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就太小心眼了。
可上次杜辰生和牛氏为了一百两银子露出来的嘴脸,又让村里人把以前的事拿出来说。这回杜方蕙出嫁,杜锦宁派人只接杜寅生等人上府城,她估摸着没几人会嚼舌根子。
陈氏一听杜锦宁这样说,便没再多问。
杜锦宁办事,她就没有不放心的。杜锦宁说行,那就行。
杜寅生年纪大了,来府城的话,要乘马车在路上走一天。因此护院们头天就去了县里,按杜锦宁的叮嘱没去找人,而是在客栈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去桃花村接人。
这件事是杜锦宁早早写信给杜寅生说好的,杜寅生等人早就准备好了。见得人来,他跟杜云昌拿着行李悄悄出了村,乘马车跟接杜云翼夫妇俩的马车一起汇合,往府城去,并未惊动杜辰生。
马车走了一天,傍晚到了府城。马车驶进巷子,杜寅生看到巷口写着的“葫芦巷”三个字,不由一惊,问到城门口去接他们的杜锦宁:“这巷子,可是咱们杜家祖宅的那条巷子”
“正是。”杜锦宁道,“杜家祖宅,就在我新宅子的对面斜对门。”
说着,她看向了杜寅生。
杜寅生的嘴唇颤抖了几下,掀开车帘朝外面看了看,看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来看向杜锦宁,眼里带着犹豫和希翼。
杜锦宁自然知道杜寅生想要说什么。
要是朝庭不开恩科,杜锦宁还真不乐意跟对门认亲,毕竟巷尾杜家代表着麻烦。为了满意杜寅生一个无关紧要的心愿,就让她们一家沾上一大堆的麻烦,她还没这么舍已为人。
可现在她很快就要离开府城了,往后还回不回这桂省,还不一定呢,她倒是愿意成全杜寅生这个心愿。
她主动问道:“伯祖父想要去认祖归宗么”
杜寅生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算了。我老了,没多少日子可活了,可你们的日子还长着呢。要是认了这门亲戚,给你添麻烦,还不如不认。”
话是这么说,但他那失落的表情,还是显示出他其实是想回杜家老宅的。
“等我姐姐的喜宴结束,我带你们去认亲吧。”杜锦宁道。
她可不想杜方蕙出嫁的大喜日子,对面杜家闹出各种麻烦来。即便要认亲,也放在喜宴之后,她们离京之前。
“好,好。”杜寅生激动得老泪纵横。
杜云昌听了,欣慰于老父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之际,又惴惴不安于会不会给杜锦宁添麻烦,心里矛盾,张着嘴半晌不知该劝阻此事还是该为老父高兴。
而杜云翼和张氏却是跟杜寅生一样激动万分。
他们倒是对祖宗和血脉这些东西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如果他们认祖归宗了,那么杜家祖宅是不是该有他们这房一份
他们可听杜寅生说了,杜家可是府城的富户,家里有许多产业,还有一个大宅子。
而他们的祖父可是杜家的嫡长子,在分家时本该占家中财产的大部分,祖宅也应该是他们这一房的。可祖父当年负气而走,财产被继母所出的儿子全部侵占,这理说到哪里都说不过去。如果去认祖归宗,再叫人来评理,那些宅子和产业岂不是他们的
第562章 不去也不要
想想府城里竟然有大宅子让他们住,还有产业让他们继承,他们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了。
不过这事还得靠杜锦宁周旋,两人心里即但有盘算,还是不敢露出半分神色来。
说话间,马车在杜家大门口停了下来。
“少爷,您回来了”姚书棋领着两个男仆迎了上来,“老太爷、大爷、四爷一路辛苦了。”说着,伸手把杜寅生搀扶下了马车。
“这是”杜寅生下了马车,看着穿着青衣小帽的男仆,又看看姚书棋,心里虽有猜测,却是有些不敢想。
“伯祖父,这是我府里的管家,姓姚。”杜锦宁道,又指着两个男仆,“这个高个儿的是阿武,矮个子的叫六子,分别在你们所住的院子里伺候。你们有什么事,或是要去哪儿,都可以跟他们说,让他们转告我,或是带你们去。”
说着,她对大门做了个手势:“伯祖父,请进吧。”
看看衣着整齐的奴仆,再看看十分气派的大门,杜寅生和杜云昌好半晌反应不过来。
杜寅生颤抖着声音道:“宁哥儿,这是你的宅子”
“是啊。”杜锦宁说着,诧异地转头看了杜云翼一眼。
当初杜方苓出嫁,杜云翼和张氏可是代表杜家来吃过喜酒的,自然知道她们住的宅子是什么样。可怎么看杜寅生和杜云昌这吃惊的样子,似乎并不知道一般。
杜云翼还没说话,张氏就陪着笑脸对杜锦宁道:“那次来吃苓姐儿的喜酒,因怕我爹和娘知道你们过得好,会想方设法地跑到府城来闹事,我们回去并没敢说实话,只说你们在府城赁了一个小院子住着,你娘和你姐姐做点小生意供你念书,日子过得还没有在县里时那般宽裕。”
说着,她又向杜寅生歉意道:“伯父,我们不是防着您,而是担心着我爹娘来给宁哥儿添乱呢。”
提到爹娘,杜云翼面上有些尴尬。
“你们这样做得对。”杜寅生道,“宁哥儿接你们来喝喜酒,那是信任你们,你们可不能给他添乱。”
“不会不会,我们都明白。”杜云翼赶紧道。
杜锦宁这条大腿越来越粗,他们巴结讨好还来不及呢,哪里敢给杜锦宁添乱
他们可不像杜辰生和杜云年那些人那么蠢。杜锦宁和陈氏都是爱憎分明的,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自然就对你好。看看章光义父子两个,以及杜寅生一家就知道了。这么些年,逢年过节的,杜锦宁给了他们多少东西,加起来怕不得上百两银子了。
一行人进了门,杜寅生和杜云昌看着这精致漂亮的园林,惊叹得嘴巴都没合拢过。
过了一日,就是杜方蕙出阁的日子。这次喜宴来的客人里,除了齐慕远、关嘉泽这些好友,葫芦巷的邻居,还有南麓书院的教授和先生,以及一些同窗。最让大家意外和吃惊的是,杨云涛竟然亲自来喝了喜酒。
“那、那是知府大人”杜寅生被吓得说话都巴结起来。
站在他身后伺候的阿武应道:“是的。知府大人跟齐老太爷交好。过来吃喜宴想来也是看在齐家的面上。”
杜寅生倒没什么想法,只是吃惊于杜锦宁现在的人脉。倒是杜云翼和张氏看着杨云涛的背影,目光闪了闪。
杜寅生又看着陆续进来的客人,问道:“对面杜家可有来人”
阿武摇摇头:“这个不一定。当初对面杜家为了一块匾额,可跟咱们家起过龃龉呢。”
“怎么跟对面杜家还起了冲突”杜寅生立刻问道。
阿武便将当初为了一块匾额发生争执,对面杜家仗着权势想欺负杜锦宁的事说了。
他跟小六被姚书棋派来伺候老家的人,自然不是个爱多嘴的。阿武之所以说这话,是姚书
分节阅读 262
棋特意授意的。
杜寅生立刻气愤道:“那一支的人向来没教养。”
杜云翼立刻道:“伯父,如此一来咱们过去争家产,也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杜寅生看了他一眼,没有作声。
杜云翼见他不说话,顿时急了,道:“伯父,你不会只去烧个香拜一下祖宗吧别忘了那家里的大部分财产都是咱们这一支的,当初都是被他们用卑劣的手段占了去,咱祖父为此吃了几十年的苦。咱们占着理,又有”他悄悄朝杨云涛那个方向努了努嘴,“不怕打不赢这场官司。”
杜寅生抚了胡子,望着杜云昌,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虽无争利之心,但为了儿孙,该是他们这一支的财产,那也是要争一争的。
作为女方,把出嫁女送出去,再请客人吃一顿就散了席。待客人离开后,杜寅生把争产的事也跟杜锦宁说了。
杜锦宁自然知道,有杜云翼和张氏在,认祖归宗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争产。
她道:“我们这支是跟杜家写过断绝文书的。你们要争产,我不参与;到时候财产拿回来,我也分文不取。”
“这怎么行呢”杜寅生和杜云翼异口同声地说道。
话一出口,两人都对视了一眼,又转过头来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知道,杜寅生大概是觉得她是杜家的一份子,理应分一份财产;而杜云翼可能觉得,没有她身后的人脉,他们这一支想把财产夺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其一点财产都拿不回,到不如分她一点财产。
她摇摇头,问杜寅生道:“曾祖父当年出去时,手里可有是杜家子孙的凭证”
杜寅生点点头:“有的。因为一直想着要认祖归宗,所以你曾祖父当初跑出来的时候,特意去衙门开了一份身份证明。另外,还有路引,也算是凭证。”
“那这样,你们明日过去,先跟他们谈一谈。如果谈不拢,就把这些凭证拿去衙门里,请衙门判决。”杜锦宁道。
“你不去吗”杜寅生和杜云翼悚然一惊。怎么听杜锦宁这话的意思,就算是认祖归宗她都不去。
“我已跟杜家断绝了关系,还去认什么祖归什么宗”杜锦宁摇摇头。
第563章 羞愧
她看向杜寅生:“我不介意你说我是你们这一支的,但去给祖宗磕头的事,还是免了吧。”
“这、这怎么行”杜寅生心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从来没感觉到杜锦宁离他们如此远,远得似乎跟他们杜家无关一般。
“就这么定了。”杜锦宁站了起来,“我还有事,先回院里去了。你们早些歇息吧。”
走了两步,她又道:“我已定在五日后去京城。如果你们跟祖宅到那进还没能议出个结果,我会给你们在客栈里包个小院住着,费用由我出。我这宅子当初建的时候,是跟梁家合作的,就是为了给他们的买家做园林展示,到时候经常会有客人来参观,留你们在这里住着不方便,还请伯祖父见谅。”
她拱了拱手,不待杜寅生和杜云翼说什么,便转身离去。
她不让这些人在这里住着,是防着杜云翼。杜云翼和张氏心中的贪念并不比杜辰生、牛氏和杜云年少,只不过他们更精明,更懂得把自己的欲望隐藏起来,不引起她的反感。
一旦她让他们在这里住着,就会给他们一种他们是这宅子的主人的感觉杜锦宁一家进京了,这宅子空着,他们不住也不浪费,所以住住对杜锦宁也没什么影响不是而住着舒服了,想要让他们搬走,那真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到时候怕是又有一翻撕扯。
杜锦宁完全不愿意放精力在这些人身上,一点儿也不想。
所以能避免麻烦,就尽量避免。
不过以防打老鼠伤了玉瓶,待杜云翼夫妻俩也离开,这个客院只剩下杜寅生和杜云昌父子俩时,姚书棋便过来了,把杜锦宁对杜云翼的防犯说了一遍,道:“少爷担心老太爷和四爷误会了,这才吩咐我过来解释一声。他自己却是不方便过来,让大爷看到不好。”
“另外”他又道,“少爷说了,以后他做了官,祖宅杜家和这边二房的人,比如二房的二爷,难免不打着他的旗号为非作歹。趁现在断了关系,他们没了倚仗,还能安份守已一些,免得作奸犯科,落个不好的下场。
杜寅生听到杜锦宁说不愿意认祖归宗,他心里异常难受。作为杜家的老大,他是希望家里能有人出人头地,并且把大家都带出来,如此才是兴旺之家。现如今杜锦宁发达了,却忽然连祖宗都不要了,他难免觉得杜锦宁太过冷淡与薄凉。
现如今听到姚书棋的解释,他这才好受一些,倒也能理解杜锦宁的顾虑。而且,由着这话,他想得更加深远。
他虽只是个童生,又一辈子呆在乡村里,但跟黄澄明他们交往,倒也听说过一些事。
有些人,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做了官,但因没约束好家中父兄,让他们做出欺男霸女,强占农田之事,最后被御史一弹劾,被降职罢官。
想想杜云年的性格,那就是个愚蠢且胆大的,赌钱、卖侄女,甚至仙人跳他都敢参与,以后杜锦宁真的做了官,尤其是做了大官,杜云年岂会不打着杜大人伯父的旗号,在外面招摇撞骗,为非作歹
而杜家不仅仅只有一个杜云年,还有杜锦寿呢,还有府城老宅的杜家人呢。老宅那些杜家人可都不是什么好鸟,谁能保证他们不借着杜锦宁的官威做坏事他们跟杜锦宁没什么感情,连累了杜锦宁也无所谓。
难道杜锦宁真要为了他们这些人,被降职罢官,多少年寒窗苦读毁于一旦
如果这些人对杜锦宁好,杜锦宁吃过他们的饭,穿过他们的衣,受过他们的恩惠,被他们连累还能说得过去。可杜锦宁不光没沾过他们一点光,而且还受过不少他们的欺负。杜云年就不说了,只说祖宅杜家,杜锦宁可不止一次被他们所欺负。要不是杜锦宁身后有齐家和杨大人支持,还不定被欺负成什么样呢。
现在杜锦宁有出息了,他们倒想来沾光,过好日子。末了借着杜锦宁的名头做坏事,还连累杜锦宁,凭什么
杜锦宁凭什么要被人占便宜还得受连累
当年分家的时候让那孩子净身出户,跟他签断绝文书;现如今他发达了,杜家就让人家认祖归宗,要沾人家的光过好日子,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这么一想,杜寅生的脸就火辣辣的,羞愧难当,只觉自己没脸见杜锦宁了。
杜云昌见姚书棋说完,杜寅生没有任何表示,脸上倒是一阵红一阵白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便担心父亲真生杜锦宁的气了。
他连忙唤道:“爹,爹”
杜寅生回过神来,连忙对姚书棋道:“姚管家放心,我明白宁哥儿的心思,我不会怪他的。”说完这话,他老脸一红。
他刚才还真责怪杜锦宁了。
真是不应该啊不应该
姚书棋见他说得真诚,轻舒了一口气:“老太爷不怪我们少爷就好。”
他叹道:“您老人家不知道我家少爷从一穷二白,没钱没依仗,到挣这份家业,再考上举人,有多不容易。别人都看到他人前的风光,觉得他是资质好,考上举人一帆风顺,轻而易举,又依靠着关、齐、梁家,把生意越做越大,可谁能看到他人后的艰辛呢他一面读书,一面挣钱养家,要花多少心血,要遇多少困难,被多少人算计与陷害,又有谁知晓”
杜寅生听了,惊道:“难道他还发生过什么不好的事”
姚书棋特意领了这桩差事,就是怕杜寅生误会杜锦宁。他知道杜锦宁挺看重杜寅生的,不希望他跟自己生份。而他作为管家,有义务为主家排忧解难。有些话杜锦宁不好说,由他来说,最好不过。
当下,他把杜锦宁所遇到的一些事,比如周东平、祁思煜等人对杜锦宁的为难与陷害,还有这次乡试时的危机,都一一跟杜寅生说了一遍,直听得杜寅生和杜云昌心惊不已。
“这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唉。”杜寅生深深叹道,“我们没给他半点助力,还想沾他的光,想想就觉得羞愧。”
第564章 收拾
他站了起来,对姚书棋道:“姚管家请转达锦宁,他不去祖宅是对的,我不会有任何责怪他的意思。另外,我以后会约束好杜家的人,不去给锦宁添乱。”
“多谢老太爷理解。”
姚书棋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