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

第68章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第68章

小说: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双双松了口气,这才往外走。
  上了出租车,邓迫一下子打开话匣子,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实验室的情况都告诉季知行,虽然侧重点是各位同门的八卦。
  “你见着叶诗的时候千万离他远点,他这几天练叶问蹲已经走火入魔了,蹲厕屙屎也要争分夺秒地练,以他的水平怎么可能不摔进粪坑嘛……”
  季知行边听边笑,以不速之客的身份来到一个新环境,他心里多少有些忐忑,担心实验室的人不好相处。见着邓迫,听着他讲述的那些八卦,他才放下心来,高霄教授实验室里果然都是些有趣的人。
  虽然在邓迫嘴里,好像这些同门包括他自己都很不靠谱的样子。但季知行事先了解过,知道高霄教授的实验室是相当受企业欢迎的,无数甲方捧着钱求着做项目,还得等高霄教授挑拣。可见不仅高霄教授牛,手下的硕博们也很牛。
  邓迫讲八卦讲得眉飞色舞、声情并茂,话题又转到导师身上。
  “你不知道,导师可狡猾啦!先前叫我们填什么□□表,我还以为单纯就是应付学校用的材料呢,没想到暗藏玄机!”
  他说着打开手机,找出那份□□表给季知行看:“看得出什么来吗?”
  季知行接过一看,手机屏幕显示着一份表格,就是很正常的选择打钩题。
  左列是姓名,最上面一行是“最想和谁一起做实验”“最想和谁搭档分析数据”“最想和谁一起打游戏”之类的栏目。
  啊!季知行明白了,这份表格统计出来,“最想和谁一起娱乐”栏目得分最高而其他项得分低的就是实验室里最先进的摸鱼分子!
  “对咯!”邓迫一拍大腿,“导师靠这张表就摸清了实验室的地下摸鱼网!”
  他力压众人拿到了全组第一名,成为实验室当之无愧的鱼王!虽然导师其实也没说什么,但他这几天见到导师还是很自觉地溜着边走,今天终于遭到报应了。
  邓迫嘴了一句导师狡猾,就开始吹嘘他的丰功伟绩,又说道:“你知道实验室现在主要在做什么项目吗?”
  季知行摇摇头,他只了解大概方向。
  邓迫眉毛乱飞,得意地说道:“可有意思啦,是隔空取物!”
  啊?季知行一时没反应过来,“隔空取物”这个词只能让他想到魔术或奇门遁甲之类的道家秘术。
  邓迫伸手比划:“就是像飞碟光束那样把人吸上去的技术!”
  出租车司机不禁扫了车内后视镜一眼,本来以为真是燕大高材生呢,没想到原来是神经病。
  但是季知行明白了:“光镊?量子操纵?”
  邓迫打了个响指:“没错!”
  那确实挺有意思的,季知行想。就像《星际迷航》里的那种牵引光束一样,如果能实现“隔空取物”,那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
  医生不用切开表层皮肤筋肉就能对病变的器官进行手术,宇航员不用出舱就可以远程采集样本,甚至军舰的点防御也可以用这个技术来完成,相当于另类的能量护盾。
  如果推广到日常生活中,那懒人不用下床就能拿到手机充电器……
  季知行对这个项目挺感兴趣的,他问道:“现在实验做到什么阶段了?”
  邓迫两手一摊:“一年多了也只能算刚起步,适用范围只在微米级别,而且只能利用贝塞尔光束、多普勒光束来实现。”
  季知行沉思,微米啊?那比头发丝直径还小几十倍呢。
  而且利用贝塞尔光束、多普勒光束只能是靠改变聚焦点来实现移动,那就肯定会产生加热效应。微米级别的加热可以忽略,但如果用这种技术来传输大尺度的物体,比如人,从动量守恒的角度估算一下,人被移动之前早就因高度聚集的光束而气化了。
  聊着项目进度与技术,季知行觉得一路上没花多少时间就到燕大了。
  一下车,邓迫就说道:“咱们现在先去行政楼办手续吧,住宿、门禁、餐卡什么的。导师刚刚给我发信息了,他也正好在行政楼办事,现在过去刚好能碰上他。”
  季知行自然没意见,到了行政楼,第一站是办公室,高霄教授正在里头对着几份文件签名。
  邓迫冲到导师面前敬了个礼:“报告,幸不辱命!”
  高霄抬头,大发慈悲地一挥手:“行了,摸鱼之罪一笔勾销,他的手续你去代办吧。”
  他又对季知行招手:“小季你过来。”
  季知行上前问了个好。
  高霄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就想到年轻时候的老阎,不由笑了出来。
  “哈哈哈,灯牌有意思吧。叫你小子先前推三阻四地不肯来,不整你一下难消我心头之恨!”说着又哈哈大笑。
  季知行也笑了,虽然在机场很社死,但好歹没有社死太久,现在想想也算有趣,算是免费体验一次海底捞的生日服务吧。
  燕大的办公室主任姓祝,他见高霄教授待这个年轻人很亲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越看越眼熟。
  “哎呀,这不是季知行吗!”
  季知行转头看向祝主任:“主任好。”
  对于华夏首位菲尔茨奖得主,祝主任还是很客气的,他问道:“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协助吗?”
  高霄抢答:“他来办转学手续的。”
  “啊?真的?”祝主任大吃一惊,激动得窜到文件柜打算取相关表格。
  “呃……教授、主任!”季知行伸出尔康手,“我只是来游学的。”
  高霄笑哈哈地说道:“游学完你肯定就愿意留下来了,现在把手续一道办了,省得以后费事。”
  “我跟阎教授说好了的。”季知行拿这样的老顽童没办法,只能祭出阎教授这面大旗。
  祝主任这才知道被高霄耍了,他埋怨道:“叫我白高兴一场。”
  他跟季知行寒暄了一会儿,邓迫就办了一圈手续回来了。
  季知行谢过他,又问道:“教授,请问我什么时候去您那儿报道?”
  “明天就去吧,待会叫邓迫带你到处认认地方。”高霄说道,他虽然很想问问老阎在广陵大学的近况,不过也不急于一时。
  季知行见高霄教授手上还捏着几份文件,就跟他道别了。
  邓迫先带他到宿舍放行李,又带他认食堂,然后是实验室。
  实验室坐落在燕大东北角。
  “看!”邓迫指着一栋五层的白色建筑,“那一整栋楼都是导师的实验室。咱们最主要的实验室在一楼,其他几层都是做各自的课题和商业项目的。”
  临近中午,实验室已经没什么人了,邓迫领着他走马观花地随便看了看。
  季知行直观感觉就是财大气粗,各种尖端仪器加起来起码好几个亿。
  在燕大的第一天,季知行是在学习中度过的。量子物理方面的知识他涉猎得不多,别说参与实验,光是要看懂就得大量地填补知识短板。
  作者有话说:


第68章 
  “科学是严谨的; 但不一定要严肃。我希望你能体会到科学的乐趣,融入这个实验室,和我们一起玩儿。”
  这是季知行进实验室的第一天; 高霄教授告诉他的话。
  这个实验室的气氛确实很活泼,硕博们都在享受科研的乐趣。
  以往在阎教授实验室和零重力实验室,工作时间往往只能听到实验操作声、机器运行声,搭档之间交流数据与方案也会控制音量。
  但在高霄教授的实验室; “控制音量”这四个字是不存在的; 谁做出什么精彩的实验反应、得出什么有效的实验数据恨不得呼唤所有人都来瞻仰他的杰作,然后跪下唱征服。
  季知行一开始有点不适应这种吵吵嚷嚷的氛围; 他简直怀疑物理学生中最活蹦乱跳的那一拨都聚集在这里了。
  不过后来他观察到; 大家并不是全然没有分寸地胡乱嬉闹,而是将“张弛有度”四个字融入实验节奏中。实验方案统筹规划清晰合理,实验操作注意力高度集中; 把效率放在首位,而不是刻意突出苦干。
  季知行欣赏这种效率至上、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虽然形式不太一样,但他也将劳逸结合做得不错。
  在第四阶段; “综合能力”任务是在第三阶段“全息游戏”的基础上加入解题闯关的环节; 既能开动脑子又能充分锻炼身体——劳逸结合get!
  而“综合课程”所提供的知识课程超级丰富; 并且是把知识的海洋全都抽干水分; 只留下海床的金矿等着他去淘金。所以,虽然汲取新知识确实很费脑; 但也令人感到愉悦——劳逸结合get!
  但是,在邓迫等人看来; 季知行过得就像苦行僧一样; 在通往知识巅峰的漫漫征途上无休无尽地跋涉。
  “太枯燥!太不人道了!”私下里; 在宿舍讨论起季知行的时候,邓迫这么说道,“叫我过这样的日子,我宁愿找根面条一头吊死!”
  “但是他显然乐在其中。”叶诗一边练着叶问蹲一边说道,“就像我一样,虽然摔得浑身酸痛,但是……哎哟我艹!”
  “哈哈哈!你那叫自讨苦吃,要么就是有什么特殊嗜好,少碰瓷季知行!”邓迫吐槽道。
  叶诗一边龇牙咧嘴地爬起来一边说道:“说真的,我有点不知道怎么跟他相处。”
  菲尔茨奖太高大上太遥远了,遥远得就像外星球上的事,在“外星人”面前他总觉得有点束手束脚的。
  邓迫把下巴支在椅背上看叶诗继续蹲,大大咧咧地说道:“有啥为难的,人家多谦虚的。”季知行当然有拽上天的资本,但谦虚的人总是叫人心生好感。
  他第一天进实验室就表示自己只是个本科生,虽然在流体力学方面略有些心得,但在量子力学的领域基本就是个门外汉。
  叶诗捏起兰花指模仿林黛玉说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说完又继续蹲:“道理是不是一样的?人家谦虚一下你还当真啊。别的不说,本科阶段也有量子力学的课程啊。”
  “他本科,你博士,在量子力学方面你有什么好怕的?”邓迫一向粗线条,对叶诗千回百转的心思理解不能。
  “本科就拿菲尔茨奖更可怕好不好!”叶诗说着又摔了一回。
  虽然本科生拿诺贝尔奖的也有一个,但那位田中耕一能发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源”基本只是因为一次操作失误,连他自己都压力山大不停地自我怀疑:为什么一个电子工学专业毕业的普通电气工程师能获得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化学奖?
  但是季知行不一样,他获得的荣誉源自于对NS方程的破解。
  NS方程有多难呢?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在临终前说过一句话:“当我见到上帝后,我一定要问他两个问题,什么是相对论?什么是湍流?我相信,上帝大概也只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即使季知行拿哈利波特里的福灵剂当水灌也不可能因为失误而破解NS方程。
  所以,季知行的实力确实很硬核。哪怕他如今在量子力学方面可能确实存在短板,但叶诗还是不敢在他面前充大瓣蒜。
  实验室其他人多少也有这样的顾虑,不知道怎么拿捏跟季知行相处的分寸。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越是明白NS方程有多难就越是不敢托大,没谁好意思大言不惭地教导季知行。
  只有邓迫一根肠子通到底,也可能是接机时一起社死的交情叫他觉得季知行并不遥远,经常跟季知行勾肩搭背的。
  季知行在实验室待了一个月,秉持着多听多看少打扰的原则,基本就是在一旁默默地参观学习。然后晚上回到宿舍针对白天看到的实验细节自己复盘,补缺补漏。
  高霄教授也并不急着叫季知行上手做实验,任由他这里看看那里瞧瞧,给了他充分的自主权。当然,为了叫季知行尽快跟大家打成一片,也给他在办公室安排了一个工位。
  这个工位叫邓迫垂涎不已,因为他自己的工位就在门口,约等于中小学教室讲桌旁边的“左右护法”,能坐在那两个VIP专座的都是老师放在眼皮子底下以便随时镇压的学生。
  当初,导师钦点他为实验室的门面担当,亲自在靠门口的地方画了一个圈,把他的工位安排在那里。从此他就过上了无险可守、提心吊胆的摸鱼(划掉)科研生活。
  虽然他切老板键能切得跟触电一样快,但架不住导师以有心算无心,总是鸟悄儿进来,然后若无其事地从他身边经过,害他每每深陷于“被抓”和“没被抓”的叠加态——就像那只既死又活的薛定谔的猫。
  倒不是他一整天光想着摸鱼,但谁敢保证自己上班上课一整天都专心致志不摸手机不开小差的站出来我看看!
  所以,这个位置确非常人可以驾驭啊!邓迫深以为苦,对季知行那个易守难攻的堡垒羡慕得口水与泪水俱下。
  办公室最里面,季知行背靠着墙正对着电脑读文献做笔记。
  科研圈有句玩笑话:日看论文300篇,不会科研也会编!高霄教授也要求学生们实验和文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所以,大家通常会在每天实验开始前脑子还冷静的时候,在办公室里读文献或整理实验资料。
  季知行虽然有学习系统里的知识宝库,但当然也需要及时补充阅读各大期刊的论文以掌握科研领域的发展脉络、追踪同类课题的研究动态。
  在三级升四级时,季知行同样要求系统对他的大脑进行扫描,最突出的结论是他现在左右脑的连通性是常人的3倍,能高速交换信息,不断进行多线程多任务处理。所以他在阅读文献的时候,效率相当之高。
  文献篇目并不是高霄教授指定的,而是大家根据需要自己去搜索去分析。每周的组会上,高霄教授会随机点几个学生把上一周看的文献解析一遍。
  每当遇到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季知行就会记下来,回去再补充阅读。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结合文献与系统里的课程,算是初步摸清了量子物理的大概脉络与实验室科研方向涉及到的基本知识。
  季知行进实验室第二个月第一周的组会上,高霄教授终于点到他的名字。
  “来!知行,叫他们见识见识!”
  面对18双审视的眼睛,季知行也不怯场,走到前面将优盘插进多媒体设备里,然后几次双击,打开了一份PPT。
  哇哦!邓迫在心里小小地尖叫了一声。季知行打开的那个文件夹里有精读和泛读两个子文件夹,点开的精读文件夹里就有17篇文献。而他刚才分明看见上层文件夹写着上一周的日期,也就是说季知行上周精读的文献就有17篇,而泛读的数量不清楚,但估计也不会比精读的少。
  邓迫默默无语两行泪,他平均两三天一篇,叶诗这个博士一天最多也只能看一篇,而季知行这是什么离谱的阅读效率?!
  邓迫能看到的,其他人当然也看到了,都在心里暗暗咋舌。这要是换成他们实验室里其他人,他们当场就要开始起哄说是面子工程。但站那上面的是季知行,大家对这种阅读效率就有三分相信七分怀疑。
  在用大部分时间旁观实验之外,还能平均一天精读两三篇、泛读N篇,季知行是真的看明白那些论文了吗?要是NS方程相关的那他们肯定相信,可这是他亲口说过没什么基础的量子物理啊!
  季知行解析的第一篇论文是《Photon squeezing coherent state manipulation of quantum states in anti bunching light field》,即《反聚束光场量子态的减光子压缩相干态操纵》。这是上个月发表在《物理报道》(Physics Reports)的论文。
  “首先,本文的核心是通过操作光子湮灭算符构造了减光子压缩相干态,在反聚束效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