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龚员外郎暗地里撇了撇嘴。
陈主事身为工部的主事,虽说管的不是农田水利那一块儿,可他今儿个跟关乐和争的可是屯田清吏司的郎中一职。这个职位上的人,一点儿农事不懂,可能吗
如果他是陈主事,必然在竞争这个官职的时候花点时间恶补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免在上司考核的时候露馅。
可惜他不是,轮不到他来跟关乐和竞争。
他耐心地解释道:“代耕架,又叫人力梨,是牛力不足的时候由人来牵引的耕田方式,唐高宗时由夏城都督始创,不过效果不是很好。听说,关主事,哦不,现在应该叫关郎中了,关郎中现在所创造的这个代耕架,据说可以以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比之唐朝传下来的方式好了许多倍。”
“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吹牛吧怎么可能莫不是为了捞个官职,就夸大其辞”陈主事满脸嘲讽。
龚员外郎耸了一下肩,没有再说话。
空缺只有一个,总要提一个人上去坐那个位置的。不管怎么的,关乐和拿出了图纸,光是他这份态度,就比较合上司的心意。如果那代耕架效果好,得到了皇上的赞许,那么上司都能沾关乐和的光,甚至借着这事再进一步。
再说,虽说关乐和是新调到工部的,但礼部离这里也没多远,为人如何,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关乐和这个做事还是挺靠谱的,他既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代耕架的图纸拿出来,就说明这东西绝对有效果。谁敢拿一家族的前途来吹牛呢
只是这些话,龚员外郎知道陈主事不爱听,他自然不会说。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第587章 回家吧
接下来几日,杜锦宁便跟着姚书棋四处看宅子和田地。这些田地也是史昀那里出来的,都是原先被抄家的那些官员名下的,被户部收回重新售卖,因此倒有些连成片的好田地。最后,杜锦宁买下了城东一处宅子,以及城外的两百亩田地和一个小庄子。
那宅宅子面积挺大,里面的景致虽不如杜锦宁所建的园林那么精致,却也有假山有池塘,绿树成荫,屋舍却不多,还算是比较合杜锦宁的心意,住进去之后再改造改造就完美了。
除了宅子和田地,杜锦宁又在中人的介绍下买了两个铺面。一处打算给谢氏做点心铺子,一处则扔给庄越,随便他干什么。
茶馆和书铺,原先就跟梁先宽合作在京城里开了许多分店,杜锦宁便也没打算再开。她手上的有茶园日进斗金,各处的茶馆与书铺赚的钱不少,她现在以
分节阅读 273
科举为重,便不打算在赚钱方面再投入精力,一切都由庄越去打理。
而在此期间,许成源也在离杜锦宁新宅和点心铺子不远处赁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并在关乐和的介绍下进了一家书院,打算把家里安顿好就入学。
杜锦宁和许成源都是做事干脆的人,把宅子买好赁好,花上两天功夫派人打扫修整一番,择了个吉日就领着家人搬了进去。
在此期间,杜锦宁按着跟关乐和约好的时间去了衙门,打算去太学办理入学手续。
她到门口的时候,关嘉泽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我已经叫人进去跟四叔说了,四叔忙完就出来。”关嘉泽道。
“不急,等老师处理完公事。新官上任,还是别提早走的好。”
两人正聊着天,忽听一声:“泽哥儿。”
两人转头看去,便见关正祥穿着官服,正一脸复杂的看着关嘉泽。
关嘉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敛起笑容,淡淡地唤了一声:“爹。”
关正祥左右看了看,觉得没什么地方合适说话的,便指了指停靠在一旁边的马车道:“泽哥儿,咱们上车去说说话”
“没空,我等四叔出来。”关嘉泽木着一张脸,看都不看关正祥一眼。
关正祥的脸上隐隐浮现出怒意,不过被他强压了下去。
他走近两步,温声道:“泽哥儿,你是我关家孩子,怎能一直住在孔家呢你回家来住吧。你不是最喜欢我那副玉棋子吗你回家住,爹把那副棋送给你。”
关嘉泽的嘴角一勾,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
“我过的虽然惨了点,连人家庶子的日子都比不上。但好歹我是孔家的外孙,依靠着外祖我也吃穿不愁,还不至于眼皮子浅到为了一副玉棋子就把自己贼卖了。您还是留着你的宝贝哄您心爱的庶子庶女吧,我消受不起。”
关正祥被他这话说得脸上挂不住,神色顿时一沉:“泽哥儿,谁教你这么说话的我是你爹,那是你哥哥妹妹,你就非得学那街头妇人,说话尖酸刻薄的么”
“唉,子不教,父之过。我是个有娘生没爹教的孩子,自然学不会口蜜腹剑,当面笑嘻嘻地说得比什么都好听,背地里却捅刀子要人命。我这人,说话直来直往,没那么多弯弯绕。您呐,要是看不惯,尽管回去找你的乖儿子去。”
关嘉泽说着,拉着杜锦宁就走:“走,咱们往旁边点去,别挡着官老爷们办公。”
杜锦宁开始本想跟关正祥打声招呼的,可关正祥满眼里只看到关嘉泽,完全把她忽略了,他们父子两人说的话又这么让人尴尬,她是走开也不是,站在这里旁听也不是,正不知如何是好呢,此时关嘉泽拉她离开,她正巴不得。
却不想关正祥的目光落到她身上,忽然就叫住了她:“杜锦宁,你等等。”
杜锦宁看了关嘉泽一眼,转过头来对着关正祥拱了拱手:“关伯父。”
“你替我劝劝嘉泽,让他搬回家来住。哪有家里不住住外面的”
“”
杜锦宁都不知说什么好了。难怪关正祥会做出宠妾灭妻的事,原来这人如此糊涂。
关嘉泽一把将杜锦宁拉住,挡在了她的面前:“这关人家杜锦宁什么事家丑不可外扬,你不知道这句话吗非得我好好跟杜锦宁解释一下我为什么有家不能回,只能住外祖家”
这时关乐和从工部门口走了出来,沉着脸对关正祥道:“二哥,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不能回家说,非得在这里嚷嚷”
“我倒想回家说呢,可这孽子,他回家吗”关正祥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关嘉泽,一副恨得牙痒痒的架式,“你听听他说的什么话这是儿子对老子说的话吗他对我有没有半点尊重”
“行了,有什么话回家再说,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你们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关乐和一甩袖子,率先登上了关嘉泽的马车,“嘉泽,锦宁,快上车。”
关嘉泽的动作比任何时候都敏捷,他紧跟着关乐和就跳上了马车。
关乐和与关嘉泽可以对关正祥无礼,杜锦宁作为外人却不好这样做。
她对关正祥行了一礼:“伯父,我们先走了。”这才上了自己那辆马车。
关正祥对着一前一后驶出街口的马车站了一会儿,深深叹了一口气,转身朝礼部方向走去。
他是知道关乐和要带关嘉泽去太学,特意来这里劝儿子回去的,无奈还是闹得不愉快。
这一片都是衙门所在地,而太学的一些老师,是衙门抽调过去任教的,自然不会放得太远,太学就在离衙门这个区域隔着两条街的位置上,面积跟桂省的府学差不多,不过建筑要恢宏大气许多,屋梁上画着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正殿和彩画上还画着金龙,无不代表着这个学府在大宋朝的地位。
这是大宋的最高学府。
关乐和让门房通禀了一番,这才由一个斋夫领着入了门,去了学正所在处。
“学正姓冯,当世大儒者。”在路上,关乐和低声介绍了一句。
第588章 太学
斋夫正在前面引路,不方便说话,杜锦宁和关嘉泽点了点头,表示知道,没有再问什么。
在一处大殿的偏殿内,杜锦宁见到了冯学正。
冯学正六十来岁年纪,头发和胡子花白,面容清瘦,一脸严肃。
见得杜锦宁和关嘉泽恭敬地行礼,他微微颔首,然后就打量两人:“谁是杜锦宁”
杜锦宁一愕,看了关乐和一眼,见关乐和也面露诧异之色,她这才垂眸道:“学生是杜锦宁。”
冯学正捏着胡子,皱着眉头打量了杜锦宁一眼,没有说话。
好一会儿,他才收回目光,指了指殿内一侧几个案几和蒲团:“坐。”见关嘉泽犹豫,又看向他,“你也一起。”
杜锦宁和关嘉泽这才走到那边坐下。
不待冯学正吩咐,一个斋夫打扮的男子走了过去,给杜锦宁和关嘉泽面前各放了两张卷子,以及每人一套文房四宝。
“咱们太学采用的是三舍法,即学子按水平,分为上舍、内舍与外舍。你们新入学,自然是要进外舍,不过外舍也是有门槛的,你们把那张卷子做一做吧。”
每个书院都有入门考试的,不光太学,便是桂省漓水县的博阅书院都有入门考,当初杜锦宁考的时候,还被严家刁难过一回呢。所以对于冯学正要考他们这事,杜锦宁和关嘉泽都能理解。
反倒是关乐和,皱着眉头,轻瞥了冯学正一眼,似乎有些不悦。
冯学正远远地望着杜锦宁和关嘉泽他们,一脸严肃,似乎根本没看到关乐和的目光。关乐和只得坐在一旁默然不语。
太学既是最高学府,地位等同于后世的大学,招收学生的方式,跟府学类似。即除了一小部分没中举人便进来学习的“预科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举人。
所以这张试卷上出的题目便是会试题型,即以中的经义一句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很平实,也不限制文章形式。这是让应考者自由发挥,在放松之时露出最真实的写文水平、处世风格与政治倾向。
杜锦宁看着题目,慢悠悠地磨着墨,思索着冯学正刚才的举动。
刚才冯学正特意问她的名字,很显然是知道她这么个人的。而她虽才从桂省入京没几日,认识的人不多,但说起来,这京里她有不少得罪过的人哩。
比如博阅书院的严家,比如说祁远道的徒子徒孙,比如说她在乡试时拒绝过拉拢她与向她提亲的潘义庭。这个潘义庭还是周东平的老师。
这些人要是知道她来了京城,并且打算入太学,叫人来为难自己,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既然这样,她这篇文章就不能追求出彩,不能追求风格,而应该踏踏实实,不露出半点漏洞,让冯学正没办法挑刺。
打定了主意,她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刚才发完试卷,那位斋夫就在旁边点了一柱香,示意他们这篇文章必须一柱香的时间内写完。
杜锦宁写文章向来极快,尤其像这样的文章,她是不需要打草稿的。凭她的记忆力与写作水平,一气呵成就能写出一篇锦绣文章。
可为了不让冯学正挑刺,为了追求稳,杜锦宁还是老老实实打了个草稿。不过为了节省时间,她没有整篇文章都写出来再抄上去,而是在草稿纸上理了一下思路,把她要写的几个观点和写作思路一一罗列下来,又盯着草稿纸打了个腹稿,这才提笔开始在试卷上写了起来。
关乐和是用午歇时间来的,此时太学里也正是午歇时间,大概是为了不耽误下午的事,也为了测试杜锦宁和关嘉泽的水平,那柱香并不长。等杜锦宁把一篇文章不紧不慢地写完,那柱香也差不多燃到头了。
太学隶属于国子监。比如唐代的国子监,就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学校。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招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招生。
宋朝虽有改制,但变化不大。
关嘉泽原先是在国子监下面的四门学里上学,只待乡试中了举后就入太学念书。作为关家嫡子,中了举后他是有资格进太学读书的,只要不是考得太差,他就能顺利入学。所以他写起文章来相对轻松。他性子虽有些大大咧咧,却也感觉到了冯学正对杜锦宁的不喜,因此在写文章的速度上便有意照顾杜锦宁。
此时见杜锦宁放了笔,他也赶紧写完了最后一行,匆匆检查了一遍便率先交了卷。
在这些老夫子眼里,提前交卷是浮躁、不谦虚、不谨慎的表现。关嘉泽交了卷后,杜锦宁仍坐着没动,而是将文章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斋夫出声:“时间到。”她这才起身交了试卷。
第589章 来找茬
冯学正坐在那里端然不动,等到杜锦宁将试卷放到他面前,并恭敬地垂头后退两步,他这才慢腾腾地提了提衣袖,拿起试卷看了起来。
关乐和虽提着一颗心,恨不得凑到冯学正旁边去一起看,但他还是按捺住了心里的焦躁,坐在一旁等着。
自家弟子是什么水平,他即便隔了两年没教导杜锦宁,却也是知道的。因为师生两人书信来往间,也时常会谈学问。杜锦宁会把她的一些文章寄给他,让他指点。
他只担心冯学正鸡蛋里挑骨头。
只要有心找岔,想要挑刺真是太容易了。如果你写了八股文,不管写得再好,冯学正也可以训斥你不走正道,阿谀逢迎;如果你写得特别有文采,他也可以说你太追求形式,哗众取宠,不是一个能踏实做学问的;如果写得太过平实,他又能说你没有文采,古板无才。
不过当他看到自家弟子朝自己眨了一下眼睛,并且露出一个安慰性的笑容时,他的心就奇迹一般安宁下来。
杜锦宁是个特别神奇的孩子,只要她表示没问题,那不管再难解决的难题,都不足为惧。
安定下来,关乐和便有闲心端起茶来,细细品味了。
而那头,正想挑刺的冯学正的眉头却皱得越来越紧。
他眼前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以八股文的形式来写的,所以在写作形式上挑不出毛病从古到今的文章都是这么写的,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也是这么写的,你敢说不以八股形式写的文章就有毛病吗他真敢昧着良心这么说,孔子孟子老子等人非得从地下爬起来狂揍他一顿不可,天下读书人也得让他滚出太学去。那种话,便是八股文的狂热倡导者潘义庭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所以,写作形式上没毛病。
不能从写作形式上挑刺,那从写作手法上挑刺准没错了吧你写得太过华丽,自然就要挑这个刺;反之,你写得不华丽,那也可以挑刺。
可偏偏眼前这篇文章你真不好在这方面说出不足来。
它在行文上很平实,逻辑相当严谨,有些地方还用了数据和史实来做依据,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行文平实严谨得如同刑部写的案件报告,没有一处虚假夸张的地方。
可你说这文缺乏文采吧,那也不能。要知道,这篇文章光是引经据典都用了不下十几处。而“用典”,本就是写文章时增加文采、增强文章说服力的一大手法,且引用的那些句子,还都是辞藻华丽、文采斐然的,这使得这篇不过五百字的文章,一眼看过去十分的有文采。
冯学正不由得抬起眼来,好好地打量了杜锦宁一番。
这孩子不过才十四五岁的孩子,怎么这么鸡贼还能想出这样的方法来增加文章文采
不对,不可能啊。这孩子年纪不大,而且是小地方来的,就算有人提点,也不要能知道他今天要挑刺,所以故意这样写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