章 邀请
傍晚; 蛇老板一回来就闻到了浓郁的菌菇鸡汤味。
那香味萦绕在屋前屋后,勾得他馋虫都起来了。
蛇抽了抽鼻子,快步走进院子里; 一进门就冲厨房喊:“怎么那么香?你们做什么好吃的了?”
江荇在厨房里朝他喊:“竹荪鸡汤。快去洗手,很快就吃饭了。”
蛇老板:“嚯,这次是哪位朋友给你们寄的竹荪?冉千虹大人?”
江荇:“没有,我们竹林后面长的。”
蛇老板大为惊奇:“可以啊; 农场里现在连竹荪都有了。”
江荇怀疑这家伙在阴阳怪气; 不过没有证据。
他转头瞅蛇老板:“你今天怎么回来得那么早?”
“事情做完了; 自然就早了; 再说; 我什么时候晚过?”蛇老板在旁边拖过一张椅子坐下; “你们这手艺太好了; 香得人骨头都酥了。”
江荇笑:“是食材好。”
两人聊了一会; 江荇转头继续做饭。
蛇老板既不离开也不玩手机,就坐在后面盯着地面发呆。
江荇忍了一会,忍不住扭头问道:“怎么总感觉你今天有心事?”
“唔。也不是什么大事。”蛇老板难得犹豫,喉咙里嘟囔一声,没具体的内容; 一双眼睛继续盯着地面出神。
江荇瞥他一眼,知道这家伙肯定有情况,不过也没多问。
竹荪鸡汤很快就炖好了,鸡用的是他们家的母鸡。
他们家长年都有新的鸡崽孵化出来; 老的鸡也时常被捉来吃掉; 这些鸡不知道换了多少代; 品质远高于普通的鸡。
他们家这只鸡熬出来的鸡汤黄澄澄; 浓香扑鼻; 喝一口,又鲜又烫。
里面的竹荪也好吃,清脆鲜嫩,口感极佳,菌菇的鲜嫩和鸡汤的浓香混在一起,既能尝到它的本味,又被激发了别样的鲜香,味道很是奇妙。
竹荪鸡汤太好喝了。
江荇原本还想多做几个菜,后续一想,要是做了浓油赤酱的菜,岂不是和竹荪鸡汤冲突?
于是他干脆拿了一块自家养的猪的猪肉,细细剁碎成肉馅,加沙葱调出一盆馄饨馅,和小家伙们一起包起了馄饨。
馄饨皮擀得很薄,包出来的馄饨又圆又鼓,卧在鲜香的鸡汤里,像游动的月光条。
半透明的白色馄饨,黄澄澄的鸡汤,翠绿的葱花,再用大碗盛了,光是颜色就十分漂亮,更别说源源不断飘出来的香气了。
小家伙们拿着筷子兴冲冲地捉碗里的馄饨吃,一个一个,吃得十分起劲。
他们挺少在正餐的时候吃馄饨,偶尔吃一次还挺有趣,江荇自己一个人吃了一碗,正想去捞第二碗,抬头看的时候见蛇老板在发呆,不由纳闷:“到底怎么了?你爽快点!”
“有个活动,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去。”蛇老板说道,“如果去的话肯定顾不上我们这边,不去的话,我又还挺心动。”
江荇:“什么活动?要多少时间?”
蛇老板:“一个灵植与普通植物杂交的惠农活动,国家牵头的,异管局承办,规格挺高,去的话起码半年。”
江荇:“听起来这个活动需要的专业性很强?”
蛇老板:“确实很强,一般人没法参与,所以里面的人都是大牛,进去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也是我正在犹豫的原因。”
江荇想了想:“有相关介绍和说明吗?要不然你让我看一下?”
蛇老板:“我看看有没有保密要求——没有,我给你发啊。”
蛇老板很快把相关资料发给江荇。
这是异管局牵头的活动,地点在西北,主要目的是通过
这个活动培育出更适合普通人种植的高品质作物。
西北那块昼夜温差大,挺适合培育优质作物。
至于西北那地方的作物生长周期长,对于品质好的作物来说也不是缺点,而是必要的风味物质积累的过程。
江荇:“这个项目要是真落实了,好像能帮助到不少人。”
蛇老板:“是啊,我国的农业科技也要进步嘛。”
现在华夏的农业长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状态,没什么高端农业,大部分农民收入也比较一般。
同一种农产品,有的部分需要以量取胜,有的则需要以质取胜。
现在以量取胜的占绝大部分,以质取胜的比较少。
国家正是基于这点办了这个活动,期望能开发出优质的农作物。
江荇想了想:“你如果想去,可以请一段时间假,可以把这边的工作当成兼职什么的,到时候我们再找一个人管理工厂。”
蛇老板仍在犹豫:“咖啡马上就要上市了,一时间我还真舍不得走开。”
江荇:“这也是个问题。”
蛇老板:“不过机会也确实难得。你让我再想想。”
江荇道:“……你要不先把碗里的馄饨吃完,回去再慢慢想?”
蛇老板想想也是,顺手舀了个馄饨放进嘴里,瞬时瞪大了眼睛:“唔!这馄饨好鲜!”
江荇:“你刚刚不是吃几个了吗?现在才吃出来?!”
蛇老板嘿嘿笑了两声:“刚刚满肚子心事,食不知味。”
蛇老板的馋虫被唤醒了,瞬间顾不上交流学习,拿起勺子快速吃起来:“竹林里面的竹荪多吗?这么好吃,感觉可以多种一点。”
江荇:“算了,顺其自然吧,老马不在,要种菌子还是挺难的。”
老马还在跟着专家研究那一株巨大的菌子,江荇看他都发了好几篇论文了,看起来暂时没有心思回来。
江荇还挺为他高兴的,不过自从他离开之后,他们家的菌子就长得很一般,基本没法盈利,只能供自己吃。
他们家的成员没有种菌子的天赋。
好在农场里的盈利项目已经够多了,少一样菌子并不对他们的农场产生什么影响。
江荇傍晚劝蛇老板好好想一想,晚上他就接到了山旬的电话。
山旬跟他说起这个项目,想邀请他作为专家组去指导一下。
江荇想到组里那些大牛的履历,实话实说:“作为专家我可能不够格,我资历那么浅。”
山旬:“没关系,你们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哪怕不是农学出身,你也一定有独到之处,我们热烈欢迎你过来指导交流。”
江荇:“期限也是半年吗?我这边恐怕走不开。”
山旬:“不不不,专家组不用定那么死,如果只是知道和交流的话,我们邀请你每周六日过来一趟,平时的成功会在线上汇报给你。”
山旬说着,把相关资料一起给他发了过来。
江荇接收后,一目十行地扫过去,条件确实很优惠,时间也宽松,最主要的是,报酬也高。
这个报酬并不完全指经济报酬,里面也包含各种种子和资料。
对他们农场的整理和规划还挺有好处。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如果每周六日过去一趟好像也还行。
小蛟带他们去异管局专用的机场,飞一次也就三个多小时,并不算太麻烦。
江荇心动,又怕有哪里不合适的地方,便道:“这个消息有点突然,你让我考虑一下。”
山旬:“行,你尽管考虑。也欢迎你带太杭山的山神大人一起参与,稍后我们会给他发正式的邀请函。”
江
荇:“没问题,我明天给你回复。”
山旬做事很快,十分钟后,杭行一果然收到了邀请函。
杭行一也说要考虑一下。
山旬没有多劝,只说等他们的好消息。
两人坐在书桌前,拿着邀请函仔细看里面的条款并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
江荇:“一共三个月,二十八天,感觉还行,这么多大牛一起,可以接触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杭行一:“你想玩我们就过去。”
江荇承认:“我确实还挺想玩的,好多项目都挺有意思。主要我们的农场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以后横向扩展这方面好像没有太多可操作的空间,只能深耕我们现在的项目了。”
杭行一笑:“好,那我们一起报名去看看,就当周末两天在度假。”
“好啊。”江荇眼睛一亮,“他们那边有好多美食,我之前自驾游的时候吃过,正好这次我们一起去。”
江荇生病的时候以为自己时日无多,曾经开车环游整个华夏。
那时候好玩是好玩,不过也挺孤独。
旅行给他的印象就是好玩而孤独,现在能刷新一下印象也不错。
江荇打开工作日程,高高兴兴地重新做计划。
他们一周的工作时间由七天压缩到五天,每天需要多工作一个小时左右。
不过没关系,他们现在每天的工作时长本来就只有五六个小时,多工作一个小时也不会累到哪里去。
江荇在这边吭哧吭哧地做工作计划,眼睛余光瞄到杭行一还在看山旬发来的资料,神色非常平静。
他忽然反应过来:“你是不是对这事不太感兴趣?”
“没有不感兴趣。”杭行一顿了顿,“不过也没有很感兴趣,我活太久了,很多事情都变淡了。去也行,不去也行。”
江荇正要接话。
杭行一又道:“不过想到跟你一起参加,我就挺感兴趣的。”
江荇把平板塞给他:“那我做工作计划,你来做攻略,看到时候我们吃什么玩什么。”
杭行一笑笑,答应下来。
江荇转回去,继续做攻略,嘟囔道:“其实很多地方我都挺感兴趣的,只是以前一个人出发,开车又累,想过去不方便,有你在,我们正好一起去逛逛。”
杭行一:“好,我先把攻略做好,你再看有什么要加的。”
江荇点头,想了想,挪动椅子,靠近他,跟他一起挨着写工作计划。
尽管一个人也能工作,可挨在一起的时候,他总觉得动力要充足很多。
第229章 相聚
江荇家的广阳鱼又长大了一点; 已经不用他们隔离喂养,正常放在池塘里养就行。
他们农场里十分安全,没有野鸟和其他野兽的威胁,幼鱼的夭折率并不算高。
幼鱼放出来后; 他们开始料理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