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她稀罕嫁呢!张建设,有能耐这辈子你活长久些,睁眼睛好好看看,老娘不嫁你,过得有多滋润!
韩小英转过身,对肖兰道:“点长,咱回吧。”
肖兰点点头,她以为小英会吃亏呢,没想到,小英战斗力这么强悍,她白担心了。
柳玉洁更是一脸的崇拜,小英厉害,把那个张建设说得哑口无言。
三人相视一笑,然后嘻嘻哈哈的一起下了山。
张建设黑着脸,冲着韩小英的背影啐了一口,走另一条路回家了。
回到家就跟他妈葛玉莲告状,“妈,你得管管贾大芳了,这还没进门呢,就算计上我了,想塞个丑八怪给我,我才不要呢!”
葛玉莲正在收拾菜园子呢,听他这么说,就停了下来,“行,妈知道了,等她进门的,妈肯定给你出气。”葛玉莲敷衍道。
她并没有多生气,贾大芳是不该拿建设的婚姻大事开玩笑,可她说的也没错,那个韩知青很能干,她家建设虽然也不赖,可给老大娶了媳妇家里就没什么钱了,要是能娶个不要多少彩礼的小知青倒也不错。
至于长得丑算什么,只要能干不耽误生孩子就成。
张建设却铁了心了,他要争一口气,不能被个丑女人比下去。
“妈,你可别哄我,这辈子我就是不娶媳妇,也不要那个小知青!”
见态度如此坚决,葛玉莲就赶紧打消了心里那点念头,儿子是她心头宝,既然不愿意就不娶,不然强取回来,也过不消停。
“好好,妈知道了,等两年妈攒攒钱,给你寻摸个好的。”
张建设点点头,他不怕等,但就是不要那姓韩的!
他在这自以为是,殊不知,吃了半辈子苦的韩小英,怎么会傻得再进他们张家的门,避开还来不及。
韩小英跟肖兰她们下山,到大队交了蘑菇记上工分,就快晌午了,肖兰她们回去了。
这时贾大芳回来了,袋子满了,看来张建业没哄她,真帮她采蘑菇了。
陶永芳跟周文静不知道钻哪儿去了,回来时衣服刮坏了,蘑菇没采到多少,自然没几个工分。
不管她们如何沮丧,韩小英记完工分就找大队长了。
刘清福这会儿正在办公室呢,见她敲门进来了,十分诧异,“韩知青,你有啥事吗?”
韩小姐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把山上的事说了,“大队长,贾大芳她这是要干什么?想坏我名声吗?再说我嫁不嫁得出去,轮不着她管吧?”
刘清福脸都黑了,这个贾大芳,一向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没嫁人就跟个泼妇似的混不吝。
“韩知青,你放心,没人敢乱打你主意,叔跟你保证。”这事儿他不能听之任之,必须要管,扯老婆舌也要有个分寸,坏人名声可不行。
再说也未必是随便说说的,老张家那一窝子什么德行,刘清福再清楚不过了。女人喜欢撒泼打滚耍横,男人唯利是图会算计,韩知青要是个性子软和的,说不定真会被他们赖去当媳妇。
到时候他想管都管不了,姑娘家名声坏了,不嫁还能怎么办?这样无赖的事又不是没有过!
听到大队长的保证,韩小英就不再多说了,“我相信大队长。”张家人跟贾大芳再怎么蛮横,有大队长压着,也不敢对她做什么。
韩小英出了办公室没多久,刚记完工分的贾大芳就被大队长叫进去了,劈头盖脸的把她一顿骂,说她再敢到处胡咧咧,就把送公社去!
贾大芳一听害怕了,被送去公社那是要拉上台子批的,到时候她还怎么嫁人?她心眼不多但也不傻。
韩小英明显不好招惹,说她几句就找大队长告状,要是大队长不管,她是不是就要去公社告?
一想到上过台子人的下场,贾大芳狠狠打了个寒颤,以后再也不搭理韩小英了,她还想嫁人呢。
刘清福不过是吓唬她,乡里乡亲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人送公社去,不过他还是把贾大芳父母找来,也说了一顿,让他们管好自家闺女,别等以后惹出祸事来,怪他不留情面!
贾大芳回家被揍了一顿,然后彻底安分了,再碰见韩小英都绕着走,也不敢打她主意了。
韩小英乐得耳根清净。
陶永芳那边又开始了,消失了一个多月的媒婆们又陆续的上门来,本村的外村的,未婚的丧偶的,各种条件的男人应有尽有,听得人耳朵都嗡嗡的,有些人啊,不把陶永芳嫁出去是誓不罢休。
最后被逼无奈,陶永芳快速的跟外村的一个年龄相当,又有些文化的青年订了婚。
就像韩小英预料到的,陶永芳不会委屈自己随便找人嫁了,在矮子中挑个高的。只是再怎么精挑细选,也不过是个乡下泥腿子,没什么大本事,跟人家刘红彬比不了,陶永芳不情不愿的订了婚,再没有媒婆上门了,她倒可以安心备嫁了。
只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越来越冷了,贾大芳出门子那天,韩小英没去凑热闹。
山上蘑菇采得差不多了,家里还有一摊子事,腌咸菜,积酸菜,她抽空还做了两双棉鞋,加上晒干的蘑菇木耳,以及一些山野菜什么的,给田姥姥邮去了,她姐那边当然少不了,谢家她没去,而是托人送去了一些。
只是包裹寄出没多久,韩小云就风尘仆仆的找过来了……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改嫁了
两姐妹三年多未见; 乍一见面免不了有些激动,彼此打量个不停着。
韩小云比小英大四岁,下乡那会儿她跟小英一样瘦瘦小小的; 如今三年过去,她比小英高出半个头; 肤色也不像小英黑不溜秋的; 瞅着白许多,是浅浅的麦色。
她圆脸杏眼,模样清秀,说起话来嗓门很大; 听着就是个爽利的人,加上一身的旧军装; 又让她添了几分飒爽。
小英是瓜子脸,眼睛也略大一些; 跟韩小云只有三分像,加上小英长得黑,站在一起要是不说的话,真不知道她们俩是亲姐妹。
韩家兄妹几个; 要说谁长得最好看的,当然是韩志勇莫属; 可惜那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纨绔; 白瞎了一张好脸。
韩小云不是一个人来的; 跟她一起的还有她对象魏正国; 或者说是未婚夫也行,两人已经谈婚论嫁了。
韩小英前世见过魏正国; 是她大姐夫; 从部队转业到通城机械厂的; 比她姐大五岁,人看着长得一般,但对她姐还不错,专程陪她姐来看她。
这两天气温低,昨晚还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韩小英一边给他们冲糖水,一边让他们到炕上坐,炕上热乎。
“小英,别忙乎了,坐这儿跟姐说会儿话。”韩小云喝了几口水,就放下手里的搪瓷缸子,拉着小英挨着她坐下。
魏正国看了自己未婚妻一眼,起身出去了,让她们姐妹单独说话。
谭雅婷也早不在屋里,正在厨房张罗做饭呢。
“小英,你咋这么瘦?”身量看着跟三年前她离开家时没多大变化。
韩小云心疼直掉眼泪,小英这几年是吃了多少苦啊,她们那个家,真不是人呆的。
“我还小呢,养养就好了,姐,你变化好大,冷不丁的见面我都不敢认你了。”不算前世,她也有三年多没见过她姐了,印象中她姐虽然是个有主见的,但人没这么伶俐,应该是下乡后硬生生给磨砺出来的。
前世受她妈的影响先入为主,觉得她姐不好相与,下乡后就没主动联系过,后来还是她姐先给她写的信。
所以她们没这么亲近,加之离得又远,彼此都在为生计奔波,见一面不容易,姐妹关系始终不冷不热的。
此时相见,韩小英心绪有些复杂,她前世过得不好,她姐也过得勉勉强强,而且因为跟家里置气,她们姐妹俩前世一直都没回过定城。
“以前在家时姐想得太简单了,以为离开就好了,哪知道出门在外的有多难,不厉害些不行。”韩小云仔细打量着小英,心里感慨,她这个妹妹最是木讷的,没想到也是个有主意的,敢瞒着家里跟三婶做交易。
“姐看你现在这样,也还算不错,至少比家里自在。”她看着小英比以前活泼不少,倒也没有多想,以为小英跟她一样,是被生活逼得改变了性格,哪想得到小英是重生回来的。
“还行,我们几个搬出来住后比在知青点清净,姐,你这是要结婚了吗?”韩小英算算前世的日子,她姐结婚期快到了。
“嗯,我跟魏正国商量,打算过了年就把婚事儿办了,他年龄不小了,家里催得紧。”韩小云跟小英说起自己的婚事,脸颊上浮现出一抹红霞,还有些难为情。
可随即,韩小云又正色道:“小英,我打算回定城一趟。”
“回定城?姐,你要跟姐夫一起回去过年吗?”韩小英脸上有些诧异,她姐怎么想回定城了?前世可一直没回去过。
“不是,小英,”韩小云欲言又止,感觉有些难以启齿。
“怎么了,姐?有话你就直说吧。”怎么犹犹豫豫的。
“大哥前天给我来信,他说咱妈,咱妈改嫁了。”韩小云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改嫁了?!怎么改嫁了,什么时候的事啊?”韩小英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定定的看着韩小云。
韩小云面色难堪,气愤得道:“就是前段时间,咱大舅给张罗的,对方是个鳏夫,比咱们妈大三岁。”
“哪个单位的?他家里有几个儿女?”韩小英紧接着问道。
“钢材厂的,有两个孩子都结婚了,工资级别不低,也有房子,大哥见过两次感觉还行,就没拦着,不过咱妈要带志强走,大哥没让。”韩小云说到这儿冷笑了一声。
她妈是做两手准备呢,怕改嫁的日子不好过,带着个儿子过去,以后也好有个撑腰的。
可志勇不成器,韩家就剩她大哥跟志强两个儿子了,她大哥古板着,怎么可能让志强被带走!
“出了房子被骗的事以后,咱妈她连门都不敢出,就别说上班了,咱大舅多少年不来了,结果一上门就劝咱妈改嫁,明摆着是没安什么好心!”韩小云咬牙切齿的,恨她妈自私无脑,若是平常的改嫁,她不会生气,她妈才四十出头,又是那样的性子,不攀附别人不依赖别人,她活不下去,可跟外人一起算计自己儿女就过分了。
韩小英一时没吱声,她妈娘家只兄妹两个,不过她爸活着的时候,就不怎么来往,好像是她妈小时候,被她大舅送走过,加上大舅娘也不好个相与,所以她爸去世,可能是怕他们上门打秋风,跟他们家关系就断了。
“姐,你不用担心,咱妈能有什么值得大舅惦记的,无非是房子工作钱票这些,可房子在大哥名下,工作是个临时工,说值钱也不值钱,钱票咱家没有,大舅惦记也白搭,咱妈现在年老色衰的,就是改嫁他能怎么着?”韩小英猜她大舅多半是为了工作劝她妈改嫁的。
他大舅比她妈大十来岁,都儿孙满堂了,但不可能个个都有工作,尤其现在上山下乡的政策紧,城里工作难找,一个临时工也会有人抢着要。
她大舅在为儿孙盘算呢!
“我想也是,不过大哥不会让他如愿的。”就怕她妈糊涂,被几句好话哄住,把工作送出去。
她得回去看看,“小英,你能跟姐一起回去吗?”韩小云问道。
“怕是不能,我下乡还不到一年呢,按规定今年是没有年假的,姐,你也不用担心,家里有大哥在呢,不会出什么事的。”她大哥老实归老实,可凡事心里有章程。
她妈想改嫁就让她走吧,反正她爸去世这么多年了,她也没为她们这些儿女做过什么,一直是她大哥在养家,她妈走了没准儿家里还能消停消停呢。
“我知道,大哥一向有担当,我倒是不怎么太担心,就是你怪可惜的,要是再坚持坚持就好了,咱妈改嫁以后就没人能逼你下乡了。”韩小云长吁短叹一阵惋惜,小英学习好,不接着读书白瞎了,她们家一个高中生都没有,小莲不知道能不能争气。
韩小英摇摇头,也不见起,她嫂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也是个见钱眼开的,只不过有她大哥压着,一时半会做不出来什么,以后就不知道了。
而且她必须要承认,没有她写的那份举报信,韩志勇不会这么早进监狱,她妈就不会想要卖工作,之后的事可能也不会接踵而来吧。
她妈那人一向自私,儿女们在她心里,除了利用和依靠没有别的用处,可折腾了一圈下来,发现所有儿女都靠不上了,她妈就打算另辟蹊径,为自己以后打算,。
改嫁的事不一定是她大舅说劝两句后心动的,估计她早就想了,只是碍于颜面没主动给自己张罗罢了,她大舅一劝不就正好有了借口。
韩小英想得通透,只是没跟她姐说,不然她姐免不了又要生气,气坏了身体犯不上。
谭雅婷在厨房做饭呢,小英不放心,拉着她姐出去看看,亲姐妹也不用见外,韩小云也有一手好厨艺,姐妹俩做了好几道菜。
等热热闹闹的吃过饭,魏正国去男知青那边休息了,她姐妹俩还有谭雅婷又说了半天的话才睡下。
韩小云惦记家里,见小英过得不错,她就放心了,在宋家堡住了两晚便匆匆离开了。
她走之前给小英留下一大包东西,除了几斤羊毛线,其他全是吃的,是生怕她跟魏正国来了,又是吃又是住的,让小英难做,还特意留下十斤通城小米,可谓是替妹妹考虑周全。
韩小英也准备了一包东北特产,让她姐带回家去,之前她没想往家里寄东西,怕被她妈给惦记上,到时候甩都甩不掉。
现在好,不用担心了。她还让她姐到家就给她写信,迫切想知道家里的情况。
姐妹俩嘴上都劝彼此不用担心,可怎么能不担心?她们那个妈扔下一大家子,说改嫁就改嫁,当时指不定怎么闹腾呢!
送走韩小云跟魏正国,天冷就越发冷了,生产队合算完工分分粮食。
韩小英大半年的工分折算下来,够她一年的口粮,但没余下几毛钱,其实她还算不错,至少没倒挂。
谭雅婷就不行了,她没分到多少粮食,只能拿钱买工分,勉勉强强凑够了明年的口粮,至于其他东西就不用想了,给钱也没人乐意跟她换,她也不缺。
她家里早就给寄来一包棉衣跟吃的东西,不知道多少人嫉妒羡慕呢。
韩小英收到定城来的信已经快阳历年了,她妈改嫁一个月了,工作自然是带走了,只不过不在灯泡厂了,跟人家换去了机械厂,现在在机械厂的食堂上班。
她大舅的幺子也被弄进了机械厂当学徒,可见劝她妈改嫁是捞到了实惠,那个鳏夫有些能耐,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看上她寡妇妈了,韩小云在信里没说,韩小英也无从得知。
家里眼下还好,韩小云带着对象回去了,给家里添了几分人气,小莲懂事了,知道主动帮忙干活做家务带侄子了。
只是志强还小,梦里想妈哭了好几回,可即使哭他也不愿意随娘改嫁去继父家生活,可见他对齐淑珍也没大家以为的那么眷恋,谁离开了谁不能活?
第58章 谢伯伯
快进腊月了; 天气越发的冷了。
天冷,韩小英不爱出门,她把织好的毛衣放进袋子里仔细封好; 转身交给谭雅婷。
叮嘱道:“婷姐地址你收好了,别弄丢了; 天冷你多穿点; 手套戴上,我给你灌了个热水袋别忘了拿。”
谭雅婷穿上了军大衣,头上裹得严严实实的,她正要跟郑家和要去公社呢; 顺便帮小英寄个包裹。
听小英这絮絮叨叨的,她忍不住打趣道:“知道了小管家婆; 都说了好几遍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