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勉强科举日常 >

第75章

勉强科举日常-第75章

小说: 勉强科举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闹后,就是宴饮作乐。又有乐工舞姬、击鼓传花,再来些行酒令和联诗,这就混到下午了。
  和熙帝又让人拿来他新收藏的《仕女调琴图》,供臣子品评临摹。
  这次侍宴的臣子就没有不擅画的,欣赏完大作就现场临摹起来,希望夺得陛下的赞赏。
  方瑜不和这些人争,只是贴在画前,用心学习揣摩,时不时还要和皇帝讨论几句。
  等别人临摹一半时,方瑜才动笔,只是画了仕女脚边的猫咪。
  等到了皇帝评画时,一位侍读拔了头筹,方瑜的画只得了个有趣的评价。
  那位侍读终于得偿所愿,心里有些窃喜。
  等到快天黑时,皇帝方才放了众人出宫。
  方瑜和张之青一路走着,心里急着想快点回家陪妻子孩子吃晚饭。
  张之青却很有谈性,对他说:“柳恩兄给我来信了,说他开春后先让长子过来安置。”
  方瑜想起这个同科榜眼,也觉得柳恩十分倒霉。
  原来这柳恩刚高中榜眼,回乡后其父就病重不治,不等出仕便开始守孝,如今还在老家蹲着呢。
  张之青叹道:“时也,命也。柳恩兄大器晚成,好不容易才出了头,可等他再回京时,下科金榜都要公布出来了。”
  方瑜这边也时常能收到柳恩的来信,应该是不想和京城断了来往,又想拉近和同窗的关系。
  柳恩那边也听说了方瑜的宠臣名头,这年礼也是不远几百里早早地就送来了,弄得方瑜也有些不好意思。
  方瑜家里人手少,哪里能派妥当人远路送大礼。
  他只好挑了个近期满意的画作,题上诗,再写一封叙家常亲近的长信,装进一个木匣里,付钱给靠谱镖局送过去。
  柳恩收到这画后却觉得很值。
  这可是皇帝喜欢的画家所画,平常人哪里能见到。
  所以在过年前后会客时,柳恩特意会把方瑜送来的画拿出来炫耀,又说他和方瑜的私下交情好,粉饰着柳家的门面。
  热闹的送礼人常敲开方家暂住的冯宅大门。方瑜也不好太清高,毕竟是大大方方地走动送年礼,又没人求方瑜办违法的坏事。
  和熙三年,刚出了正月。
  方老太太满身富贵,手上还挂着佛珠和大金镯子,她老人家过上了做梦都没梦到过的好日子。
  按理说,老太太该满足地安享富贵了。可人就是这般奇怪,永远都有新的想头。
  方老太太也是个如此凡人,她闲下来就想搞事。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老人家都爱这样。
  谁养的孩子就和谁更亲。老太太深谙其中的玄妙和好处。
  她想复制从前的老路,把曾孙子从冯婉那里抱过来养。
  老太太私下里和冯婉暗示,希望孙媳妇可以识相孝顺懂事些,主动把曾孙顺成抱过来。
  冯婉本人也是被抱到祖母膝下养着的,她也知道这是长辈们所谓的抬举,古代家里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可她就是不舍得。
  冯婉犹豫半天,终于在晚上对丈夫讲了这事。
  方瑜自然是不乐意老太太再用这手段拿捏冯婉。
  他大包大揽,让冯婉不用担心。
  第二日,方瑜就对老太太很严肃地讲了这事,说孩子还是养在父母身边最好。
  方老太太觉得孙子这是在忤逆她,拿话直接打她的脸。顿时就落了泪,开始絮叨她这些年来对这个家的劳苦功高。
  方瑜并没有否认老太太对这个家的贡献,只是人有两面,要用好抛坏。
  老太太一番唱念做打都没有用。
  方瑜早已聊想到老太太的如此作派,他一早就把所有人都赶出了这个院子,又派方美臻在外面守着。
  方瑜早已不是吴下阿蒙,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他的手段也雷厉风行起来。
  他把老太太的心思拿出来仔细分析一遍。老太太抵死不认,只犟嘴讲她的道理,说她的好心。
  “你就是我这个老太太教养出来的探花郎。”老太太很有气势地说:“顺成由我这个曾祖母养着才是正理儿,你把这事拿到皇帝跟前说也是我有理!”
  “奶奶,您其实不用想这么多做这么多。”
  方瑜四平八稳地说:“您对我的好,孙儿都记在心里呢。我以后一直都会孝敬您、荣养您,这点我向您保证。只是这个家现在应该是我当家拿主意了,毕竟您并不了解京城的大事,容易出纰漏。”
  “如果您能支持我、理解我、配合我,孙儿就省心不少,咱们祖孙俩也会更亲近。”
  “人要服老。奶奶您好好保养身子,别多操心,凡事都有我和婉儿替您办呢。孙儿还想奉养您过上八十大寿呢。”
  方老太太捂着心口,震惊地看着她从小养大的孙子,感绝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背叛。
  作者有话说:
  我昨晚更了四千字呢,今天又早早来更新!咳咳,我是不是超厉害呢?
  边边汪汪叫道:想喝营养液。
  话说,我下次再也不要忘记申请榜单了,我的收藏,嘤嘤嘤,原地踏步,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呜呜呜……


第127章 激流勇退
  方瑜和老太太把道理都讲完, 也不再火上浇油,起身行礼告退。
  走出老太太的院子,就看到方美臻像小时候那样坐在门槛上望天。
  方瑜坐到龙凤胎妹妹身边, 和她一起望天。
  “你和奶奶这样说话, 奶奶心里肯定怨上嫂子了。”方美臻转头对她亲哥讲:“要是还在咱们村里, 我嫂子肯定会被逼到跳井的。”
  方瑜笑了,知道妹妹再说他这个当哥的这样做不靠谱。还有就是,在替嫂子打抱不平。
  他很喜欢这样的小八妹妹,轻快地解释道:“这是京城,不是凌河村了。我努力读书, 就是为了把咱们家拽出原来的生存规则。咱们家老太太不是钻牛角尖的人,她还在气头上, 等缓上一段时间多想想, 就不会再和我作对了。”
  方美臻叹了口气,也松了口气。“因为你才是家里最厉害的人了。也多亏了你不像咱爹那样孝顺,要不然, 哼,这个家还有的闹呢。”
  “有时候我真是想不明白, 日子都这样好了, 咱们家人还有什么好不知足的。”
  “咱们奶奶一个,咱们爹又算一个, 没事就要找事,怎么的也不知足。”
  方美臻的成长路上充满着变化。
  先是个普通的乡下小丫头, 后来识字读书, 紧接着搬到县城, 又逐步成了秀才的妹妹、县太爷女婿的妹妹和举人的妹妹, 一直到进京变成探花郎的妹妹。
  要不是她聪明又乐观, 真的不好适应这些变化呢。
  方瑜听出了美臻对至亲家人的失望,尤其是他们的母亲去世后,对美臻这个大姑娘的打击很大。
  只是之前方瑜一直很忙,又有了自己的小家,对妹妹的关心和照顾并不全面。
  方瑜拍拍妹妹的背,想安慰她:“咱们奶奶还算很好的了。至于咱们的爹,他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了,不能对他有太高的要求。”
  “我知道。”方美臻的失落一闪即逝,她乐观地说:“人都这样。只要我不变成这样就行啦!还有你,也不要变成这样。”
  她忽闪着美丽的丹凤眼,狡黠一笑:“我会帮你多劝劝老太太的。但是你要记着下次带我出去逛街,就专门带我一个人去。”
  “行啊。”方瑜拍拍妹妹的狗头,有些不放心地问:“你知道该怎么劝老太太吗?别你劝了之后倒起反作用了。”
  美臻气鼓鼓地瞪着自家傻哥,掐腰道:“你啥都知道,也没见你直接把老太太哄好啊!”
  兄妹两个嘀咕半天,商量好该怎么说怎么办,分好工,各自行动。
  方美臻就做那孝顺孙女,天天陪在老太太身边,听老太太生气的数落和抱屈,也不反驳。
  等过了开头的几天,见老太太冷静下来,美臻就开始缓缓给老太太讲“为了她好”的道理。
  方美臻先是顺着老太太,说她哥现在确实是昏了头。然后再说她哥有多厉害,全家人都要靠她哥养着,所以她们不能太逆着她哥。
  这个道理老太太还是很懂的,这也是她贯彻一生的行事准则。
  之后,方美臻又说京城里水有多深,她哥因为作画得了圣上的喜好,外面人有多眼红,她哥现在又有多不容易。
  这点老太太也有所耳闻。其实,这种事也不新鲜,她在村里就见过多少人眼红使坏的。甚至有那可恶的小人会因为眼红去点别家过冬用的柴火和粮食。
  唉,老太太想到这里叹了口气,她也是很心疼孙子的。
  美臻看奶奶现在的心软了,又趁机说:“奶,我哥现在是一根蜡烛两头烧。天天在外面要谨小慎微地不能犯一点错。回到家里也不能歇着,每晚都读书练画,我看比之前科举还要累得慌。”
  “您想啊,我哥是以为画技出众才得到了圣上的看重。要是我哥不天天努力练习进步,那我哥还能保住现在的位置嘛!”
  “现在您和他恼了,我哥心里肯定不好受,晚上休息不好,还可能耽误练画。”
  老太太紧皱眉头,这才从被夺权的恼怒中清醒过来。她怎么忘了这事呢?她大孙子要是在外面混不好了,她也得不到好啊。
  方美臻故意停顿一下,又特意加重语气:“这事还算轻的了。要是我哥和您吵架的事传了出去,那我哥本来就不大好的名声就更不好了,以后升官都费劲。”
  老太太在村里就知道经营家里的名声,现在自然也知晓其中的厉害。她拿丝帕擦额头上的汗,回忆着当时和孙子吵架的经过。
  “那些丫鬟不都退出去了嘛。”老太太瞪了一眼孙女,“你说话总这么一惊一乍的。我又不傻,还能当着外人的面和你哥说重话啊。”
  “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方美臻按照哥哥的指示,准备让老太太把注意力集中到家里下人的管教问题上。“下人的嘴要是不严,出去就会随意编排主家,要是被有心人听到,指不定传出什么坏话呢。”
  传闲话嘛,老太太很懂这其中的关窍。她年轻时可没少利用闲话攻击那些和她作对的人呢。
  就这样,方老太太对孙子的态度终于软化下来。
  方瑜对老太太当然还是很恭敬的,每日晨昏定省都不会少,还会特意留下来多说几句好话。
  只是对冯婉这个孙媳妇,老太太是怎么都不肯给好脸了。
  方瑜不好说什么,只是把两人隔开,平时请安相见时他都在场。
  美臻就是继续劝。
  说家里还住在冯家的大宅子里,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人家两个少爷还在,他们家不好现在就拿捏冯婉。
  再说他们家的根都在乐平县,冯婉的爹就是县太爷,纵使他们家现在厉害,手也管不到县里去,所以还是不要得罪冯家。
  最后又半真半假地说,冯婉的爹最近要高升了,马上就要调去府城当二把手,兴许没几年就要当上知府了。
  如此一番“威逼利诱”,才算是让老太太搞事的心泄了气。
  老太太如今也不再为难冯婉,就是请安时能说上两句话,也不怎么搭理曾孙和曾孙女了。
  她伤心了。就算想清楚了其中的道理,她也不情愿。
  别以为她不知道,孙女说的这些话都是孙子教出来的。
  她亲手养大的孙子居然不向着她!
  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奶啊。
  老太太心气不顺,又不能收拾冯婉这个罪魁祸首,只好把火都发到下人身上。
  从方瑜身边伺候的小厮马夫,到冯婉的陪嫁丫鬟,老太太都挑刺骂了一遍。
  冯婉很感谢丈夫的回护,她其实都做好被太婆婆苛责的准备了。毕竟是长辈,收拾她这个小辈,她也只能受着。
  只是没想到,她丈夫和小姑子能处理得这样好。
  她真幸运,能遇到这么体贴的夫君和这么好的小姑子。
  在这样的“暗流涌动”下,京城方家过完了年,一同迎来和熙三年。
  正月初八,皇帝还特意给近臣赏了些新鲜玩物,这其中就包括了方瑜。
  方瑜面向皇宫领上谢恩。
  名叫群青的太监笑着对方瑜说:“陛下一向最看重方大人您了,这赏赐都是独一份的,比别人丰厚许多。”
  方瑜和御前太监寒暄一番,又送了些礼物,把人送走后才仔细看了赏赐。
  有一个沉香木框的小桌屏,图案是用油画颜料画出来的宝相花,和他给皇帝看的那个一样,就是颜料更名贵。
  金粉和玉沫交相辉映,云母粉也闪烁在其间,绝对是一朵人间富贵花。
  除了这新巧的桌屏,还有一匣子的珍贵香水,都是如今卖得最贵的香味。剩下的就是些“俗物”了,方瑜超级喜欢。
  方家众人都很欢喜,老太太却感觉意兴阑珊。
  她在家里掌了一辈子的权,如今管不到别人头上了,她真是浑身难受。
  只是她不能犯蠢,像别家那种昏头老人瞎闹。
  老太太想了两个月,总算是想到办法了。
  既然她在京城没办法当家作主,那她就回去,在县城的家里她就是说一不二的话事人。
  老太太先和方瑜说了这事,倒是让方瑜震惊不已。
  方瑜按情理先挽留老太太。老太太去意已决,敷衍孙子几句,还是打算快点回家。
  其实这样最好,方瑜之前就想这么安排,只是老太太想来京城,他这个孙子的身份就不能拦。
  老太太的精明强干在家乡正好,放到京城就有些不适用了。
  方瑜欣然接受老太太回乡的要求,又特意陪着老太太出去采买了许多只有京城才有的小东西。
  他又特意拿出皇帝赏赐的内造绸缎,为老太太赶制出六套这年代最体面的衣裳。
  方瑜心里很感谢老太太这些年对他和家里的照顾,对于老太太回乡这件事,他心里也有些愧疚。
  农历三月,杨柳依依。
  方老太太带上两个丫鬟和三大车家当,跟着宣北会馆的商队启程回乡。
  方瑜带着家人一路送到城门外二里地。
  方老太太端正地坐在马车上,方瑜和冯婉站在车窗旁惜别。
  “你们膝下只有一个顺成,到底还是单薄。”老太太最后还是忍不住要说这事,她看向冯婉:“我孙子心软,不忍看你吃醋难受,你心里也要有数啊。”
  “算了算了,我这个老婆子也管不到你们在京城的事了,你们也不乐意听,我又何必讨人嫌呢。”
  老太太最后又嘱咐方瑜要注意身体,就离开了。
  作者有话说:


第128章 以退为进
  离开京城这天底下最繁华的地界, 方老太太并不后悔。
  从前总听人说,富贵迷人眼。现在她来京城待了快一年发现,果真如此。
  气派的大马车跑在官道上, 颠簸是免不了的, 方老太太闭眼沉思, 回想她在京城时的一言一行。
  除了家里人,她谁也不认识,偶尔有上门作客的官家太太来问候,她也不敢多说话,只是多笑多点头。
  在京城生活, 老太太是露怯了。其实这也正常。
  老太太一口宣北话,和京音京腔不同, 是有些土掉渣的。而且她的肤色也是黄中带黑, 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和京城小门小户家的老太太都比不了。
  老太太偶尔能接触到的外人也都是官老爷家的夫人小姐。人家说话都是文绉绉的,讨论的事情她也是大多接不上。再外加上老太太本身的局促, 几次下来,老太太就也不敢再多接触外界了。
  她怕给孙子丢人, 索性就闭嘴不说话, 或是避而不见了。
  失去了对外交际的兴趣后,老太太就更加关注家里的大事小情了。
  她不想承认自己的无用。她还想掌握些什么来证明自己的权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