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洺州在哪啊?”赵士程疑惑地睁大眼睛。
“在河北路,离邯郸甚近,”赵士从给他解释道,“邯郸,就是赵国首都,太行山中部,离外祖家甚近。”
赵士程眼睛一亮。
邯郸啊,他当然知道,离上党、太原非常近,就隔一座山的距离。
巧了么不是,虽然不是正好在太原,但也算能凑合,如果也能弄出一只势力,正好就能和京城这边的五哥相互衡制、不,是相互帮助。
而且大哥看起来就比五哥稳重……
这就有戏啊。
赵士程那纯洁的眼神顿时更纯洁了,他软软地道:“大哥,你累不累啊,我给你搽搽汗,是那些人吵到你了么?”
说着,伸着胖胖的小手就要去给他搽汗。
赵士从额头的细微汗珠是因为喝了不少酒的缘故,但谁能拒绝一个可爱的,关心你的弟弟呢?他一时感动又怜爱:“虎头真是我的好弟弟,来,这里太吵了,哥哥带你去后院休息。”
反正婚宴已经吃得差不多,不差他这么一个人去接待宾客。
赵士程在路上问他各种小问题,他有很有耐心地回答了。
他是父亲和母亲的嫡长子,所以管教甚严,如今已经二十五岁,升过两次官,结婚了,妻子是西北将门刘家刘仲武的女儿,且已经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比赵士程都大了。
平时生活还算美满,做为五品防御使,他的钱财还算丰盛,洺州那地方既非前线,又靠近河北路首府,十分繁华,这些年他在那里置了不少地,妥妥的一个成功人士。
赵士程听得很认真,且很满意,西北的将士家族,都是有兵有将的,证明兄长手上肯定也有不少人手。
这条鱼可比五哥更大啊。
嗯,还有一个多月,就是爷爷济阴郡王的六十大寿,大哥暂时不会回洺州,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把大哥也骗、也拉拢到自己的朋友圈里。
对了大嫂也不能放过,听说那位刘家姑娘的父亲就在陇西任职,到时把刘家也拉下水,那么,想找到或者招纳那位李彦仙大佬,可就容易多了。
再者,西北军的健儿个个能征善战,南宋的大部分将官,都是西军的基层将士,如韩世忠,吴家兄弟,张俊等等,先捡上几个,怎么都不会亏。
就这么定了,不过,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现在嘛,得先解决另外一件事情。
……
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自然是排在第一,赵士街与妻子一夜温存,琴瑟合鸣,感觉到了人生的大圆满。
第二天一早,两人带着绵绵爱意,起床梳洗,新妇需要给母亲敬茶。
梳好长发,涂上脂膏,赵士街拿着细笔,为妻子描眉。
然后,他突然想起一事。
“敏儿,为夫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赵士街眉眼里带着爱意,将一个精致的楠木盒子拿出,期待而忐忑地递给她。
姚金敏带着期盼,打开匣子,顿时一惊。
匣子里摆着一叠厚厚的契书,每张都是地契,还是汴京城外的地契。
这些地皮有多贵重,姚金敏当然知道,一时头晕目眩,眼里的都仿佛冒出了光。
“这、这些,都是给我的么?”姚金敏深吸了一口气,强行维持住镇定。
“自然是你的,”赵士街语气里带上自豪,“有了这些田宅给你傍身,将来,你想要什么的首饰布料,都可以随便买。”
“夫君你……”姚金敏感动的热泪盈眶,拿着田契就抱住了相公,语音里带上了呜咽。
得夫如此,她此生何求。
一番感动后,姚金敏实在没按捺住,拿着田契一张张翻看,但翻到一半时,却觉得不对。
这剩下的,不是田宅地契了,而是各种契书,是修筑园子的契书,各种料材的单子,那些数额有些高了,高到让姚金敏一时心打鼓。
“夫君,你、”姚金敏有些困难地问道,“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啊?”
她知道婆母算是有钱,可是这些数,换成他是婆母,肯定也是舍不得的,而且这么大的园子,修在京城附近,真的不怕违制么?
这是大事,看时辰还早,赵士街于是趁此机会,将七弟拉他做生意的事情,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这大起大落太刺激了,姚金敏一时头晕目眩,拿着老公的那些借据契约,一个个翻看,顿时觉得呼吸都顺不过来了。
恨不得冲上去捏住夫君的领子摇晃,让他退钱。
但强大适应力,让她生生忍住了:“夫君,那,那这园子要是亏了,如何是好?”
天啊地啊,她就是一个长这么大手头钱财从没超过两贯钱的小姑娘啊,为什么才嫁过来,夫君就告诉她已经欠了几十万贯,这是要吓死她吗??
赵士街忍不住笑道:“不会亏的,如今我广借宗室,前些天有个族兄问我会不会亏,我便告诉他,这只是缺钱而已,只要再拉些亲友进来,就能把这东西建好,到时日进斗金,绝不在话下,就算亏了,也只是要晚些还他钱财罢了。”
“那、那他,他怎么说?”姚金敏问道。
“他听了,决定再去找些宗室,免我匮乏。”赵士街大笑道,“好了,走吧,敏儿,母亲还在等着我们去敬茶呢。”
姚金敏抹着眼泪说好。
“敏儿,你怎么哭了?”
姚金敏咬牙道:“我在想、我能嫁给你,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赵士街感动地低下头:“我亦如是。”
于是新郎带着新妇去拜见了婆母,很快,种氏带着笑意,接了对方的茶,又将自己的镯子做了礼物,便握着媳妇的手,感慨道:“敏儿你既然已经嫁了士街,便要打理家业,正好,士街那园子,从今日起,便给你做主了!”
姚金敏低下头:“谢母亲!”
好吧,她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婆母那么着急娶她入门了。
赵士街,你这傻子!
看我回去怎么和你算账!
第72章 一环接一环
赵士街在新婚的第二天; 被心爱的妻子狠狠收拾了一番,不得不指天势日地表示,以后绝对不敢有任何隐瞒; 更不会去主动制作惊喜。
嫁都嫁了,后悔也迟了; 姚金敏不得不打起精神,细细思考这个大坑如何去填埋。
然后; 再看了看整个布局,这位年轻姑娘忍不住内心微动。
虽然入了坑; 但回头看看,这个计划,似乎很是可行啊; 其它的就算了; 如果全城真的只有那么一个地方卖脂膏; 就算要坐上一个时辰的驴车; 好像也没有问题。
想得更远一点; 若是真是建上铺子; 那投入的钱,不但能全收回来; 还能赚上一笔超大的款项; 或者说; 建成铺子; 拿去给他们还债; 好像也抵得住。
再者说; 真有这样一个大园子给女眷出游待客休憩; 别的不说; 她自我代入一下; 还是很乐意的,所以,结论就是,这活计肯定是做得!
不但做得,能做好的话,将来她必定是财源滚滚,能做成传家的根基。
而她要耗费的,只是一些心力而已。
这么一看的话,那傻子好像还有功劳?
呸!不过是歪打正着,这小傻子被人卖了都不知道,能有什么功劳。
就在心里怒气消了大半时,旁边面壁的赵五公子偷偷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给我站着,动什么动!”姚金敏怒叱道。
赵士街小声道:“敏儿啊,我七弟来了,你看,是不是给我留一些面子啊……”
好吧。
虽然姚金敏气他隐瞒自己,但却也不愿损了他面子,便拍了拍身边的椅子,示意他坐过来。
赵士街长舒了一口气,笑着地坐到妻子身边,不但把手搭在对方拿账本的右手上,还靠得很紧。
于是赵士程一进屋就吃到了一口狗粮。
他左右看看,没看到婢女,想是五嫂收拾老公却还是给留了面子,所以都遣开了。
赵士程爬到旁边一个凳子上,感慨道:“看来五哥你这是过关了啊。”
赵士街点头,姚金敏却是微微皱眉,她对这个年幼的小叔本是很有好感的,但夫君说这些计划都是这个五岁的小孩子提的,这却让她有些畏惧——如果是假的倒也罢了,可若是真的,却有些吓人了。
虽然她也知道大宋神童不少,但大多是诗书上的成就,而这个小孩,能五岁就把人心算到如此之准,却着实让人害怕。
“这是怕了么?”赵士程眨着眼睛看她,“其实嫂子也不必害怕,若是畏惧这个园子,我可以告诉母亲,让她接下这个摊子,但到时这园子的归属,可能就不再是你,可是大哥大嫂了。”
姚金敏心中一动,露出一点动摇之色,但片刻之后,又立刻摇头:“不,这是夫君数月心血,我虽不才,却也愿意试试。”
她不是傻子,这样的事情虽然有不少危险,而同样也少不了收益,对她的子嗣和将来都有益处。
“先前我和五哥谈过了,这园子,有一成归我,五哥固执,这个不是改的,”赵士程坐在她身边,认真道:“我怂恿他建这个园子,其实也有我的想法。”
话说到这份上,姚金敏自然不会把他当成一个小孩,便道:“请小叔细讲。”
“我有一位师父,精通炼丹,如脂膏这样的东西,必然还会有,所以,我需要放在嫂嫂这里售卖,免得横生枝节,”赵士程有些无奈地道,“我远在密州,这些年肯定需要有人在京城为我的生意掌掌眼,这才圈了哥哥,影响到嫂嫂,还请勿怪。”
姚金敏不由笑道:“我以为是什么大事,便只是这些小事么?”
“不然呢,总是我嫡亲的哥哥,真要坑了他,母亲岂会放过我,”赵士程翻了个白眼,“娘亲说五哥不太聪明,我这不也是带他赚点钱财,免得被母亲说我吃独食嘛。”
姚金敏心想也是,若不是想帮家人,这种办法,公公婆婆谁不能做,又可必让傻傻的夫君来主持,都是宗室,还能赖账不成?
刚刚紧起来的心便自然放松下去,姚金敏和这小孩生了一点知音之感,道:“夫君愚钝,却诚实良善,家里和睦,能嫁进来,是我的福气。”
“嗯,我就怕你多想,所以,这个方子,送给你了。”赵士程左手倒右手,把一张歪歪扭扭的纸递给了她,“应该会让你安心些。”
“叔叔何必如此客气,”姚金敏接过那张薄纸,轻轻一扫,但下一秒,眼睛却像是粘在上边,很难移开。
赵士街好奇地伸长脖子,见只是一个草木灰泥的方子,上边写着配方,还有画出来的奇石图样,不由笑妻子没见过世面:“不过是改良的土方子,能让园子修快些,看你那样啊——嗷!”
赵士街摸着被掐青了的腰,连连嘶气。
姚金敏不悦地看了他一眼,这傻子没缺过钱,当然不知道这方子有多厉害,冷笑道:“你这傻子懂什么,光是这个方子,就比那园子值钱!”
若真能由人造出奇石,那么,就又多了一个赚钱手段,要知道整个京城都是开阔的平地,少有山石,这奇石素来价格高昂,自己就算卖不到那么高,但一些普通人家,肯定愿意买上几块回去装点园子。
有了石头和脂膏,她就不必再担心那园子修不起来,甚至她已经准备弄一个“奇石园”来打响名声,现在都能收回成本。
唯一的问题是……
姚金敏迟疑许久,还是道:“这方子太贵重了,价值连城,你,你就真的就这么交给我么?”
赵士程傲娇地抬起头:“不交给你,难道还要交给五哥么?你能放心?”
姚金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看了一眼旁边的郎君,轻声道:“那我便收下了,谢谢你。”
“那我去学琴了,你可不要再生五哥的气了。”赵士程从凳子上梭下去,“我可是偷偷跑出来的。”
姚金敏嗯了一声,看看小孩子消失背影,嘴角的笑意久久不散。
“敏儿,你怎么哭了?”赵士街看到妻子眼角的泪水,一时手忙脚乱,伸着袖子给她抹泪。
“我只是,太高兴了。”姚金敏一边笑,眼泪却如何也止不下来。
她一个人,在以前的住处孤单了那么久,那么小心地生活,可是刚刚,却有人告诉她,她已经被接纳了。
她已经有了新的家,他们是一家人,所以相信她。
终于,她也有家了,有一个愿意相信她,保护她的家人。
少女扑在夫君怀里,毫无顾忌,大哭一场。
……
赵士程哼着歌,弹着超欢快的牛崽很忙,周总的歌曲节奏强烈而明快,像是乐队里唢呐,把周围其它学琴的亲戚们都给整不会了。
教琴的老师就很无奈,给小孩子放了半个时辰的假,让他不要再骚扰别人。
赵士程于是快乐地跑了。
他是有目的地的,他的大哥,他刚刚回京城的大哥,和他的夫人,带着两个儿子,住在靠东边的院子里。
按小蝉打听的消息,大哥赵士从似乎是个顾家的好男人,回到京城后虽然和一些同窗故旧聚会,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里,陪着嫂子和侄子。
嗯,可以去找他拉近一下关系,毕竟是一家人呢!
赵士程心里琢磨着要怎么把大哥一家拉入伙,沿途婢女看到他,知道他的身份,也都没有阻止。
到了东边小院,见大哥正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坐在树荫下饮茶,那女子眉宇间带着几分惆怅,似乎正在为难,一名婢女正在他们身边打着扇子。
靠近了,就听那女子道:“爹爹这次要回京城,听说他旧伤未复,这一路奔波,也不知何时能至,我还能不能见上一面。”
赵士从道:“必是能见的,这是你家,你想留下多久都可。”
刘氏道:“爹爹这次立下功劳,又难得来到京城,若是能请太医院给瞧瞧,必会好上许多。”
“这你放心,为夫已经去打点了,必能为岳丈请到好太医。”赵士从安慰道。
“唉,这次积石军的功劳,明明是爹爹立下的,”刘氏恨恨道,“但就因为那童贯不报,爹爹也不上禀,生生被吞下了。”
若是别家,这样说童贯,必然讨不了好去,但她是宗妇,倒是抱怨几句,也没什么问题,童贯势力再大,手伸不到宗室这边来。
“官家不是派人去问候了么,还给九位弟弟都封了锡阁门祗候,”赵士从不由笑道,“连十一岁的锜弟都封了爵,你还不高兴。”
刘氏叹道:“我只是心累,爹爹兄长们,如今都要在童公公手下效力,他又素来贪功,我替他们委屈。”
赵士程这时已经走了过去,听到这里,心中一动。
这位嫂子的父亲,好像身体不好?
就他所知,从军的旧伤,多是感染造成的陈旧性炎症,若是这样的话,抗生素倒是很有用场啊……
这时,就听赵士从道:“我倒觉得还好,童公公虽然贪功了些,却愿意放手让治下将领出兵,从不多加干涉,不用阵图,已经算是好的经略使了。”
刘氏终是展颜,感慨道:“夫君说得也是,若是徐禧那种只知读书的上峰,别说立功,连身家性命都有难。”
于是两人又言笑晏晏,聊起了儿子的读书问题。
大哥也很会哄人啊。
赵士程眼前一亮,五哥那种老实孩子太没有挑战性了,大哥这种聪明一点的,应该会给我更多乐趣吧?
第73章 一个小忙
大哥也算是人生赢家; 他是嫡长子,从出生起,资源就没有停过; 又有娇妻美眷,儿子也有,官职不用奋斗,到了年限自然就升上去,这样的人生; 除了躺平享受,似乎也没有别的要求了。
对他来说,和老爹一样发展些业余爱好,凑合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