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此时男子根本不缺学校——官方办学京中有国子监六学二馆,京外也有府、州、县学。民间私人开设的各种书院、学馆、私塾也很多。
反倒是女娘们,如果不能建立系统教育的制度,只按照现在皇帝特授官职的方式,总有些‘另辟蹊径’的意味,能融入朝堂的人也太少了些,且对上位者的依赖太大。
与【基础教育】相对的【精尖教育】,重点就截然不同了。预备选择的入学对象,都是在某一方面已经有一定高度的人才。比如说司农寺的年轻农官、工部善于修缮水利河渠的外放胥吏;户部擅统计赋税的九品计史……
简言之,便是在原有的专业有一定造诣,但是若无真正专家点拨教学,很难再上一层楼的人才。
姜握设想中的【精尖教育】学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现有院士培养下任院士和高级研究员’的机构。
传承。
总而言之汇成一句话:要人才!各方面的人才,且多多益善!
人才,乃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真正的国运兴衰所系。
至于【军事学校】,姜握之所以单独把军事拿出来,也是时代决定的——“国家大事,在祀(祭祀)与戎(军事)。”
虽则都是学校,但军事学校还是单独拿出来,不要混为一谈更好。
且军事学校的最终掌控权,也一定得是——
姜握指着策划案里用朱笔勾勒过的一句,看向皇帝:“到时候,还得请陛下出任军事学校校长。”
“学校……”
正如文成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虽然能明白意思,但也略微怔了一下。
圣神皇帝亦把这个词念了两遍。
因此时还未有‘学校’这个称呼——
‘学习之所’自然是自古有之。
《周礼》中有记载,尧舜之时便有建国学政之所,名为“成均”;再后来西周有如闾塾、党庠、周序;春秋战国之时的稷下学宫,姜握之前还借旧址办过诗会……历朝历代不断演变,一直到现在,成为了国子监(下设六学)。
“学校。”时隔数十年,姜握不只是再次提到这个故乡最常见的词之一,更是要自己来办学校,心头自然也是百般滋味。
她回了回神道:“《孟子》里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校者,教也。’”*
然姜握方才那一瞬间的走神,圣神皇帝自也发现了,她甚至直切要害问道:“学校,也是你梦中之事吗?”
姜握以《孟子》为‘学校’注释,本就不是为了解释给陛下的。
听皇帝此问,就直接颔首应是。
于是圣神皇帝也轻轻点头:“那便以此为名吧。”
皇帝提朱笔,按照姜握的策划案中写下:初等学校、高等学校、军事学校。
*
姜握最开始,真没想过要上阳宫。
她只是在规划里写了,想要一块离皇城近一些的地建学校,既方便‘校长’亲临,又便于她随时观察进度调整方案。
再就是建校之地,面积要大一点,尤其是军事学校,总得有能演武的地方,且也为将来的扩建留下余地。
最后,要是能在之前隋朝留下的建筑群上修缮就更好了,这样能比凭空起楼阁省许多钱,想来辛相和户部那边,能少一点拉扯。
圣神皇帝看过略想了一想:“这些条件——上阳宫就很合适。”
不怪文成一见都惊了,实在是上阳宫,并非是寻常行宫。
这原是高宗晚年,多修行宫之时建造一处宫殿。且也不是凭空而起,是改自隋朝的十六苑,故而极为壮丽宏阔。
尤其是,上阳宫占地面积之大,是诸多宫殿之最!
文成一听此事,当场就拿出了洛阳城的舆图,指给姜握看:“上阳宫南即临洛水,西拒谷水,东面即是皇城右掖门之南。”'1'
可以说上阳宫之大,直接从洛水河畔,一直接到洛阳皇城了!
如果说只这样描述,不够让人直观明白上阳宫有多大,姜握倒是有一个标准,后世人肯定一看就懂——十一个故宫那么大。
故宫,古代宫殿计量单位。
文成望着舆图感慨道:“如此,别说一座军事学校,十座百座都建得!”
姜握笑道:“谁知道将来,会有多少学校,多少学生呢?”
说来,与文成的惊讶还不同,姜握最开始听到皇帝将上阳宫给她办学后,第一反应却是——史册之上,神龙政变武皇被迫退位后,正是移居上阳宫,崩于上阳宫。
而后,上阳宫又变成了李隆基在东都时最喜欢待的宫殿,曾于此“大设庭燎,悬珠玉金银,富贵似非人力。”'1'
自然,后来也终究逃不过一场废墟。
姜握不再去想这些。
她只是看着文成指给她的上阳宫之地——以后,这就是圣神皇帝一朝的学校了!
**
端午前夕,帝赐上阳宫与大司徒办学之事,已经传的朝野尽知。
最先来找姜握的,却是辛相。
辛相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绕了个弯:“大司徒可去细细游览过上阳宫?”
姜握如实道:“去过两次,但上阳宫太大,哪怕是坐车,都十停才走了一二停。”
辛茂将叹气道:“唉,先帝晚年病得厉害,欲修行宫咱们都不好说什么的。偏就有那善于阿谀奉承的人,曲解上意,将上阳宫修的格外华丽!”
“当真是陈玉宝以饰台榭,悬明珠于梁柱间!更别提里面那些奇树异草、奇禽异兽。还有,你知道当年那负责修缮上阳宫的韦少监还干了什么事儿吗?”
辛相越说越心疼,都不用姜握取药,自己就拿出保心丹来磕了一枚,然后才继续道:“他不但构石为山,还在上阳宫挖渠引洛河,生生造悬瀑、湖泊之景。其中也少不了自谋钱财。”
平心而论,上阳宫修缮的确实好。
但直接给户部花傻眼了。
姜握自然知道这件事,当时户部尚书岑长倩(贞观年间宰相岑文本之孙),直接一状告到了五位宰相处。
给辛相当场就气完了。
时任大理寺正卿狄仁杰,也为此弹劾了此人,后韦少监被天后罢官。
但……
姜握看向辛相:这时候提这些陈年旧事,不会是……
姜握猜到了八分,只是笑而不语,看辛相到底如何说出口。
辛茂将道:“我听闻陛下将上阳宫给了大司徒,将来是用以办学?”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办什么学,但不妨碍辛相苦口婆心,甚至拿出了姜握的专业书来劝说她:“大司徒啊,《易经》中就有言:‘君子以俭德辟难。’可见唯有艰苦朴素才能避祸避灾啊!”
“学子们心性未定,更应见素抱朴,勤补克己。”
“学堂多有靡丽之物终究不合适。”
辛茂将最终图穷匕见——
“不如我带着户部、工部一众官员,将上阳宫中的奢靡富丽之财物收于国库,将来也省了大司徒的麻烦。”
姜握:辛相,不愧是你。
作者有话要说*原文已经标注出处。
'1'见于《唐六典》。
小剧场:
辛相(骑着小三轮车):回收~回收旧珠宝~回收旧金银~回收一切值钱的东西~统统收归国库。
昭陵与乾陵:
太宗高宗父子俩,看看自家庄严的皇陵与陪葬之物,再看看带着人去查点上阳宫的辛相……
开始‘孔融让辛’。
荔枝(讨好):父皇~辛相从贞观年间,历任户部员外郎、户部侍郎,户部尚书——能有今日全是父皇慧眼识英才,将来百年后,还是陪葬您的昭陵更合适。
二凤(拍拍):雉奴,辛卿在你手里拜相,在你媳妇手里亦任宰相,自然该入你们的乾陵。(因武皇还没有下令起自己的皇陵,众人先默认她也会入乾陵)
昭陵诸功臣(甚至连李勣大将军这位‘茂德旧臣’看看他自己的‘家’,都悄咪咪背叛了高宗):同意!辛茂将该陪葬乾陵!昭陵人够多了,住不下啦。
荔枝:……
今天,又又又是天皇大帝气哭的一天。
……
说是不看评论,但因为上章结尾写到军事学院,还有姜姜卡bug的操作,就想打开看看家人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妙趣横生的总结,结果就看到了关于感情线的争论,猛虎落泪jpg。
其实如果一直追文有看评论的家人们应该就知道,之前也有过关于感情线的争论。而且是有人嫌多有人嫌少。
放心吧,我是有大纲的,而且每次周末会再写下未来几天的细纲。所以不会被影响大剧情,顶多是影响下码字状态。
PS:再向家人们报告一个好消息:我现在找到了一个排解看评论会影响心情的方法——去写告别章。
因为每个主要人物我都倾注了心血,所以每次写告别章都会狠狠创到我自己,让emo的心情变成痛苦。这也算是以毒攻毒了。
第300章 七成是我的
窗外;夏日太阳白花花洒了一片。
屋内弥漫着药草茶、艾叶、端午前遍洒的雄黄粉气息。
“辛相请坐。”姜握起身去取了一枚新的白瓷盏,倒了一盏案上玻璃壶中的凉茶,放在自己对面:“此事需从长计议。”
一句话;就想把她们学校的校园划拉一遍?
那不能够。
辛茂将也知道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也就坐下来,先谢过大司徒亲手倒茶;再满怀期待看着姜握。
姜握取出了一张图——
“如辛相所说;富丽奢靡之物;摆在学堂里是用不上。”比如她见过上阳宫;许多宫殿里都摆着玉片贴成的贵妃榻、翡翠叶玉石枝的盆景、各种造型的鎏金错银宝鼎……
这些摆设留下也无用,总不能让学生躺在贵妃榻上听讲。
而不知为何,姜握想到这个场景,脑海中自动浮现出一位能干出这样事儿的;内定入学的学生,自然就是太平。
姜握把杂念摒去,先跟辛茂将谈正事。
“辛相想将上阳宫中的摆件、器物都搬走;可以商量。但,搬走后总得给我换上新的——总不能给我留下只剩下房梁的空屋子吧。”
辛茂将:……怎么说呢;大司徒要是不提要求;他是这么打算的来着。
他接过姜握递给他的图,一打眼;见上面画了房样子和桌椅,就问道:“这是大司徒画的学堂图?”
姜握颔首。
说来;她画这张图的时候,不由自主就想起了贞观的最后一年。
她曾经呈给二凤皇帝一张现代教室图:方正的教室、铁质的桌椅;大扇的玻璃窗、吊灯电扇;甚至黑板与投影仪……
那一年;她告知太宗皇帝,他所惦念的华夏,依旧长存。
而如今,她要建学校,修教室了。
当然,辛茂将手里拿的这张教室图,没有电扇、投影仪等物,但教室、讲台、学生桌椅、柜子等都与她记忆中相仿。
故而辛茂将看的很满意,频频颔首:不错,屋内不设什么多余的盆景、毡毯、罗帐;所需的桌椅柜案皆无花纹,而且大司徒在旁边标注了,只需结实耐用,无需贵重木材。
真好,简约(省钱)就是最好的!
辛茂将迅速心算了下——如果他每搬空上阳宫一间宫室,只需要按照这张图的标准还给大司徒一间‘教室’的话……花费简直是九牛一毛嘛!
不过辛相到底与旁人不同:就算是一毛,他都要砍砍价。
于是他指着姜握画的图道:“学生,当以勤苦为上。这椅子是否可去掉靠背,改为方凳?”
那一个椅子能省不少木材呢!
姜握:……“辛相,要不您看看,把椅子腿也砍半呗?”
辛茂将打哈哈:“大司徒真风趣。”
两人默契跳过这个问题。
之后辛相就想迅速敲定这件事:“那大司徒,明日我就带人……”
姜握摇头:“辛相莫急,还有一事。”
她也图穷匕见:“办学是要钱的——因此上阳宫财物折成的银钱,不能直接由辛相交于户部,而是三七分。”
辛相立刻道:“什么?大司徒你办学竟然要三成?”
姜握笑了:“辛相误会了。”她把杯盏往前推了推,预备着辛相要战术喝水。
“我要七成。”
辛茂将:……
果然,辛相直到抓起杯子来喝了两口凉茶,才把已经到嘴边的那句‘世间怎么有如此荒唐之言’给咽了回去。
一来,对面是上峰。
二来,最要紧的是,大司徒方才还未应下让他带人去清点物资,可以说这上阳宫的珠宝金银,目前仍旧只属于上阳宫。
答应了,只能拿到三成。
但若是不答应,辛茂将想想这一年多来,皇帝(神皇)对大司徒的信重,估计陛下也能允许大司徒不走户部,自行处置上阳宫财物,那可就是一成都没有了!
三成与零……
辛茂将越想越心痛,甚至忍不住默默在心里‘腹诽’:变了,她变了!姜相变成大司徒之后就变了,再也不是那个‘随和好说话’‘不在意钱财’的姜相了!
他忍不住想要再挣扎一下。
于是他提起了旧事:“从前城建署和出版署,大司徒都是自己拿出银钱来,从不动用官中的。”
姜握闻言当即正了颜色:“这不一样。”
从前城建署出版署皆是前所未有之物。一来,在未有成果之前,若想要朝堂为她背书自是很难;二来,当时她们到底不是最高的掌权者,不愿留下任何理由,让人夺走这两署。
可现在不一样了。
这次必须是由国家出资,尤其是女校——
“国子监的一应使费都是出自国库,此番三所学校亦然!”
这些女学子,不能是她个人办的‘私塾’里走出去的,必须得是官学里走出去的。
辛茂将极少见到大司徒,对他们几位宰相说话如此严肃而完全不容置疑。
这一刻,大司徒甚至让他觉出了几分,面对圣神皇帝的错觉和压力。
以至于辛茂将有些坐不住。
在他刚准备起身为方才那句话赔不是的时候,就见大司徒恢复了以往的姜相。
她温和且坚然道:“辛相,不出十年……若是顺利的话,甚至五年内,你就能看到结果。”
“国库这笔支出,你是不会后悔的。”
**
端午休沐前的两日。
姜握与辛茂将定好了一并去查点一处殿宇——通过上次的谈话,姜握觉得自己还是得跟着辛相去一次。
先选一处宫殿作为试点,建一个模板出来:免得辛相连描着金粉的窗户,门户上悬挂的绣缎锦帘等类似可以留下的物资,都给她拆了弄走。
晨起,姜握来到了上阳宫的正门口。
上阳宫的朝向与长安的太极宫、大明宫以及洛阳的紫微宫都不同——作为皇城,皆坐北朝南,以示天子南面群臣之尊。
而上阳宫,则是坐西朝东。
巍峨宫殿,面向日升之东方。
姜握早早就到了,立在正门处,看了完整的日出东方。
*
姜握是自己来的,但辛相身后跟了十数人,其中有两三个着绯袍的官员、其余大多都是五品下的碧衣官员。
于是皆上前,略带惶恐拘束:“见过大司徒。”
姜握认得其中有户部度支郎中——专门负责掌国用支出,计每年所入之税赋,所出之使费。
此外,辛茂将还带了工部和将作监的人:金玉摆件等物,自然可以直接带走。但有些影壁、装潢等物,得知道哪些能拆了带走,哪些不能。
这些人,姜握都理解,倒是见辛相居然连司农寺的人都带上了,多看了两眼。
辛茂将解释道:“那些个奇树异草、奇禽异兽,在宫中养着多有花销。”
“倒不如变卖了,还是一笔可观的银钱。”他随手指着一株牡丹道:“据说,这一品名种,就这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