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漂亮女主厨海岛日常[美食]-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她的厨艺真的很厉害,而且她还懂得推陈出新,脑子很灵活。”
“听你这么说我也想见见她了,不知道她师承何处?”王明君仔细回忆着厨艺界北斗的徒弟们。
“这个我也不清楚,听说她的师傅不在了。”
“那很可惜,有机会你引荐我和那个小友认识吧,还有我孙子,这两年他的厨艺遇到瓶颈了,多和同龄人交流说不定能有所进步。”
挂了电话后,王明君的孙子王建设凑了过来,“爷爷,赵爷爷说的那个女孩真的那么厉害吗?会不会他夸大其词了?那道葱烧海参就算有你教导,我也没能完全做出你做的味道。”
“你还好意思说!总之有机会你和那个小姑娘认识一下,多交流下厨艺心得准没错的!”
王建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第二天,粤报对本届烹饪大赛进行了报道,并把采访姜雨禾的情况进行了刊登。
首都一家茶楼包厢里,几个老人正在聚会饮茶。
一个老人随手拿起服务员送来的报纸,戴着老花镜看了起来,随之赞道:“说得好!粤省这届烹饪大赛办得有水平!”
程老爷子好奇问:“老杨,你在看什么?”
“昨天粤省不是举办了烹饪大赛嘛!这个叫姜雨禾的小姑娘夺得了冠军,还有她关于美食创新的说法十分不错!”
“姜雨禾?”程老爷子诧异,“这名字怎么那么熟悉?”
“怎么老程,你认识她?”
“哦……我想起来了,那是我小孙子的朋友,听他说这个小姑娘做菜很好吃,还很会研发新吃食。去年中秋老韩家孙子的酒楼推出的冰皮月饼,就是她发明的。”
“还有这回事?这个小姑娘了不得啊!咱们国家要发展,就需要这种钻研劲儿和创新精神。”杨老爷子感叹。
程老爷子讶然,杨老爷子年轻时是从政的,在经济规划这一领域作了很多贡献,如今虽然退休了,但是很多在职官员都会向他请教,可以说,华国的发展有一半都是他推动的,现在他对那个小姑娘的赞誉那么高,实在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可见这个小姑娘实在是很优秀,也不知道小辉成功追到人家了没。
…
海岛的领导也看到粤报的报道,在海岛即将建立经济特区之际能看到这样的好消息,领导们对郭益民的工作进行了表扬。
郭益民喜滋滋的,一大早便来到百味餐厅找姜雨禾。
“这是市对你夺冠的表扬,虽然不及粤省的奖励,但也是市里的一点心意。”郭益明给姜雨禾递上一个红包。
“谢谢郭书记。”
看见姜雨禾收下了,郭益民的笑意更盛了,又道:“我有个不情之请,之后海岛会成立餐饮协会,到时候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我想邀请您担任协会名誉会长,并且配合做一下宣传之类的工作。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姜雨禾想了想道:“配合做宣传之类的没问题,但是这名誉会长……我平时饭店比较忙,而且昨天赵主席邀请我加入粤省餐饮协会,我已经答应了。”
“这个不影响,你知道的,咱们海岛也准备独立建省了,而且你只需要担个名头而已,到时候还有两个正副会长,协会的事情都由他们负责,绝不耽误你做生意。”
“既然如此,便谢谢郭书记厚爱了,我也听说了,之前的比赛名额是您力排众议推举我的,非常感谢您对我的赏识。”姜雨禾虽然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想简简单单做喜欢的美食,但是她知道餐饮界是个小型社会,也需要讲究人情、人脉,所以她不排斥和官方搞好关系。
“不用谢,这是您凭实力获得的!”郭书记认真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之后我会派秘书过来联系你。哎,你做的菜真香,可惜我要赶回去工作了……”
…
家属院对于姜雨禾夺冠的讨论还在持续走热,姜丽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她们对姜雨禾的称赞,这让她十分厌烦。
为了耳根清净,她今天买菜时特意绕远路去了别的菜市场。
在她买了几把青菜、一块豆腐,正准备回家时,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阿姨,请问广达食品厂怎么走?”
声音温柔,普通话字圆腔正,十分标准。
姜丽丽身体一僵,霍然转过头去,入目是那张化成灰她也认得的脸,她上辈子的丈夫梁俊!
他怎么会在这里?
是了!现在已经是1988年3月了,前世他就是这个时候分配到广达食品厂当技术工的。那个时候姜雨禾已经和林建邦结了婚,两家算是亲戚关系,父母便托他在厂里介绍些青年才俊给她认识,而梁俊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当时林建邦还介绍了几个对象给她的,但是那些男人不是太矮就是太丑太老,还有些家里兄弟姐妹多,根本不能提供什么帮助,于是她挑来挑去,最后挑了年轻俊秀、技校毕业,首都人,家里还有些钱的梁俊。
谁知道这个男人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一点也不懂得钻研往上爬,只会埋头研究技术,而且结婚后才知道他说的家里有些钱,其实少得可怜,她根本看不上!
后来,广达食品厂没多久就被外资合并了,他因为不懂得钻营,在厂里也没什么职务地位,而曾经和她相亲的老男人丑男人们,却个个都发展得不错。
于是她越想越后悔,便哭闹着要梁俊辞掉工作下海做生意,最后他欠了很多债务,她被逼拉下脸面问姜雨禾借钱填债不说,还被债务人骗去挖矿,最后死在了矿里。
当时矿塌方时,梁俊也在的,她还看到他奋力朝她扑过来来着,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重生。
如果重生了,他该不会想找她再续前缘吧?
她这辈子才不要再和这个窝囊废有任何牵扯!
这样想着,姜丽丽瞪圆了眼睛,警惕地瞪着梁俊,待看到他眼里的疑惑,就像看一个陌生人时,她才放下心来,看来他并没有重生。
姜丽丽哼了哼,又瞪了他一眼,狠狠地踩了他一脚,转身离开。
她未来是要做首富夫人的,以后不会和这个窝囊的男人有任何交集!
“嘶!”脚部传来的疼痛让梁俊忍不住抽气,他捂住脚,心里一阵纳闷,这个面容憔悴、衣着老土的女孩怎么像是看仇人一样看着他,还踩他?他好像没得罪她吧?她刚刚在买菜,他也是等她买完了,才向卖菜的阿姨问路啊!
海岛人这么排外的吗?
似是看出他的郁闷,卖菜的阿姨解释道:“小伙子,听你口音是从外地来的吧?别误会,咱们海岛人友好着呢!那个女人一脸憔悴的,估计就是在家里受了婆婆老公的气,心里不顺,就胡乱找人撒气呢! 你不用管她,这只不过是碰巧被你遇到这种人罢了!”
“原来是这样,谢谢您阿姨。”
“不客气,你问的广达食品厂就在前面,一直走在第三个路口右拐就是了。”
“谢谢阿姨,您这咸鸭蛋不错啊,我要6个。”梁俊扫视了一下菜摊,他初来乍到还没有宿舍,不好存放新鲜的菜,于是打算买几个方便长时间存放的咸鸭蛋表示感谢。
“好勒,小伙子真会做人,谁嫁给你有福咯!”
梁俊的脸红了红,提起咸鸭蛋慌乱地走了。
…
到了饭点,戴安、肖谷云等人像往常一样来百味餐厅报道了。
“祝贺你呀,姜老板!我看到粤报的报道了,那道葱烧海参看起来就很好吃!不知道我能不能尝尝啊?”戴安咽了咽口水。
“对!对!我也想吃啊!姜老板,你明天就做这道菜吧?”肖谷云连忙附和。
“是啊!我也想……”其他食客也在问。
姜雨禾想了想,道:“可是海参毕竟不便宜,这盒饭价格可能比较贵。”
“没问题!又不是经常吃,偶尔吃一两顿我还是吃得起的!”戴安豪气地拍了拍口袋。
肖谷云羡慕地看了他一眼,“我这个月的工资省着点花,应该能买半条海参的。实在不行,就戴安吃海参,我舔汁好了!”
“我这个月才做了笔大买卖,正等着花钱呢!”
“我今天来就是想吃葱烧海参的……”
姜雨禾见此,便应了下来,“既然大家都这样说,那明天我就做葱烧海参吧。”
“好啊!那我等着了!”
“我看到报纸的报道时就忍不住流口水了,真不知道那海参是什么滋味。”
食客中有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悄悄离开了饭店,他们是隔壁镇开饭馆的老板和老厨师们,当初他们不忿领导把参赛名额给了姜雨禾,后来得知她夺冠后又酸溜溜地大放厥词,被其他人怼了一顿。
他们不敢再瞎逼逼,但是心里依旧不服气,便打算过来尝尝这道葱烧海参,谁知道这个姜老板也是个傻的,她凭借着这道菜打出了名气,竟然还不趁此捞金!害得他们白跑一趟!
殊不知对于姜雨禾来说,这道让自己夺冠的葱烧海参,只是她所擅长的菜式中普通的一道而已,她会烹饪无数的珍馐佳肴,何需只抓着这一道菜不放?
…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条淮河就让橘子的口感截然不同。对于海参来说,也是如此。
通常来说,北方的海参,尤其是辽省的海参,因为环境及气候原因生长缓慢,有漫长的夏眠和冬眠期,大约4…5年才能长成,因而肉质饱满肥厚、体内杂质少,营养富集。
在品质上胜过南方的海参,当然价格也是南方海参不能比的。
因为成本问题,姜雨禾没有采购北方的海参,而是选择了海岛当地出产的海参。
海岛是有人工养殖海参的,通常采用吊笼的方式,但由于南方海域水温较高,海参的生长速度较快,体壁较薄,营养积累少,营养价值便比较低,但这不影响她烹饪葱烧海参,最多就是海参口感没那么肥厚饱满而已。
午餐时间过后,她去海鲜市场采购了一批海参,打算回去用灵泉液浸泡一下提升下口感。
路过海边时,她遇到了彬哥和姜大杰。
“大侄女,出来也不撑把伞,现在虽然是春天,但这太阳猛着呢!”彬哥黝黑的脸庞露出大大的笑容。
“你们这是做什么?”据她所知,彬哥二人每天凌晨四五点就出去捕捞鱼,中午回程把鱼卖了,就可以收工回家。现在都下午两三点了,怎么还在渔船上?
“渔船的发动机有点问题,我们修一下。”彬哥说道。
姜雨禾的目光落在渔船上,这是一条小型柴油渔船,船身很旧,上面的油漆掉得斑驳不堪。想到这几个月以来,彬二人风雨不改勤勤恳恳地出海捕捞,每个月分账的时候也很准时很老实,她也因此赚了不少钱。
于是她便道:“咱们换一艘大一点的新渔船吧,费用就从公账上出,这样你们出海也安全些。”
彬哥和姜大杰二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讶。
“大侄女,不瞒你说,其实我和大杰最近就想着换艘新渔船,因为5月份开始到9月就是禁渔期了,我们想趁这两个月多赚些钱,不过这买船的钱不能走公账,托你的福我们这几个月也赚了些钱呢!”
“禁渔期?去年不是没有吗?”姜雨禾疑惑,禁渔期她是知道的,在后世每年的5…9月都是禁渔期,但是去年她穿越过来时正是5月,那时并没有禁止捕鱼。
“去年是没有,间隔是一年,所以今年就得禁渔了。”彬哥解释完,又道,“大侄女,毕竟当初说好了我们出船出技术,你出鱼饵的,我们不能用你的钱。”
姜雨禾想了想,买船得涉及记名问题,如果用公账,说不定他们二人就会把船落在她名下。她不在意一艘渔船,但他们说不定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艘渔船。于是,她便没有再强求,而是道:“既然这样,我便不出钱了,但如果你们不够钱买船的话,可以问我借,不收你们利息。”
彬哥闻言也不客气,“那敢情好!我们看中一艘渔船,把这艘旧的折卖,再加上我俩的积蓄,还差一千块左右,那我们就先问你借钱了!”
“行,你们晚上过来找我吧。”
“好咧,谢谢你啊,大侄女!你这是买了海参?明天打算做那道葱烧海参吗?我一定要去尝尝!还有我知道有一家店的货不错,那老板和我是熟人,可以给你优惠价……”彬哥是个话痨,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
“不知道多不多人来吃葱烧海参,我只买了一些,等有需要我再找你。”
回到餐馆后,姜雨禾只泡了30只海参,她想着这个份量估计还有得剩下,卖不完就留给自家人吃好了。
殊不知第二天这道葱烧海参却大卖,卖到最后有些人想吃也没有了。
戴安美滋滋地看着碗里两只海参,“幸好我抢得快!”
肖谷云今天因为工作来得晚了,没有抢到海参,不禁有些怨念,“姜老板,我建议每人只能限购一只。”
说完,瞪了戴安一眼。
“嘿,谁让你手脚慢。好啦好啦,我给你一只行了吧?不过,钱得给回我……”
“大家认识那么久,你请我吃一只也不舍得?小气!”
“喂!肖谷云你别得寸进尺,再说我不给你了,馋死你……”
众人言笑晏晏地吃着葱烧海参,餐馆角落里有一桌气氛却有些诡异。
四个男人吃了半块海参后,均沉默地放下了筷子。良久,一个留着八字胡子的男人说道:“这海参……不够软糯。”
另一个小年轻接话道:“对,不够软糯,太弹牙了。”
胡子男人:“……”
老厨师:“这……葱烧得不够入味。”
小年轻:“对,吃不出葱味,都是海参味。”
老厨师:“……”
最后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绞尽脑汁想挑刺,却又什么都想不出,满脑子都是海参的美味。唔,这海参烹饪得既弹牙又嫩滑,一点都不会软绵绵,虽然是用葱烧的,但是葱没有喧宾夺主,根本吃不出葱味,然而奇怪的是又很好地掩盖了海参的腥味……实在是挑不出刺来啊!既然这样,又何必为难自己呢?不就是承认那个年轻女孩确实有两把刷子嘛!这冠军拿得实至名归。
男人放弃了挣扎,沉默地再次拿起了筷子,迫不及待地品尝剩下的半块海参。
其余三个男人见此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闭了嘴,也拿起来筷子。
……
葱烧海参受到了食客的热烈追捧,姜雨禾每天都得采购大量海参,于是她联系了彬哥所说的那家店,看见店里的海参确实不错后,便和店铺老板签了采购合同。
她这厢才搞定了进货渠道,店里便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自称是“裕华商行”的销售员,想邀请姜雨禾代言他们的海参。
“我们裕华商业主要销售海参、花胶等补品,在国内很出名的。听闻姜小姐您在今年的粤省烹饪大赛中凭借着一道葱烧海参夺得了冠军,我们老板想邀请您担任咱们海参产品的代言人。”
“代言人?”姜雨禾诧异,据她所了解,现在电视机还不至于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视上也很少有明星接商业广告,直到九十年代初这种代言广告模式才流行起来。这个商行为什么找她代言?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厨师,又不是大明星。
“是的,我们也不需要您帮忙宣传,只需要允许我们在对外销售海参时,说你十分推崇我们裕华的海参就行,另外还需要您拍摄一组海报。”
“我没兴趣,谢谢厚爱。”姜雨禾想也不想便拒绝了。前世她成为初具名气的大厨后,也有不少广告商找她代言,用他们的话说,那些比她漂亮的女明星没她厨艺好,那些比她厨艺好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