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糙汉的娇娇媳-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兰赶忙摇头,“孩子都大了,现在补办婚礼还有啥意义?就算是补办了,结婚的感觉肯定都不一样。”
许兰说的倒是实话,补办婚礼的话,不如一开始结婚时的那种感觉。
也因为这样,许兰就挺羡慕寝室里这几个没结婚的。
到时候都能穿漂亮的婚纱,当一个美美的新娘子。
高芳芳见这十几套婚纱都挺好看的,一时间也不知道选择哪一套好。
在选择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人的选择困难症呢。
沈漫漫道,“你先自己上身试一试,看看哪一套穿在自己身上最好看。”
高芳芳也不赶时间,拿着婚纱一套套的都去试了。
室友们再看一看,给她做一个参考。
到时候在这些衣服当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来。
看着高芳芳试穿上的衣服,每一套都挺不错的。
本来高芳芳人就比较清秀漂亮,这会儿是衬托的人更漂亮了些。
最后纠结了半天才选择了一套出来,定在了结婚的时候穿。
高芳芳拿了衣服后,冲沈漫漫问道,“沈同学,这一件婚纱多少钱?”
听到高芳芳问价,陆晓雪和孙明慧都竖起来了耳朵,同样比较关心价格。
等她们结婚的时候,也希望能穿婚纱。
可是这么漂亮的婚纱,肯定价格不便宜,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
如果太贵的话,他们结婚的时候想穿也不一定能穿得上呢。
沈漫漫直接表示道,“要啥钱,你是我室友,你结婚了,我送你一套婚纱,就当是对你结婚的祝福了。
等以后陆同学和孙同学结婚了,我都一人送一套。“
“啊?直接送我啊,沈同学,这多不好意思呢……”
高芳芳是真的不好意思白收。
毕竟沈漫漫能让她结婚的时候漂漂亮亮的,高芳芳已经很高兴了。
这婚纱不便宜,自己自然不能白拿。
而且她家里不是很穷,买婚纱的钱肯定是有的。
沈漫漫道,“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可以帮我一个忙,配合我做一个广告宣传。”
高芳芳愣了下,一时间都不明白广告宣传是啥意思。
沈漫漫便解释着自己想给新出来的婚纱在市报上打广告的事情。
自己是设计出来的婚纱,婚纱是很好看,可是得让人知道啊。
最好的方式就是上市报宣传,给自己打广告呗。
上次吃到了甜头以后,这一次沈漫漫便想着继续用这样的方式。
高芳芳等于说,就是她的模特。
高芳芳人高挑,长得也不错,稍微的打扮一下,就能拍出来很漂亮的照片出来。
周子城人也长得帅,这两人站在一起的话,绝对养眼。
如果在他们的婚礼场上拍一些照片,除了宣传她新推出来的婚纱,还能宣传一下腾飞大酒店的婚宴厅。
等到时候,京市条件不错的人办婚礼,肯定就先想到了腾飞大酒店。
沈漫漫将具体的情况和高芳芳细说了下。
高芳芳觉得自己还是赚了,当然好不犹豫的答应了。
就这样,沈漫漫和高芳芳商量好了这件事。
想着等高芳芳结完婚,市报上做完了宣传以后,到时候婚纱的订单业务肯定就起来了,所以趁着这段时间,抓紧的做出一批婚纱才成。
自己现在大着肚子,不方便太操累了,所以这会儿沈漫漫只能麻烦吴红英去做。
吴红英知道沈漫漫怀孕不容易,她能分担的活儿肯定就不会让沈漫漫辛苦去。
第450章 兄嫂来京市
吴红英看过了做出来的婚纱,也觉得漂亮的不得了。
女孩子对于这种梦幻一般的衣服,就没一个有抵抗力的。
只要价格不是很离谱,婚纱的市场肯定不错。
即便买不起一整套婚纱,可肯定是能租得起的。
婚纱需要多生产些,其他的门店也需要多备货。
所以这制衣作坊的规模还得再扩张一下。
尤其是今年他们还有可能增加门店的情况下,这制衣作坊的规模不再扩张扩张,估计做出来的衣服都不够卖的。
现在衣服的货品供应上以及有些紧张了,所以多招人那是势在必行的。
原本房子已经容纳不下太多的工人,沈漫漫和吴红英又多安排了一处房子。
就怕继续下去,作坊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后得变成工厂了。
不过按照沈漫漫的计划,就是开厂子的。
现在还不允许私人开场经营,等过几年政策变了,自然就可以开厂子了。
吴红英和沈漫漫商量完了事业上的正事,就闲聊了起来。
“你这段时间怎么样?这孩子越大,越到后面的月份越辛苦呢。”
沈漫漫知道吴红英是关心自己,便笑着回了句了,“还好,现在虽说挺辛苦的,可是比怀孕前三个月的时候强,那时候人才叫辛苦呢。”
“那倒是,等孩子生了就好了。”
其实对于别的女人来说,孩子生了以后,是辛苦的开端。
拉扯孩子长大,可是要比怀孕生产的时候更辛苦的。
可是沈漫漫不一样,家里的长辈,男人都是比较给力的,还能花钱请人手帮忙,当然能舒服很多。以后带孩子的事情,不用操心太多。
闲聊了几句后,吴红英又提了下自己哥哥嫂嫂要来京市的事情。
家里那边已经安顿的差不多,这几天哥哥嫂嫂们就得带着孩子一起来京市这边。
等来了以后,就得考虑给他们安排什么样的营生。
其实自己是能养活一大家子,不过吴红英觉得,还是让他们养成靠自己的习惯。
经济方面,在哥哥嫂嫂有困难的时候,自己可以补贴些。
比如他们如果做生意的话,她给提供些起步资金。
不过哥哥嫂嫂们一辈子都在乡下待着,见识不多,吴红英就担心让他们做生意,他们做不好。
虽说现在市场好,生意好做,可是不是没有做失败的。
这一条街上,也是做失败了好几家店。
吴红英便想着问问沈漫漫的意思,让她给她出出主意参考一下。
沈漫漫询问了下吴红英的哥哥嫂嫂们擅长什么。
针对擅长的东西去做这个就比较好。
吴红英想了想,要说擅长的东西,哥哥们最擅长的就是做木匠活儿。
毕竟这些年跟着他爹后面,手艺可是学得挺不错的。
沈漫漫便觉得可以尝试开个家具店。
其实京市这边的家具店是有需求的,尤其是一些款式好看家具,肯定有人乐意买。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高了,追求的别的东西要求也就高了很多。
沈漫漫当初买家具的时候,就觉得这时候的很多家具比较老气,做出来的款式并不好看。
如果吴大哥吴二哥能参考国外一些家具风格,做一些比较时尚的家具出来,多半能畅销。
这个不难,回头沈漫漫托人找一些专业的书就行了。
她这边也能上网搜一搜家具,画一些图纸给他们参考一下。
吴红英觉得沈漫漫的提意还不错,打算让哥哥嫂嫂们先尝试尝试。
如果能做成的话更好,如果不能做成的话也没关系,大不了以后再选择做别的生意就是了。
有自己给他们兜底,总归不至于太担心。
说完了这件事,吴红英就去筹备婚纱的事情去了。
如今要忙得事情多,吴红英也很少闲着。
不过吴红英是很享受这种忙碌的过程。
看着日子一天天的变好,给家人过上想要的生活,她还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这段时间,吴红英开始培养闺女。
要说家里没这个条件就算了,有了条件,吴红英就给闺女找了舞蹈和钢琴老师。
等着她大一些,再去上学。
即便闺女考不上大学,可是多培养一些才艺,以后能走的路子也多。
当然,这些都是很花钱的。
得亏是自己现在有钱,这要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哪能这样培养孩子。
看着闺女忙得不可开交,吴父吴母很心疼。
可惜他们也帮不上吴红英什么,只能尽量的在生活上多照顾她一些。
比如时不时做点补身体的吃食,让她把身体给养好了。
很快,就到了吴红英几个哥哥嫂嫂来的日子。
因为他们是第一次来京市,吴红英便特意的去车站接了人。
这一次几个哥哥嫂嫂都来了。
吴三哥也结婚了,结婚的对象条件还不错,是县城的一个姑娘。
不过两人在吴红英刚来京市的前两个月结婚的,一年多了,还没生孩子呢。
这一次吴三哥原本是不打算来京市的,毕竟他们在县城发展的也不错。
可是自己的媳妇儿要求来京市,想去大城市发展,只好将县城的工作给辞了,跟着一起来了京市。
吴红英接到人,笑着冲家里的哥哥嫂嫂们挥手。
相对于京市这边人的精神状态还有打扮的样子,他们一眼就看出来是乡下来的。
突然到了首都,到了不熟悉的大城市,心里的兴奋有,不过更多的还是紧张。
看到了吴红英,他们紧张的心情这才安定了些。
“小妹,这一段时间没见,你又变好看了啊。”
看到吴红英以后,吴大嫂感慨道。
倒不是她故意奉承这个小姑子,是真的觉得吴红英又变好看了。
这会儿有些难将吴红英和在乡下的样子联系在一起。
要不说京市好呢,乡下普通的土妞来了京市都能变成气质大美女。
吴大嫂说完,吴二嫂跟着应和。
相对于吴家的这两个嫂子,吴三嫂其实和吴红英不熟。
因为她和吴三哥结婚的时间本来就比较短,婚后也没和这个小姑子有啥相处的机会,总共就见过几面,不可能多熟悉。
其实吴三嫂赵小红就看不上婆家人,她自己城里人,可是婆家一家子都是乡下人。
作为城里人,她会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
第451章 打听挣到多少钱
之前她是见过自己这个小姑子的。
那时候的吴红英还没有来京市发展,穿着打扮上面确实比较土气。
而且乡下人,皮肤粗糙,保养的就不如城里人精致。
中间吴红英回家接父母来京市的时候回去一次,不过她没见过。
现在见到吴红英,也感慨着吴红英的变化很大。
一个乡下小土妞能养成这样,赵小红顿时就觉得自己来京市是来对了。
在小地方的县城,哪里有什么发展前途。
还是来京市好,生活各方面就不是乡下能比的。
本来对婆家态度比较冷淡的赵小红,这会儿倒是亲热的朝着吴红英凑了过去。
“小妹,辛苦你来接我们了。”
见赵小红挽着自己的手,吴红英还挺不习惯的。
毕竟之前自己和这个三嫂不熟悉,也没这样的亲昵过。
吴红英可是记得以前赵小红对自己的冷淡态度。
她这个三嫂嫌弃她是乡下人,又离了婚的,可能拖累几个哥哥,对她自然没啥好感。
不过吴红英想着这人是自己的嫂子,即便她对她的态度冷淡了些,自己也不能计较。
如今赵小红的太多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吴红英自然难适应。
吴红英看在她三哥的面子上,还是礼貌的和赵小红笑了笑。
“应该的,走吧,我带你们回家。”
说着,吴红英就带着哥哥嫂嫂们坐车回去。
吴家的哥哥嫂嫂们还有家里的侄儿侄女们一路上看着京市新奇的风景。
他们都没来过京市,自然没想到京市能发展的这么好。
难怪小姑子还有父母都喊他们来京市呢,原来这京市和乡下的差距确实太大了。
吴家人对于以后在京市的生活都充满了向往,希望以后的生活能越来越好。争取能挣到钱,在京市留下来。
虽说他们知道小姑子在京发展的不错,可是都没打着依靠小姑子的主意。
如果他们能在京市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混下去,那就在京市留下。
如果没本事在京市混下去,那就回乡下。
毕竟小姑子能养父母,没道理养他们这些哥哥嫂嫂的。
很快,几人就坐车来了地方。
吴红英带着几个哥哥嫂嫂们来了家。
他们家现在住的房子大,就算是哥哥嫂嫂都来住,也都住得下的。
不过吴红英只是暂时先领他们来这边,已经额外的给他们安排了附近的另一处住房。
是她自己买下来的,房子宽敞的很,一共七八间房,哥哥嫂嫂带着侄儿侄女们住,完全够住的。
等着他们在京市发展好了,有钱了,可以自己买个房子去。
等几人到了地方。
吴红英的哥哥嫂嫂们感慨着他们住的房子可真大。
家里的环境布置不错,有电视机呢。
家里还有一个保姆阿姨。
父母跟着小妹来京市,确实是要比在乡下的时候享福得多。
赵小红哪能想到小姑子在京市混得这么好。
她听她男人说还不错,可眼前的一切,哪里是还不错的程度?
可以说是非常好了。
这要是没钱的,能在京市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住这么大的房子?能买得起电视机?能请得起保姆?
赵小红眼珠子转了转,假装不经意的冲吴红英问道,“小妹,没想到你们在京市过得这么好呢,爹娘真有福气,生了你这样一个有出息的闺女。
你做的生意应该很不错吧?这一个月下来,能挣到多少啊?”
见赵小红询问她挣钱的事情,吴红英就皱了皱眉头。
不是她小气不愿意说,而是挣钱这种事情吧,真的是隐私,不方便对外说的。
何况自己的生意利润这么大,如果和赵小红说了,谁知道人家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吴红英就含糊的回了句,“还不错。”
至于具体的,吴红英就没透露了。
赵小红自然也看出来了吴红英不愿意多说,自己如果继续追着问,只怕这个小姑子会不高兴,索性就闭了嘴。
自己以后就在京市这边留下来了,相信以后慢慢的就能打听到了。
倒是吴大嫂吴二嫂对于这些不怎么好奇。
小姑子能挣多少是她的事情,他们不惦记,就不用问那么多。
这段时间没见面,他们主要还是关心吴父吴母的情况。
不过看着吴父吴母的状态,就知道在京市这边过得是差不了的。
俩人看着比在乡下的时候精神了,也年轻了。
不过想想也是应该的。
在京市这边,两口子吃得好,睡得好,饮食起居都有人照顾,基本上啥活儿都不用干,丝毫不用累着,能不年轻么?
这要是换作他们,人也能变年轻。
从上一次离开来京市,吴父和吴母来已经半年多没见到儿子儿媳妇还有家里的孙子孙女。
这会儿重新聚在一起,自然有很多说不完的话。
家里的保姆立马就去准备菜了。
吴红英直接给拦住了。
“等会儿直接去腾飞大酒店那边吃吧,当作为哥哥嫂嫂们接风洗尘,也顺便尝尝这京市大饭店的味道。”
如果在家吃的话,准备起来麻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呢。
去酒店吃,方便不说,口味还好。
吴父吴母也笑着说去腾飞大酒店那边好。
出去吃饭虽说花钱,可是是让顾家挣去的,不是外人挣去的,他们自然也就能接受了。
听到吴红英说去外面的大饭店吃,吴大嫂还扭捏了几下,“小妹,在家随便吃吃就行了,咱们一家人又不讲究。
本来我们来就麻烦你了,现在哪能让你这样的破费呢。”
吴二嫂跟着搭腔,“是啊,小妹,简单的吃些就行,咱们别出去破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