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着都那么香,大家吃的时候都是惊为天人。
他们都听说过江荇家的鸡很好吃,但没想到好吃成这样。
无论肉质、口感还是灵气,都和市面上的走地鸡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了。
这里面固然有江荇家鸡的品种原因,也有它们吃虫子野草长大,整天在林子里走来走去的原因。
当然,如果项目组这边买了鸡苗,采取普通的喂养模式,味道肯定不会那么惊艳。
但只要有这批鸡的十分之一,养出来的鸡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明星产品。
因为江荇家的鸡捉虫效果实在太好,品质也很棒,项目组经过开会讨论,觉得可以尝试在枸杞林里养鸡。
养鸡既能捉虫,又能收获鸡肉,一举两得,要是项目真成功了,对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很有好处。
不过,养这种鸡要配备合适的牧鸡犬,要不然枸杞被祸害的肯定会很多。
于是,在第二周的活动中,江荇和杭行一刚下飞机,过来接他们的工作人员便问他们养鸡和牧鸡犬的事。
闲着也闲着,江荇在车上跟他们形容了一番,家里的狗子和鸡是怎么养出来的。
工作人员听得津津有味。
江荇已经听说了鸡群和狗子们的战绩,猜到大概知道他们想让自己培育狗子。
不过他家的狗子能那么乖,有一半是因为大黑本身就靠谱,刚认识的时候就很靠谱,灵智也高,聪明机智。
另一半则是他能直接跟狗子对话,有什么诉求直接说出来,大黑它们如果能执行,会直接去执行,如果不能,则会告诉他,双方再商量。
如果要培育新的狗子,江荇觉得很难再达到这
个水准了。
毕竟不是每只狗子都那么聪明。
江荇在心中组织好了语言,打算等工作人员问的时候,委婉地拒绝这差事。
没想到工作人员一开口,就问:“我们可以请大黑当教官吗?”
江荇:“欸?”
工作人员笑着说道:“大黑这阵子表现得很好,管理狗狗方面也很有成效。我们就想请大黑当教官,训练合适的牧鸡犬。”
江荇没想到最后这个答案,准备好了的满腹话语被对方一把挡了回来,整个人噎得慌。
他眨了眨眼睛:“这事我还得回去跟我们家的狗子们商量。”
工作人员笑眯眯地表示这是应该的:“那我们等您的好消息。”
工作人员离开之后,江荇忍不住跟杭行一说道:“项目组居然想请大黑当教官!”
杭行一:“说明他们眼光不错,那我们需要跟他们好好谈判一下,为大黑几个争取合适的薪酬。”
“重点哪是这个?!重点是,这个项目组对修行者好宽容,有一点‘不拘一格’的意思了。”
“随着灵气越来越浓,这个情况会越来越多。”
“感觉真的慢慢过渡到新时代了。”江荇深呼一口气,“好多人眼光好高远啊,真挺了不起的。”
江荇到酒店的时候,狗子们已经在酒店里等着他了。
一个星期没见,大黑它们在这里过得不错,一身皮毛油光水滑,在灯光下甚至有点流光溢彩。
芝一见到江荇和杭行一,立刻嘤嘤嘤地冲上来,使劲蹭他们。
江荇摸着狗头,笑道:“平时我们不是会打电话吗?还那么想念我们啊?”
芝一:“汪汪!”是的!非常想你们!
江荇抱着它的脖子,拥抱着揉搓了一下,问:“这周你们过得怎么样?吃住方面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工作呢?辛苦吗?”
大黑:“汪汪汪。”吃住还好,工作也不算辛苦,这边安排得挺好。
芝一用长长的嘴巴拱过来,嘤嘤嘤地撒娇:“汪汪。”下周想吃鱼。
江荇家的狗子常年跟着他们吃鱼,是吃鱼的老手,完全不会被鱼刺卡到。
T城属于内陆,平时比较少鱼,估计这边的工作人员也不敢给狗子吃鱼。
江荇理解它对鱼的想念,满口答应下来:“没问题,回去之后就给你们寄鱼过来。”
大黑它们虽然过来了,但很大一部分食物都是从江荇农场里直接运过来的,包括鸡的饲料也是。
它们想吃什么,下一次运送食物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安排上。
江荇挨个摸完狗子,拉了张椅子坐在狗子们前面。
狗子们则朝他围了个半包圆,蹲坐在他面前,等他说话。
江荇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转头看了杭行一一眼。
杭行一手搭在江荇的肩膀上,示意他来说就行。
江荇想了想,开门见山地说了项目组的请求:“情况就是这个样子,项目组想请大黑当教官,帮他们训练小狗。”
大黑:“汪?”
江荇将情况仔仔细细说了一遍,又说了自己的分析,觉得这个项目可以做。
这对狗子们的履历有好处。
当然,究竟要不要做,得看它们自己。
江荇看向大黑,狗子们也看向大黑,大家都在等它的意见。
大黑蹲坐得很直:“汪汪汪。”帮他们训练小狗要在这里待多久?
江荇:“我还没问,等会儿问一下,大概一两个月?可能看你们什么时候把小狗训出来。”
大黑:“汪汪。”我跟芝麻商量一下。
芝麻是大黑的伴侣,双方现在还
在一起,感情好得很。
要在外面待这么久,确实应该跟伴侣说一声,江荇理解地点头。
江荇:“那我先问清楚,大黑你和芝麻商量,大黄你们也做好心理准备,可能需要你们帮助手。”
大黄几个抬头挺胸:“汪汪!”没问题!
项目组请了江荇家的狗子们当教官教小狗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江荇和杭行一第二天做活动的时候还遭到了大家的打趣,说他家的狗子凭自己的本事找到了工作。
江荇对此表示得十分自豪,并大方地接下了所有对大黑它们的夸奖。
他们家的狗子的确非常优秀。
大黑它们亲自面试挑选了靠谱的小狗进行训练。
它们本身是德牧与田园犬的混血,尤其芝一,看起来完全是德牧的模样。
它们挑选小狗的时候,也全都是德牧,据说都有警犬的精英。
狗是好狗,奈何太小了。
江荇和杭行一去枸杞林的时候,能看见小狗们嘤嘤嘤地在大黑它们的训练下牧鸡,看起来很辛苦。
好些小狗都快被训哭了,小短腿努力地来回跑着赶鸡,一不小心就得翻个跟头。
嘤嘤嘤的,别提多可怜。
江荇看着这些小狗,还想为小狗们说话来着。
大黑一个威严的眼神扫过来,江荇条件反射地摸摸鼻子,默默到一边去了。
江荇悄悄跟杭行一说:“大黑看起来好凶啊!”
杭行一:“那是威严。”
江荇:“确实很威严,大黑好帅。”
杭行一挑眉:“当着我的面说大黑帅?”
江荇又瞅一眼大黑:“大黑当然帅,不过你最帅啊!”
杭行一还要说什么,江荇连忙拉着他的手臂:“走走走,我们赶紧去项目组看看他们这个星期拉回来的枸杞苗,他们那个红果枸杞好好吃!”
“要在农场里种?”
“先去看看。我们农场应该符合种植条件。”
枸杞的生命力很顽强,全华夏基本都能种。
它既能适应严寒,也能习惯暴晒。
在盐碱地和沙质土中它能长,肥沃的土地它长得更好。
这样一种果树,他们农场里完全可以种一些,哪怕不种很多,多个枸杞头当菜也好,每年收获的枸杞还能拿来泡酒。
江荇找到项目组的负责人,跟对方一说,他想种枸杞,能不能买几株同款种苗。
负责人爽快地答应了:“不用买,我们这里的苗那么多,你们拿几株回去种就行,正好给我们这里做一下对照。”
第233章 规划
新的一周; 周五。
江荇和杭行一惦记着在基地里住的狗子们,下午就收拾了东西,带着家里做的好吃的赶到了基地。
他们开车到枸杞林的时候; 太阳正下山。
大黑它们正在训练小狗崽子牧鸡。
江荇和杭行一远远看着; 这些小家伙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夕阳下,一整队毛茸茸昂首挺胸; 目不斜视地往前面走去; 连竖起的尾巴高度都一样。
江荇看着这些小家伙整整齐齐的步伐; 就忍不住想笑。
尤其那些小短腿的小家伙们; 圆滚滚的身体尚未脱离稚气,眼睛也圆滚滚的,耳朵高高竖起,好像随时准备倾听四周的动静并且做出反应。
江荇看着这一幕,恶趣味顿生; 忽然轻轻吹了一声口哨。
轻而尖的口哨声飘出去; 瞬间,小家伙们齐刷刷地转过头,停住了队伍; 它们摇尾巴的摇尾巴,动耳朵的动耳朵,都眼巴巴地向江荇看来。
这些狗子估计还没有练习抗干扰项目; 稍微有点动静就被吸引走了注意力。
偏它们又知道这样不对,注意力飘了多半要挨训,溜号也溜得小心翼翼。
这看起来就更可爱了。
大黑察觉到身后的动静; 转头看了一眼。
原本想跑过来找江荇撒欢的小狗崽们瞬间定住了; 跟施了定身法一样; 嘤嘤嘤都不敢了; 只能用可怜兮兮的眼神表达想出来玩的意愿。
这模样实在太可爱了,江荇没忍住,靠在杭行一身上哈哈大笑起来。
杭行一也勾起了嘴角。
大黑责备地看他们一眼。
江荇笑得站不住,举手道:“我的锅。家里下午炖了牛肉,想给你们送牛肉来着。”
听到这话,大黑还没怎样,大黄它们的耳朵倒齐刷刷地竖了起来,那瞪圆了眼睛的小表情和狗崽们一模一样,只是它们身为教官,勉强控制着自己没流口水。
所有人和狗都看着大黑,等它拿主意。
大黑本来还想再练一会儿,看狗子们的心思都不在这里,实在练不下去,只好“汪”一声下令解散,让大家吃牛肉去。
江荇拿出一次性碗筷给狗子们分肉。
家里今天下午刚炖的瘤牛肉,现在还烫着。
瘤牛肉的脂肪分布非常均匀,他们家采取草饲和草饲相结合的方式,牛肉很嫩,完全不会发柴,还有着奇妙的奶香气。
加番茄炖煮出来后,大块的牛肉软嫩的同时又饱吸汤汁,那美妙的滋味简直无法言说。
江荇不算能吃肉的人,都吃了三大块。
江荇一分好,狗子们就叼着各自的碗到旁边吃去了。
它们努力用圆滚滚的身子挡住自己的碗,就怕别的狗子来抢。
江荇看着狗子们吃得跟小猪一样,又笑。
他转头看大黑。
大黑在这个时候依旧吃得非常斯文,哪怕这个时候,也绝不会将食物吃得到处都是。
他伸手拍了拍大黑的脖子,大黑不躲不避。
江荇:“这几天辛苦了啊。”
大黑:“汪。”不辛苦。
大黑转头看狗崽子们一眼,压低声音:“汪汪汪。”它们很好训练,目前已经有一定的效果了。
“那就好。”江荇站在旁边跟大黑说农场里的事:“小一它们一切都好,还让我和杭行一向你们带好来着。”
“家里的咖啡已经上架了,今年的咖啡卖得比去年更好,现在预订咖啡的人已经排队排到下个月去了。”
“无相果的果子最近长得比较快,应该能在两个月内成熟,到时候一起回家吃。”
“
南瓜全部收回来了,卖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留给家里的牛羊加餐。”
“山上新种了十株枸杞树,等春天的时候,我们就能吃枸杞芽了。”
大黑耐心地听着,听到最后问:“汪汪?”小牛怎么样了?
江荇:“小牛现在已经能独立吃草,每天都跟着牛群出去自由活动,每天都会长大一点。芝麻它们管理小牛管理得很好,小牛们也挺乖的。”
大黑高兴地摆了摆尾巴:“汪。”那就好。
江荇家这阵子没发生什么大事,除了农场里的作物按照季节依次成熟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其他的变化。
他们家现在又恢复了挤奶。
不知道是因为很久没挤奶,还是吃了足够多灵草的玛无奶牛体质确实上升了,新挤出来的牛奶比之前的品质更好。
现在牛奶放到锅里简单煮一下,就能凝结出厚厚的奶皮。
不煮的话,放到消毒机里消毒之后,也能尝到牛奶那浓稠香甜的味道。
他们家现在已经离不开酸奶了,基本每天都会做酸奶,奶豆腐,黄油等,当然,绝大部分需要搅拌的工作都交给机器来做。
他们家有时候还会做奶茶。
他们家的茶叶还没有进入正式的投产之中,奶茶一般用别人送的茶砖煮。
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喝甜奶茶,偶尔也会喝咸奶茶。
喝腻了,他们还会用陈皮泡普洱茶,再做成奶茶,放点蜂蜜,也别有滋味。
大黑非常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江荇在它耳边说了那么多,它并没有表示出馋样。
倒是旁边的狗子们忍不住了,一边听一边流口水,口水简直流下了三尺长。
大黑眼睛的余光扫到它们的模样,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轻轻汪一声,让它们不许丢人。
江荇在旁边又是笑。
他们喂完狗子之后就回到酒店了。
晚上也有个会议,江荇特地带了电脑过来,打算先录音,再做笔记。
因为他们只有每周末才过来,平时不跟着研究,每次再过来的时候都要努力补笔记,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跟不上进度。
他们到酒店的时间有些晚,入席的时候,大家基本都已经坐满了。
江荇和杭行一前面是两个壮汉。
这两个壮汉他们都认识,一个是王不识,另一个是老熟人曹岑卓。
江荇意外:“岑卓,你怎么过来了?”
“我家也是这片的嘛,他们邀请我过来做个讲座,顺便说明本地的土壤,气候等情况,我就过来了。”
曹岑卓说着把笔记本电脑塞给他,求助道:“这个是我带来的讲义,做了一个星期,不知道算不算完善,你赶紧帮我看看。”
“可以啊。”江荇一目十行地看着这个讲义,发现这个讲义非常有水平,“写得真好!”
江荇:“从这个讲义就能看出来,你一定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
曹岑卓自豪:“那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感情?”
江荇将笔记本还给他,问道:“你们的葵花杆子现在还剩多少了?”
曹岑卓:“也没多少,大概再给你们发个五六车,应该就能发完。”
曹岑卓在心里估算了一下:“一个星期给你发一车,发到十二月?”
江荇:“这个没问题。”
曹岑卓:“那就行,我这段时间还帮你联系其他灵植,不过暂时没什么结果,如果能联系到我再跟你们说。”
江荇和曹岑卓寒暄了几句,工作人员很快过来提醒,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曹岑卓立刻顾不上聊天,他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又紧张地喝了一口水,带上他
的笔记本电脑,打算去等候区等候。
江荇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加油。
江荇从来没有看过曹岑卓讲PPT的样子,实际上他心中非常有数,从这片地区的水源土壤开始讲起,讲陆地上的动物,再讲天空中的鸟,讲得非常详细且深入。
如果不是在这片地区长期生活过,并仔细观察,努力查阅资料,他绝对拿不到那一手鲜活而生动的资料。
江荇看着他,小声对杭行一道:“他讲得真好,看来一个地方确实有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不可以无视当地的生态环境乱来。”
杭行一:“你是想到了什么?”
“我们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