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养猫开始-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柠檬的酸汁将这田螺的肉分解了一样。
他有些意外,这种田螺颠覆了他对田螺的想象。
杰森抬头看江荇一眼,这真是可怕的养殖者,哪怕只是平平无奇的田螺也能养得那么好吃。
如果这人养了他们家的瘤牛——
不,如果这人专门帮他们养育瘤牛——
杰森坚定的目光又变得犹豫。
真是艰难的抉择。
第136章 投资
江荇家不留外客。
吃完午饭又聊了一会儿; 蛇老板起身打算带着杰森离开。
江荇送他们出去。
杰森问:“江先生,你家的咖啡太棒了,我能否买一点你家的咖啡?”
江荇:“抱歉; 我们家的咖啡暂不对外销售,如果一定要销售,我们可能也会采取以物换物的方式。”
杰森嘴巴动了动; 犹豫了一下; 想说的话到底没说出口。
江荇送他出去,假装没看到他眉目中的纠结。
蛇老板表情非常淡定,他跟江荇说好了; 等咖啡烘焙好后; 让江荇再送他一点,无论杰森这边如何,他都不缺咖啡喝。
坐在车上,杰森问蛇老板:“我听说,江先生的咖啡树规模很小,还没到种植园的地步。”
蛇老板:“暂时是那么多; 不过他家的种植规模一直在扩大; 可能明年就会扩大到两倍、三倍的规模; 小不到哪里去。”
杰森蹙眉:“他家的咖啡真的不错,难以想象; 这就是从你这里买来的树种。”
蛇老板看他; 郁闷道:“你夸他还拿我对照啊?”
“抱歉。我的意思只是; 他的咖啡很出乎我意料。”
杰森终究还是放不下江荇家的咖啡。
过了两天,江荇他们村子里来了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江港把这个消息跟江荇说了; 江荇听他的描述; 知道这就是杰森。
江荇纳闷; 问蛇老板道:“他怎么过来我这边了?”
“可能要考察你那边的环境?”蛇老板说,“这人一直挺谨慎,也挺喜欢你们家的咖啡,考察完了应该就会跟你谈合作事宜。”
江荇:“那未免也太谨慎了,他家的瘤牛真的好到了那个地步,以至于让他翻来覆去的犹豫?”
蛇老板:“怎么说也是明星产品,轻易不肯给外人。”
江荇夹着手机道:“那我确实就是吃了时间上的亏,要不然我这也是明星产品?”
蛇老板哈哈笑起来:“反正你们村的外来人口已经很多了,多他一个也不多。”
老马和赵壑都住在村里,以前松淼等科考队员也在村里住过,确实多杰森一个不多。
村里人见怪不怪。
江荇把杰森的事情跟赵壑说了一下。
赵壑说:“我知道了。他那容貌也太显眼,整个人都有一种跟这里格格不入的气息。”
江荇道:“那你帮我多看着他一点。”
“你觉得他会使坏吗?”
“那倒不至于,我们又不是搞商战,何况我家的狗子们和螣蛇都在,他根本没办法窥探农场的消息。我就是感觉他在这里怪怪的,你多帮我留意一下。”
“行,交给我吧,反正我闲着也闲着。”
闲着也闲着的赵壑很快和杰森混成了朋友。
两人都有各自的目的,办起事来很有分寸,结交起来倒很合拍。
趁着最近天气好,两人甚至买了装备,在附近山上徒步了一圈。
江荇收到消息以后感觉有些好笑,又有些好玩。
天气渐凉,江荇他们把今年的藏红花种球给种了下去。
去年的时候,藏红花种球在地下越冬,今年天气太热,夏天的时候他们把球给挖起来,放在杂物间里。
现在的种球比去年又大了一圈,想必种下去的时候一定能给他们带来丰收。
田里有许多事情要做,江荇他们最近忙碌了起来。
有九阴的五千分身在,他们忙归忙,累倒是不累。
这天,江荇带着小家伙们赶去池塘那边,后天是中秋节,明天他要回家一趟。
农场里其他东西他家人都尝过了,江荇打算去池塘里捞两条鱼带回去。
罗氏豚现在已经有一斤多,慢慢到了肥美的时候,江荇打算捞两条罗氏豚给家人尝尝。
小家伙们跟在他后面,骑狗的骑狗,骑鹅的骑鹅,最后只有江荇一个人用两条腿走路。
江荇转头看一眼:“好家伙,你们这也太舒服了。等家里的牛长大了,我一定要骑牛。”
九阴看他:“叽叽叽。”你要是不想走,我带你上去也可以。
江荇笑笑:“那就算了,你这一天也太辛苦了,不能再让你背。”
他们过去池塘那边,小蛟不在。
现在已经是秋天,山里的许多水果陆续成熟,小蛟耐不住,溜上山摘山果去了。
江荇喊了几声,没听到他的动静,只能从小船里拿出捞网:“指望它是指望不上了,走,我们自己捞鱼去。”
小一:“爸爸,我们要坐船吗?”
“对呀。”江荇将绳子解下来,慢慢把船推入池塘,“上来吧,在船上不许打闹,要不然掉水里我不管啊。”
大黑:“汪汪汪。”我们都会游泳。
江荇:“会游泳归会游泳,底下的鱼那么多,要是它们见你们肥美,给你们来上一口,你们可别告状。”
江荇家的池塘现在已经是杂食性鱼类居多,可能生存环境比较紧张,这些鱼的攻击性挺强,有时候还会互相撕咬。
为此,他们隔三差五还会将镇上的小杂鱼运上来,投到池塘里去。
投了那么多次,池塘里的小杂鱼有减无增,可见大部分小杂鱼都进了大鱼的肚子里。
小家伙们盯着清凌凌的池塘,不出声了。
要是在水下被鱼咬了,在没地方使力的情况下,它们还真不一定能打过鱼。
江荇笑了笑,划动船桨,将他们的船往池塘中心划去。
茵芦草已经开花结果,满池塘都是浮上来的茵芦草,几乎看不到底下的情景。
他们的船进入水中,水波把茵芦草推开,给他们推出了一条路。
九阴忽然:“叽叽叽!”我看到罗氏豚了。
“哪里?”
“叽叽叽。”在那片叶子底下。
江荇轻轻抽出捞网,顺着九阴说的方向看去,很快看到了叶子底下一条肥硕的罗氏豚。
他举着捞网慢慢靠近罗氏豚,等靠到了半米之内,猛地将捞网扑下去,对准罗氏豚一捞。
小家伙们伸长脖子。
橘猫:“捞到了吗?喵。”
江荇将拉网举起来给它们看,那里不仅有它们看中的罗氏豚,还有另一条肥硕的罗氏豚。
刚刚脱离水面,两条罗氏豚都剧烈地挣扎起来,将网子带动得一晃一晃。
江荇将捞网拉近,把罗氏豚取出来,扔进船上放着的桶里。
九阴它们非常有眼色地装了半桶水,罗氏豚进入水里,又自在地游动起来。
江荇:“我们再捞八条,五条我明天带走,五条我们今晚吃。”
九阴:“叽叽叽。”我也想捞。
“行,那捞网给你,我来划船,你们小心一点,别掉到水里去了。”
小家伙们把捕捞罗氏豚当成了一场游戏,它们高兴地指挥江荇,把船划到它们想去的地方。
小家伙们的捞鱼技术不如江荇娴熟,捞了好几网都捞空了。
它们每次捞空后就换下一个掌握捞网。
今天下午的时间多得是,江荇也不催促它们,就让它们玩。
很快,又轮到九阴。
九阴把捞网放入水里,猛地一捞。
它除了捞起鱼之外,还捞到了一些茵芦草和水藻,黄黄绿绿一堆,怎么也看不清楚。
小家伙们低头看。
“汪汪汪?”捞到了吗?
“喵,我看到了一抹黑色,应该捞到了。”
“叽叽叽。”好重,捞到了。
九阴说着就要伸手进去把里面的罗氏豚抓出来。
没想到里面并没有罗氏豚,而是一条圆圆的,浑身白色的东西。
江荇坐在旁边吓了一跳,整个人险些没跳到水里去。
“啊!”江荇失声叫道,“是不是捞到蛇了?”
九阴看江荇一眼,淡定地将手伸进去,捏着那物出来:“叽。”是鳗鲡。
江荇拍了拍心口:“我还以为你们把水蛇给捞了上来。鳗鲡已经那么大了?”
九阴捞上来的这两条鳗鲡都快有他小臂粗了,看起来又肥又壮,在九阴手里扭曲挣扎着。
江荇感觉自己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搓了搓手臂,说道:“赶紧到桶里,橘馋馋,你把桶盖掉过来,盖到上面去。”
江荇说着屁股还往前面挪了挪,争取鳗鲡保持距离。
一群小家伙看着他脸上,橘猫略感无语,小一体贴地用小手摸了摸他的后背,想把他的惊吓顺下去。
江荇道:“反正离我远点,我害怕这种形状的东西。”
九阴:“叽叽叽。”那你不怕螣蛇?
江荇:“螣蛇又不咬人,这东西可没灵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你来一口,咬人可痛了。”
江荇有点害怕活生生的鳗鲡,但对鳗鲡肉还挺好奇。
这可是他们专门辗转去海边买回来的鳗鲡苗,又吃了他们那么多好东西,按理来说味道应该不错。
今天就到检验这鳗鲡究竟好不好吃的时候了。
江荇指挥着小家伙们捞够十条罗氏豚,又多捞了几条鳗鲡下来,这九阴才提着小桶,大家一起下去。
江荇怕被鳗鲡咬,鳗鲡由九阴处理。
这几条鳗鲡实在太肥了,每一条都有两三斤重,骨头上附着一层肉,皮与肉之间还有啫喱状的脂肪。
九阴把它们的内脏清理出来,去掉头尾,最后将所有鳗鲡剁成小块。
鳗鲡十分新鲜,不需要过多的烹饪手段,江荇只是简单地放了油、盐、姜丝、豆豉和生粉,直接上锅蒸。
蒸熟即可食用。
今天晚上的主菜是这几条鳗鲡,配菜则是农场里出产的蔬菜。
新鲜的鳗鲡蒸出来有一种别样的鲜甜,肉质非常紧实,基本没有小骨头,一筷子下去,全都是细嫩的肉,裹上汤汁之后别有一种鲜美。
“好吃。”江荇兴奋地对杭行一说道,“你快来尝尝,我们养的鳗鲡有点出乎我意料了。”
“怎么长得那么快?”
“可能吃多了茵芦草和河万草?我们今天过去的时候发现茵芦草已经结果了,就是绿豆一样的小果子,不知道最后果实能长到多大?”
“明年夏天大概就能成熟。”杭行一夹了一筷子鳗鲡肉,品尝过后,说道,“确实挺好吃,细嫩鲜甜,带着河鲜独特的鲜味。”
江荇:“我也觉得。感觉它是我们这里最像普通的河鱼,但是比普通的鱼要好吃好多。”
“明天要带一点回家吗?”
“算了,我带罗氏豚回去,这个就不带了,家里的阿姨可能不会收拾,怕咬到她们。”
江荇道:“你带着小家伙们在家里,我回家住一晚上就回来。”
“好。你回来的时候我去接你。”
江荇收拾东西回家,他今年也没怎么回家,主要跟家里人没有太多的话题可聊,还是在自己的农场里比较自在。
为此,江大年十分不满意,自己又不想打电话,专门催身边的人给江荇打过好几次电话。
江荇到后面都找借口不接了。
现在想到要回家,江荇有点头疼,不过中秋节好歹要回去吃一顿团圆饭。
他将车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今年他们已经很赚钱,一千万的资金说砸就砸,他那辆车还是十万出头的小轿车,跟他的身份和收入严重不符。
他经常在乡村里跑,整辆车有点灰扑扑,开进去他们那个小区,比豪车还引人注目。
好几辆车看到是他都停了下来,坐在后座上的各路叔伯跟他打招呼,招呼的内容十分统一,大概是:
“回来过中秋节了啊?”
“阿荇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你们家要有口福了。”
“什么时候过来我那边坐坐?”
反正各路叔伯的态度都非常和蔼,看到他跟看到自家的子侄一样。
这当然不是他长得人见人爱,大家对他心生好感,而是他今年的农场进一步出圈,小区里不少人家都在吃他农场里出产的菜。
江荇知道这种情况,也不拿大,谁跟他打招呼,他都客客气气地喊人打招呼。
短短一段路,江荇连打招呼带聊天,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
他将车开到地下车库的时候,出来迎接他的管家严莎说道:“阿荇真是出息了,我看小区里就没有谁不喜欢你的。”
“大家是喜欢美食,可不是喜欢我。”
“我看《美食华夏》了,你在节目里表现得真棒,我都不知道你做菜做得这么好。”
“都是在外面住练出来的手艺。严姨,我后备箱里有菜,你让人把菜拿去厨房,今天晚上可以吃我带回来的菜。”
江荇将车交给严莎,坐电梯去客厅。
今天江大年也在客厅,其他人反而不在。
江荇问道:“爸,我妈他们呢?”
江大年没好气:“我这么大个人坐在这里,你就光惦记你妈他们啊,跟我说几句话能咬嘴怎么的?”
“爸。”江荇有些无奈地叫了一声,大过节的,不是很想跟跟他爸吵架,“我带了水果回来,吃吗?”
“还是柚子?”
“嗯,我那边的特产。”
父子两寒暄两句,开始大眼瞪小眼。
江荇有些坐不住了,正想找个借口回自己的房间里,江大年咳嗽了一声,对江荇说道:“我看了你那个工厂的规划。”
“我不是才刚递交上去吗?爸,你从哪里看到我工厂的规划?”
江大年含糊道:“公示的时候看到的。”
江大年:“你才投一千万进去?是不够钱还是什么原因?工厂最好一次性到位,不然每年要扩张,很耽误生产。我看你那边农场已经走上正轨,应该不会亏。”
江荇愣了一下,不知道要怎么跟他爸说他们的规划。
江大年见他发愣,眼睛不再看他,反而看向了手中的手机,嘴里状似随意地说道:“你那边钱要是不够,我可以给你投一点。”
江大年:“五千万够吗?我感觉你那个小工厂,五千万应该是够了。”
江荇:“不用那么多。”
江大年:“你正经做事业,这钱算是我支持你的。你那个厂开好了,也为当地发展贡献一份力。”
江荇:“真不用那么多。”
江大年:“什么不用?你查一查,一条生产线就要多少钱?你那么多农产品不得多准备几条生产线,还是你想用那些偷工减料的生产线?”
江大年说着话渐渐变得严厉起来:“食品安全关乎百姓的身家性命,什么地方都可以省,这里不能省。你别学那些人,不把食品安全当回事,最后全弄出去祸害老百姓。”
江大年:“江荇,你要记住,办企业,不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要对得起法律。要不然就算逃过了良心的制裁,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你别弄到最后,我还得去给你请律师。”
“爸。”江荇叹了口气,“你能不假设我现在已经面临铁窗泪了吗?”
他爸什么都好,就是实在太封建大家长了。
江荇疲惫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说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暂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我现在有点累,先回房间了。”
华颐宁他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气氛又不对劲。
江弋上来,问江荇:“爸又跟你说什么了?还是你们又吵了一架?”
“没吵架,爸就是说我开工厂的事情,让我不要违反道德与法律,要不然到时候他还得想办法给我请律师。”
“爸说话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