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福妻医倾天下 >

第54章

农门福妻医倾天下-第54章

小说: 农门福妻医倾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谢家遭逢此大劫,于氏和她那三个孩子,却一点都没有顾忌的吵闹。

    这是什么态度?

    这是丝毫没有将谢家放在心上啊!

    谢大娘和谢显容,心底膈应得不行。

    于氏母子四人来谢家,不带礼物不说,还在谢家好吃好喝这么多天!

    再说,从刚才听季婈讲,事情发生得经过。

    所有人都觉得,这事与于氏的三个孩子,脱不了关系。

    现在于氏一副无事人的模样……

    这也太没良心了!

    包氏心底也觉得有些不得劲。

    她干巴巴的跟谢大娘解释。

    “我娘家嫂子的性子腼腆,不会表达吧。”

    这话说出来,没有一人接腔。

    于氏这样厚脸皮的人,能和腼腆沾边吗?

    包氏委屈的红了眼。

    季婈的思绪,被于氏母子三人打断。

    她蹙了蹙眉,叹息一声,将大壮和虎头,推到乔氏和包氏面前,温声道。

    “你们俩人回去洗洗,别想太多,有小婶呢,办法总比困难多。”

    俩人红着眼眶,沉默的点点头,才随着自家娘亲离开。

    乔氏和包氏离开后,季婈又劝着,谢显容扶着谢大娘回去。

    这段时间,季婈隐隐已经成了谢家的主心骨。

    她们看季婈面上一点也不慌,慌乱的心,也逐渐安定了下来。

    等人都走后,谢显华忍不住问季婈。

    “真有办法?”

    季婈抿唇,眼底漾出笑意。

    “我还以为你会一直忍着不问。”

    她清清嗓音,稍微带着疑虑。

    “我是有些想法,只是以前没做过,不知道能不能成。”

    “比如?”谢显华有些好奇。

    他自诩聪明,可他每次看,季婈如何解决问题时。

    季婈总能给他惊喜!

    季婈看了谢显华一眼:“我们现在去邱大河家吧。”

    邱大河事村里烧陶器的。

    谢显华想不出,只做书册,与烧陶器有什么关系。

    不过既然是季婈说的,谢显华当然无条件支持。

    他又跳上牛车,与季婈一起,赶着牛车往邱大河家赶去。

    邱大河正在家里用麻绳,绑陶罐。

    院子里已经堆着满满的陶罐,只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过人。

    这些陶罐都是季婈上回在邱大河家定制的。

    季婈一下子付了高额定金,解了邱大河一家的燃眉之急。

    之后邱大河听季婈说还需要很多,这种规格的陶罐。

    他二话不说,没收季婈定金,就直接烧了许多。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也不见季婈上门来拉陶罐,邱大河也不好去催人。

    结果只能将成山的陶罐,摞在院子里。

    在一旁摘菜的,邱大河的媳妇黄氏,忍不住嘀咕上。

    “大河,你说季婈不会做那什么酱,亏大钱了吧?”

    邱大河脸上的愁容,深了些。

    “哎!”

    黄氏叹气:“亏我们还这么信她,烧了这么多陶罐。”

    这不是砸在手里了吗?

    黄氏一想到,这些陶罐可是他们用银子,去跟人家买的黏土。

    心顿时抽疼抽疼的。

    邱大河直起腰来,拍拍手。

    “哎,估计她也有难处。”

    黄氏脸上发愁,可咱家明天,就没米下锅了!

    “笃笃笃。”

    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

    黄氏放下手中的菜篮子,疑惑的看天:“这时候谁会来?”

    门一打开,骤然看到季婈。

    黄氏怔了一下,马上惊喜的问:“季婈,你是来拉陶罐的?”

    季婈闻言,刚要否认。

    骤然,她看到黄氏身后,堆了满院的陶罐。

    她当即愣了一下。

    季婈没想到,邱家会这么实诚。

    她还没给定金呢,就这么着急,烧出这么多陶罐了!

    这段日子,一直忙得脚不沾地。

    她哪有时间做番茄酱啊?

    看着黄氏期盼惊喜到眼神,季婈倏然一笑,改口。

    “我是来拉陶罐的,另外还有一个单子,想让大河叔帮忙。”

    黄氏一听,来拉陶罐!!!

    她瞬间精神了。

    热情的迎季婈和谢显华进去后,高兴的朝院内喊。

    “大河,大河,你看谁来啦!”

    邱大河看到季婈,脸上的愁容去了大半。

    他刚想问是来拉陶罐的吧?

    骤然,他的目光落在大门外的车牛上。

    板车后,放着一摞摞纸。

    这哪里是来拉陶罐的?

    装这么多纸,陶罐可没地方放。

    “你是来?”邱大河迟疑的问。

    “拉陶罐,外加请大河叔帮忙烧个东西。”

    邱大河不接拉陶罐的事,直接问:“你要烧什么,有样品吗?”

    季婈闻言,从袖兜中,拿出一本《鉴略》,递给邱大河。

    “我想烧这里面的字。”

    除了季婈,所有人皆一头雾水。

    烧字?

    字怎么烧?

    季婈打开书页,指着其中的字,与邱大河道。

    我要在陶泥上刻下页面上的字,然后刷上墨,印在纸张上。

    这样可以省去人们撰抄到时间。

    邱大河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他双手一拍:“妙啊!”

    季婈可惜的叹息。

    “若是时间充裕的话,我们弄个活字印刷出来,那才是赚钱。”

    谢显华听到季婈的话。

    他骤然心中一跳。

    现在书肆中,卖的书,便宜的三五两,贵得几十两。

    贫民家里,一年可能也花销不到五两。

    这也就是穷人为什么,读不起书的原因!

    可这种活字印刷术出现。

    书册就可以大量的印册。

    书籍肯定会降价。

    到时候,会惠于多少寒门人?

    谢显华惊叹的看着季婈,她这小脑袋瓜子,怎么想到这么绝妙的办法?

    邱大河并没有谢显华想得那么远。

    他只听到季婈说,这种印刷赚钱!

    穷的铃铛响,连闺女嫁妆都没凑齐的邱大河,心中一动。

    现在书肆里抄书的人,一本书最少能赚两吊钱。

    两吊钱啊。

    假如季婈的方法凑效,那得赚多少银子!!!

    他想赚银子!

    很多银子!

    激动的邱大河,突然他想到一个问题:“可我不会写字。”

    季婈沉吟。

    “字我来写,我只有五天的时间,大河叔要是没事的话,咱们开始吧?”

    邱大河知道印刷这事,做好得话,肯定会赚个金满钵满。

    因此上心得很。

    此刻一听季婈着急,当即毫不含糊的,甩膀子活泥摔泥起来。

    泥摔好,季婈用一把削尖的竹片,开始在泥上刻字。

    她的字,笔势雄奇、姿态横生、笔走龙蛇、铁划银钩。

    竟比原书上的字迹,还要好看许多倍。

    季婈写了一板泥后,邱大河赶紧捧走,放进早已烧热的土窑炉中煅烧。

    当第一版拓印的字泥出窑,季婈站在旁边仔细看过。

    看到泥板上的字已成型,泥板坚硬。

    她当即拿上纸张和墨汁,准备拓印。

    在泥板上刷一层墨汁,在轻轻将纸按压在墨汁上。

    待她揭开纸,她傻眼了。

    纸张上全是晕染的墨汁。

    不行!

    季婈倏然想到。

    若是不想字迹外,也沾染墨汁,让字体凸出来就行了啊!

    她振奋的让邱大河再次摔泥。

    第二版季婈刻字的速度就慢多了。

    每个字体都需要凸出,就不能用比较软的泥。

    刻字的时候,也要小心雕琢。

    不然只有指甲盖,那么小的字,主要刻断了一笔,这一版就废了。

    原本季婈半刻钟才能刻好一个字。

    渐渐的,她速度越来越快。

    等她收起刻刀时,已经能在一炷香内,刻好三百字。

    这一炉,邱大河及其小心的伺候着。

    他竟寸步都不愿离开,温度极高的土窑炉。

    众人默默算着时间。

    “开窑了。”

    邱大河看到计时的香灰落尽,顿时提着心喊出声来。

    一版版,带有凸字的拓印泥版,从土窑中拿出来。

    谢显华等字版冷却,郑重在凸字上,刷上一层墨汁。

    季婈轻轻将纸张覆上去。

    小心揭下后,她看着手中,页面干净,字迹规整的纸。

    她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安安稳稳的落到实处。

    ……

    一张又一张鉴略印好。

    直到谢显华,如玉石相击的声音响起。

    “已经凑够一本。”

    季婈脸露惊喜,她赶紧从谢显华手里,接过鉴略。

    给黄氏用针线缝好后,季婈迫不及待的打开她,亲手印制的第一本书。


………………………………

第九十一章 灾年预兆

    从季婈说印书开始,邱大河和黄氏根本不相信,真能印得出来。

    书多金贵啊!

    可刚刚他们竟在季婈的指挥下,印出比原本,更胜一筹的新书!

    夫妻俩恍恍惚惚得,连季婈留下五十两,拉走一部分陶罐的事,都没察觉。

    季婈一趟一趟往谢家拉陶罐,沿路遇到常大娘。

    热情的常大娘看到季婈在拉陶罐。

    她顿时眼睛一亮,上前打招呼。

    “季婈丫头啊,你又拉陶罐了,是有活了吗?”

    季婈想着汾通县令官位虚悬,毕知府应该要有动作了。

    想必很快就会见到毕五,再想空间里还有一部分的番茄没有处理。

    她干脆点头,对询问的常大娘应道。

    “是打算做一些番茄酱,过几日通知大家啊。”

    常大娘一听,又要做酱了!

    她笑得脸上堆起褶子。

    “最近我们都闲得没有事做,就盼着活呢!”

    季婈想起最近在村里,总看到大伙闲着,忍不住问。

    “最近常大娘不下地吗?”

    常大娘当即叹气。

    “最近地里都干得慌,水稻田全都裂开了,正是灌浆的时候……”

    季婈虽然不懂农事,但是也知道谷粒灌浆时,是需要水的。

    没有水,灌浆不了,结出的水稻粒会瘪。

    她皱了皱眉,疑惑的问:“那大家不上望水河塘放水吗?”

    “望水河塘哪里还有水哟,上回放水,本以后可以撑过旱季,哪里知道现在更热啊!”

    她抬头看天。

    将要滑进山谷的太阳,余热依旧能给人烤炙感。

    路旁的大树叶子卷曲,整棵树蔫头耷脑无精打采。

    她记得,上一次降雨,还是谢显华困在矿山的时候。

    离现在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

    今年恐是个灾年啊!

    季婈压下忧虑,她现在还背着一千两百册《鉴略》的债,已经自自顾不暇了。

    她安慰常大娘。

    “或许过几天就下雨了呢。”

    常大娘眉宇间压着愁,叹息着:“哎,但愿吧。”

    辞别常大娘后,季婈赶着牛车往家走。

    可没走多远,又遇到了背着手,满脸愁容的白村长。

    季婈想到她答应送给白村长的烟枪,买了后放在空间里,还没来得及给白村长送去呢。

    季婈从空间里拿出烟枪,喊停牛车,跳了下去:“老村长。”

    白村长闻声抬起头来,看到季婈后,脸上顿时露出慈爱的笑。

    “原来是婈丫头啊,我还想着去找你呢。”

    季婈惊讶,边将烟枪递过去,边问。

    “老村长找我有事?”

    白村长看到新烟枪。

    木质细密、木纹漂亮,镶着玉嘴。

    他一下子就认出了,这是一根石楠根做成的烟斗。

    石楠多生长在山坡及岩壁上,生长极其缓慢。

    做出的烟枪坚固耐用,阻燃力强。

    这样一根烟枪,极其难得!

    白村长接过烟枪细细打量,喜爱得不得了。

    半响,他将烟枪又送回季婈手中。

    “你拿回去,这东西不便宜,你拿去退了。”

    季婈哪里肯收回来。

    “这是我孝敬村长爷爷的,买都买了,再说人家卖货的人都走了,退不了。”

    她为了让包村长安心收下,撒个谎。

    “这烟枪没您想的那么贵,我是捡漏花了几百文买回来的。”

    “几百文?”

    白村长看季婈点头,他顿时喜滋滋的拿回烟枪,爱不释手的摸着。

    “这几天烦心事多,又没烟抽,简直是吃不香睡不着啊!”

    说罢,白村长踌躇的问季婈。

    “你家狼最近来找你吗?”

    季婈眨眨眼。

    小白狼天天跟着她屁股后面转,白村长问的肯定不是小白狼。

    那就事狼王了呗。

    她好奇老村长怎么,突然问起狼王。

    以前老村长不是挺怕狼王的么?

    季婈想了想:“最近狼王确实没来找过我,怎么了?”

    老村长闻言,眼底闪过失望。

    “我是觉得那匹狼挺通人性。”

    季婈不知道老村长要说什么,她附和的点头。

    只听白村长道。

    “我想试试看,能不能让它带村里人,上山找泉水。”

    他眉头紧拧:“眼看井水的水位每天都降,我怕过段时间连人喝水都是问题啊!”

    季婈心头一凛,竟这么严重了?!!

    她沉吟:“前段时间狼王来得勤,教导小白狼捕猎本事,最近却不见它来了。”

    季婈话头一转。

    “要不上山找泉眼的事,交给我吧。”

    她上回进山,狼王带着她找果树,那时候她好像听到附近有泉水声。

    白村长听到季婈要上山,当即唬了一大跳,急急劝阻。

    “进山多危险啊,到处是猛兽,既然狼王没来,那就算了。”

    季婈见白村长吓得脸都白了。

    她心底已经下定决心要进山,但还是选择瞒着白村长。

    免得给老村长吓坏咯!

    她进山一是为了泉水,二是为了草药。

    现在空间里除了零星的草药,剩下的都是果树。

    她可一直没忘了,她的本职是医生。

    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怎么能手里没药呢?

    不过她要进山的话,欠的书怎么办?

    蓦然,季婈想到谢大娘说,村里人现在都没事干的话。

    她当即眼睛一亮。

    可以挑几个村里人帮她印书,她去山上找水啊!

    “老村长,我求您个事呗。”

    “有事哪里用得着求字,你有事赶紧说。”白村长责怪的瞪了季婈一眼。

    季婈不好意思地,将找人印书的事说了。

    包村长一听,书竟能自己印?

    他震惊之后,知道印书不困难后,当即拍板。

    “行,我当什么事呢,你尽管去忙你的,印书的事交给我办。”

    ……

    季婈回到谢家时,天色已经暗沉。

    谢显华听到牛车轮毂声,快步走出院门,看到季婈后,担忧的问。

    “怎么这次去这么久?”

    季婈将路上遇到,常大娘和村长的事说了。

    谢显华听完后,剑眉紧拧,脸上带着忧心,语气低沉。

    “咱们家有自己的水井,用水不多看不出来。”

    他顿了顿:“村里公用的井,已经见到泥了。”

    季婈瞠目结舌。

    怪不得白村长那么急了呢!

    连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