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了那个陈世美-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小二也是两个孩子的爹,家中孩子自打断了奶,什么都是跟着大人吃,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婴儿不能吃盐,“小娘子能帮忙解释一下,孩子不能吃盐是什么说法么?”
“大夫说婴儿的肾脏比较娇嫩,发育的不够完善,如果过早地摄入了盐,会导致婴儿的肾脏有损伤,所以一岁之前,孩子最好不要吃盐。”柳茹月以前也不懂这个,都是伺候人的过程中听大夫说的。
“原来是这样。”店小二也没听大懂,但见柳茹月说得笃定,便记在了心中,“那,你把蛋清留着,不下锅也是因为婴儿不能吃蛋清么?”
柳茹月边洗锅边回答道,“大夫说鸡蛋是发物,七个月之前的宝宝最好不吃蛋清,或许会长疹子,但也不一定,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吃了就不会,我家孩子……我也只能谨慎一点了,反正再过两个月,他也能吃全鸡蛋了。”
“原来养孩子有这么多讲究,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我家孩子一岁前还真的都有长过疹子,红红的一片,看她挠的我可心疼了。
还就我家二闺女长了疹子,老大没有过,好像还真是我拿了鸡蛋回去才……天呐天呐,我一定要记住,以后我家娘子又生了孩子,我一定不让她给孩子吃蛋清了。”店小二万分庆幸自己没钱天天买鸡蛋回家,不然孩子得多受罪。
柳茹月只是笑笑,她信这些也是因为之前伺候的那家人的孩子是特禀体质,卫气虚不能抵御外邪,因此别的孩子能吃的东西,他不能吃,别的孩子不能吃的,他就更不能吃了。
那孩子经常找大夫,主人也会将大夫的话对她们这些下人三令五申,以免她们犯错害了孩子。
她也牢记于心,她当年还想着以后等找到孩子们了,等他们成家立业了,她也能细致点照顾孙子和外孙。
上一世孩子们都没能活到娶妻生子……,这一世,她得给孩子们一个未来,早些找到她们才行。
柳茹月将眼中的泪水逼了回去,舀了一点猪油在烧红的锅中化开,重新打了一个鸡蛋在装着蛋清的碗里,加了粗盐之后打散,倒入锅中。
贴着锅的一面很快就煎成了金黄,面上还是鸡蛋液,她用锅铲插入鸡蛋饼下方,一个巧劲将煎鸡蛋完整的翻了过来,一点都没有碎不说,一丝鸡蛋液也没有飞出来。
店小二在一旁,心中感叹这小娘子还是有些厨艺的。
待得这一面鸡蛋也煎的金黄了,柳茹月还是用锅铲将鸡蛋打烂了,店小二在一旁看的可惜,金黄色圆溜溜的鸡蛋饼像太阳一样,就这样没了。
柳茹月将之前给孩子做粥剩下的一点番茄倒在了锅里,专属于番茄炒蛋的香味飘出来,果然比做粥更让人垂涎。
将冷饭倒入锅中,拍散搅拌均匀,炒得每一粒米饭都被汤汁浸润了一遍,且变得有些微发黄了,便放了盐,将炒饭舀到了碗里。
“劳烦小二哥给我抓点泡菜,再打一碗米汤。”
“可以。”店小二回过神,转身去抓泡菜。
他也不知道自己刚才竟然看人炒个饭也能看入迷,以前看刘大厨、自家娘子做菜也没这样啊?也不是因为小娘子长得好,他都没看两眼小娘子的脸,尽看她炒饭了。
想不通,着实想不通。
柳茹月洗了锅,清理了灶台。
将自己的东西重新装入包裹里,挎在手腕上,端着两个碗,去了客栈大厅。
这个点没有人吃饭,但有客人喝茶歇脚。
将包裹放在凳子上后,她又将孩子从背带里解放出来,抱在怀里靠着她坐正。
柳茹月拿了桌上小碗,用木头汤勺舀了粥在小碗中,这才用白瓷小汤匙舀了粥,尝了尝,试试温度。
怀里的孩子仰着头,急不可耐的像鸟窝里嗷嗷待哺的雀儿张着嘴一个劲啊啊叫。
要知道粥做好的时候,他就已经馋了,结果又生生等了一道番茄鸡蛋炒饭的时间。
这过程,对于小二是享受,对于饿了的狗娃来说是折磨,看得着、闻得着,就是吃不着,你说难受不难受嘛!
“别急,还有些烫呢。”柳茹月吹了吹气,这才将勺子里的粥喂到孩子嘴里。
狗娃吃得有些急,柳茹月赶紧轻轻拍拍他后背。
她吹凉的速度,跟不上孩子仰头讨吃的动作,看得一旁歇脚的一个壮汉看愣了神,“这孩子胃口可真好,能吃是福啊。”
第10章、蹭车
店小二甩着白帕子,将泡菜拿了过来,放在了柳茹月桌上,扭头对那羡慕不已的汉子说道,“这位客官,你可不知道,这小娘子给她家孩子做的这道番茄小米粥,十分讲究,只加蛋黄不加蛋清,也不加盐,说这么小的孩子吃了这些,对身体不好。”
“谁家孩子这岁数不是白米粥就顶事儿的啊,能加个鸡蛋在粥里都不容易,哪管能不能吃对吧!也怪不得这孩子爱吃这饭,还是小娘子做得好,没盐也抢着吃,怪哉。”虽然听柳茹月说了很久,但店小二还是不能理解没有盐,孩子也能吃得津津有味是什么道理。
打算盘的掌柜也在一旁说了一句,“我家孩子虽然能吃加了肉糜的米粥,但依旧不爱吃饭,这都两岁了,还得我娘、我媳妇儿追着喂,要我说,孩子不爱吃就饿他一饿,饿了自己就晓得吃了,都是惯的。”
店小二心里却觉得,肯定是大家做的饭菜不香,孩子才不爱吃的,没看到这个小娘子做这道没盐的粥,孩子也抢着吃么?
感慨道,“这孩子能做你的孩子真幸福。”
柳茹月苦涩的咧咧嘴,她的孩子们可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过。
一旁休息的男子满脸忧愁,羡慕的看着在柳茹月怀里抢着吃饭的孩子,哀愁的叹气,“我家小少爷本就不爱吃饭,尤其现在天热,又得赶路,他愈发没有胃口了,一路上就不爱吃,说吃了也难受,这些时日都瘦的脱像了。
带他去看大夫,大夫说少爷没病,就是年龄太小、天气热不宜舟车劳顿,少爷就是没有胃口,也不宜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
虽然山楂膏能开胃,但那种东西也不能当饭吃啊,嬷嬷琢磨道菜新鲜菜出来,少爷好不容易爱吃了,但吃多两顿,少爷就又不爱了。”说到这里,汉子发愁的摇了摇头。
随后又继续道,“我们一路上,只能不断停下歇脚,希望能把少爷养好一点再上路,一路上都是这样走下来的,也不知道照这个速度,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洞庭郡,可把我家夫人急坏了。
这位小娘子做的这道粥闻起来就让人口中生津胃口大开,我能不能厚颜向你买一碗粥,看看我家少爷会不会吃上一口。”
柳茹月心中叹气,她等的就是这句话。
早上吃饭的时候,她就听到了隔壁桌车夫服侍的这户人家的下人们在抱怨小少爷挑嘴儿这个事了,这才给予了她启发。
刚重生,柳茹月好多事情还一团糊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听了他们的话,她倒是明白接下来应该靠什么蹭车了。
她听上一世那醉仙楼掌柜说过东坡先生名言,盖聚物之大美,以养吾之老饕(tāo)。
以前她没功夫去理解这句话,现在她明白了。
其实在醉仙楼的时候,她也见过的,人生在世,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一掷千金者、或是亲自冒险去爬那险山涉那恶水,也只为求一道难得的食材,这样的老饕不在少数。
她既然会做菜,那这一世靠着做菜,兴许能及早赚够银子找到孩子们,给他们赎身,一路上也能靠厨艺给自己讨些好处、博些便宜。
所以,她才决定出去采买了那么多做饭的食材,也花血本给自己置办了一身干净衣服。
只是,当时柳茹月也不确定这家人多久会离开,所以采购回来的时候,她从后门进来,就是想看看他们的马车是否还在。
当然,这家人若是离开了,她也有办法找上其他人蹭车。
她现在端来饭菜来大厅吃,也是因为车夫在这里,而近身伺候夫人少爷的丫鬟婆子都在屋中,她不好碰见。
如果车夫在二楼,她也会端到二楼走廊上去吃。
柳茹月收敛心神,略微吃惊的看向车夫,“你也是一片忠心,哪里需要买,这么热的天气,孩子吃不下饭可是大事,我也是当娘的人,十分理解夫人的心情,这点粥要什么钱啊,你拿碗过来舀一份送过去,让你家小少爷试试看吧,希望能帮上一点忙。”
车夫挠了挠头,颇为憨厚的笑了笑,“我家夫人说,不能占人便宜,尤其小娘子还这么好心帮忙,更不能让你破费,小娘子,这是30文钱,你一定要收下,不然这粥,我不敢要。”
这家的下人都如此懂礼,柳茹月还是比较满意,大致已经知晓这家人的门风了,她也不再推辞,“好吧,那你去洗了手,再来拿粥吧,一会儿凉了,味道就没有那么好、孩子就不爱吃了。”
“谢谢这位娘子,不知怎么称呼?”
“十娘。”
第二天一早,柳茹月退了房,后背上背着包裹,怀里搂着狗娃下了楼,到了停马车的后院。
昨日在大厅讨粥的车夫陈顺迎了过来,“十娘,其他马车上已经没有位置了,你坐后面第三辆马车,那辆马车上全都是食材锅具,委屈你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再加上这车夫也是个热心人,柳茹月心情不错的客套道,“不委屈,夫人好心带我一程,能有马车坐,还给十娘开工钱,我已经万分感激,只希望路上能照顾好小公子的口味。”
这时候,一个身穿深棕色镶领粉绿暗花对襟褙子、下身着宝石青素色棉裙、头绾单螺髻、插着一根孔雀纹银簪的中年嬷嬷冷着脸走了过来。
眼皮微掀,上上下下粗粗看了十娘一眼,说话像是喉咙噎了块米糕,说话全靠哼出来似得,“十娘是吧。”
“是。”柳茹月颔首。
嬷嬷紧拧着眉,为柳茹月不卑不亢的姿态十分不满。
陈顺在一旁解释道,“这是府里伺候夫人和少爷饮食的刘嬷嬷。”
“刘嬷嬷好。”柳茹月寻思,自己并不是陈府下人,颔首打招呼已是尽到礼数了。
刘嬷嬷看她不开窍,还是这么一副呆愣的模样,原想说两句,陈顺在一旁催促道,“刘嬷嬷,前头在催了,您长话短说,莫要耽搁了夫人赶路。”
刘嬷嬷瞥了陈顺一眼,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看着柳茹月,“在府里的时候,少爷最爱吃我做的东西了,现在只是赶路累着了才吃不下而已,恰好你做惯了的那些乡野小菜清爽开胃讨了个巧,接下来你得更用心才是,少爷挑嘴儿的很,一道菜绝对不愿意吃第二次,每一顿都得换着菜做,若是接下来你做的菜少爷不吃,夫人可是发了话的,到时候你就得下车。”
第11章、刁难
怪不得刘嬷嬷看自己的眼神充满了挑剔呢,不管她礼数上谄媚与否,这刘嬷嬷都看不惯她,原来做不过是因为同行是冤家罢了。
“嬷嬷说的是,我一定会用心做饭,一路上还少不了刘嬷嬷的教导。”柳茹月乖巧应是。
“哼,知道就好。”刘嬷嬷往前走了两步,掀开车帘,指着堆满了东西的车厢,“这车上都是食材,除了米粮这些,蔬菜全是今儿一大早天还没亮就买的新鲜货,你可注意着点你怀里这野……孩子,别让他的尿啊屎的拉车上了,夫人忙着赶路呢,你可别动不动就叫停车,耽误了行程有你好看的,知道了么?”
柳茹月也不是没有混过后宅,她虽没有参与宅斗的资格,但也见过这些人的手段,除了主子之间百般手段争宠斗艳,下人之间为了自己能在主子面前出彩,也是各种打压排挤他人。
她这是因为昨天一碗番茄小米粥,就被刘嬷嬷警惕上了,害怕她会进府,抢了她在主子跟前的荣宠呐。
所以柳茹月没有傻不愣登的问刘嬷嬷那她的孩子怎么如厕,依旧应了下来,“谢谢刘嬷嬷提醒。”
和柳茹月说话,让刘嬷嬷觉得宛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十娘就不担心自己孩子拉在衣服里闷坏了?就不和她吵一吵?
十娘不吵不闹,她还怎么让夫人对十娘产生不满?将来想找个由头把她赶走,就不容易了。
“刘嬷嬷,快上车,就等你了!”昨日在夫人面前见过的梳着牛角辫的小丫鬟杏雨身着陈府统一的绿纱襦裙,从前面的马车里探出头,转身对刘嬷嬷招手。
刘嬷嬷无可奈何的转身离开,还不忘回头瞪了柳茹月一眼。
“十娘上车吧,你不用担心这些。”陈顺将马车上的凳子拿下来,又帮柳茹月打了帘子。
柳茹月诧异的看着他,“你不是第二辆马车的车夫么?”
陈顺道,“我刚才和陈酒生交换了车,都是为主子赶马车,谁赶哪辆车都一样。我们走后面,孩子若是想如厕,我停一下车,落后一步就可以了,没有刘嬷嬷说的那么严重,我们家夫人的心地可善良了,哪儿能为难一个孩子。”
柳茹月心中感激,搂着孩子上了马车。
“坐稳,出发了。”
柳茹月放下帘子,扶住车框,马车动了起来。
这一辆马车的确过于摇晃,倒不是车顺赶车技术不好,而是因为这辆车是装食材的,自然没有载人的马车舒服,没有减震、没有软凳,她是直接坐在车厢地板上。
车厢里后面堆放着的应该是大米、大豆这些粮食,空气里闻起来还有花椒、八角、胡椒等大料的味道,她一转头,临近她旁边的就是一袋海鲜干货,闻着味道有些冲。
柳茹月正前方还挂着一条五花肉、一条肋排、一根羊腿,近前的地上还有大蒜、洋葱。
总体来说,马车上干货居多,鲜新蔬菜和肉,不过是有钱人家最后的倔强。
这些东西对于柳茹月来说,味道虽然大了点,她还能接受。
就是苦了怀里的孩子了。
这车内复杂的味道,对孩子来说有些呛,她只能时不时撩开帘子,给孩子透透气。
行了一阵,适应了车速之后,柳茹月松了抓住车框的手,拍着怀里不安的孩子,“不怕不怕,坐车是享受,比走路舒服多了,你虽然不用双脚走路,不用承受脚被磨起泡磨破皮之苦,但太阳这么大,白白嫩嫩的你,天天被大太阳晒,也会被晒成烤乳猪掉几层皮的。”
狗娃听不懂柳茹月在说什么,但有人和他说话,逗他玩儿,他也伸出两只小手来抓柳茹月垂下的发丝。
“停车检查,车上的人都下车。”
柳茹月掀开车帘子,发现已经到了城门口。
坐车果然比走路快很多。
马车排成一溜,前方车上除了夫人少爷,丫环嬷嬷全都下了车。
几个士兵拿着夫人交出来的下人名单,在一个个验证下人们的身份对牌。
两个士兵朝柳茹月走来,她紧了紧抱着孩子的右手,撑着车框,踩在陈顺放置的踏脚凳上下了马车。
此城门,并不是前日她进桐县的西门,而是南门。
“你们两的身份对牌呢?”
“在这里,军爷请看。”陈顺掏出自己的身份牌,递给了其中一个士兵,另一个看向柳茹月,她连忙将路引和证明递了过去。
看过她的路引和证明之后,士兵并未交还她的东西,而是打量着她怀里的孩子,“哦,你就是那个十娘啊,虽说这孩子是县丞大人交给你的,但我们作为保卫桐县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