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

第12章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第12章

小说: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你骂我就是了,别骂我儿子,是好是坏我们自己受着,我们不指望别人的施舍。”白氏气的眼泪直流,这么多年难得硬气了会。
  “造反了,哪家媳妇敢和婆婆这么说话,你这黑了心肝的,我打死你。”老王氏气坏了,作势就要扑上来。
  黄四娘吓得是在一旁哇哇大哭起来。
  黄长植挡在白氏前面,说道:
  “娘,媳妇我自己带回去教育了,您老别生气。”说完,黄长植一手抱起四娘,一手拉着白氏就往外走。
  黄寄北赶紧跟上。
  老王氏气的直跺脚,追出去在院子里骂个不停,黄寄北一家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全当是听不到。
  黄长植现在是彻底想通了,有时候做多了,别人反而会觉得理所当然。二哥一家累死累活,却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好。自己以前为家里卖命,等没了价值也只有被丢弃的份。有这闲工夫,不如多替儿子和妻子多分摊点,自己家两个孩子也是不容易,小小年纪风里来雨里去的。


第18章 茶棚
  夜幕降临,倦鸟归巢,忙碌了一天,自是要吃点好的。
  鲜嫩的春韭加入母鸡蛋一起翻炒,豆腐捣碎拌上粉丝包进面皮放进蒸笼,配上煮得喷香软烂的稀饭,别提有多有滋味了。
  黄寄北吃完后就回房间整理起了书稿,黄长植见黄寄北回房了便跟了上去,却并不进屋,只在门外来回踱步,这一幕落在了在厨房收拾的白氏眼中,便低头对四娘吩咐了一番。
  思虑再三,黄长植终是敲门走了进了屋,一阵欲言又止后开口说道:
  “二郎,阿爹的腿算是彻底好了,这些日子在田里干活也没觉得不适,要不今后让爹爹去出摊吧,你还是专心读书。”
  原是白天老王氏的话刺痛了他,当时他虽装作不在意,但实际上他还是很介意的,为人父母的,自己再怎么吃苦都不怕,唯恐耽误了孩子,他刚才就下定了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供出来,他家的寄北不比寄南差!
  黄寄北看着黄长植说道:“阿爹,我也正想和你说这件事,这烤肠摊子确实是可以交给爹爹了,不过,回学堂的事确是不急的,我如今在家每天自学也长进不少。”
  看着阿爹焦急的神情,黄寄北接着说道:
  “阿爹,我们做个约定吧,给我两年的时间,等我十三岁的时候,我就放下生意回学堂,但在这期间,阿爹你就让我放手去做吧,今后读书要花的钱不是一点半点,不自己挣出来我读的也不心安啊!”
  或许在人们看来,父母供孩子读书就是天经地义的,可黄寄北不是真的小孩子,这幅身体里的是一个成人灵魂,他不可能心安理得的用着父母的血汗钱。
  “二郎,你这娃就是太懂事了咧!”
  黄长植看着自家儿子,明明也不大,却成熟的像个大人,他是既欣慰又心疼,是他黄老三自己本没事呀,才让孩子年纪轻轻就背负这么多。
  黄寄北握着父亲的手,摩挲着,那是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灰色的表皮上布满着一道道细细的褶皱。
  他是真的不急,他没想过做什么少年天才,就这样慢慢来,挺好的,他这个人就是喜欢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他现在就很享受赚钱的乐趣,阿爹的心情他也能理解,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说清楚阿爹阿娘会理解他的。
  “阿爹,我是这么想的,现如今我一个人已是忙不过来了,以后那烤肠摊子就交给阿爹了,我就专门去码头上卖生馄饨。这个多层抽屉能放的馄饨毕竟数量有限,我可以直接带着馅料和馄饨皮,当场现包,到时候我支个小马扎,摊开箱屉,就能现包现卖了。”
  黄长植终是拗不过自家儿子的,便也同意了他的打算,想着不过两年的时光而已。
  “二郎的想法甚好,以后咱爷俩一起干,多赚钱。”黄长植一扫之前的郁闷,高兴的说道。
  此时黄四娘也从门框外探出了头,开心的拍起手来。
  “赚钱,赚好多好多的钱,小桃也会努力编花结的!”
  可别小看了黄四娘,这些日子她可攒了不少钱,黄寄北给他寻了一个窄口陶罐,让她把编花结打络子赚到的钱的都放到陶罐里,如今这陶罐已是愈发的有份量了。
  这时候门外的白氏牵起四娘的手一起走了进来,说道:
  “孩子他爹,二郎,你们放心的去,家里有我哩,皮啊馅啊的,我都给你们准备的好好的。”白氏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手艺是越发的精进了,人也自信了。
  窗外月色正浓,间或传来阵阵蛙声,一家人其乐融融,心中满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而黄老爹最终也还是没能把黄老四一家叫回来,又不想打扰长子一家,只能带着二房继续埋头苦干,紧赶慢赶的,终于踩着时节的尾巴把活干完了。
  春分过后,一天比一天亮的早了。
  按照和曾先生的约定,黄寄北带着《化蝶》的下本如期交稿。
  看着曾先生又是欢喜又是忧愁的表情黄寄北很是不解,便出口问道:
  “先生,是上本卖的不好吗?若是顾客们不喜欢这个故事,先生不用勉强收下的。”
  曾先生摆了摆手说道:“不是你的问题,是我没用,不过你放心,就算是豁出这张老脸,我也会让《化蝶》面世的。”
  话说到这黄寄北也就明白了,这年头出话本并不是想像中那么简单,仅前期的制版费用就需要一笔不小的投入。
  “曾先生,若是一时周转困难,这稿费可以迟一些给我,我总是信得过先生的。”别的忙他也帮不上,只能在这方面尽点力了。
  听了这话曾先生有点绷不住了,这些天他到处奔波,处处碰壁,以往受过他家恩惠的都翻脸无情,反倒是这个仅有几面之交的小兄弟如此赤忱待他。
  “黄小兄弟,是曾某对不住你,你放心,若是后面印出来了,盈利我们三七分成!”曾先生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道。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黄寄北不知道的是,曾先生在后来为了凑够《化蝶》的印刷费,甚至卖掉了在县城的祖宅,也真是个痴人了。
  而黄长植那边,在做完最后一次的复诊后,李大夫告知他们以后不用再来了,黄长植已经完全好了。黄寄北一家高兴极了,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黄长植更是迫不及待的要接过黄寄北的担子。
  春日清晨,父子两一起出门了。父亲推着车,儿子背着竹箱,在进了城以后两人就分道扬镳,一个去集市上卖烤香肠,一个去北边码头卖生食馄饨。
  杨柳依依,燕儿双飞,河道上冰雪消融,船只来往穿梭,好一派热闹景象。
  黄寄北背着竹筐来到了城北码头,看到码头的大门后就停下了脚步。
  再往前走就要交费了,那里是码头自己规划的买卖市场。黄寄北倒不是舍不得那几个摊位费,毕竟这半年下来也攒了一些钱了,只是自己这摊子着实是太小了,没必要租个摊位。
  黄寄北就在离码头入口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处找了个干净的地方,背靠着一块大石头支起了自己的小摊子,摊子旁边是位卖菜的老奶奶,黄寄北打过招呼便收拾起了自己的摊位。
  黄寄北打开箱屉,这个箱屉是重新改造过的,减少了抽屉式隔层。下面空出来的地方可以放馅料和馄饨皮,上面仍留有两层浅口抽屉,用来存放包好的馄饨。
  黄寄北从下面取出两个装了馅料的瓦罐,一大包切得整整齐齐的馄饨皮,放在箱屉的顶部,又抽出了最上面的那层抽屉。
  坐上小马扎上,擦干净了手,黄寄北左手拿皮右手取料,包一个,放一个,不一会儿就铺了满满的一层,一个个馄饨像是挺着肚子的小鸭子,可爱饱满。
  “小郎君,你这馄饨包的俊哦,小小年纪干活利索的哦。”旁边的老奶奶夸到。
  “奶奶,您这菜啊也水灵的很,一看就是今早现摘的。”黄寄北放下勺子,笑着回道。
  两人才刚唠嗑了两句,就有人上门了。
  “小老板,你这馄饨都有什么馅的呀。”来的是一位衣着体面的妇人,像是有钱人家的下人出来采买的。
  “婶子好,我这有素三鲜和芹菜猪肉馅的,这素三鲜是韭菜、鸡蛋、和香菇,五文钱十二个,芹菜猪肉馅的七文钱十二个,夫人要来点吗?”
  “这倒也不贵,这样吧,小老板你再多包一点我要六十个素三鲜的,六十个芹菜猪肉的,包好了送到里面紫色旗子的船上,就说是徐姑姑要的,我这先付你一半定金。”这位徐姑姑办事利落的很,看起来是个能做主的。
  “好嘞,姑姑你放心,我这馄饨肯定给你包的足足的。”黄寄北收好定金,坐下熟练的包了起来。
  那位徐姑姑又在旁边老奶奶处挑了好些菜,也是付了一半定金,让送过去。
  黄寄北托老奶奶照看下摊位,自己带着包好的馄饨和老奶奶的菜往船上去了。
  这一去又接了几单,黄寄北干脆把箱屉搬到了船上,在甲板上直接包好了送到各个船舱。黄寄北包馄饨的熟练样吸引了不少了,好几个都现场下了订单,约好了明天送过来。
  黄寄北结束的比较早,还没到中午馅和皮就用完了,他便按照先前约定的,到县城外路边的茶棚里等黄长植。
  说是茶棚其实也就是两间简易的木板房,屋顶铺的是茅草,一间屋子里有灶台,另一间屋里放了两张桌子,几张板凳,屋外长了一颗大槐树,如今已是满树绿意了。
  这木屋是之前修官道的时候留下的,为了给监工的官吏提供临时休憩的场所,官府划了一片地,简易的搭了这两间木屋,顺便卖些茶水馒头。
  现在路修好了,人就都散了,这茶棚也就放着没人管了,听说过几天就会拆掉。
  黄寄北觉得挺可惜的,这些日子他经常在这歇脚,这木屋虽说简易,好歹能遮风挡雨呀。这茶棚位于去县城和镇上的三叉路口,左拐是苍梧县,右拐是巫溪镇,位置是真不错。
  官道修好后,这条路人流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除了本地人,往来的客商还真不少,之前冬天还不觉得,这回儿开春,越发明显了。
  看着过往的行人车马,黄寄北脑中产生了个念头,他越想越觉得可行,等黄长植一到,他就迫不及待的说了出来。
  “阿爹,我们把这两间小木屋租下来怎么样?若是能将这两间小屋租下来,我们就不用每天来回奔波了,这里离黄家庄也就半个时辰的路途,比起县城可是近多了。”


第19章 租约
  黄长植听了觉得可以一试,两人当机立断,回了县城,寄放了推车和箱子,买了些拿得出手的茶叶和点心,去拜访了赵书吏。
  赵书吏是当时黄长植服徭役时的监工,他还记得黄长植,大渊朝的徭役并不苛刻,黄长植当初受伤瘫痪也是因为意外。
  赵书吏听了父子俩的来意,想着这也是举手之劳,这茶棚拆除还得花钱找人去干,不如就租给黄家父子,算是补偿了黄长植吧。
  黄家父子听了后千恩万谢,随后又打听起了租金的事。
  “这茶棚原是要拆的,也就不多要你们的了,一个月你们给三百文就行,不过最多只能租两年,时间太久了我也做不了主。”
  这价格不算高,黄长植父子都很满意。
  谈好了租金,赵书吏便顺道带着黄家父子俩去县衙签了契约。
  黄长植在契约上签上了大名,交由官府用印备案。他们先一次性付了半年的租金,之后每半年付一次即可。
  出了县衙,黄家父子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原先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真的谈成了!
  而且三百文的租金着实很实惠了,这毕竟是在官道旁的房子,虽然只是简易的木板房,但在大渊朝,百姓是不可以随便建房的,无主的土地都属于官家用地。黄寄北想着等后面有地皮挂出来卖了,倒是可以考虑买,毕竟租期只有两年,而买了就是自己的了,不过目前他还买不起,只是想想罢了。
  两人取了推车回到木屋,围着这两间房来回看了又看,心里是止不住的欢喜。
  木屋的地基倒还算稳固,不过屋顶的茅草薄了点,需要再加几层,四周的木板也要加固一下,然后再刷上一层桐油防止腐烂。
  父子两一路一会儿讨论着茶棚装修的事,一会儿商量起两间小屋以后卖什么的问题,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两人今天走了不少的路,却一点儿都不觉得累,浑身充满了干劲,兴奋极了。
  两人回家后和白氏说了茶棚的事,白氏比他们还要开心,以后丈夫和儿子不用每天在外奔波了,他们家有固定的摊位了,这是要稳定下来了呀!
  一阵激动后,白氏也考虑起了今后茶棚的经营问题。
  “我们这茶棚以后还卖馄饨和烤香肠吗?”白氏问道。
  关于茶棚的经营黄寄北已经有了大致思路,他们家这茶棚,就像是简陋版的现代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所以完全可以借鉴一下前世的经验,便开口道:
  “光卖馄饨和烤肠可不行,这茶棚的客人都是过路人,有的想坐下来歇歇脚,可以来碗馄饨,加个茶叶蛋,慢慢吃。有的匆匆路过,急着赶路,就需要买些能带走的、保存时间长的,路上吃,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点种类。”
  “我也是这么想的,”黄长植点头,接着黄寄北的话头说道,“这边往来的大都是附近村落进城的百姓和官道上路过的客商,出门在外两件事,休息和吃喝,我们到时候可以在屋外支个棚子,多放几张桌椅板凳,让大家有个歇脚的地方。”
  黄寄北点头表示赞成,随即接话道:
  “出门在外,人们大多会带点干粮,热水却是不好带的,我们可以提供免费的茶水或者汤水,这样就可以把过路的客人吸引进来,等人进来了总会买点什么的。”
  黄长植闻言兴奋地说道:
  “二郎这主意好,汤汤水水要不了多少钱,谁出门在外不想喝口热乎的呢,茶水我们就免费送,汤的话意思点收点就行,我们煮馄饨的骨头汤就不错,到时候可以多熬点,几根大骨,再加点香菇、葱,或者萝卜冬瓜也行,就可以熬一大锅的汤,不费什么钱。”
  白氏点头表示赞同,接着问道:“那主食呢?”
  黄寄北回道:“主食这边我们可以再加上面条,素的葱油面,荤的就雪菜肉丝面。”
  黄寄北开始怀念起上辈子的葱油面了,这可是他最拿手的面食,百吃不厌,他想这一口已经好久了,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馋得不行。
  “二郎,这雪菜肉丝面阿娘知道,雪菜阿娘年年都腌不少,这葱油面是什么呀。”白氏问道。
  “阿娘,这葱油面啊,简单的很,阿娘就等着尝尝我的手艺吧!到时候我们提前把葱油熬制好,舀进陶罐里,密封起来,等面捞出来了,直接搅拌后即可食用,最是方便快捷的了。”黄寄北说道。
  “那好,阿娘等着。”白氏望着孩子,温柔的说道。
  “主食这边,我们再加点干粮,”黄寄北接着说道,“阿爹觉得烧饼怎么样?咸的葱香饼甜的芝麻饼,随买随走,还容易保存。”
  “我看行,这烧饼扛饿,不容易坏还不占地方,带在路上吃最是方便不过了。”黄长植说道。
  “接下来就是定价,新添的这几样,按什么价格卖呢?”黄寄北思索着问道。
  “这烧饼好说,三文钱两个,我们也不多要,就走个量,二郎你看面的价格怎么定?”黄长植询问着说道。
  “葱油面是素面,但加了酱油和糖的,我们就卖四文一碗,雪菜肉丝面食荤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