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糙汉的娇娇媳-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老师现在年轻,生了孩子才好恢复。
年纪越大,要孩子越难。
既然结婚了,就应该趁早要,拖拖拉拉的,准备到啥时候才能要呢?”
“辰安娘,你多劝劝孩子们,不能任由孩子们胡来是不是?
要说你家辰安年轻就算了,再过几年,你家辰安都三十好几了。
沈老师这么好的条件,是城里人,说句不好听的,你们两家差的有点远。
如果孩子生了,以后他们两口子才能好好的过日子。
没孩子,哪天人家沈老师能回城,还不得把你们家老二一家给踹了。”
“……”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劝着,有的是真心实意,有的则是挑唆。
齐秀花听到这些人的念叨有些头疼。
最怕的就是大家八卦这个,管别人家的闲事。
有的嘴巴毒辣的,说话还不好听。
齐秀花道,“人家小年轻不急着生孩子,我们有啥好管的?
只要他们自己乐意,啥时候生都可以。
这种事又不赶着。
年纪大一点,更会照顾人一些,我看晚点生就挺好的。”
齐秀花说话,一个妇人冷哼了一声,阴阳怪气道,“我说辰安娘,该不会是你家儿媳妇不能生,怀不上,说的这么好听吧?
这女人不能生可不成啊,就是再好,不能下蛋的母鸡也没人乐意要的。”
说话的这个妇人故意嘲讽,主要是因为沈漫漫之前得罪过她。
她来找沈漫漫借自行车,没有借到,一直怀恨在心。
如今有了机会,可不得当着大家的面嘲讽几句。
这年代,哪个女人如果不能生,是非常丢人的事,会遭婆家人嫌弃。
她这话一出,齐秀花的脸色立马就变了。
“你瞎说什么呢?你说谁不能生了?
你再敢胡说八道,看我不和你抽你。”
齐秀花嘴上骂咧着,手上也没有客气,直接朝着妇人冲了过去,一把揪住了对方的头发,朝着这人的脸上抽了几个巴掌。
妇人被齐秀花抽了,疼的“哎呦哎呦”的叫唤了几声。
“让你乱说,让你乱说,我家儿媳妇儿好着呢,人家不打算生到你嘴里成了不能生。没事可别瞎编排,不然我非得把你嘴打肿。”
齐秀花嘴里的唾沫又朝着对方飞了过去。
挨了揍的妇人反应过来,见自己吃了亏,准备还手。
沈漫漫刚好送绿豆汤过来,一看婆婆要挨欺负了,赶紧放下东西冲了过去。
第139章 生孩子计划
婆婆为啥动手她方才可都是听到的。
对于齐秀花的这一份袒护,沈漫漫很感动。
她能替她出头,她自然也得帮着她。
沈漫漫冲上前,一把拧着对方的手腕,让她有点动弹不得。
妇人疼的嗷嗷直叫,“死丫头,你快放开过。”
沈漫漫的眼神里带着丝寒意,“放开你可以,不过你要是再敢对我娘动手,再乱嚼舌根子,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着,沈漫漫一把将人推开。
沈漫漫这一副凶神恶煞的气势有点吓人。
妇人被沈漫漫震慑的也不敢闹腾理论,灰溜溜的跑开。
沈漫漫赶紧询问齐秀花的情况。
齐秀花道,“娘好得很,没啥事。”
人家还来不及对她动手呢,儿媳妇就已经冲过来了,所以齐秀花是真的没受一丁点伤。
沈漫漫查看了一下,确实没事也就放心了下来。
看到沈漫漫这么凶,本来还想给齐秀花洗脑催生的人都不敢乱说话了。
这要是得罪了沈漫漫,肯定没啥好果子吃。
这丫头平时看着挺温柔礼貌的,凶起来却真吓人。
齐秀花没把这当回事,反而宽慰起沈漫漫来,“这些人说的话,你就当放屁,可别管人家咋说。”
沈漫漫嘴角噙着笑应道,“嗯,娘,我晓得的。”
齐秀花能这么开明,沈漫漫心里是很高兴的。
这如果换作别的婆婆,估计听别人的话以后就得改变想法,催着她和顾辰安生孩子。
齐秀花却坚定的站在她这头,支持她。
不过这一次倒是提醒了沈漫漫。
以前她觉得,生孩子是她和顾辰安两个人的事。
他们可以先结婚,再要孩子。
如今看来,是她单纯了。
她这么想,别人却觉得不正常。
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顾辰安和家人却得背负着别人的议论。
只是生孩子沈漫漫暂时确实没打算。
她年纪还小,完全可以缓几年。
如今是七五年,她十六周岁,虚岁十七。
七七年恢复高考,也就十八周岁。
上完大学,二十二周岁。
前世自己二十二周岁才刚大学毕业。
在二十一世纪,二十二周岁能生孩子的都算是特别年轻的。
沈漫漫觉得还是按部就班,按照以前的想法。
等着她大学毕业了,再和顾辰安要孩子。
到时候进入八十年代,生活物质条件更好,孩子生下来以后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既然顾辰安和家人都支持她,那就不用想那么多。
沈漫漫送了绿豆汤便回去了。
吴红英这边,找来了顾家。
她明年就和孙跃进一道去见他父母了。
吴红英特意来和沈漫漫说一声她要见未来公婆的事。
估计这次得去个几天,所以沈漫漫这几天不用去找她,她不在家。
吴红英跟着孙跃进一起去未来婆家,吴家还挺重视的。
吴母在家里给吴红英准备了不少的东西,让她带上,到时候拿到婆家去。
年前他们家做的腊肉,给拿了好几吊。
不管是乡下还是城里,腊肉都是好东西,对方肯定是不会嫌弃的。
再就是一些土特产,干菜,腌菜之类的。
吴红英和孙跃进一起,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的东西。
孙跃进也看出来了吴红英的紧张,便安慰了几句,“红英,你不用害怕,放心吧,我爸妈肯定会喜欢你的。”
吴红英扯了个笑容出来,心里期望着如同孙跃进说的这样,她未来婆家能满意他吧。
两人是搭着顾辰安的拖拉机一起到了县城,又从县城坐了公交到了市里。
去了市里后,还得拿着介绍信去火车站买票。
在这年代,出门是得开介绍信的。介绍信一般会写明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干什么的。
两人这次开的介绍信的理由就是探亲。
出门一趟不容易,吴红英以前最远的地方就是去县城,市里还从来没去过,这是第一次。
如今到了市里,看到市里的楼比县城高很多,路比市里宽敞很多,人更拥挤密集,一切都非常的繁荣,对她而言是很新奇的。
可惜还得赶火车,两人没办法在市里逛。
“跃进,你家市里也像咱们市里这么气派吗?”吴红英冲孙跃进问道。
孙跃进点头,“嗯,市里都差不多,我们那边比这儿更繁华一点。”
吴红英听了,低着头。
比这儿还好?
难怪那么多人都想着当城里人,城里和乡下就是不一样啊。
县城还好,市里和乡下就完全不像是一个世界的。
要是省城,京市,那不得更好了?
一开始吴红英还不明白自己和孙跃进的差距,这会儿算看到了。
她觉得自己更配不上孙跃进了。
那么多知青下乡以后,不愿意和当地人处对象结婚,可能就是这份差距吧。
以后孙跃进能有机会回城,肯定是不愿意待在他们那个穷嗖嗖的乡下。
孙跃进见吴红英有点发呆,赶忙问道,“红英,你在想啥呢?”
吴红英回过神来,赶紧挤出来了一抹笑容,“没啥,我就觉得市里可真气派,可真好。”
“那是,等去了我家,我带你好好的逛一逛。”
“好。”吴红英重重点头,满是期待。
两人买了火车票。
这时候火车都是那种绿皮火车,条件并不好。
想要买到卧铺票还得有关系,一般的只能买到普通硬座的,或者站票。
孙跃进要了两张坐票。
邻省的市,没有多远。
坐火车过去的话,也就大半天的功夫。
两人上火车已经是十一点了,大概晚上七点钟能到。
到了市里再转车到家,估计得八点多。
两人将行李放好,便坐了下来。
到了午饭时间,火车上有供应。不过供应的比较简单,只能买一些杂面馒头或者清水面条吃。
两人自然是舍不得在火车上花钱买的,大晚上的,吴母就给两人蒸了一笼馍馍给带上。
现在大夏天的,不怕东西凉了。
两人拿了馍馍,蘸了辣酱就开始吃。
辣酱香香辣辣的,配着馍馍倒也不错。
吃过了午饭,先休息了一会儿。
吴红英对一切都好奇的很,尤其是火车,以前都没坐过,路上一直盯着外面的风景。
第140章 到了孙跃进家
如果不是和孙跃进处对象,不来见她的父母,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这样的远门,看外面的世界。
看着路上的风景,吴红英也不觉得无聊。
不知不觉,竟然到了下火车的时间。
两人下车之前还吃了两个馍馍,垫了肚子。
这会儿不早了,估计到了孙跃进的家里,人家也吃过了晚饭,总不能还特意给他们再做一份。
既然火车上能吃,那就直接对付一顿。
下了火车,外面还没彻底黑下来。
夏天黑的晚,这要是冬天,这个点早就黑透了。
孙跃进带着吴红英挤下了火车,让她跟着他。
两人出了火车站,就坐了公交,直接赶去了孙跃进家。
八点钟,可算是到了地方。
孙跃进的父母都是市里的正式职工,这时候职工住的都是统一的单位筒子楼。
虽说看着不错,不过地方也是真的小。
孙跃进父母分的是两室一厅,对比单位其他人的分房,已经不算小的,
可是一大家子住一起,这么小的房子肯定是不够住的。
孙跃进家的兄弟姐妹好几个,他是老大。
当初家里出了一个下乡的名额,只能让作为哥哥的他下乡去。
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二弟比他小两岁,现在同样到了成家的年纪。
不过家里没有房子,他又刚参加工作,还没分房,婚事只能拖着。
三妹十七岁,刚高中毕业,准备参加工作。
如今城里的工作并不好找,即便是高中毕业,还得家里托关系找门路。
这段时间孙跃进的父母都在找人帮忙,看看能不能给她弄份工作来干。
有工作的话,总归一个月能拿点工资补贴家用。
小弟弟十四岁,正在上学。
在七十年代,一家兄弟姐妹四个不算多。
这要是生的多的,有的一家子直接七八个兄弟姐妹,甚至十来个的都有。
正因为家里这样的情况,孙跃进很清楚,先不说自己能不能回城的事,就算是能回城了,依着家里的条件,想要娶媳妇儿并不容易。
没有房子,谁能嫁给你?
结婚了,别的不说,小两口肯定是要婚房的吧?
没有单独的房间,两个人怎么亲热造娃?
吴家人觉得,有一个他这样的城里女婿,是吴家高攀了。
孙跃进却清楚的很,没什么高攀不高攀的,不是说城里人条件都好。
他现在年纪不小,能娶个媳妇儿才是最重要的。
他一个正常的大男人,是有需求的。
娶了吴红英,对于他在乡下的生活也有帮助,何乐而不为。
两人到了地方。
因为带的东西多,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
孙跃进将东西放在家门口,随后对着屋子敲了敲门。
这会儿,孙跃进一家都已经在屋子里休息了。
听到敲门上,孙母便过来看门。
打开门,看到是孙跃进带着对象回来,脸上只挤出来了一抹敷衍的笑容。
孙家孩子多,孙跃进其实在家并不得宠。
他父母喜欢的是最小的儿子。
手指还有不一样的长短,父母有点偏心是很正常的。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的人家里一般都会偏袒着家里最小的儿子。
当初要是孙跃进的父母对他多看重的话,就会想办法不让这个儿子下乡的。
即便下乡了,肯定也会在家里找关系将孩子从乡下弄回来。
一开始上山下乡运动,大家不知道情况的,都以为农村多好。
这几年去的人多了,大家便清楚了乡下的日子不好过。
那些特别心疼孩子的父母,就会帮着孩子找门路,尽量的帮着孩子回城。
就算是没机会回城,家里也会想法子给孩子寄钱和票过去补贴一下。
这几年来,孙跃进的父母很少给他拿补贴的。
他们会在孙跃进跟前哭穷,两口子养活一大家子不容易。
所以即便是孙跃进在乡下的日子过得苦,没能得到父母的补贴,心里都没曾有什么抱怨,就因为觉得父母不容易。
等养大他,责任就已经到了,自然不能要求的那么多。
孙跃进已经很久没回家了,所以见到自己母亲,倒是高兴的很。
他激动的喊了一声,“妈!”
随后和孙母李秀玉介绍道,“妈,这是我对象,吴红英。”
孙跃进说着,也给吴红英介绍起来,“红英,这是我妈。”
吴红英还有些紧张,不过在孙跃进打了招呼以后,还是十分礼貌的和李秀玉问候道,“阿姨你好。”
李秀玉应了一声,随后打量了吴红英一眼。
这丫头长得还凑合,穿着也还行,当然举止气质之间,能看出来就是个乡下丫头。
李秀玉和这年代大多数人一样,是挺瞧不上乡下人的。
因为她自己城里人,吃商品粮,所以有作为城里人的骄傲。
要不是儿子年纪拖大了,又没机会回城,他们两口子没办法给孙跃进安排,儿子找个乡下对象他们做父母的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在他们看来找儿媳妇,最好是找门当户对的。
要是他们家娶了一个乡下媳妇儿这种事传出去会被人嘲笑的。
李秀玉瞧不上吴红英,自然没办法太热情。
李秀玉又扫了一眼门口那两个蛇皮袋的东西,眉头一皱道,“跃进,我们可不收那些破烂东西,你别抬进屋了,把屋子都给弄脏了。”
吴红英的脸顿时涨红一片。
孙跃进也很是尴尬。
他赶紧和李秀玉解释道,“娘,这不是啥破烂东西,都是红英家准备的一些土特产。有几吊腊肉,几条晒干的咸鱼,还有干菜,腌菜,以及细粮……”
闺女第一次上门,吴家人同样害怕孙跃进的父母瞧不上他们。
所以给他们准备了不少的好东西,就是想着给闺女撑面子的。
吴家人考虑的看似周到,实际上不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人家看重了你,就是你不带东西都没事。可要是看不中你,那就是带再多人家还是瞧不上。
吴红英如今就是这样的情况。
吴家即便给她准备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带来,因为吴红英乡下人的身份,孙跃进的父母对她依旧是有成见的。
李秀玉听到孙跃进的话,脸色才缓了缓。
第141章 孙跃进家人的不待见
即便是在城里,这些腊肉,咸鱼也都是好东西。
城里的正常职工,一个月一个人才补贴两斤肉票而已,两口子都有工作,一个月是四斤肉票。
一大家子,这么点肉票肯定是不够吃的。
对于大多数城里人来说,一个月只能吃上几顿肉。
不过对比乡下来说,城里的条件还是要好上很多。
因为在乡下的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