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

第81章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第81章

小说: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时钟树综合…CTS、寄生参数提取、版图物理验证之类的后端设计就交给林朗他们吧,等他们输出GDSII文件,就可以交给芯片工厂下单生产了。
  季知行把电路图发送给林朗时,研发部门还在争论不休,因为有2/3的人认为将重量压缩到15kg势必会牺牲一部分零重力效果,为了减少运输费用而影响用户体验,这是得不偿失。
  “前端都设计好了!”林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搞快点!我指着你们挣钱呢!”季知行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
  林朗看着电路图和设计描述目瞪口呆,如果实际性能能达到描述的水准,那他们在耦合结构上再努把力,没准能将零重力座椅的体积直接缩小到坐垫大小,而且完美保有零重力效果!
  他倒是不怀疑季知行的水平,但是一般来说,按需求定制芯片,其设计工作大概需要六到九个月的时间。而季知行这才用了多久?有三个小时吗?脑子的运算速度未免太可怕了吧!
  “老大,你其实是光子芯片投的胎吧?”
  作者有话说:


第86章 
  笔试这个环节进行得很顺利; 虽然从出卷到改卷都是季知行一个人处理,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锻炼,这么大的工作量也只占用了他一个工作日的时间。
  但是面试这个环节花了他整整两天; 因为能通过笔试环节的就有200多个。
  1对216,好不容易结束了面试工作,季知行久违地感受到了精神上的疲惫。婉拒了校长的宴请,季知行还没走出校门就被拦住了。
  “季先生!我想请教你筛选的标准是什么!”
  “当然是能力。”季知行只看一眼就想起来了; 这是下午第18位面试者罗棓; 被他当场淘汰了的。
  “那就奇怪了,我在芝加哥大学深造7年却落选了; 而有些人只是国内三流985出来的……”罗棓不忿地往旁边看了一眼; “却还有等候通知的机会。”
  季知行顺着他的视线往旁边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的是下午最后一位面试者易言。
  “求学经历确实可以说明一些东西,但并不能代表全部。”季知行说道。
  虽然面试平均时间只有短短的5分钟; 但他可以肯定易言的科研能力远在罗棓之上。而罗棓之所以当场落选是因为这个人性格缺陷太明显了,首先是傲气十足。其实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他自认为还有包容的心胸。但最大的问题是罗棓能力平庸而又过分地以“洋博”的身份为傲,一张口三句话里必有两句提到在国外留学7年的经历; 顺带着还要踩一脚国内高校。
  季知行从以前就深厌国内捧“洋博”踩“土博”的风气; 燕大的土博洋博都不少; 他在燕大待了一段时间; 越发感受深刻。如俞竹藜,因为土博身份所限; 入职燕大时仅担任助理教授的职位,而与他同期被招聘的一位洋博; 其实能力远不如他; 但入职直接就是副教授。
  如今轮到他做老板; 他自然不可能以土博洋博之分来断高低。能通过第一轮面试的有土博也有洋博,他们能过关唯一的原因就是能力符合他的要求,跟他们是土博还是洋博没有直接关系。
  罗棓愤愤不平地离开了,季知行也没放在心上,他得赶回研究所验收今天刚到的实验仪器。
  不远处的易言目送季知行离开,心里感慨万千,在职场兜兜转转十几年,他才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公平。
  他和罗棓其实是高中同学,也正是因此,罗棓才会那么不满,毕竟他几乎每天都要在朋友圈里全方位炫耀他在国外的一切,视国内的这些同学为loser。
  不过跟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计较的,但用人单位的态度与待遇他不能不计较,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种观点在一些地方根深蒂固。他本来以为自己一生就要这么一直低洋博一头,但在听说知行研究所给俞竹藜开出百万年薪后,他已经认命的心就动摇了。然后,真的得到了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公平。
  易言觉得,即使最后不能入选,他千里迢迢跑这一趟也是值得的。
  又经过一轮面试,季知行综合考虑了专业、科研经历、个人能力、性情等因素,筛选出10个他认为最适合参与真空能项目的人才,并逐一给他们发送了录用通知。之后办理入职、转移社保医保公积金之类的琐事交给办公室就行了。
  入职手续办得很快,录取通知发出后的第三天,10位新研究员就正式上岗了,但并不意味着立刻可以开展实验了。
  季知行按照实验所需细分了几个领域,按照个人的专业分派下去,要求大家必须全面研读各自领域的文献并做好分析总结,完成理论积累。
  一开始,除了邓迫以外,大家都觉得这项工作任务挺轻松的,但渐渐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你上周读了多少?”单岩凑到邓迫身边问道。
  邓迫睨了他一眼:“不到十万字。”现在所有人都爱来他这边找安慰。
  果然,他的话一出,在研讨室等待开会的同事们就都隐隐松了口气,还好自己不是垫底的。
  其实季知行并没有强制规定大家一周得读多少文献才算达标,但是他自己1天读3篇论文还能顺带写出一万字的解析报告,作为下属好意思3天读1篇吗?
  所以,虽然季知行并没有挥着鞭子催命,但榜样的力量就像一道无形的鞭子,鞭策着大家丝毫不敢懈怠。
  邓迫也是如此,不过与新同事们相比,他的心态就轻松多了,并没有因为季知行的非人效率而生出太大的压力。在燕大同组搞科研的经历让他深深地明白,他跟季知行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研究光子芯片时,季知行一个人的数据产出速度全面吊打所有人,甚至超出了老师分析数据的速度。跟这样的卷王合作爽是很爽,但累也是真的很累。包括老师在内,所有人的科研阈值都被卷王拔高了。
  到了实验的后半程,完全是他在push老师别偷懒认真搞科研了。邓迫都敢摸着良心说,季知行走后,老师绝对是松了一口气的——他那把老骨头吃不消啊。
  他们实验室的传统,每一个学生毕业的时候都要把自己几年的实验数据、文献输入、论文输出等学习资料整理刻盘,以便存档。一般来说,硕士一张光盘足以容纳,博士普遍得要两三张,而季知行一个人足足刻了18张……
  所以,当外界疑惑于为什么季知行年纪轻轻就能有此成就时,邓迫觉得简直太理所当然了——惊人的阅读量引起的是质的改变。
  也正是因此,邓迫看得很开,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了,以季知行为标杆纯粹是自讨苦吃。
  不过,经历不同,其他人没法像邓迫那样坦然,都在抓紧时间争取在每周一次的研讨会开始前多读进几个字。
  季知行推门而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个埋头苦读的群像,他欣慰地一笑:“开会吧。”
  研讨会议程仍然是每个人轮流发言,总结自己上周的收获,包括阅读心得与灵感。
  第一个发言的是易言。
  “主要方向是寻求“冷核聚变”的核解释,但大多数理论认为“冷核聚变”没有分析电极微观结构的作用,仅仅是一种体效应,所以我在理论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季知行不假思索地说道:“关于“冷核聚变”研究应该更侧重于挠场机制,以电极的尖端效应为突破口去分析电化学异常现象……”
  他一边说一边掏出笔唰唰写下几行文献名称:“这些你下周可以读读看。”
  易言接过那张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下暗叹:又是这样。研讨会开了五六次了,大家研读的领域都各不相同。但不论轮到谁发言,季知行都能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易言看向前方,季知行正在点拨单岩。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真空因为绝对压强接近于0,所以会试图填补空白区域,这是我们可以干涉和收集真空能的地方……”
  其实,一开始多少有几个人还在观望这个项目的前景,试探季知行的能力。但一次次研讨会开下来,所有人都对他心服口服,对真空能这个项目也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信不由衷到现在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说到底,动物的本能注定了人类天然慕强。而在学术界,科研能力高于一切,是最能引人膜拜的要素。
  会议结束的时候,所有研究员对季知行的向心力又增强了好几分。如今哪怕有人开出更高的薪水挖角,恐怕也未必能撬动他们追随季知行的心。
  一向不怎么关注人事关系的季知行也感受到了这股凝聚力,他心想,“民心”可用,是时候开展实验了。
  其实,理论积累与实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两面,之所以这一个多月来更侧重于理论积累,是因为他必须保证参与实验研究的每个人都对这个项目有信心。
  在入职会议上,当他宣布科研项目为真空能时,所有人的反应他都看在眼里。说实话,并不乐观。
  很多时候,心态决定一切。如果连研究人员自己都不相信真空能的存在,都不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找到利用真空能的方法,那做再多的实验都是枉然。
  如今,经过一个多月的研读活动,所有人的精神面貌都完全不一样了。那么,实验就可以开始了。
  季知行吸取了以往在阎教授实验室和高霄教授实验室的经验,分小组开展工作。他自己带着俞竹藜和邓迫一组,新来的10人分作两组。一组由易言负责,一组由林逾静负责。
  这两组的人员构成他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小组5个人,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理论基础扎实,有人思辨灵活,有人稳中有度,有人活泼乐观可以活跃小组氛围。这样的5个人形成一个小组,构成的整体就是相对稳定的五边形,不至于出现太明显的短板。
  分组之后,季知行给每组布置了具体的实验任务,真空能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关于“冷核聚变”的描述参考《天然氧核冷裂变与冷核聚变形成能源新潜力导论》


第87章 
  季知行正在做电解实验。
  其实电解水实验是初中生就要求学习掌握的初级实验; 但季知行在实验中用的是重水和钯电极,他想用钯电极在常温下电解重水。
  “观察到了少量的中子。”邓迫从观测镜后探出头来说道。
  季知行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好,继续观察记录。”
  过了一会儿; 邓迫又开口了:“电极尖端处出现了瞬变涡旋结构。”
  季知行精神一振:“把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拿过来,记录反应径迹、核嬗变和滞后效应。”
  又一组实验结束后,季知行从邓迫手中接过实验记录,和昨天从其他实验得出的记录比对起来。
  “看!气体放电、真空击穿及液体中的电解现象; 三者的物理规律是相同的!”季知行说道。
  在电解过程中; 电极表面因为尖端效应会产生聚能过程,这个过程会促使气泡坍塌和涡旋运动产生; 进而诱发动态卡西米尔效应提取零点真空能并以热能的方式释放出来。
  季知行不禁一笑:“可见如果在电极尖端表面形成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体系; 那么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形成类星体涡旋结构,然后就可以通过挠场机制提取零点真空能。”
  虽然还要考虑涡旋中心产生高能射线、中子和高能粒子,但至少到目前为止; 实验是顺利的。
  更让季知行高兴的是,他才刚总结完,俞竹藜就把“一定的条件”都算好了。
  季知行看着新鲜出炉的数据与俞竹藜相视一笑,邓迫在一旁默默无语两行泪; 他的脑速真的跟不上两位学神啊!
  不过; 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打下手; 而且天天这么被碾压来碾压去也习惯了; 因此很快收拾好一颗被打击的心,着手处理实验残余。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但真空能实验室三个小组都推进得挺顺利的。易言组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低能核反应的真实存在,而林逾静组则引入非对称联络于即挠率不为零的情况下导出了挠场的存在。
  但季知行并没有掉以轻心; 零点真空能不是没有人研究过; 但一直不曾有过成效; 难度可见一斑。实验过程中阻力是肯定是存在的,并且,越晚出现就越有可能颠覆前期所有的努力。
  不过,良好的开局总是叫人心情愉悦,大家说说笑笑地准点下班了。
  经过一场众所瞩目的招聘活动之后,媒体与大众都密切关注着知行研究所的动态,想知道季知行开出领域内首屈一指的高薪究竟是要研究什么能源。
  媒体们简直是无孔不入,都想得到第一手消息,但如今的知行研究所连苍蝇都飞不进去。
  借着上次的招聘活动,朱仁也顺便招了几个人,粗略组成了一个包含人事、财务、安保人员的办公室。
  人事、财务都平平无奇,但安保人员则完全脱离了门岗大爷的范畴,一水儿身姿矫健的寸头小伙,如铜墙铁壁一般将研究所看顾得水泼不进。
  季知行当然明白这些人的来历。
  在光子芯片研发成功后,首都新闻办公室的辛主任就向他传达了上面想给他配几个贴身保镖的建议,他当时就婉拒了,总觉得出入都带着保镖浑身不自在,辛主任也没有勉强。不过,换个形式,季知行就欣然接受了,研究所的实验安全与成果保密至关重要。
  不过,季知行也没有为难媒体记者们,越是隐瞒就越容易引发有心人的窥探,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科研项目有秘不示人的必要。事实上,很多实验室都会定期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阶段性成果整理发表在自己的官网。所以,在广陵日报的主编拐弯抹角地向他打探消息时,他直接就说了。
  消息见于报端,自然引起了关注,而季知行一语带过的“修真”“灵气”等词语更是引起了热议,窜上热搜的词条含含糊糊地写着“修真启示?季知行立项研究灵气”。
  “季知行不是属于科学频道的吗?怎么窜到奇幻世界了?”
  “呃,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玄学?”
  “有多少人只是看个词条就点评了,季知行明显只是打个比方啊,修真小说里描述的灵气不就跟真空能一样无处不在吗?有能力者可以随取随用。”
  “但是零点真空能也没有多科学吧,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不是已经被多伦多大学的艾弗瑞.斯坦恩博格推翻了吗?”
  “哪里看的标题党新闻?斯坦恩博格的论文明确表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仍然是对的,他只是说“如果系统中本身就包含了很多不确定性,那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不一定全部是测量行为导致的。””
  “这句话只能说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不一定错,但不能保证一定是对的。总之,寻找零点真空能的就是一个伪命题,伪科研是没有出路的!”
  “Too young too simple!我以前以为NS方程就是季知行的学术巅峰了,结果一山更有一山高,人家搞出了光子芯片。期待他再创新高,冲击诺贝尔奖!”
  “冲击搞笑诺贝尔奖还差不多。”
  “呵,幸好当初我没有去他的研究所,不然白白浪费时间。”
  “怎么觉得阴阳怪气的评论那么多啊,正文明明很正经啊,都不点进去看的吗?”
  哼!罗棓冷哼一声又敲下一句话:
  “花那么多钱搞这种没有出路的项目跟扔水里有什么区别,不如捐给贫困山区建学校呢!”
  自从面试被刷后,罗棓就恨上了季知行。他本来以为百万年薪舍我其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