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他们各给自家主子递上了一张帖子。
施寒山打开一看,这哪里是帖子分明是一张请柬,设计得十分古朴雅致。上面画着一个冒着热气的褐色茶壶,旁边一行墨绿色的漂亮的行书:盎园茶会。
在用一束盛开的花朵隔开的请柬最下方,是一行小字,写上了茶会的时间、地点。
翻过来,请柬后面还画了一张十分简单的地图。
苏衡看着这张请柬,笑道:“本来对这茶园,我没什么兴趣的。可现在倒是挺期待了。连张请柬都制得这般用心,茶会想来也有点看法。”
施寒山与苏衡等人在京城也算是名士,最是讲究仪容仪表和派头。
施寒山吩咐观画:“传我的话,叫他们把马车好好清洗一番。你们也把衣服拿出来晾好,别穿起来皱皱巴巴地丢我的脸。”
“是。”观画出去传话,回来问施寒山道,“少爷,您明日穿哪件衣服”
施寒山想了想:“就那件月白色长袍,左襟上绣了竹子的那一件。”
观画赶紧将衣服拿出来烫好,挂在了房间里,以待明日所用。
苏衡和黎子义亦是如此一番吩咐。
第二日三人起床吃过早餐,便拿出衣服来穿戴整齐,坐上青桐油马车,出城前往杜锦宁的庄子盎园。
“哎,你别说,照着这张地图走,根本不用问路,很容易就找到这个盎园了。”苏衡对那张请柬十分感兴趣,一直拿在手里。
“由此可见那位杜大人的细心。”施寒山笑道。
马车走了一段路,便往旁边的一条小路岔了进去,不一会儿就在一个园子门口停了下来。观画的声音也跟着从车辕上传了进来:“少爷,盎园到了。”
第758章 某愿献茶法
施寒山三人下了马车,便看到园子门口站着三四个男人,年纪在十几到二十来岁不等,一个个文质彬彬,眉目清秀。从穿着打扮上来看,他们应该是读书人,而非男仆。
“三位兄台,可是来参加茶会的我能看看你们的请柬吗”一个年长些的男人迎了上来。
苏衡将手中的请柬递了过去,好奇地问道:“你们是”
“哦,我们是润州书院的学子,自愿过来帮杜大人张罗茶会的。”那个男人笑道,“在下林宣,三位兄台有礼了。”
“学子做知客这倒有趣。”苏衡笑了起来。
他比施寒山家世更显赫也更有钱,也因此,他身上更有一种纨绔般的放纵不羁和满不在乎。
林宣没有说话,只看了苏衡一眼,见其他两人的请柬都被同窗检查过了,便作了个手势:“三位里面请。”
三人往跟着林宣往里走。
梁先宽自打跟杜锦宁合伙做园林生意后,就在京城做了不少园林的推广。像苏衡、施寒山这样的闲人名士,自然是逛过不少园子的。看到杜锦宁这个花木还没长茂盛的园子,并不觉得如何。
施寒山掂记着他的文章,不由问林宣道:“你们这个杜大人,为人如何”
林宣犹豫了一下,道:“杜大人来到润州后,因主管农事,又正值春耕,所以一直都忙着农田水利的事,我们接触得少。倒是陆先生、史先生和彭先生,去书院给我们讲过几次课,学问渊博,为人和蔼可亲,我们书院的学子对他们十分尊敬。”
“说起来,陆先生他们岁数不小了吧杜大人在他们面前,是不是执弟子礼”苏衡带着几分戏谑的意味问道。
“前辈您这就说错了。”自打知道眼前这三人都是举人后,身为秀才的林宣就换了个称呼。
他正色道:“杜大人与陆先生他们在一起时,陆先生等人都以杜大人为尊。陆先生讲课的时候也跟我们说过,杜大人年纪虽轻,但学问却是学富五车,比绝大多数人都渊博。”
担心这三人看轻了杜锦宁,一会儿出言不逊,闹得场面不好看,林宣又解释了一句:“杜大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他又十分勤奋,每到一个书院或地方就埋头读书,直到把那里藏书阁的书都看完为止。因记性好,他记在脑子里的东西比有些人一辈子都多;再加上他天资聪慧,领悟力强,极容融汇贯通,所以不过十五岁年纪,便博古通今。考上状元,犹如探囊取物,是水到渠成之事。”
苏衡听了这话,脸上颇有些尴尬。
他自己,就是个举人而已。跟十五岁就考中状元的杜锦宁比起来,自然什么都不是。
施寒山用手肘拐了苏衡一下,示意他收敛些,别口无遮拦。
他则拱手对林宣笑道:“我这位兄长对杜大人并无无礼的意思,只是因为杜大人太过年轻,所以开个玩笑而已,还望兄台莫要当真。”
“前辈多礼了。不过杜大人确实值得尊敬。”这个林宣大概是被陆九渊洗了脑,对杜锦宁多有崇拜,“不说别的,只说杜大人为了黎民大众,自愿放弃翰林院的差事,请求外任到润州来研究双季稻,就值得大宋所有人的景仰。”
“双季稻”一直没说话的黎子义脸色一变,“你说的是双季稻,可是种田记里提到的双季稻”
施寒山和苏衡也变了脸色,他们想到了一种可能。
不待他们问出来,林宣就笑道:“对,就是种田记里的双季稻。三位前辈还不知道吧种田记就是杜大人所写。”
“锦春宁秋杜锦宁”苏衡喃喃念了一句,旋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真没想到。”施寒山摇头感叹起来。
黎子义家世并不比苏衡和施寒山差,只是因为年纪比两人小,二十来岁年纪,又是苏衡的表弟,平时有两个哥哥在前,他都不怎么说话。
可现在他却激动起来:“真是杜大人写的我竟然可以见到种田记的作者啊呀,真是太高兴了。”
“这孩子。”施寒山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倒忘了,你对种田记特别着迷。”
见三人对杜锦宁的态度大为转变,林宣也高兴起来,指着前面道:“我们到了。”
三人抬眼望去,就见前面是一条九曲回环的桥,桥通往一座水榭,隐隐可见水榭里晃动的人影。三人便加快了脚步。
进了水榭,三人这才发现这其中不是水榭,更像是一座小岛,小岛似乎还连着一个水湾,在水湾的另一边,亦建了一个比眼前这座建筑面积更小一些的水舫。
水榭的大厅里足有三十来个人,这些人有些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有些则坐在一连的桌子旁,拿上面的水果或点心吃。
施寒山扫了厅中一眼,指着被围在中间说话的一个十分俊美的年轻男子,压低了声音问林宣道:“那位可是杜锦宁杜大人”
苏衡和黎子义看了那男子一眼,转头询问地看向林宣。
在这厅里,唯有那个男子的容貌最为出众,气质也不凡,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最美状元郎了。
“正是。”林宣与有荣焉地笑道。
他朝三人作了个揖:“三位前辈稍等。”
说着,他走上前去,走到杜锦宁身旁说了两句话,杜锦宁便抬起头朝这边看了过来。
施寒山三人连忙抬起手来遥遥朝她拱了拱。
姚书棋已把这三人的情形跟杜锦宁说了,杜锦宁便招呼了陆九渊一声,跟他一起朝这边走来,与施寒山三人寒喧。
末了她笑道:“三位兄台既来,人便已到齐了。不如我们开始吧。”
如果说,苏衡和施寒山三人刚开始时还有些名士的傲气,那么被林宣洗了一阵脑之后,已经不敢在杜锦宁面前有任何自傲了。
苏衡笑道:“请便,我们甚是期待。”
杜锦宁便高高举起手,拍了几下,大厅里顿时安静起来,众人纷纷朝这边望来。
“陆羽曾曰: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今天非常荣幸能请到各位到鄙舍来参加这次茶会。今天的这次茶会所用之茶,皆出自我的茶园;所用之器,皆出自我的设计;茶人们泡茶的手法,皆有章法。某愿献茶法,以敬各位。”
第759章 他是静王
杜锦宁话声刚落,一声琴声悠悠地从远处传来,带着远古的幽叹,只几个音符便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似要把人带入一场梦境中去。
大家转过头,寻声朝对面看去,便看到不远处的水舫上,不知何时被布置了一番。原先空无一物的水舫,此时被盆栽高低错落、颜色搭配得十分让人舒服的花卉与植物营造出了深山老林的感觉来。
水舫中间一块空地上,看似随意地摆了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其中一块大石头上,用一张宽大的芭蕉叶子做桌布,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些茶具,石头下方还放着一个小小的红泥小火炉。
另一边,离大石头有点距离的空地上又放着一个炉子,这个炉子稍大一些,里面闪烁着炭火特有的红光,一个陶制的有提手的壶子正放置在炉子上,似乎在烧水。
而在这大小石头间,亦点缀着一些绿色植物,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有些石头上竟然还有苔藓,点缀得恰到好处,仿佛天然生成,只让人觉得这个场景就像一幅画,无处不是景致,不处不完美。
除了这些,水舫上空无一人,琴师不知在哪里弹琴,琴声琮琮隔着水声传了过来,传入人们的耳里,更传入人的心间。大家只觉得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了自己一人,静谧又孤单,还带着一个人自处的自得其乐。
这时候,大家都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一个个都看着水舫,没有一人落座。
此时,从植物丛中走出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童,他容貌虽然不是特别漂亮,却给人十分干净的感觉。他从容地走到炉子旁边,拿起蒲扇,轻轻地扇动炉中的火。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植物从中传出来,随之而出的是一个年轻和尚。他容貌俊朗,身上穿着一袭粗布僧袍,脚上只着木屐,衣着虽然简陋,却气质高华,洒然出尘。
他吟着诗,走到大石头边,随意地盘腿坐下,然后用钳子从匣子里掏出一个茶饼,放到红泥小火炉旁烤了起来。烤了一会儿,待茶饼微卷,散发的茶的清香顺着风吹到大厅的宾客鼻尖,他这才将茶饼放到一个粗纸做的纸袋子里。
此时小童那里的水已开了,他提起壶子,走了过来,递给和尚。
和尚用热水将芭蕉叶上的茶具都烫洗了一遍
分节阅读 354
。
琴声依然悠扬,时而如山风吹拂,时而如虫鸣啾啾,时而如春雨洒落,越发的让人感觉静谧安详,仿佛被清泉从头到脚洗涤过一遍,内心深处所有的焦躁与烦恼,都荡涤无存,整个人只余了“宁静”。
小童拿出个汤瓶,放到炉子上烧着水;和尚不紧不慢,却奇妙地和乎着琴声的韵律,有节奏地碾罗着茶,然后放到兔毫盏中,接过小童递过来的汤瓶冲水、击拂,点出了一盏茶。
他将茶盏放到木盘上,起身踩着木屐,姿态随意地“哒哒哒”走过蜿蜒小桥,走到人群里,将这盏茶敬给了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
这一举动似乎出乎了青年男子的预料。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从容接过茶盏,微笑道谢:“多谢大师。”
“啊。”一声惊呼从人群中传出。
大家下意识朝声音传出的方向看去,发出惊呼的施寒山这才发现自己失态了。
他连忙向大家道歉:“对不住,对不住。”目光却惊疑不定地看向那个带着虔诚神态,正小口小口品尝着茶汤的青年男子身上。
看到众人的目光从施寒山身上移开,又望向了和尚与品茶青年,苏衡扯了一下施寒山的衣袖,退到了后面僻静处,问道:“你刚才怎么了”
两人相交多年,他深知施寒山不是一个一惊一乍的人。
施寒山看了看左右,发现没人注意他们,大家仍然沉浸在刚才茶道所营造的氛围里。
他凑近苏衡的耳边,低声道:“那个喝茶的,好像是静王爷。”
苏衡一惊:“静王爷”蓦地转头朝青年男子看去。
施寒山点了点头:“三年前,我在一次诗会上见过他。当时先皇还在,他经常参加诗会。虽然三年过去,他容貌却没怎么变。”
“而且”他顿了顿,语气越发笃定,“你想想,要不是他身份最尊,这盏茶,又岂能敬给他喝”
苏衡却犹在怀疑:“润州知州关嘉天,听说也是才俊,现年也不过二十九岁。你确保此人不是关嘉天”
有些男人长得面嫩,二十九岁时说他二十岁也不是没有。
“不,我不会记错。”施寒山很肯定地道,“那就是静王。”
苏衡的表情肃穆起来。他的目光穿过重重人群,定定地看了赵昶一眼,最后落到了站在赵昶身边,面带微笑的杜锦宁身上。
如果施寒山没有认错,那人确实是静王赵昶,那么,杜锦宁的身份地位,就跟一般的从六品官员不一样了。
谁随随便便办个茶会,就能引得当朝王爷千里迢迢来参加呢
原先还觉得自己的名士身份比起关嘉天等人来都要高一点,想要摆一摆名士谱的苏衡,心里万分感激知客林宣。
要不是林宣一路给他们宣扬杜锦宁的出色,让他们自惭形秽,不敢在杜锦宁面前摆架子,刚才进来见面的时候,不知他们会闹出怎样的笑话,给家里惹来什么样的麻烦呢。
这么一想,苏衡暗地里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黎子义见两位哥哥互相咬了一阵耳朵,就站在那里面色凝重地看向人群,他急得跳脚:“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呀怎么不跟我说说。”
施寒山用目光询问苏衡,苏衡点了点头,叮嘱黎子义道:“你听了,可别说出去,免得惹来大祸。”
黎子义吓了一跳,看向族寒山,施寒山便将他拉到更加僻静的地方去,把事情说了,又叮嘱道:“既然杜大人刚才在茶会上没有介绍静王的身份,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犯忌讳的地方,你也知道,王爷无故不得离京。他的身份你心里知道就行,可别大喇喇地说出来,平白惹祸。”
“施兄放心,我知道。”黎子义连忙保证道。
第760章 茶道
施寒山三人在这里窃窃私语,那头,即便赵昶喝完了茶,这场茶事表演已结束,众人仍沉浸在这场茶事表演所带来的震撼里。
也不知是琴声太过打动人心,拔动了每个人最孤寂最需要抚慰的那根弦,还是和尚茶师行云流水的动作以及对面水舫布置的茶席营造,把大家带入了某种意境,在场的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被深深震动,站在那里久久没有动弹。
还是杜锦宁说了一句:“大家请坐吧。”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找个位置坐了下来。
“杜大人,你是怎么想起这样办茶会的”赵昶对这场表演最是深有所感,问话的时候还一脸震撼。
众人都纷纷竖起耳朵细听。
在场的人,都是读书人,多多少少都参加过各种诗会、文会、茶会。但在这些聚会中,茶不过是跟点心一样,都是用来喝的。即便名义上是茶会,主办者请了善茶者来做点茶,那也不过是在品茶的“品”字上。大家看着茶师点茶,然后对茶的味道夸赞一番,便已点到茶会的主题了,最主要的还是交际与人脉扩展。
从来没有人会用环境、用琴声、用茶席、用茶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