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医妃权谋天下 >

第120章

医妃权谋天下-第120章

小说: 医妃权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必须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如果老百姓不支持与拥护,终究,你会走向灭亡。

    但,每去一户农家,门都是扣上拴的,最初她是以为是农户们上山狩猎或者外出有事去了,当她走遍了北襄城附近的几个村子,家家户户皆是如此时,她才发现了一个事实,是因为大伙儿不待见她,所以,便将自个儿锁在了家中,造成人不在家的假象,不愿意出来与她相见。

    其实,她哪里又知道,在她还未家家户户去走访之前,她残忍杀害秦太妃的事迹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她一心想要遮掩的事情,甚至被扩大化,添油加醋乱说一番,北襄老百姓对于她苏后,可以说是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

    人人都畏惧于她,说她是一个残忍冷血的魔鬼毒妇,哪个农户人家还敢出来与她相见,如此心狠手辣的妇人,见上一面岂不全家小命不保。

    不出几日,苏后便遇上了燕王同样的问题,军粮已经所剩无几,没了粮食,她们也很难在这北襄存活下去,由于燕王在山中囤军数日,山上野菜野果野味全都被他的军队吃了过精光,现在,她再派人上山去捞粮食,所有的人全都空手而回,从卞梁偷跑出来时,她到时带了许多的金银财宝,可是,在这北襄城,就算是有再多的财宝也使不上力气,因为,没人愿意拿财宝与她们交换。

    这样的困境让苏后开始深深地忧郁起来,最后,她想了一个办法,派了一支军队拿了金银财宝去邻国交换活命的粮食,谁曾想这些军队却无端死在了半途中,再派再被人杀死。

    知道是有人在暗中做鬼,她气得猛拍桌子,直骂属下不中用,连粒粮食也换不回来。

    “太后,这是最后的半碗米,奴婢熬成了稀粥,您就将就喝一点,充充饥,等会儿,奴婢再让人上山去采些野果子。”倪嬷嬷捧着一碗米粥进营帐,苏后望着她呈放在简易桌案上一碗几乎看不到半粒饭,只能看到一片清水的稀粥,心中一酸,险些落下泪来,想不到她堂堂天元皇朝的太后,居然会落魄以如此地步。

    曾经的岁月,东陵芷江与她成亲后,便一直到处游晃,一直不在她的身边,可是,那时,她娘家的日子还过得去,就算夫君不在家,三五不时,她还会将一双儿女带到娘家去跟单饭,所以,她苏熙竹从未受过什么样的苦,至少,从未挨过饿。

    现在,花甲之年,却受这种食不裹腹之困苦。

    “你吃了么”

    端起碗之时,缓缓转过脸。

    倪嬷嬷满唇干涸,哪里像吃过的样子,然而,怕她担忧,老嬷嬷却赶紧崩了一句,“谢太后关心,奴婢已经吃过了。”

    “唉。”

    端起的粥碗又放到了桌案上。

    “倪嬷嬷,跟着哀家你们受苦了。”

    “不苦,不苦。”

    ,不苦。”倪嬷嬷急忙开口说着,“奴婢愿意跟着太后您,跟了你这么多年,荣华富贵也享尽了,奴婢的人生已没有了遗憾。”

    倪嬷嬷跟了苏后多少年了,恐怕久到她都已经忘记了,到底是几岁跟着她的。

    总之,自从她被霸剪当人质归来之后,倪嬷嬷就一直跟着她,这么多年了,她当主子早已不是主子,心底蔓延的,自是一份特殊的亲情。

    “太后娘娘,大军逼近象鼻山。”

    账外有士兵慌乱的声音传来。

    “有多少的人马”

    对于士兵的来报,苏后似乎并不慌乱,也不意外,好似一切早已在她的意料之中,是呵以她的聪明才智,又怎么能猜不到有些人是不可能就这样放过她

    如若能放过,百姓会闭门而不见,如若能放过,她派出的人马去邻国交换粮食,便不可能一次又一次死去,或者失踪。

    “很多,李良善将军说,至少也好几十万军队。”

    几十军队如狼似虎挺进象鼻山,与她所用过的计谋一样,妄想将她逼死在北襄这冷寒之地。

    罢了,罢了

    也许,这苦寒白雪飘飞的国土,便是她最后的容身之地。

    几万饿着肚子的残军,与几十大军相战,无疑是以卵击石,她不想像燕王一样再做困兽之斗。

    “倪嬷嬷,军中还有多少粮食”

    “回太后,已经只剩十来黛玉米了。”

    “将玉米想办法磨了,做成馍馍分发给大家,让人上山去采些野果子,能猎一些野免野鸡回来更好。”

    “是,太后。”

    倪嬷嬷不知道太后想干什么,对于苏后的决定,倪嬷嬷从未质疑过。

    倪嬷嬷让一拔人上山采野果子,回来时,许多将士手中居然出奇不意地有了一些野味,大伙儿兴高采烈,都嚷嚷着苍天有眼,给了他们粮食,是上苍在冥冥之中保佑着苏后与众将士。

    苏后显然也十分高兴,命人将野味宰杀,熬成了汤,再分发到每一名将士手中,其实,每一碗汤只是沾了一点油腥味儿,有的甚至一片血都没有得到。

    不过,大家仍然还是十分的兴奋,毕竟,有汤喝总比没汤喝得好。

    众将士蹲在雪地上,端着热汤喝着,暖着心肺,苏后披着白色的披风,走出营帐之时,还是那么端庄秀丽,仪态万千。

    先皇的每一名妃子,都是有一些姿色的,苏后虽年轻时就嫁给了东陵芷江,东陵芷江天生是爱美人的坏胚子,如若没有一点姿色,估计他也看不上。

    苏后端了一碗热汤,慢慢地走向了将士们,在一干将士中央站定。

    “将士们,哀家承蒙大家厚爱,能与哀家走至今日,哀家感谢大家,今儿,哀家敬大家。”

    “咱们也敬太后。”

    众将士齐声高喊,然后,在太后仰头一口喝尽碗中之汤时,众将士也一咕哝将手中的野味汤喝了个底朝天。

    唇上还沾了油珠子,如若是以前,她早将它擦去,可是,今日,她未这样做。

    道理很简单,因为,今夜,是她与她的这些忠臣良将最后在一起的日子。

    “李良善,韩庆守二位将军,你们过来,哀家有话要说。”

    “太后。”两名大将火速奔至她的左右,俯首听命。

    苏后望着这两名得力主将,唇畔勾起一抹笑靥。

    “二位将军,请受哀家一拜。”

    “使不得,太后。”韩庆守与李良善吓了一跳,诚惶诚恐,赶紧退开一步,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二位将军不必惊慌,你二位将军能陪着哀家走至今日,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忠臣良将,哀家心中的感激三言两语已无法表达,这个时候。”

    苏后的视线越过他二人的国子脸,看向了一个方向,那便是进出北襄必经之地象鼻山。

    “象鼻山应该很是热闹,几十万大军已从卞梁的方向赶过来,能不热闹么”

    象是在说给众将士们听,又好似在自言自语,总之,在家都感觉今晚的太后与平时一点都不一样。

    眉宇间没有惶恐,也没有恼怒,更没有了忧悒,仿佛一切她都已经看透,看尽。

    “众将士们听令。”

    忽然,她陡地拔高了音量。

    所有的将士放下了手中的汤碗,赶紧半跪着起身双手作揖,垂首听令。

    “感谢你们为哀家死守到今日,跟着哀家让大家受苦了,燕王的覆灭是咱们的前车之鉴,哀家不想重蹈他覆辙,故而,决定”

    她将尾音拖长,做出这个决定时,她也是痛如割腕,因为,她让出的是手中真正的皇权。

    “你们不必再为哀家孝忠,凤绝不看重皇位,哀家老了,也倦了,也不打算不再继续让你们为哀家做无胃的牺牲。”

    此话一出,个个将士全都抬起了头,相互凝望的眼神充满了惊惧,都在质疑他们是不是听错了

    太后是老糊涂了不成,居然要他们放下手中兵器,做川军俘虏。

    不战而败,岂非将士所为。

    是将士就应该把鲜血洒在战场上,为了保护主子与缰土而拼尽最后一滴残存的血。

    “对,这是哀家的命令,哀家要你们放下兵器,出去投靠川军,不必再管哀家死活。”

    “太后。”韩庆守与李良善闻言吓得心魂俱裂,他们

    俱裂,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向来手狠手辣的苏后会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

    “二位将军,你们是没想到吧”

    没想到她会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

    “咱们手上只有几万残兵,个个还是空腹,换不到半粒粮食,哀家手中有再多的金银财宝都无济于事,而咱们陷入这样的困境,早已在他们的谋算之中,咱们已经无力回天,无法再力挽狂浪,如果说,伤亡败局已经注定,那何必又要做无畏的牺牲的哀家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并不是老百姓口中手狠手辣的歹毒妇人,你们所有的将士都要死得值得,明知道是悬崖,哀家如果偏要你们去跳,那哀家的心绝对就不是肉长的,你们家中也有妻儿老小,他们还期待着你们完好而归,你们的忠诚哀家会永记心上,所以,众将士,听从哀家旨意,放下兵器出迎象鼻山,相信川军会放过你们,给大家一条生路。”

    “可是,太后,你与皇上怎么办”

    “哀家与绝儿就留在这北襄吧这儿白雪飘飞,环境清幽,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虽没有花,但有雪,能呆在这个地方老死,哀家觉得也很不错,这一生,哀家享过了荣华富贵,也坐拥过万里江山,得到了无荣的荣光与尊贵,所以,哀家没什么遗憾了。”

    “太后不可。”

    两位将军不同意太后的决定,疾声高呼,带着万千将士高喊,“臣请太后三思,请太后三思。”

    “三思哀家四思五思六思都思过了,倪嬷嬷,派一拔人马出象鼻山,告诉他们的首领,说哀家的这支军队,愿意归降,给他们谈一谈条件,尽量要他们保证不损害咱们将士的利益,保他们保安,如若谈不拢,咱们只能血战到底。”

    “是,太后。”倪嬷嬷知道凭着苏后的性子,能承认自己的失败有多么的不易,可是,苏后不愿意明知道是一场败局,却还偏偏拿手下忠心耿耿的臣子命去堵。

    不用堵,其败局已经注定。

    倪嬷嬷不敢耽搁,不顾韩太守与李良善二位大将军的阻拦,派了一拔人马出了象鼻山,去与驻扎在象鼻山的军队谈判。

    梁军愿意归降,川军首领虽意外,却感欢喜,不战就将战事收尾,这几乎是每一名将士的心愿。

    川军首领将此事禀报了卞梁刚刚登基的小皇帝东陵凤意,皇帝让他们同意梁军提出的所有条件,只是让他们派人进山去贞探,看看她们的情况,如若她们有祸心,便假意让他们归降,设质包围圈,最终将敌人一举歼灭。

    首领奉皇上之命派出一支精锐队伍,连夜突袭进北襄,探得到的军情居然发现苏后的确不想再做困兽之斗。

    这让所有川军喜不自胜。

    与川军约定之日即刻来到,川军答应他们两日后便是归降之期。

    二十四个时辰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苏后今儿起得很早,走出营帐时,发现白茫茫的雪地上,深深浅浅大小不一的脚印,太多,太密,那是众将士来向她告别的脚窝,她假装睡在了草垫上,其实,她根本就是清醒的,这种时候,她怎么可能安心入睡

    前几日,还热闹非凡,身影绰绰的雪地,现在,却寥寥无人,空旷而瑟索,细碎的雪花不断从天上降落,飘到了脚窝上,那深浅大小不一的脚印,不多时,应该就会被新降的雪花刷平落满。

    然而,一片白茫茫的雪,便再也看不到曾经有人走过的痕迹。

    属于她苏熙竹的时代过去了。

    “倪嬷嬷,你们还是离开吧。”

    她伸手取下了发上的几支珠花,取下了指上手饰,幽幽身侧的几个人开了口。

    “太后。”

    倪嬷嬷带着几个宫女赶紧扑跪在地。

    “太后,奴婢们入宫多年,早已不知亲人下落,奴婢们早已没有家了,不论生死,奴婢们都愿跟着太后。”

    如此忠心,让苏后为之感动,险些落下泪来。

    想不到,权倾一世的苏后也有如此落魄的一天。

    “皇上呢”

    没看到儿子的影子,苏氏向仆人询问。

    “皇上带人采野果子去了。”

    “难得他一片孝心。”

    知道儿子是去采野果子回来让她充饥,苏氏心里感觉暖烘烘的。

    天上的雪花还在不断飘降,她感觉有一些冷,便命倪嬷嬷去捡些柴来升火,倪嬷嬷还未将柴拾回来,一拔人马已经来到了她们临时搭建的白色帐篷。

    苏后望着眼前的两张熟悉的脸孔,唇畔的笑意勾深,“曹妃,你苦心设计,在冷宫中假装不问世事十几年,不就为的是等着今天么”

    女人身上的梅花衣饰向来都觉得碍眼,如今,也没半分觉得好看,只是那去也黄泉的夫君东陵芷江却就独独喜欢那清新脱俗的梅花,她与他几十年夫妻,怎么就从来都不知道他喜欢的会是梅花

    “是。”

    曹媪氏一点都不含蓄,站在苏氏面前,她已成了最大的赢家,她坐着马车,快马加鞭赶来,只为等着苏氏苟延喘息的一日,因为,她要亲眼看到苏后咽下最后一口气,她才放心,才安心,要不然,她的眼皮会一直突突地跳。

    苏氏不是一般寻常的妇人,听说她让几万大军归降,曹媪氏不知道她的人马是不是诈降,所以,跑了这么一趟,而这一趟来的人不单单只有她一个,她飞鸽传

    ,她飞鸽传书将另外一个人也约来了。

    “你说先皇喜欢你什么”

    苏氏望着曹媪氏,面色及其平静,根本探不出一丝的喜怒哀乐。

    “年轻或者你身上的灵气”

    “姐姐,妹子我也曾问过先皇这个问题,先皇说,喜欢就是一种感觉,他说,婉若,后宫佳丽三千中,你不算最美最艳的,却是最能让朕舒心的,在你这儿,朕有安全感,姐姐,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吗先皇说,他不喜欢心机重的女子,他说与她睡在一起,没什么安全感,总感觉就是睡着了,也有一双眼睛在盯望着他。”

    这便是得不到夫君宠爱的理由。

    因为,过度聪明的头脑是一种罪过。

    闻言,苏氏仰头大笑,笑声印遍了山谷,在山谷中回荡。

    终于,她得知了自己不被夫君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她太过于强势,太过于睿智,因为她曹媪氏,是一朵山野间的小花,风儿一吹,便就会折断腰肢,正是这种楚楚可怜激起了先皇的保护欲,而她这种强势的女人不需要夫君的保护与疼爱,可是,她就算再强大,睿智,就算坐拥了天下,她也是一个弱小的女子,也需要夫君的疼爱与保护啊

    大笑两声,苏后的眸光凝扫向了曹媪氏身边,那位披着大红色的披风,来了这么久,一直在一旁默然不语,静静聆听着她们对话的女子脸上。

    这张脸,她熟悉,太熟悉了,曾经,她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将她纳入自己的麾下,而事实上,就算是到了此刻,她苏后也不知道这个女子为何不帮自己,却转帮衬着敌人。

    “云定初,想不到你与曹妃早已联合在一起,哀家到底哪儿错了哪儿对不起你,让你最终倒戈”

    定初站在原地,温婉一笑,笑容令人如沐春风。

    “太后,你的睿智,定初还未学到五分,其实,定初也曾钦佩过你,只是,你的错误之一,不该将我许配给北襄王,错误之二,不该对芸娘下了毒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