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之回收站 >

第30章

快穿之回收站-第30章

小说: 快穿之回收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面前这人衣着中上,气色红润; 没有愁苦之相; 心里就有了计较。
  这大约是哪家的子弟; 一时手头紧,拿着家里的东西出来换点儿零花了。
  再看到柜台上的小物件,伸出去的手就慎重了几分。
  原来这是个淡绿色丝绒布做成的小香袋。
  他们彭河南岸一带丝织业发达,各种各样珍贵奢侈的布料都有产出。
  似这种摸上去光滑带绒,珠光隐隐的布料,只有两家作坊才能出产,这种丝绒料就是属于王公贵族才用得起的,少说也得七八十两银子一匹!
  就算小香袋用的布料极少,这工本也值半两银子吧?
  光是一个袋子就这般值钱,这里头的东西……多加点慎重不为过吧?
  坐柜小心地倒出了丝绒香袋里的物件……居然是一个金属小圆盒?
  这金属小盒崭新发亮,还描着华丽金边,盒盖上方又阴刻了宝相团花。
  一时间,他就看愣了。
  这一盒东西,显然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还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物件!
  别说见过了,就连这材质,他都看不准!
  这也不是铁,也不像铜,自然也不是金……
  再看这形状,他更是猜不出来里头会装着啥?
  金三事儿?银三事儿?
  那这盒子又未免略小了点。
  凭他做这行多年来的直觉,这盒子,跟时下的铜铁盒开法定然不同……得亏他经验老道,目光如炬,注意到盖子下方有一小小凹槽。
  他故作漫不经心伸指轻按,就听咔嚓一声,盒盖开了!
  他正要暗暗得意没在客人面前露怯呢,目光一落在打开的盒内,瞬间就愣住了。
  这小小的盒子内,似乎放出一股宝光,正照耀在他的脸上,又有股子隐隐的香气,扑鼻而来。
  要不是他经验丰富,险些要失态惊呼。
  “这,这是镜子?”
  他家里也有一面铜镜。隔上几个月就要请匠人来磨上一番。
  磨一回镜,得花销十文钱,有好些人家,买得起镜,花不起磨镜钱,只能模糊将就。
  他每月工钱不少,自然不在乎这点花销,家里的镜子就没花过。
  但据他所知,哪怕是最上等、刚刚磨好的铜镜,也不会有这面小镜子这般清晰光亮!
  “这,怕不是铜镜吧?”
  “对,不是。”
  坐在柜台前的客人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
  仿佛一点也不担心他会给出低价一样。
  不是铜镜又是什么?
  他犹豫了下,伸指摸了上去。
  只觉得镜面异常冰凉光滑,与寻常的铜镜确实不像。
  而镜面下方,却是个肉色的圆饼。
  缕缕香气就从圆饼处散发出来。
  难道这是香饼?
  彭河南岸一带香道盛行,拿着合香来当的也不少。但不是这个大小,也不是这个颜色和形状呀!
  他犹豫了十来息的工夫,这才试探着问。
  “请问客官这是何物?”
  江易压低了声道,“这是女子妆容所用。”
  他远远指一指圆饼,“这是香粉。”
  又伸指按下了一处小机关,弹起了圆饼。
  坐柜这才看出来,原来这圆饼下还有一层,却是一片粉绵。
  江易又指指粉绵,“用这粉绵,在香粉上轻擦几下,如普通香粉扑在面上即可。”
  坐柜瞬间恍然,“原来是妆粉啊……”
  嗨呀,这人搞得这么神秘,还真把他给唬得一愣一愣的!
  原来不过是女子用的妆粉而已,最多上头加了面小镜子当噱头嘛!
  其实胭脂铺里最上等的珍珠粉也不过就是十两银子一盒,加一面小铜镜,算它五两银子吧,也就是十五两嘛。
  十五两再折旧,最多值五两。
  当然了,如果能收进铺里,这东西品相十成的新,要出脱容易得很,没准还能多弄些赚头……
  他说着话,脸上就带了些想法出来。
  “客官这香粉,是女子所用,虽说做工精细,机关巧妙,只可惜这粉的颜色却暗了些,又显得干,因此只能做价……”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面前这位年轻人伸手取了香盒,冲他一拱手,笑道,“有劳了,告辞!”
  惊得他急忙站起身来,“客官请慢!”
  他们做这一行的,就是要低买高卖。甭管客人拿了什么样的稀世珍宝来,也要习惯性的先贬损一番。
  比如说价值一百两的,必然要压到三十两。
  若是客人还不肯卖,还想去别的当铺问价,那他们也有办法。
  客人再也想不到他们做当铺的,都会在客人的包袱上做一些暗记。
  同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物件是去过别家当铺的,那又怎么可能给高价?只会再往死里压,开个二十两都有可能,到最后急用银子的客人越听价越低,可不就是心里先撑不住了?
  他哪能想到这位客人这么硬气,话都不说完就要走呢?
  而且对方拿来的是香袋,他没认出是什么物件,还恍惚着呢,就没来得及在上面做暗记呢还!
  他赶紧给门口的伙计使了个眼色。
  笑嘻嘻地赔了个不是,“哎呀,客官且别忙着走,先坐下来喝杯茶尝尝我们这里的点心。”
  他说着话,伙计就赶快跑去端茶拿点心。
  “恕小可眼拙,不识宝物精妙,还请客人多指教一番,这宝物留不留在我们店里的,倒是不打紧,只盼着客人,能否让我们长长见识?免得下回再有眼不识宝?”
  江易也笑了笑,随意又坐下了。
  他端起伙计送来的茶浅浅缀了一口,也不去看那点心匣子里,从袖中又取出那块粉饼,从丝绒袋里倒出来,摆在柜台上。
  接下来,就是他安利的时候了……
  “倒不是我吹大话,实在是这物件虽小,咱们本朝倒造不出来,是从万里之外的番邦运来的。”
  “它在番邦,有个名字,叫镜光宝盒,也是达官贵人才用得起的。”
  “镜光,就是指的这盒中小镜,这种小镜与铜镜不同,是琉璃镜,用上一辈子都是光亮如新,不需要重磨。”
  “至于这妆粉的颜色么,据说是那造出宝盒的工匠有意为之……只因寻常人的肤色,或是玉白,或是藕色麦色,并非纯白色,若是敷粉,便是略白些,也不大自然,这种浅藕色敷在面上,既改善了气色,又显得更为天然。”
  江易前头侃侃而谈,等说到妆粉的部分,总觉得理不直气不壮干巴巴的。
  可见做美妆销售,还是得女员工来啊!
  他虽然自觉感染力不足,等他说完,周边已是围上来三四个人。
  这些人有刚进店里的,也有当完了物件要走的,听到有这种稀罕物,就都凑过来瞧个新奇。
  其中一人就叫了起来。
  “番邦来的?琉璃镜?前一阵儿听说有一种番邦传过来的琉璃瓶装的香精,用起来比合香方便,留香更久,城中好些大户人家的管事,四处打探这琉璃瓶香精,最后好似也没了下文……莫非这个琉璃镜和那琉璃瓶香精都是来自一处?”
  没错,正是在下的回收库!
  江易露出惊喜中略带腼腆的神情。
  “嗯,在下家中也有一瓶琉璃瓶香精,是和琉璃镜一同向番商买的,约莫和这位说的,的确是同一来处。”
  他是真没想到,琉璃瓶香精的名头传得这般高大上。
  看起来,这好东西就得捂盘惜售,才能卖出好价钱啊!
  众人听得一片抽气声。
  就是那坐柜都忍不住嘴角直抽。
  琉璃瓶香精他是当铺的,他能不知道吗?
  他们亨通行的大掌柜,还特意想法子弄来了一瓶子给大伙开开眼。
  那透明无色的琉璃小瓶子做工确实精巧,他敢打赌,在大晋朝里没几家作坊能做出来的。
  而那小瓶子里头的香精也的确有它独到之处。
  它使用起来方便,不需要火,留香还久……当然了,他们这些铺子里的老伙计,也就是能闻闻味儿而已,最后那瓶子香精,还是被大掌柜地送到了东家手上。
  当时大掌柜的说什么来着?
  说是让他们收货的时候经心着些,万一遇上了,一定要想法子拿下。
  实在是自己做不了主的,就赶紧去寻老师傅。
  大掌柜的还说了,这琉璃瓶香精,如今在几处大城里,都炒到了二百两银子的高价!
  就这还买不着呢!
  二百两银子呀,也不是金也不是玉的,就那么指肚大小的瓶子,装的香精连一茶杯底都不到!
  他忙问,“客人为何不把那琉璃香精带来?”
  要是把那个带来,他早就让人请老师傅过来做主拿下了呀!
  当然了,这个琉璃宝盒也得请老师傅过来掌眼才是。
  他眼角瞥了一眼小伙计,就看到小伙计已经不在了原位,就知道是去里头叫老师傅了。
  他这问题一问,围观众人也都跟着一起看向了江易。
  对呀,他们前段时候也听说过琉璃瓶香精的故事,只不是那有钱人无缘得见,但也知道那番邦来的小瓶子可算是被炒出了天价。
  拿那个来当岂不省事,就按着这当铺的老规矩,也能得个六七十两吧?
  江易微微一笑。
  心想,他虽然缺银子,可为的又不只是银子。
  那香水存货虽然还有,但他都不打算把回收库里的往外出了,而是打算自己开作坊,搞本地生产。
  他来当铺搞这么一出,还不是为了替粉饼盒打开市场,挣点起步资金?
  “那琉璃瓶香精虽然有,但那香气是雪松的,在下也十分喜欢,时常用来熏衣,又不小心失过一回手,现如今已经用得不剩几滴了……只有这个,原本是打算送人的,后来……又用不着送了,我一个男子用它不上,因此就拿来当几个零花钱。”
  “啊!”
  “嗐!”
  “可惜啊可惜!”
  “原来如此……”
  围观众听得都惊呆了。
  啥家庭啊,这般贵的琉璃香精竟用来熏衣,还时常!还不小心失手!
  一个大老爷们啊!
  就是他们这些听的,都心疼了好么?
  正在这时,亨通行里的老师傅也赶到了,正好赶上听了后几句话。
  他扶了扶胸口,喘了几口气,这才笑眯眯地出声。
  “这位客人,不如进屋内慢慢说?”
  一刻钟后,身上揣着八十两银子的江易走出了亨通行。
  这会儿江易的心情,是快乐又复杂的。
  超市里的开架货,竟然卖出了这般的高价,这当然快乐了。
  可想到刚刚为了证明他说的藕色粉比白色粉对黄黑皮更友好,让人拿了干净的帕子蘸着粉,在人家小伙计的脸上试,搞得小伙计小脸是黄里透着粉,粉里透着红的……
  他是不是选错了创业的方向了?
  做为一个美妆护肤作坊主,会不会以后越变越娘?
  甜水巷内,陶婆子和于二娘她们,已经用买回来的糕饼材料,做出了一大盆的红糖枣糕。
  她带着焦三妮这小丫头,挨家挨户地敲开门,一家送上一包枣糕,说了些初来乍到,多多关照的客气话。
  有的人家挺讲究,也给了回礼,有的人家就啥也没回。
  江易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就看到前院的八仙桌上堆了各式吃食,有干鲜果子,也有本地小吃和鸡蛋蔬菜之类。
  陶婆子正和于二娘品评这些回礼。
  “第四家姓苟的,着实不可交,别人好坏都要回些礼,这家竟是大着脸接了东西,话都不多说的!”
  “这斜对门姓齐的,倒是真实在,看这一篮子枇杷,水灵新鲜!后晌咱就拿来熬糖水喝!”
  “还有这巷尾……大爷回来啦!”
  江易点点头,听陶婆子说起今儿去给街坊送礼的事。
  “婆婆办事,很是周到,这些东西就都拿到灶房去,大家分了吧。”
  他这种现代穿越过来的宅男,哪里能想得到怎么跟邻居们打交道呢?
  还是得陶婆子这样的发挥专长啊!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想起他们回收站里那些老大妈了。
  那嘴皮子,那交际能力,一个个杠杠的!老大叔们就差些意思了!
  糟,他这一发散,居然怀念起老大妈们在站里空地跳广场舞的英姿来了!
  快打住吧!
  江易回了自己的卧房。
  卧房里暂时除了床什么都没有。
  之前那不是手头有些紧了么?
  如今八十两到手,五十两做本钱,还有三十两可以花销。
  他在临回来时,又去订了四张桌子和八把椅子。
  如今已经安顿下来,小团队成员的文化水平,也该稍提上一提了。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大晋王朝(43)
  江易在刚到郦州城的时候; 就在各处都逛了逛。
  书铺也不例外。
  如今的书架上,对外出售的书种类不多,大部分都是经诗子集; 杂学极少。
  专门给幼儿启蒙的书倒是也有一两种。
  江易翻看了下; 内容有点像三字经,只是在历史朝代和典故的地方有些差异。
  因为要照顾到押韵和忠君孝义的宣传,这本启蒙的书,让江易来看,是不大合适的。
  江氏小团队里; 于二娘识字不多,算账却不错。
  赛子在曹婆子家里,没学会纺线和针线活儿,但学会了十几个字,也会了一点算数。
  焦家三兄妹里,只有焦大郎会十几个字; 但因他家是做酒买卖的; 三兄妹都会算账。
  至于柱子,很早就出来跑腿讨生活,认字近百个,算账也很不错。
  陶婆子呢; 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她管着买菜,自有一套算小账的法子; 从来没有过差错。
  这么一盘算,小团体的知识水平; 已经超过了这大晋王朝普通百姓。
  江易倒也没有对他们有太高的要求; 只要人人都会写简单的信; 认识三五百个字,会记账看账就行了。
  现有的启蒙书不合适,江易只能自己编。
  他刚上学那会儿的课本都是啥来着?
  江易绞尽脑汁,也就回想起个“上中下人口手”来。
  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自己写书的巨大工程里,江易进了旧衣库里搜寻。
  旧衣库里,除了衣物布料、毛绒玩具、鞋子包包这些,似乎还有些比较不常见的布制品来着……
  翻找了半天,江易终于在库房的一角里,找到了一堆的布艺书和布制识字卡。
  这些布艺书和布制识字卡,是给一岁到三四岁的小朋友识物和识字用的,跟纸制的比起来,它们没有尖锐的棱角,又撕不烂,就算宝宝抓起来啃也无毒无害。
  当然了,江氏小团队的成员倒不需要这些优点。
  纸制书对他们更实用……就是可惜江易随身带的回收库里,不包括可再生回收库啊。
  这些识字卡和布艺书里,有关于大自然和动物的,比如春夏秋冬花草牛马羊猪狗兔之类,江易都挑了出来,这些是可以用的。
  至于什么动画角色、外国人、汽车、飞机、电视那些,江易就弃之不取了。
  江易拿了五本布书和一百张识字卡出来,去后院找于二娘。
  “大哥是说,照着这些布书,再绣出类似的内容不同的布书?”
  于二娘是头一回见这种布制的书,还是专门给幼小的孩子的,翻看着这些颜色鲜艳,图案亮丽的书页,不由得面现惊叹。
  “难为这是怎么想得出来的?”
  小娃娃们最爱鲜亮有趣的东西,看见了可不就要拿起来玩?
  一面是图画,另一面翻过来就是字,这玩得时候长了,再笨的娃娃,也会认识几个字了吧?
  幼童书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一页上只画一种图案,背面只有一个字。
  但团队里这些都是半大的孩子,就不能这么浪费了。
  一页上最少也得有三个字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