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从种田养猫开始 >

第184章

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84章

小说: 从种田养猫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看。”
  “别挤别挤,我也看看。”
  专家们说着别挤,还是忍不住挤了进去。
  江荇心里一紧,连忙上前,怕谁不小心碰到了脆弱的扶桑树。
  虽然有阵法保护着扶桑树,但万一有个意外就不好了。
  谁知道他上前去,专家们都在离扶桑树一米之外的地方看着。
  这个距离,哪怕摔一跤,都摔不到扶桑树身上去。
  江荇悄悄松口气。
  他这口气松得有些明显,旁边的专家朝他狡黠地眨了眨眼睛:“你以为什么会干什么?”
  另一位专家也注意到了,笑:“放心吧,从本科开始,我们就一直做着实验安全方面的训练,不会出岔子。”
  专家们跟江荇随意搭了两句话,很快就顾不上他这边了。
  江荇被挤到了最外面。
  专家们又是采集泥土,又是拍照,还在一边讨论起来。
  扶桑树确实长得很好,专家们表现得很激动。
  江荇在边上听着,内心中涌现出了一丝骄傲。
  扶桑树就这么点大,专家们再怎么看不够,也不能一直待在山上。
  他们看了两个多小时,天都快黑了,最后转战山下,去看江荇发酵好的肥料。
  江荇家发酵的肥料其实不算太多,只有一坛,今天早上还用了一点,现在剩大半坛。
  他打算这两天抽空多发酵一点出来,要不然肥料这边很快就会断档了。
  江荇觉得肥料少,专家们却觉得肥料已经很多了。
  十来斤肥料,都是顶级肥料。
  够多了。
  有人问江荇,能不能采集一点肥料拿去做检验,有个
  两三百克就够了。
  江荇答应了。
  专家们立即拿来采集管,小心翼翼地采集了十来管肥料。
  专家们基本都是人类,没有徒手检测肥料里面灵气含量的本事。
  拍照和采样过后,他们围着大瓮转了转,实在没有想做的了,只能爱怜地摸摸大瓮。
  天色晚了,江荇家不管饭,负责人招呼专家们打道回府,他们要去吃饭,另外还得将肥料拿去实验室检测。
  今天晚上肯定有不少人要加班,然而大家都甘之如饴,回去的时候,脸上也一直挂着笑。
  江荇同样挂着笑。
  他今天心情非常不错,甚至称得上飞扬,就是那种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的心情飞扬。
  江荇和杭行一送走专家之后,回厨房烤鸡做晚饭。
  鸡早就腌制上了,表皮发干,上面均匀地涂抹着一层由辣椒粉和黄豆酱等混合起来的酱,哪怕还没烤,就已经呈现出迷人的酱色。
  它的肚子塞满了各种香料和土豆,其中还有柠檬,都是自家产的,香气扑鼻。
  锅里还炖着来自家里的瘤牛肉,大块鲜嫩的瘤牛肉,饱满多汁的番茄,炖的时候加一点盐,不用其他,味道也已经足够鲜美。
  小家伙们在灯火通明的厨房和院子来回穿梭,帮忙干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餐布已经铺好了,酒也拿出来了,只等各种美味佳肴做好,大家就可以开吃。
  屋里屋外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气氛,灶台前,江荇和杭行一之间却显得很是宁静。
  两人一个炒菜,一个炖牛肉,时不时还互相帮忙打下手。
  他们需要对方帮忙的时候无需说话,只要抬头看一眼,基本就互相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丰盛的晚餐上桌。
  江荇和杭行一坐在主位上,周围的小家伙们围着他们坐了一圈,看着他们,眼睛都很亮。
  江荇拿筷子的手顿了一下,笑:“通常在这种时候,我们好像要说点什么。”
  橘猫扭着屁股,着急地说道:“那你说,我们都听着呢,喵。”
  江荇:“这不是通常嘛,自家吃饭,好像也没那么多好说的。”
  江荇说完,还是举杯说了一句:“我只想说,扶桑树种出来了,肥料弄出来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小一举手,猴急地问道:“爸爸,用了肥料的话,那些小丹参果会长起来吗?”
  它这话一问出来,其他丹参果齐刷刷地朝江荇看过去。
  江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当然,会长起来的。”
  螣蛇立刻问:“那我的本体呢?”
  江荇:“也会长起来的。你说不定长得比它们还要快些。”
  螣蛇满意了。
  九阴:“螣蛇长起来后会是什么样啊?”
  这个问题江荇不会,他转头看杭行一,杭行一接过去回答:“可能跟其他成了精的精怪一样,以后化形,不用受本体限制。”
  江荇家这顿饭吃到很晚。
  第二天,他们也醒得很晚。
  因此,家门被敲响的时候,江荇将脑袋埋在枕头底下,迷迷糊糊地用脚丫子去够杭行一:“杭哥哥,好像没人开门,你去看看来的是谁。”
  杭行一坐起来,帮他盖好被子:“我这就去。”
  江荇含糊:“要是不熟的人,打发掉算了。”
  杭行一给出的回应是低头亲了亲他的额头。
  江荇原本没那么快醒,奈何被吵醒之后,他再也睡不着了,在被子里滚了两圈,越滚越精神,只能按着酸痛的腰慢吞吞地爬起来。
  有客人在,他穿了羊绒毛衣,外面再穿一件大衣,穿戴整齐才出去。
  在他的预料中,他以为会是听到他们弄出了肥料的人,没想到一出去,客厅里坐着的却是一个风仆仆的老农。
  真老农。
  对面的人顶着满是灰尘的头发,晒得黝黑的脸颊和脖颈,脸上皱纹很多,毛孔也很粗大。
  他穿着廉价的衣服鞋子,还拿着一个拉链坏掉了的公文包。
  这是外地人。
  本地乡民没那么不讲究。
  对方原本正在和杭行一说话,一见到江荇,立刻站起来,局促地跟江荇自我介绍道:“你好,我是绥彰县的周榆福,就是跟你打电话的那个,这是我的名片。”
  江荇立刻反应了过来:“你好你好,你怎么过来了?”
  周榆福憨厚地笑了一下:“还是当面说比较能说清楚,反正跑一趟也不远。”
  江荇看他一眼,心说是不远,高铁也就十多个小时“而已”。
  昨天太忙了,江荇还没来得及看周榆福发过来的资料。
  他带着歉意地将情况说了一下,周榆福也不介意,直接说现在看也行。
  江荇昨天睡得太晚了,身体又不太舒服,坐在椅子上感觉怎么坐都不太爽利。
  周榆福在旁边等着,江荇便站在椅子前,把他发过来的资料一字一字,认认真真地看完了。
  周榆福说是扶贫方面的人,还真没骗江荇。
  不过他不能算严格的官方的人,他资料上提及的那些村庄算严格的“贫困村”,可能这就是项目组当初选地方的时候,没选上他们的原因。
  不上不下的,反而更令人为难。
  绥彰县的潜力还算可以,地方很大,土地也算平坦,能种的作物还多,枸杞、棉花、小麦、向日葵……不少都是优势作物。
  他们那还放羊,每年养的羊都不少。
  江荇抬头看周榆福:“你们是想引进我农场里的鸡?”
  周榆福站起来,重重点头:“对,想养你家的鸡。”
  这也不是不行。
  江荇沉吟了一下,只是如果将受精的鸡蛋送到外面去,没有了他们农场这种环境,养出来的鸡品质未必比其他地方精心饲养出来的鸡好多少。
  甚至因为这些鸡更娇贵,养起来也更耗神。
  江荇问:“你们想养多少?养大了怎么弄?直接找商家上门收购还是怎么?”
  周榆福:“我们还没想到那么远,就想着先养了再说。”
  周榆福对上江荇的眼睛,显得更加局促了:“那个,我们正在招商,在小鸡养大之前,应该能出一些成果。”
  江荇沉吟片刻,忽然问:“你看我们怎么样?”
  “啊?”周榆福懵了。
  江荇笑了笑:“你们不是要招商吗?我们作为商户和你们合作怎么样?”
  周榆福马上说道:“看您这边!”
  江荇:“你稍坐一下,我找个人过来跟你谈。”
  周榆福看起来非常紧张。
  杭行一冲周榆福点头,让他坐下来喝茶。
  江荇说完,跑出去外面召唤蛇老板。
  蛇老板正在生产线中,听到他这个要求,也惊讶了一下:“你这是心血来潮了?”
  “也算不上。”江荇说,“我们工厂都已经建起来了,光靠我们农场不太能把工厂运转起来,之前我就在想能不能引进别的商户的产品。”
  江荇之前还想拉乡邻一把,把他们的农产品也放到自己的网店中卖。
  后来发现这个不行,大家农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放到网店里,有点砸自己的招牌。
  于是江荇便给乡邻打广告,卖却不卖了。
  江荇家的网店现在上架了不少农牧同盟会的产品,算是挣个辛
  苦费。
  不过说实话,现在网店四处开花,大部分农场主或牧场主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没必要非跟他们合作。
  江荇家的网店进货渠道也就越来越少了。
  如果周榆福那边可靠,他们出种子、鸡苗和技术等,那边出人力,双方合作,把他们农场里的农产品推广出去,还挺好的。
  毕竟随着他们农场的环境越来越好,灵气越来越足,再种植面向大众的农产品已经不太现实了。
  尤其他们现在还弄出了肥料,以后肯定会种越来越多的灵植,普通作物的生长空间应该会被挤压掉。
  江荇和蛇老板一说,蛇老板也迅速明白了这一点。
  蛇老板认真思考起来,越想越觉得可行。
  江荇道:“送上门来的缘分,你跟他谈一下试试,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蛇老板:“我以为你会优先考虑和本地商户合作。”
  江荇摇头:“本地的土地都承包出去了,没太大的意义。”
  土地都承包出去了,意味着他们合作的对象变成了一个个老板,而不是最广大的人群。
  江荇他们有技术有实力,看上周榆福那儿,也是因为和他合作能帮助更多的人,且周榆福看起来也是朴实、诚恳、干实事的人。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江荇还是想为这个世界尽一份自己的力。
  蛇老板在电话那边考虑。
  江荇催促他:“你快过来,我们现场谈。”


第242章 树皮
  谈生意是蛇老板的老本行; 周榆福那边有他那边接手,江荇就放心了。
  两地的合作涉及的事情很多,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谈完。
  周榆福和蛇老板谈着谈着; 蛇老板干脆出差随他实地考察。
  江荇家的农场备受瞩目; 一举一动都落在无数人眼里。
  合作一有要谈成的迹象,立刻有无数人过来问,大部分都是求合作的。
  他们愿意依附江荇的农场,以江荇的农场为中心,发展出一个巨大的农牧业联合体。
  江荇却不愿意; 他一天接了好几十道这样的消息后; 干脆关机,将手机一扔,和杭行一上山去了。
  两人这次谁也没带; 就背了个背筐; 里面装着柴刀; 一前一后往山上走。
  背着柴刀也不是用来防身; 而是开路和砍柴; 路上要是遇见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也可能会用柴刀砍下来; 省得自己一点点折。
  山下就已经挺冷了,山上更冷,一进山,阴冷的空气扑到身上; 不像到了山里,反而有点像浸泡进了湖里。
  江荇的额头原本冒出了点汗意; 被山风一扑; 汗意全下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手臂上涌起的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
  江荇拢了拢衣服,一张口,凉风就倒灌进来:“这天气怎么那么冷?”
  “是冷。”杭行一轻轻拉着江荇,让他躲到自己身后去。“再过几天,山顶就要见雪了。”
  两人稍微往上面一点的地方走,就开始看见各种野果了。
  大部分野果都挺酸,有点酸山楂的感觉,红的、黄的、褐的、乌的……热热闹闹地挂在枝头。
  江荇从旁边路过,顺手揪一点,扔进嘴里。
  要是有哪种野果酸得味道特别清新,特别够劲,他就摘一点放到筐子里。
  带回去后,无论是做果酱还是给小家伙们吃着玩,都是不错的选择。
  两人往上爬。
  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定的任务,这样在山上漫无目的地走,其实是一件很令人愉悦的事情。
  山林很安静,又很吵闹。
  江荇这样的修行者,甚至可以听见花草树木呼吸的声音。
  除此之外,虫鸣声,鸟叫声,兽吼声,风吹过树林的簌簌声,还有远处瀑布从高处冲刷下去的轰隆声音穿山过林而来。
  两人往山上走,江荇抬头看了眼本座山的山顶,说道:“要不我们爬到山顶就不爬了?”
  杭行一:“绕去侧面,带你去找点香料。”
  江荇还没有听说过这座山有香料,当即表示非常好奇:“什么香料?”
  杭行一:“陵末皮。一种可以用来吃的香料。”
  江荇瞬间想起来了,他在古籍上看过这种香料。
  古籍说陵末三百年换一次皮,换下来的皮辛香微甜,食之延年,是非常不错的香料。
  江荇兴奋起来:“今年有成熟的香料了吗?”
  杭行一点头:“再往上一点就是了。”
  江荇原本爬山累得不行,听到他这话,瞬间来了精神,手脚并用地往上爬。
  杭行一看他爬得实在辛苦,在旁边砍了根木棍,让他拄着往上。
  陵末树生长的地方其实那边完全没有路,他们需要手脚并用地横向爬一段距离,才能见到那株树。
  山上很多虫子,也有很多带刺的树和藤。
  哪怕杭行一是山神,并没有虫子敢咬他们,树和藤也会自动回避,一路爬山下来,江荇还是爬得非常辛苦。
  好不容易爬到地方,他发现那株陵末树高不过一米五,直径也就碗口粗,它身上挂着一层卷起来的白色树皮,应该就是褪下来的皮。
  树皮卷
  成一个个卷,犹如上面挂着的果实,风一吹就“当啷”、“当啷”响。
  江荇呆呆愣愣:“树皮看起来完全不用我们剥啊?”
  杭行一:“时间不到,就算想剥也剥不下来。现在这种情况,直接摘下来就行。”
  江荇:“还挺方便?”
  他们走到陵末树前。
  小树看起来平平无奇,和森林里任何一株杂树没什么区别。
  江荇伸手摘了一个树皮卷,树皮卷很沉重,比一般的树皮重得多。
  他将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瞬间一股美妙的辛香盈满了他整个鼻腔。
  这种香说辣不是辣,说呛也不怎么呛,霸道中带着一种柔和,辛香中又有一种回甜,非常奇妙。
  江荇徒手掰了一小块树皮。
  树皮质地很硬,掰得他手有点疼。
  掰开后,断口处的气味飘出来,挥发得还挺厉害。
  他凑近闻了闻,举着问杭行一:“这个可以吃吗?”
  “有点辣,别吃太多。”
  这就是可以吃的意思了。
  江荇伸出舌头舔了舔,那种辛香更加明显,香过之后才是微痛的辛辣感,重重辛香鲜辣犹如海浪一般,在舌尖回荡不绝。
  好神奇。
  江荇将树皮举到眼前端详,他还是第一次接触香型这么复杂的香料。
  杭行一说:“这种香料最适合用来煮肉,和肉配在一起,它的味道能完美地隐身,而后突出肉的丰腴鲜美。”
  江荇抬起头:“这么厉害吗?说起来,就这么点树皮,要等三百年,是不是说明这株陵末树起码有三百岁?”
  杭行一:“九百多岁了,今年是第三次蜕皮。”
  九百多岁!
  江荇下意识低头看。
  他想找陵末树上一次剥脱下来的树皮。
  奈何这树脚下就剩一片落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