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卷春空 >

第46章

卷春空-第46章

小说: 卷春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笼子前,青梨久未回神。
  祝晚玉坐在桌子旁,怎么也等不到人,看着青梨站在廊下的背影,接连唤了好几声,也没听到回应。
  她索性直接起身,绕到青梨身前,抬手捏住雀儿脆弱的后脖颈,一把将雀儿重新拎回了角落,才挽着青梨的胳膊将人拉进了屋。
  “怎么你这些日子总是这么心不在焉的?”
  青梨提起嘴角笑了笑,只说是昨夜被雨声吵了一夜,睡得不太安稳。
  重新坐回桌旁,青梨拿起翻了一半的账本,却始终没有再继续看下去的心思。
  耳边,祝晚玉在滔滔不绝地说着近来京都城各处发生的趣事,青梨有一搭没一搭地出声附和。
  俞安行离开的这些天,祝晚玉每日都会过来,陪青梨聊天解闷。
  无论刮风下雨,皆会早早过来,待到日暮了再迟迟离开,无一天缺席。
  青梨感激她如胶似漆的陪伴。
  却又隐隐生出一个古怪的念头,祝晚玉这样寸步不离地跟着自己,倒莫名像是在监视一般。
  祝晚玉的絮叨还在继续,青梨倒是因着自己这个没头没尾的想法而笑了。
  窗外,清风撩过角落里的一簇翠竹,响声哗动。
  青梨循声望去。
  眼前看到的分明是一剪竹影,偏又让她记起了那人挺拔如竹的肩背。
  急急收回视线,青梨双手用力地捧住茶杯,茶面映出她微微颤动的长睫。
  她怎可能会变成这个样子……
  对他……这般牵挂……
  紧紧看向祝晚玉的面庞,青梨努力要把思绪拉回来。
  路过的清风却似乎察觉出了她的心思,呼呼吹过,竹林摇晃得更响,搅得青梨心神愈发不宁。
  小鱼掀了竹帘进来时,祝晚玉还在说着话。
  见了小鱼,未等她通禀,祝晚玉便先摆了摆手。
  “是不是又是陈府派人过来了?阿梨不见他们,让他们直接离开便是。”
  小鱼却仍旧停在原地。
  抬眼看向青梨,吞吞吐吐的模样似有些为难。
  “祝姑娘,不是陈府的人……是苏府的人,苏夫人带着苏公子一道过来了,老夫人说,让姑娘一定要过去……”
  陈府变成了苏府,祝晚玉也不在意,依旧摆摆手:“就说阿梨仍需养伤,不便见客。”
  即便是之前俞安行不顾情面直接拒了陈府,这些日子往国公府来探听青梨消息的人家却还是只多不少。
  祝晚玉将俞安行离开之时给自己下的死命令谨记在心,次次都以这样的理由将那些人成功打发走了。
  只是这次……
  将茶杯放下,青梨沉默片刻,手上帕子被她揉成了纠结的一团。
  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深深呼了一口气,像是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一般,青梨拂开祝晚玉的手起身。
  “……我身上的伤如今已好得差不多了,既然祖母这般说了,那就去见上一面……”
  祝晚玉诧异地看着青梨和小鱼离开的背影,反应过来什么,忙又急急地追了上去。
  “……那我和你一起过去。”
  行过拐角,绕过抄手游廊,青梨到了前厅时,老太太同苏夫人两人聊得正热络。
  见了青梨,苏夫人适时止住了话头,打量的目光一直在青梨身上逡巡,面上笑意微微僵了僵。
  青梨比她见过的所有京都贵女都要好看,眉眼的一颦一笑皆恰到好处。
  但容貌太盛,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且又是这么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身份……
  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的儿子,果见苏见山一双眼睛只停在了青梨身上。
  苏夫人不动声色抿了一口茶,又看到跟着青梨进来的祝晚玉,勉强将拧紧的眉头舒展开来。
  平心而论,青梨虽身份不行,但行为举止进退有度,倒也不算是毫无长处。
  加之太子妃与之交好,日后指不定也能成了苏府的助力……
  不过几息间,苏夫人将一切细细捋了一遍,笑了笑,又同老太太攀谈了起来。
  青梨在一旁听着,时不时开口应上一两句。
  心里却反而更加乱了。
  老太太同苏夫人说着话,布满褶皱的眼窝笑得眯成了一道弯弯的细线。
  苏府如今同太子交好,陈府自然不能与之相比,若是能将这亲事就此定下来……
  看着苏夫人对着青梨频频点头的模样,老太太只猜她对青梨是满意的。
  但……还是得让事情更稳妥一些才好……
  清了清嗓,老太太叫了一声青梨。
  “你母亲带着你弟弟到姑苏休养去了,人我见不着,心里总没个着落。栖霞寺里许愿最是灵验,不若择个好的时候,你同苏公子两人一道去给你弟弟求个平安符?”


第66章 知
  【六十六】
  “……所以; 你当真心仪那个苏见山?”
  从前厅出来,祝晚玉跟在青梨身后,一边察看她面上神色; 一边小着声音询问。
  也不怪祝晚玉会多想。
  百花宴过后; 对那些急急往国公府来寻的人家,青梨从不会到前厅来多看上一眼。
  可今日换成苏见山; 她却一反常态地过来了……
  细雨未停,雨滴落在地面; 四散开来; 很快生成了一层袅袅的水雾; 若烟雾一般朦朦胧胧地在空中浮动,将小花厅里两人的身影遮掩去了大半。
  青梨有些心不在焉; 只翻来覆去地看着手上那根莲花玉簪。
  玉簪的样式新颖,簪尾是一朵小小的重瓣莲花,匠人手艺精湛,花瓣雕刻的甚是精巧,栩栩如生,恍若正在绽放。
  簪尾下垂着一条又一条细小的流苏; 玉质纯净; 泛出来的光泽莹润又剔透。
  临走时,苏夫人经过青梨身旁,停下步子; 拿出了这根莲花玉簪,仰头抬手对着青梨的发髻比划了几番; 脸上的笑意融融。
  “这簪子同二姑娘很是相配; 便赠予二姑娘了。”
  说着; 便将簪子往青梨手上塞; 青梨摆手推拒。
  “多谢夫人好意,可这簪子这般贵重,我不能收……”
  苏夫人热络地抚上她的手,笑着摇头。
  “你这孩子,这有什么收不得的?送东西讲的就是一个人和人之间的缘分,这簪子也是我在铺子里偶然得见的,值不了几个钱,你收下了,我才高兴呢。”
  她话里虽这样说,可厅里的人都瞧得清楚,那簪子分明是苏夫人从苏见山手中接过来的。
  如今将这玉簪给青梨,苏夫人为的就是试探一下青梨对苏见山的态度。若是收了这玉簪,那两人的事情便是八九不离十了。
  老太太在座上看着,轻轻咳了一声,开口让青梨收下:“好歹是苏夫人的一番心意。”
  苏见山灼热的目光也一直停驻在青梨身上。
  看到青梨将簪子收下,才松了一口气。
  玉的质地温凉,青梨拿着,却只觉得那簪子似会烫手一般,万般不自在。
  将簪子远远地推到一旁桌案的角落上,青梨看向祝晚玉。
  “……阿玉,你喜欢太子吗?”
  祝晚玉一怔,显然没想到青梨会问她这个问题。愣了好一会儿,才又笑了笑。
  “太子殿下龙章凤姿,京都城女子人人皆慕之。”
  为什么想成为太子妃,不过是想摆脱祝府和祝晚吟,想要自己站在权势的高位,不再被人欺压。
  祝晚玉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错,也并不后悔。
  试问对百花宴趋之若鹜的那么多贵女们,又有哪一个真是对着太子存了倾慕的心思?”
  她眼下唯一觉得懊悔的,便是找上俞安行,蒙骗了青梨一场……
  倘若日后青梨知晓了……
  祝晚玉搅着手中的帕子,抬目深深看了青梨一眼。
  “……哪有那么容易能找到一个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呢?世上这么多的夫妻,大多数的都是搭伙过日子罢了。”
  她二人间很少会谈论这样的话题。
  青梨听着祝晚玉的话,安静不语。
  周遭的喧嚣沉寂,万物静默,只余雨珠砸在地面上发出来的沉闷声响。
  一声接着一声,声声入耳。
  青梨心下一松,倒是在刹那间就突然释然了。
  是啊,世上又哪会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情呢?
  只是虽然想通了,心底却好像是缺了一大块,空落落的,让她止不住地有些难过。
  青梨伸出手去,重又拿起了那根莲花玉簪。
  她虽对苏见山的了解不多,但也大概知晓他名声不坏,性子看来也是个含蓄,又还会制香……
  日后两人在一起,也算是有了能说到一处去的话题……
  就像……他和宁柔婉一样……
  指尖抚过簪尾上雕刻的那朵生机盎然的莲花,青梨的眼睫却是恹恹地垂下,失了往日里的神采。
  春雨含蓄,绵绵的雨丝浸润大地,接连下了多日,未曾有过片刻的停歇。
  庭中新发的枝叶在淅淅沥沥的风雨中摇摇欲坠,花落草斜,微弱的花香和新土的芬芳混杂,随着雨气弥漫。
  就是这样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雨天,青梨收到了俞安行的信。
  信是祝晚玉带过来的。
  “我进门的时候,刚好在守门的小厮那儿看到了这信,就顺手给你带过来了。”
  幽州地处北境,长年累月的风沙侵袭,那信封上似乎也泛起了一层浅淡的黄色。
  青梨抬手接过,鼻端随即涌入了一股陌生气息。
  是泥泞和血气混杂的味道。
  指尖抚平信笺上的几处不平褶皱,停在那点火红的漆封之上。
  青梨没有打开信。
  扭过头,随手将信搁在了妆台上。
  而后,每一日,祝晚玉过来国公府时,都会带来一封新的信。
  很快,未打开过的信封便在妆台上积成了厚厚的一沓。
  断断续续地下了小半个月的雨终于停下。
  青梨仍旧没有拆开那些信。
  雨过天晴,穹顶蒙着一层不浓不薄的云层,半遮半掩住日光,露出来一点点碎金般的灿烂色泽。
  枝头新花张扬绽放,京都城陷入了一片锦绣繁荣的花海之中,街头巷尾挤满了人。
  百姓换上轻薄的春衫,或是邀上三五好友来至江边踏青,或是同家人一道泛舟池上,一赏春日晴光,热闹非凡。
  好不容易等到的一个晴天。
  青梨应下了那日老太太的话。
  今日,她要和苏见山一道去栖霞寺给远在姑苏的俞云峥求个平安符。
  小鱼听着青梨的吩咐,给青梨挽了个京都城里眼下最为时兴的发髻样式。
  眼睫微抬,青梨看向菱花镜中的自己。
  换了个妆扮,镜中那人的容颜显得熟悉又陌生。
  既像自己,又好像并非自己。
  小鱼寻到了青梨常用的那根玉簪,刚要簪到发髻上,青梨叫住了她。
  妆台上的红木小盒被打开,青梨拿出放在其中的莲花玉簪。
  “今日的簪子,用这根。”
  晴日普照,京都的春意愈浓。
  幽州地处北境,即便如今已入了四月,天气也仍旧是肃萧的。
  但因着云层稀薄,日光比之京都却要刺目许多,照在茫茫的戈壁大漠之上,晃得人难以睁眼。
  眯眼眺向远处巍峨壮阔的高山,甚至还能看到山顶上皑皑的一层积雪。
  元阑刚从外赶回来,手上牵着的马匹还在踢踏前蹄,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呼啸的厉风刮过,卷起一阵浑浊的泥尘,混沌模糊的视线中,依稀可辨出窗后俞安行端正坐于案前的身影。
  李归轩生辰大典之际,藉着刺杀之名,跟着李归楼从幽州回到京都的部下表面上是被押在了京都大牢里,实则早便不动声色散落在了宫城各处。
  此次再回幽州,一来是为了掩太子耳目,二来顺便借了押送路上的那场刺杀,好让太子和李归辕二人间生些嫌隙。
  虽不能一下便将结盟的二人拆得分崩离析,但是双方的不信任一点点累积起来,最后总能各个击破。
  至于第三,步步筹谋至今,则是要一鼓作气,直指京都。
  幽州离京都远,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远离了京都那么多双虎视眈眈的眼睛,筹划事情起来更加方便。
  但大军驻扎在幽州,要逼近京都,势必途经李归辕的封地曲州。
  要瞒过李归辕的人去到京都,极为困难,眼下也只能分批潜入曲州附近。
  好在如今李归辕的军队都还留在曲州,到时只要能将李归辕的兵力都压制在曲州,大军不必进入京都,凭着李归楼偷偷安插进宫城的人,再加上俞安行的天机阁,将宫城控制住,并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随行押送李归楼的祝光和俞怀翎两人都已到了他们手中。
  俞怀翎没什么用处,俞安行让元阑随意将人蒙了眼送到姑苏去和扈氏俞云峥团聚了。
  至于祝光,没了他作统帅,他手下的兵力也翻不出什么风浪,不过到时兴许能用来作人质威胁一下太子和祝皇后。
  按着计划,俞安行此行赴幽州,是为同李归楼敲定大军七月分批往曲州启程的细节的。
  临到头,俞安行却又将开始的时间提前至了六月。
  所有事先定好的规划都有了变动,为此俞安行已有整整三夜未曾合过眼。
  唤人过来将手中的马匹牵到马厩,元阑盯着俞安行的背影看了许久。
  最终,还是皱着眉头上前敲门。
  俞安行近日的繁忙,元阑看在眼里,许多小事他便也不在俞安行面前提起。
  可是今日这消息……
  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元阑听着屋里俞安行的声音,想着接下来自己要说的话,再猜测着俞安行可能的反应,只觉有些胆战心惊。
  推开门,元阑站在门边,对上俞安行一瞥而过的目光。
  俞安行在做事时向来是极认真的。
  在这种时候,他脸上惯常带着的笑脸面具被取下,面上没甚表情,看人时的目光很轻,几近虚无,显得淡漠又疏离。
  “何事?”
  询问的声音也无甚起伏,比之平日要更平淡一些,像是染了烟雾一样缥缈。
  元阑斟酌着开口。
  “……是从国公府里传来的消息……”
  俞安行执笔的手略停,不知想到了什么,唇角竟勾起一瞬。
  因着这笑,他脸上疏离的淡漠散去几分,若春风化雨。
  只很快,他又垂下眼,添完了回信的最后一笔。
  “说。”
  元阑看到自俞安行面上闪过的笑,更加心慌,停在原地硬着头皮将消息的大概说了出来。
  “听说是……二姑娘最近好像在和苏府的苏公子议亲……”
  作者有话说:
  (哦豁,出了一趟差,老婆没了)


第67章 想
  【六十七】
  国公府的马车驶过闹市; 一路往城郊而去。
  今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明媚的日光疏朗,在地面上落下了点点光斑。
  青梨靠着车窗; 侧脸倒映着从帘子缝隙里钻进来的几缕细碎阳光; 愈发显得她面上血色浅淡。
  她肩上的伤口如今虽已好了六七成,但做动作时仍不可避免地会觉得有些疼; 再加之来了月事,小腹隐隐约约的坠疼磨人; 便令这场出行变得难捱起来。
  青梨半揭车帘; 看着路旁不断往后倒退的景; 面上神情恹恹,生不出什么兴致。
  且老太太的年纪又摆在那儿; 受不了马车的颠簸,车夫控制着手上缰绳,一路慢慢悠悠从城里出来,一直到晌午,马车才终于到了地方。
  栖霞寺坐落在半山腰,每月里有几天会给普通民众开放; 余下时间都只用来接待权宦人家; 故而寺里来往的人并不多。
  老太太之前常年在栖霞寺抄诵佛经,同寺里的住持交情深厚。
  早早的,国公府便派了小厮先跑了一趟栖霞寺递消息。
  青梨一行到了寺里时; 主持已先领着几个小沙弥在门口候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