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束水冲沙!简单几个字,却仿佛给张叔夜打开了一扇大门。
这些年来,他任开封府尹时,开封段的黄河治理也归他管辖,见过太多的失败,这些年来,朝廷一直都是力主改回故道,屡屡失败,而这个办法,却是从未见过的……
“当然不是。位置,配合的水坝,还有财源,都是成功的关键,”王洋这次就没急着表现了,这个饼可比西北赚钱大多了,得继续画,他看车架来了,便道,“但这些事,太遥远了,还是等我把密州的河堤修好吧,张监司,在下尚且有事,先走一步。”
张叔夜却不想等了,他伸手追了上去:“且慢,王里正,你何时有闲暇啊——”
第112章 梦想重来
有需求就有地位; 在经过一番拉扯后,张叔夜的态度终于显得谦卑了起来。
他一改先前走马观花的态度,带着最近沉迷小报财经版的儿子; 开始认真地观察起这密州的行事风格。
要了解,当然就要加入; 张叔夜发现这里房屋租赁价格便宜; 正好住了两天的高档客房,囊中已经空了大半,便找了牙人; 准备租上小院; 暂居几日。
“这位客官啊,”在新镇的当牙人的铺子倒是有几家,接待他们的牙婆听到他们想要小院; 神情便都复杂起来; “这新镇的宅子,大多是民夫们为了省力省料自己修的; 大多连成一排; 这还真没有几个单独的院子,那独院都是商坊管事们修筑落成,有倒是有,但这价钱嘛……”
张叔夜明白; 他的要求也不高; 便道:“那便来一间普通的屋子。”
牙婆最喜欢这种好说话的客人; 便带他们去看了手头上的几处宅子; 最后; 张家父子选了一处临近港口; 方便去寻王里正; 还能常常吃些海货的摊子。
这仔细一观,果然发现了更多不同之处,在张叔夜接受到知识里,不扰民就最大的德政,如在县之下,乡村之中,官府是不会管其中的纠纷行事的,通常都是由宗族自行解决。
如修桥铺路这些事情,多是由乡县之中的士绅来捐献,若是由县中来做,通常就要发起力役,扰民伤民。
这里却是不同,这里的“街管”能拿到一部分的补偿,被王里正调来指使。
他还从这些街管手里拿到了一本薄薄的册子,里边写的内容十分简单,如注意防火,需爱干净,邻里亲睦等等,教导他们热爱家乡。
如果是以前,张叔夜会觉得这些事情是扰民之举动,但如今在王洋手下,整个新镇以一种他想都不敢想的速度飞快发展,让他瞠目结舌之余,又思索如果是自己治理,能不能做到……
结果自己是不可,这其中就有一个最大的难题,这种建设,需要极为恐怖的钱财,他完全不可能做到。
带得这样的惆怅,张叔夜拖着一个可以折叠的小马扎,坐在王大人的衙门口,一边看着小报,一边等着他出来。
这马扎可真是不错,是毛线编成的坐垫,随便一叠,拿着就走,想坐就坐,对他这样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就很合适,等回了西安草场时,一定要带起一个回去。
衙门毕竟是人家的办公之地,他为了私事,还是不要进去的好。
而等了一会,他看着一名身着罩衣的军士,带着放文书的竹筒,从远处走来,进入了王洋的宅府。
嗯,刚刚那人的打扮,好像是军械司,军械司的人到这里来做何,难道这里也有密州司库也要找人来打制军械?
好奇之下,张叔夜,便腆着脸,在王洋陪着军械司的人出来时,问能不能看看密州的军械如何。
王洋本想拒绝,但心说这事在西北军方许多人都知晓了,也不差这么一个,便带着张叔夜一起,去了铁坊。
铁坊全称是赵氏山水钢铁联合作坊,非常大,有着三层楼高的大炉,浓烟日夜不停歇,顺着季风飘向了北边。
这里的工人大多裸露着胳膊,用着钳、锤,锻压着浇筑而出的铁件,手上还大多套着手套,有一个人的手套不小心落到了烧火的铁件上,却不见起火,而是更加白了几分——张叔夜大惊道:“火浣布!”
王洋看他一眼,不明道:“什么?”
张叔夜把王洋拉到一边,忍不住低声跺脚道:“火浣布啊,是大食进贡我朝的神物,投之火中则白,哲宗年间,得了火浣布七寸,视为珍宝,到现在这七寸的火浣布都是官家之物,你们这是搞什么!”
王洋额有几声,才低声道:“这,这倒未听过,这是……这是有一次海船遇难得来,不知此物如此宝贵。”
屁呢,这是师父提供的方子,把蛇纹石碾压成鱼松一样的东西,然后像纺线一样做成线,再织成布,做成手套,因为他小人家说这东西有毒,所只织了一批,就没有再用了,更没有拿出来卖,谁知道会是这么贵重的东西。
张叔夜痛心疾首道:“这布还有么,我想买几尺,做一件披风……”
“也许有吧,等会我在仓库里给你找找。”王洋随意敷衍道,“我这正忙呢。”
于是又带着人,前去了盔甲间清点货物。
在这里,大批铁铠随意地堆放在墙角,涂了层气味很重的油防锈,而另外一边,巨大的吊锤一上一下,飞快地捶打着各种才浇筑出来的铁件,淬火后放到退火炉中退火。
那吊锤不是用的水力,而是用的链条,由人踩动齿轮,将其抛到空中,再重重落下,让整个房间是噪音巨大。
整个流水线有数十人,各司其位,一件铁甲从浇筑到送出,只花了片刻时间。
张叔夜哪见过这种场面,感觉那铁锤就是打在自己脑子里,把脑子弄得嗡嗡的。
而那位军械司的人也很平静地清点了数量,便和王洋离开这吵闹的房间,在外间讨论起什么时候运送。
“这里怎么能打铁甲……”许久,张叔夜头重脚轻地走出来,神不守舍地问那年轻人。
“嗯,还不是朝廷的军械司,总是那么慢,次品多,要价还贵,种彦崇就直接找上了京东东路的转运使,由他们延安府路出铁胚、碳石,交由密州打造,”王洋轻描淡写道,“如今这订单供不应求,已经排到明年了,刚刚那位就是延安府路的军械监司,每隔一月,就要来清点数目,就怕被别的军州截了去。”
张叔夜深吸了一口气,看铁坊的目光就充满了羡慕,他当年在兰州当参录军士时,要是能有这样一只铁甲君,他敢去和西夏的铁鹞子别苗头……
西北价格昂贵的铁甲,需要一名铁匠至少一个月的辛苦捶打才能用的铁甲,在这里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筑了上百具。
如果能,要是能带着这样的一只大军,幽云应该也能收复吧——前些年他出使辽国,那边的军械兵马废弛至极,草场不是养羊就是种上了庄稼,听说平定边患都是用辽东和女直人,夺去幽云十六州。
就那么一小会的时间,张叔夜几乎已经把以前做梦才敢想的事情又想了一遍。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怎么能如此神异。
如果说,前天他还觉得王洋只是给了一个治水的思路,不一定能成,那么,如今,他觉得这可能性相当不低了。
有这么赚钱的行当,有这么多的军州人脉支持,别的不说,这密州如此发展下去,绝对不是任何州县可以比拟的,能治理出一方盛世,本来臣子们可遇不可求之事,更不必说这密州可能还关系到军、民、财三方大计。
这种州府的职位能落到他头上,分明是他福气,他先前居然还挑三拣四地嫌弃!
真是迂腐、愚蠢、罪过啊!
想通这一点后,张叔夜更再也没有了先前那为官多年的架子,态度谦卑地仿佛不是在对待一个白身后辈,而是一位四品的同僚。
“这有奇物,必有其人,”张叔夜含笑道,“真是想一见令师,请他指点一番啊。”
王洋微笑道:“这是一定。”
你早就见过了。
他转身上了车驾,而张叔夜没追,他厚着脸皮,背着马扎,挤上了马车。
“王公子,在下想求见宗知州,不知可否引见……”既然准备上船,张叔夜便没有了那么多顾忌,在他看来,如今一点风险也不敢担,那么还是早点回西安草场牧羊割草算了,少想什么名留青史,大有作为的美梦。
王洋疑惑道:“这倒不难,可是张监司,你就看了这么一个铁坊,不觉得是奇技淫巧,与民争利么?”
张叔夜感慨地摇头:“老夫也曾跟随朝廷变法,变法所行,无非是开源与节流,可这些年,开源,那都开得是什么源,青苗法、差役法,为何皆为害法,不过是由贫生奸计,由富生是非罢了,你这新镇不同,那开源,是真开源,这上上下下,商也好,民也罢,军也亦然,皆可从中得利,无非多少而已。”
王洋一时惊讶,他是得了老师著作,才明白生产力的事情,可这张叔夜,居然也能从中看出一点苗头,这也是很了得了。
张叔夜继续道:“神宗故去后,旧党几乎全废新法,我等变法一脉,皆在苦思为何失败,到哲宗亲政时,章相又将新法改良,重新施行,有几分成效,却还是无改本朝三冗两积,后来蔡京为政,这新法,便几乎全成了盘剥民生的恶政……”
说到这,他长长一叹:“自此,我辈变法一派,皆尽茫然,不知何处来,何处去,更不知这大宋的法,到底还能不能变!朝廷之中,诸臣皆没有心气,只由得官家行事,皆因不知如何改,如何作,更养不名望,无名望,非名臣,便止不了官家的性子……”
王洋忍不住道:“一定得是名臣,才能劝谏么?”
张叔夜无奈道:“人微而言轻,若是欧阳修、范文正、王荆公那等人物,陛下不听劝谏,便能带领群臣劝谏,若还不依,必被天下议论,而如今嘛……”
王洋终于有些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当个名臣,便点点头:“原来如此!”
张叔夜感慨道:“但如今,我看这新镇,却大有不同。”
王洋矜持地笑了笑,这他当然知道。
“这不同之处,非是繁华富庶,”张叔夜沉声道,“繁华之地,天下难以比得过东京城,而这新镇,却是有另外一种开源之路,若是此路去畅行天下,则法可变,路可改,若潜心而为,在我闭眼之前,说不得,便能见到这大宋一改积贫积弱,重回汉唐之盛世!”
王洋忍不住泼冷水道:“这,张监司啊,如今的官家,似乎并无变法强国之志啊……”
你们这些变法党,是想披我恩师的皮?
张叔夜微微一笑:“此事岂是一年半载可行,当是十年、百年为计,至于官家——凡持国者,有几人不想要名留千古,时间长了,总会有所改变。”
王洋这才点点头。
张叔夜很高兴他的态度,当然,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出来,本朝历代官家,寿数都不长,他这没五十岁,就已经是三朝老臣了,如苏辙这种仁宗年间的进士,都已经是五朝老臣,没准他们成势时,就能换上一位新的、不那么胡来的官家呢?
第113章 来,加入我们吧
张叔夜的加入; 不算是什么秘密,没有多久,王洋就把这事以书信告知了山水和宗泽等着; 准备安排他们的会面。
赵老爹算是随行人员,旁观了这场拉人诈骗案,若无其事地给儿子祝贺。
“当初宗泽帮着咱们的时候; 也没看你觉得厉害啊。”赵士程疑惑地问他老爹。
赵仲湜坐在树荫下,感受着海风的吹拂,漫不经心地道:“宗泽毕竟只是个没有后台的清官; 他上位或者是下位; 都是咱们一言可决,张叔夜不一样,他是徐国公之后,又是蒋之奇的门生; 认识很多变法之辈,只要他愿意; 能动用的势力; 还是不小的。”
赵士程懂了; 于是又请教老爹:“如今朝中还有很多变法之辈么?”
“还有不少; ”赵老爹随意道,“像张叔夜的族弟张克戬,王洋的他父亲; 都算是变法一党,可惜蔡京争权夺势; 凡是不支持他的; 要么被流放岭南; 要么被贬斥闲置; 更惨一点的,就和司马光苏轼一样,上了‘元佑党人碑’,子孙后代都不得入仕。”
赵士程不悦道:“老爹你语气怎么还兴灾乐祸啊?”
赵仲湜抿了一口茶,浅浅一笑:“不然呢,难道还要忧国忧民?那不是士大夫的事情么,咱们在一边吆喝两声、看看热闹得了,真去针砭是非,反而会惹麻烦。”
赵士程也明白不能要求老爹更多,便又打听了一些朝中秘密,老爹到底是宗室,消息渠道特别广,加上大宋那一塌糊涂的保密业务,基本把朝廷最近十年来的党争给弄明白了。
总的来说,当年新旧两党因为变法而相争,双方都杀红了眼,你来我往,把能干事的臣子也处理得差不多了,后来蔡京上位,得了圣宠,变法党都以为可以继续大干一场了。
结果蔡京可不理什么新党旧党,把不依他、曾经惹过他的,无论活着还是死了的,统统都列到一个名单里,刻成石碑,立在各地示众,并且这个名单还在持续更新中,听说去年他下岗之前,又更新了一下。
他这么唯我独尊,支持他的人有志之士自然少了,同时,反对蔡京的人也没有闲着,他去年下岗,就是反对派的一次努力,就是不知道能张商英这批人,能支持多久。
赵士程心说那就短得很了,历史上,蔡京四起四落,遇到宋画宗,他的落的时间就特别短,基本没分开超过两年。
大宋这局面,不好整啊!
就在这时,赵仲湜突然站了起来:“虎头,你看那边,快看!那有鲲鱼!”
赵士程转头看着远方海面,虽然隔得很远,但还是能勉强看到有一大一小两条鲸鱼,正在喷水换气,阳光透过水雾,形成一道极薄的彩虹光圈。
“鲸鱼嘛,有什么好看的。”赵士程反应就很平淡了,若是离得近还好,那么远,就看个影子,也拿不了手机拍照,有什么好激动的。
赵仲湜就很不悦:“我怎么有你这样无趣的儿子,唉,这鲲鱼难得一见,渔船都不敢靠近,古有秦皇临海而射杀大鱼,可惜你这里没有床弩,要是能亲手摸一摸,那该多好。”
赵士程心说你要真像秦始皇一样射条鲸鱼,画宗还不嫉妒死,少不了找你麻烦——咦,鲸鱼?
他看像远方大鱼,心中微动,思考许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鲸鱼的油在石油没有诞生前,是西方最重要的工业油脂来源,但这于他不是必需的,他可以点煤裂解成石油的费托合成,也可以去南海或者延安府钻石油,没必要发展什么捕鲸鱼产业,食物链上层的生物很容易灭绝,还是给这些生灵多一点活着的机会吧。
大航海用来商业贸易就足够了。
……
出来许久,赵仲湜吃海鲜淘珊瑚,也算了好些日子了,便问儿子事情办好没有,办好了,就回密州吧。
赵士程思考着要不要再见一见张叔夜,但第二天听王洋汇报,说张叔夜准备去密州与宗泽见一见,便回复老爹事情办好了,可以回家了——他准备到时在密州见机行事。
话说大宋能臣还是很多的,比如昨天老爹说的张克戬,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张克戬也是抗金英雄,虽然打不过金人后来就与城共存亡了,但毕竟也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物呢。
于是在王洋的穿针引线下,张叔夜与儿子也上了赵家的车驾,随着赵家的车队,一起去了密州。
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毕竟赵氏商行的保护伞就是赵仲湜一家。
赵仲湜还邀请了张叔夜一起坐他的马车,顺便叙叙京城的旧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