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卷春空 >

第74章

卷春空-第74章

小说: 卷春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躲闪不及,手腕一松,手中的剑应声掉落地面。
  一场意犹未尽的酣战结束。
  俞安行站在日光下; 衣襟和发丝被风扬起。
  薄薄的一层光线落在他清冷有致的侧脸上; 描摹出深深的轮廓。
  青梨目光凝在他身上。
  此刻方觉他那样一双骨节分明的手,原来并不只在提笔写字时才好看……
  几位婢女从旁经过,眼尖地瞧见了演武场上站着的人; 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大公子回来了……”
  “每次回府,大公子都先到演武场来; 这习惯到现在都没变过。”
  “可不是……老太爷和老夫人都在前面正堂里等着呢; 谁想人又先跑过来了……”
  交谈的声音飘过来; 让正怔愣中的青梨回过了神。
  她看向演武场中站在俞安行对面的人。
  大公子?
  那人便是俞安行的舅舅?
  拎起裙裾; 青梨匆匆朝演武场上的两人跑过去。
  方才站在廊下远远看着,青梨只能依稀看到景然一个魁梧的身影。
  如今走近了,方才将人瞧了个清楚。
  景老太爷年事已高,白发白须,但一双眼睛里却寻不见半点浑浊的暮气,衣袖随风微微摆动时,自带一股文人的松鹤之风。
  景然的外貌却与景老太爷格外不同。
  他是非常典型的武人长相,一身黑袍凛凛,面上蓄着的络腮胡遮去了大半面容,唯露出来的一双长眸清亮。
  乍一看,眉眼瞧着有点眼熟,倒好似在哪里见过似的。
  青梨还没琢磨出像她认识的谁,一旁站着的景然已将目光移向她,开口询问:“方才可被吓到了?”
  景然常年在军中领兵操练,面上的神情惯来严肃,又是个寡言少语的,浑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凌厉气势,府上许多新进来的小丫鬟见到他都害怕,纷纷吓得要绕开演武场走远道。
  但因那股莫名的似曾相识之感,青梨对景然不仅没有生出半分初见时的胆怯与紧张,反而因为觉得熟悉,更多了几分天然的亲近。
  听了景然的话,她忙摆手。
  “没有。舅舅的武艺精湛,怎会被吓到?”
  “是吗?那就好。”
  景然满意笑了,面上乌黑一团的络腮胡也跟着颤了又颤。
  目光调转,他看向面前的俞安行。
  眼前的人,已不再是六年前刚从国公府回来时那个病恹恹的小孩……
  他长大了,能轻轻松松击败他……还成了家,有了自己要守护的人……
  他抬手,拍了拍俞安行的肩。
  “不错,有长进。”
  俞安行余光瞥向那只停在自己肩上的大手
  景然常年习武,掌心覆着一层粗糙的厚茧。
  触上时,是很陌生的宽厚。
  “不过是占了兵器的优势。您若是用了长/枪,我未必能敌得过您。”
  景然并不常用剑,剑术算不上精湛。
  唯独一杆长/枪舞得威武生风,整个姑苏无人能敌。
  垂下眼睫,俞安行往后退了半步,拉开同景然的距离。
  手心骤空,景然面上的笑黯淡一瞬。
  他若无其事收回手。
  “我还要去前头看一下你外祖父和你外祖母,你二人赶了这么久的路,先去歇上一歇。”
  再问了几句青梨可有不适应的地方,景然离开演武场,一人往正厅去。
  只在行至游廊拐角时,他又停了下来。
  往回看去。
  青梨同俞安行已经走远了,身影模模糊糊地隐在一丛茂密青竹后。
  景然站在原地,目光看向两人离开的方向。
  背在身后的手攥紧又松开。
  被剑柄击过的手腕还在隐隐发麻……他竟是一点力气都未收敛……
  景然落寞哂笑一声,心里又松了一口气。
  看他今日的身手,身上的毒,应是已无大碍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从前还没到他肩膀高的小孩,如今已经成家了,他理应要对他多些嘱咐的……
  只他不善言辞……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罢了,就这样,也很好。
  到底……是自己对不住他……
  景然抬头。
  日光刺眼,他面上划过一丝怅然……
  雨后的长空湛湛,流云卷舒。
  石阶上残着的雨滴滑落,将藏在缝隙中的青苔洗得翠绿。
  青梨同俞安行继续往洗松苑而去。
  刚开始时,青梨还有闲心打量各处的景致。
  到后头,人却是已经累得不行了,禁不住掩嘴懒懒地打起了呵欠。
  好在洗松苑每天里都有专人打扫,房中一应陈设俱与俞安行离开时无二,不需多加准备,二人直接便可入住。
  随意用些简单的膳食垫了肚子,俞安行将人拥在窗边设的软榻上。
  小鱼带着几个小丫鬟将桌上用毕的膳食撤下去,知晓两位主子要小憩,动作放得很轻。
  青梨半倚在俞安行怀中,耳边听着他“咚咚咚”的心跳声,却没有半点要闭眼歇下的意思。
  眼睫轻抬,她仰头看向身畔的俞安行。
  低覆的长睫掩住他眼底眸色,看着和平时无异……
  可青梨依旧察觉到了他情绪的细微变化……
  似乎……是在遇见了景然之后?
  指尖攥上他衣袖,轻晃了晃,她开口问他:“怎么了吗?不开心?”
  对上她略有担忧的眼神,俞安行有片刻的微怔……
  大掌抚上青梨后颈,将人送到近前,薄唇缓缓贴了上去。
  青梨紧攥着他衣袖,闭上眼,承着他的索取。
  俞安行的亲吻一改之前的霸道,温柔浅慢地擦过唇齿。
  结束时,也并没有退后。
  眼睫缓缓轻颤,青梨睁开眼的刹那,对上他近在咫尺的容颜。
  他在对着她笑,碎光在他眸底跃动,昳丽无边。
  鬼使神差的,青梨又靠了过去,主动贴上他的唇,亲了一下。
  退回去之后抿了抿唇,又再靠过去,再亲了一下。
  俞安行浅笑一声,轻轻摸一摸她的后脑,平缓的语气里带上了几分纵宠。
  “没事。方才不是困了?睡吧。”
  环在青梨腰间的大手收紧,俞安行陪着怀里的人倒下软塌。
  午后的日光穿过庭院繁茂的枝叶间隙,泼下来大片斑驳的树影,光点在二人的衣袍上纷飞起舞。
  日头缓缓西移。
  天色逐渐昏暗下来。
  最后一丝光线被黑暗吞噬,拂到人身上的微风开始带上些微的凉意。
  府上的小丫头开始点灯。
  晚膳备好,王嬷嬷亲自过来,将洗松苑两位刚到的主子请到前厅去。
  王嬷嬷在景府多年,很得景老太太的器重。
  今日青梨和俞安行两人的船靠岸,正是派她亲自过去接的人。
  正厅里一应膳食皆已备好,景老太太、景老太爷并景然三人先到了厅里。
  还没来到厅前,远远的,青梨便听到了他三人交谈的声音,隐隐伴有食物的香味飘出来。
  虽说景老太爷面上看起来是一副士人的古板架子,但在桌上却没那么多规矩,一家子人围坐在一起,间或聊上几句,虽只四五人,却也格外热闹。
  “这糖醋小排是府上新请的厨子做的最拿手的菜,阿梨尝尝味道。”
  青梨手中银箸刚触上碟子里的排骨,景老太太便热情地将那碟子往前推了推:“若非是我人老了,牙口不好,一人也能吃上个小半盘。”
  夹起一块排骨,青梨咬了一小口。
  入口是酸甜的滋味,排骨炸的火候刚好,肉质外酥里嫩,确实比以往她吃过的排骨味道都要好。
  青梨笑着看向景老太太:“多谢外祖母,确实很好吃。”
  闻言,景老太太眉眼愈弯,眼角的细纹堆叠成慈爱的弧度。
  “你这孩子,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谢的。既喜欢,便多吃一些,多长些肉才好。”
  说罢,又看了一眼坐在青梨身边的俞安行。
  “安行也尝尝。”
  俞安行应了。
  却没有去夹碟子里的,银箸一伸,触上了青梨碗中那块被她咬了一小口的排骨。
  桌上其余三人的目光一时齐刷刷投望过来。
  青梨回头,悄悄瞪了他一眼。
  虽则对他这样动作,她已习以为常……
  在秋水小筑里,用膳时,他便总爱吃她吃过的……
  可毕竟当时只有她和他两人,眼下才刚到景府,不是在秋水小筑里,这般动作,未免有些不太庄重……
  俞安行却恍若未察觉到她的目光,就着那块排骨上她咬下的痕迹,慢条斯理地品尝她齿间留下来的那点淡淡甜香。
  唇角牵起,他点头。
  “味道确实不错。”
  青梨看着被重新放回碗中的那块排骨。
  上面留着两处咬痕,小一点的痕迹是她的,大的则是俞安行刚刚才咬的……
  正琢磨着要如何下筷,唇边又多出来一盛满汤的小匙。
  是俞安行递过来的。
  “这龙骨汤也好喝,阿梨尝尝。”
  青梨手边就放着一小碗未动过的汤,哪里还要喝他的……
  可桌子底下,她的小腿正被男人轻轻磨蹭着,她不敢不喝……
  红唇微微张开,那曾被俞安行含在口中的小匙,自然而然地便滑入了她口中……
  作者有话说:
  虽然今天有点晚了,但是还是要祝宝们国庆快乐!


第103章 镜
  【一百零三】
  汤是什么味道; 青梨半点没尝出来。
  只含混地将那口汤咽下,就要急急推开俞安行的手。
  这副避之不及的模样,令男人一双长眸微不可察地眯了眯。
  温凉的小匙在口腔里横行。
  惩罚一般轻轻搅弄了一下女郎柔软的舌尖。
  青梨如被电击; 手上的力气收起; 推人的动作不成,看起来却好像是她指尖主动勾上了男人的大手。
  落在旁人的眼中; 自然而然就成了副小夫妻卿卿我我打情骂俏的场面。
  景然面露稀奇。
  景老太爷觉得口中的菜一点都不香了。
  不服输地抬起手中的小匙,舀了一勺蟹黄豆腐放到景老太太的小碟中。
  景老太太的嘴则笑得直快咧到了耳后根; 冲着对面的两人挤眉弄眼。
  “之前我还发愁呢; 想着要去庙里给安行求桩好姻缘; 这下倒不用这么麻烦了,直接去拜送子观音便成了。”
  一句话惹得候在厅里伺候的下人都吃吃笑了起来。
  青梨面色涨红一瞬; 那口被喂过来的龙骨汤堵在嗓子口,上也不是下也不是,险些被呛到。
  一顿寻常的晚膳倒是吃出了节庆时候的热闹。
  从正厅里出来时,夜色已成浓黑的一片。
  廊下的檐灯盏盏亮起,澄黄的亮光透过琉璃的盏壁晕洒而出。
  青梨还记得方才在席上时俞安行的小动作,低着声同他抱怨:“下次不许再这样了。”
  俞安行自然不会答应她。
  长臂贴上那抹盈腰; 他单手将人抱起:“夫妻理应如此亲近。”
  青梨坐在他手臂上; 双手抵着他胸膛,小声反驳:“……你这是歪理……”
  亲近是可以亲近,但在人前和在人后; 怎么能够一样呢……
  沿着路往洗松苑行去,庭院里横伸至廊边的枝叶葳蕤茂密; 连投照过来的灯光都变朦胧许多。
  青梨被俞安行抱着; 还在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你记住了吗?以后在人前; 我们牵牵手就行了; 别的不能再做,要保持距离,庄重一些……”
  显然,每一句都不是俞安行爱听的。
  低下头,他直接堵住了那张喋喋不休的嘴。
  昏黄的光线半明半昧,隐隐绰绰地在二人相贴的衣袍上舞动。
  无人注意到这个隐秘的角落。
  自然,也没有人看到,安静停在廊下的那抹身影。
  直到前头正堂的动静传来。
  晚膳用过的菜一一撤下,嬷嬷带着收拾的小丫鬟从旁经过。
  有眼尖的看到站在廊下一动不动的人,喊了一声。
  元翠回过神,若无其事地应了那人一句,继续端着手上的金漆托盘往前。
  刚刚走上几步,却又忍不住回头,去寻那道她心心念念了许久的身影。
  从京都被送回姑苏,她已经有很久没再见过他了……
  不远处,灯光飘摇昏暗,有廊柱作遮掩,元翠什么都看不见。
  只看到了地板上映出的两道亲密无间的影子。
  那样紧密的纠缠……她分辨不出哪一道才是俞安行。
  夜风鼓噪起来,拂过耳畔。
  元翠没有听见阵阵秋虫的呢喃,只听到了那道耐心哄人的低沉声线。
  可在她印象中,他从来都不会这样对人说话。
  都是因为那个女人。
  他不该变成这样的……
  堂前悬着的竹帘被夜风吹动,丝丝缕缕的光线泄出,照亮元翠扭曲到几近变形的面庞。
  正厅里依旧很热闹。
  景老太太上了年纪,往日里用完了晚膳,天色将将擦黑,人便已经开始犯困了。
  但今日许是因着俞安行同青梨一道从京都回来了,心里高兴,身上半点倦意也无,拉着屋内一众嬷嬷和丫鬟同自己聊天。
  景老太爷每晚有习字的习惯,今夜却也破天荒地不再往书房去了,坐在景老太太身边听着闲话。
  景然见状,也留下来作陪。
  景老太太在念叨着青梨和俞安行。
  “……这两人,如今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如胶似漆的,指不定什么时候我就多了个曾孙,可要让人将小孩子的衣物什么的都先准备着,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让人看了笑话。”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何至于要这么着急?”
  景老太爷捋着胡须搭话。
  得了景老太太递过来的一记白眼,他也不在意,转头让丫鬟去取笔墨来,嘴里琢磨着:“孩子的名字马虎不得,我得先好好斟酌着……明儿个让秦安到府上来商量商量……”
  完全忘了自己方才笑话景老太太时所说的话。
  王嬷嬷看出了今夜景老太太和景老太爷两人的心情好,也乐意多说些中听的来讨主子们的欢心。
  “老夫人说的正是,您是没瞧见,今日奴婢到码头去接人时,上下需走动的,少公子一律都将少夫人抱在怀里代劳了,愣是没让少夫人的脚沾上地,那模样,可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奴婢看呐,少夫人肚子里有好消息,也不过迟早的事。”
  一番话逗得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主仆几人正其乐融融地说着话呢,竹帘掀起,是厨房的小丫头送热茶和点心过来了。
  王嬷嬷顺势抬眼往外看去,看清来人时,一双粗眉显而易见地皱了起来。
  ……怎么是她过来了……
  “等在厨房里的小丫头闹肚子了,疼得嘴里直叫唤,奴婢便自作主张替她将东西送过来了,顺道来看看两位老祖宗。”
  捧着手上的金漆托盘,元翠看向座上的景老太太和景老太爷。
  她眉眼间带着笑,袖下掩着的指节却已用力紧捏到泛白。
  刚才停在门口,她将屋子里的话全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再一想到来时看到的那一幕,心里有隐隐不甘的怒气窜出,连带着手上的动作一个不稳,那壶热茶颤颤,眼看着就要泼洒出来,好在王嬷嬷及时上前接住。
  将热茶和糕点一一奉到景老夫人手边,王嬷嬷笑了一声,又接着刚才的话说了起来。
  “少夫人模样出挑,礼仪规矩样样都好,寻遍整座姑苏城怕是也挑不出一个能比肩的,少公子可不得宝贝着。”
  一边说着,余光又若有似无地扫了身后的元翠一眼,似提醒又似警告。
  自打从国公府里被送回来之后,元翠就好像变了个性子似的,少夫人还没回府,编排的话便在后院里传开了……
  念着多年的旧情谊,景老夫人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