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了。”杜锦宁站了起来。
她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问道:“对了,你今年也快满十八岁了吧婶儿是不是要给你议亲了说了哪家的姑娘没有”
许成源正在兴头上,忽然被她这不按理出牌的问题问得一怔,因为激动而变得异常红润的脸色刷的一下变白了。
他想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两句场面话,却忽然发现自己的嗓子似乎被什么堵住似的,发不出声音。
好半晌,他才垂着眸哑着嗓子道:“没议,家里债还没还完,我不想拖累别人姑娘,这一两年内都
分节阅读 85
不会议亲。等还完债,家里日子过得好些了再说吧。”
说着这话,他心里便懊悔,不该这时候去向杜家提亲。
他不知道杜家是因为他家还欠着债,日子不好过才拒的亲事,还是有别的什么考量。但像他们这样被人追债上门,还去议亲,明摆着就是对人家姑娘不够看重。
可他娘说了,杜方菲眼看就十六岁了,他也满了十七岁,就算不成亲,也该把亲事订下来。杜方菲长得好,杜锦宁又眼看着是个有出息的,有的是人掂记着杜家这门亲。要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后悔都来不及。他们这才急急地去杜家提这事。
谁知道杜家还是没看上他。
想到这里,他心里堵得十分难受。
杜锦宁问这话,也是越跟许家母子两人接触,就越觉得他们好,是很适合杜方菲的人家。母子两人都是有良心的,这很重要,许成源以后有了功名,至少不会抛弃糟糠之妻;就算考不上功名,许成源有技之长,光靠写话本和画小人书,就能让家里过得很宽裕,这就挺好。
杜方菲说了一年内不考虑亲事,如果许成源一年内也不议亲,那一年后没准两人还能再重新坐下来谈亲事。
现在有了许成源这话,她就放心多了。
第二日,杜锦宁果然拿了射雕英雄传上门来跟许成源讨论小人书的画法。
许成源原先就借过关嘉泽的射雕英雄传来看过,对情节有一定的印象,杜锦宁又让他看一遍后,两人就讨论从哪里到哪里为一幅画,画面上画些什么,如何构图,人物相貌如何。
杜锦宁是从影视作品丰富的后世来的,还对黄日华版的射雕英雄传印象十分深刻,在画面的想象力上自然要比许成源强。到后来,干脆就是她说,许成源拿笔在旁边作草图。
“呃,这样不对。”杜锦宁发现这做法不妥,赶紧叫停,“我不能每一本书都在旁边给你设计,毕竟我还有自己的事要做,茶馆那边等着我的话本子讲呢。这样,刚才我也讲了那么多了,你好好琢磨,把下面的内容都画出来。等画好后再拿给我看,我要是觉得不妥,你再改。你看这样行不行”
许成源被她这样一说也挺不好意思,忙点头道:“行,行,你刚刚说的我已懂了,知道怎么去画这小人书”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疑惑地抬起眼,“杜师弟,为何要叫小人书呢咱们这画册,可不是给小人儿看的吧都是大老爷们看的。”
杜锦宁哈哈一笑:“我这是随口一叫。”她摸摸鼻子,“那就叫连环画吧。”
小人书是民间的叫法,其实人家有个官名,叫连环画。既然杜锦宁把这东西搬到古代来了,那自然要把名字也一起继承过来。
许成源点头赞同道:“叫连环画好,可不是一幅幅连续情节的画”他接着前面的话题道,“我已知道这连环画怎么画了,等我琢磨琢磨,将这册书画出来,再拿去给你看,不行再改。”
“这些话本要是泄露出去,到处是抄本,我到时候开书铺时就不赚钱了。所以你要好好保管,别拿给别人看,更不要丢失。”杜锦宁又叮嘱他,见他应了,这才放心回家去。
第182章 安排
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杜锦宁每日除了完成了关乐和所留的课业,去茶馆转一转,就在家里专心写话本。
每天都练字,她现在的字已写得既快又好。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她已将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步又写了七八册。除此之外,她还将神雕侠侣写了几册出来。
除了做这些,她每日中午在几个姐姐休息的时候,都会花小半个时辰教她们识字。
杜云诚是公认的聪明人,原身过目不忘,几个姐姐自然也不可能是笨人,记忆力比一般人都要强些。杜锦宁在教认字之前,特意讲了识字的好处,为此三个姐姐学字都学得格外认真。半个月下来,就已将三字经能读会写了一半儿。
杜锦宁惊喜的发现,向来沉默寡言存在感极低的杜方蕙,也颇有过目不忘的资质。一段话教她两遍,她就能记下来了。第二天再考她,仍然还能记得。学起写字来也比杜方菲和杜方蕙要快。
“娘,姐姐们也不好一直做这种劳力活儿,不体面不说,也辛苦。原先我听许婶儿说她绣活好,只是上了年纪当初又哭得厉害,眼睛这才不行了。要不,咱们请许婶儿来教姐姐们刺绣吧咱们即便不靠做绣活养家,有这么一手绣活在,以后出嫁了,能自己挣钱,也不用太过看公婆的脸色。”
杜锦宁担心陈氏多想,说完又解释道:“这做豆干和做茶叶蛋的手艺,咱们肯定是让姐姐们带着出嫁的。但这些手艺,不可能她们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做,总得传给婆家人的,算不得她们自身的本事。到时候婆家人学会了这手艺,再不善待她们,咱们也无可奈何。但有了一手绣活就不一样了,这东西短时间内谁也学不去。赚的钱即便不留着自家用,要交给公中,那也是姐姐的一份功劳。婆婆要给她们脸色看,那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宁哥儿,你姐姐们有你,真是她们的福气。”陈氏叹道,谁家不是大的为小的着想偏她们家反着来。最小的这个,为着三个姐姐,真是操碎了心。
“没有姐姐们照顾,我也活不下来。”
陈氏摸摸杜锦宁的头,回应她前面的话:“我倒也想呢,但许家跟咱们家亲事不成,咱们再这样请你许婶来,她能乐意么再说,你三个姐姐都去学刺绣了,这豆干和茶叶蛋谁来做茶馆那边每日要的量都挺大呢,我一个人可做不了。”
虽说杜锦宁他们一口气又开了两个茶馆,但因为说书的内容不一样,新茶馆开讲的天龙八步是老茶馆没有的,时间又正好错开,茶客们听完这边又去听那边,所以新开两个茶馆也不过是缓解了茶客们排队的压力,茶馆的座儿总是满的,根本没有空位。茶馆的生意一火,对豆干和茶叶蛋的需求量就大了。陈氏她们从早到晚的做,也仅仅能勉强供应上,这还是卤蛋和茶叶蛋所费的功夫很少的缘故,否则根本忙不过来。
“请人吧。”杜锦宁道,“等筹够了本钱,我还想去省城开茶馆呢,到时候豆干和茶叶蛋的需求量更大,这些活儿迟早是要请人的。请来的人,只要帮着磨豆浆把豆腐做出来,就减少了绝大多数工序。您跟姐姐们只要每日抽出一个时辰,就能把豆干和鸡蛋卤出来了。”
陈氏迟疑:“家里来来往往的人一多,咱们这做豆干和茶叶蛋的方法,迟早会被人看了去。”
“那您干脆就把干豆腐包出去给人做,咱们只管卤。”杜锦宁道。
陈氏摇头:“这也不妥。要是别人学会了做干豆腐,那离会做卤豆干也不远了。毕竟大家都知道咱们是用香料来卤的,他们买些香料回去多试几次,卤的便也差不离。”
其实对于这卤豆干的技术,杜锦宁还真看得不怎么重。毕竟她会的东西太多了,学了一样她又拿出一样就是了。而且在拿出这些技术来时她就有心理准备,毕竟国人山寨的本事太强,任你捂得再紧,只要时间长了,方法总会被人学了去。
但这些她不好跟陈氏说。毕竟她知道一个方子已很了不得,够一家人世世代代传下去了,要是再拿几个方子出来,不说陈氏,便是关乐和都要怀疑她是何方妖孽。
“那怎么办”她问道。
陈氏叹了一口气:“要是你大姐跟许家的亲事能成,这事咱们也不愁了。把做干豆腐的方法教给你许婶儿,由她为咱们提供干豆腐。咱们两家是亲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他们也不会把方子传得到处都是。”
杜锦宁无语。
现在陈氏心心念念就想着如何促成许家这门亲事。杜方菲都已被她念叨得怕了,如没必要,绝不跨出房门。
“娘,强扭的瓜不甜,天下好男人也不止许成源一个。大姐不愿意,您就别逼她了。”尽管杜锦宁觉得许家不错,但很不赞成陈氏这种做法。
也是杜方菲性子好,要是换了她,她非得跟逼婚的老娘吵起来不可。
“行吧,我不管了。”陈氏劝不通,听得杜锦宁如此说,也泄了气。
“等明日许婶儿来拿豆干,你就跟她提一提学刺绣的事吧。要是她不同意,学不成刺绣,那豆干也不用请人做了;她同意了,你就问她愿不愿意帮咱们做干豆腐。”杜锦宁道。
“请她做干豆腐,这好吗”陈氏犹豫道。
“反正总要请人的,不如请许婶。他们娘儿两个的人品是很不错的,比不知底细的人要强。”杜锦宁道,“再说,你还请人家教姐姐们刺绣呢,总不能占人家便宜,不回报一二吧”
“我们也没占她便宜啊,这不是给钱的吗”陈氏嘀咕道,“她眼睛不行了,又不能再刺绣,就算你姐姐学会对她也没什么影响。”
说完她想了想,倒也认可杜锦宁说的话:“你说的倒没错,许家娘俩人品是不错的,与其让别人做,到不如让她做。”
“咱们把这桩买卖给了她,那学刺绣的事想来也没问题了。”
“行,那就这样吧。”陈氏将事情敲定下来。
第183章 求购
第二天是正月十六,是跟关嘉泽等人结账分红的日子。杜锦宁吃过早饭,正要往城东的博悦茶馆去,就听院门外有人问道:“杜少爷在家吗”
她出去一看,就见庄越站在门口。
“庄掌柜,出了什么事吗”她忙走过去问道,又将人往屋里让,“进来说话。”
庄越跟着她进了堂屋,各自落了座,这才开口道:“昨日,书香客书铺的掌柜跑来跟我说,想买您那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的话本,出六两银子一本的价钱;今天早上,博雅阁的掌柜也来跟我说,出八两银子一本,买你的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
“哦”杜锦宁望着庄越,眨了眨眼,抬起手来朝他拱了拱:“多谢庄掌柜特意走这么远的路,事先来跟我说一声,我承庄掌柜一个人情。”
庄越笑了起来,抬手还礼:“杜少爷客气了,庄越被曾在京城做大掌柜的祖父提携,经过十二年的时间,做到漓水县绸缎铺三掌柜的位置,在那位置足足呆了五年,也算得到头了。要不是七少爷跟杜少爷合开茶馆,在开了两家分馆后杜少爷又一力举荐在下做大掌柜,又托杜少爷话本的福让茶馆买卖红火,庄越一辈子都不会有如今这样的风光。庄越能有今天,多亏了杜少爷的提携,些须小事,何足挂齿”
两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聪明人就是这样,不用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话本这事,本来庄越可以等杜锦宁一会儿去了茶馆再说的,可他偏偏提前亲自过来,跟杜锦宁说这事,就是想卖杜锦宁一个人情。
虽说这话本是杜锦宁写的,卖不卖,卖给谁,那都是杜锦宁自己的事,与关嘉泽、齐慕远和章鸿文无关。但茶馆还握有一份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呢,那可是茶馆花了二两银子买了过去的。
虽说当初把话本卖给茶馆时,杜锦宁早已声明了其他版权留在自己手上,但这时代连“版权”这个词都没有,对于版权的释意与分属,大家就更加没有概念了。所以版权什么的,大家在心里估计完全不当回事。
射雕英雄传可是约有一百二十万字的,天龙八部也有约一百五十万字。目前杜锦宁卖出去的话本册子,因毛笔写字比较大,一册厚厚的话本也就二万五千字左右。这么算下来,射雕英雄传能分成差不多五十册,天龙八部则是六十册。按八两银子算的话,就是差不多九百两银子。
财帛动人心,或许对于家境富足的关嘉泽和齐慕远来说,这点银子还不至于让他们舍弃良心、背叛友谊,章鸿文也因地位不高而不敢有异心,但万一呢人心这东西,是最经不起考验的。再说,这些产业要不要可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他们有家人,还有族人。
所以,这件事,能不当着茶馆所有东家的面,拿到桌面上作为公事来谈,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私底下处理,即便关嘉泽等人知道了,潜意识里也觉得那是杜锦宁自己的私事,又不涉及到赚了多少钱的问题,不把它当回事,或许过了也就过了,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情。
庄越能背着自家正儿八经的主子关嘉泽,来卖自己这么一个人情,杜锦宁自然也不会对他隐瞒自己的打算。
她道:“这话本我不打算卖出去。”
庄越一惊:“少爷”他可是知道杜家的家底的。虽不知道那两部话本到底有多长,能卖多少钱,但放着现得的利益不赚,岂不是傻子
“少爷,不瞒您说,虽说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的抄本出来,但那是咱们在这方面防犯得比较严的缘故,宁愿不赚那么多钱,也不让说书先生过多的重复说书内容;而每个说书先生,都跟咱们签了红契,定了高额的赔偿金;每个小二都紧紧地盯着台下的茶客,不让他们在听书的时候动笔写东西。否则书铺里早已摆上这两部话本了,他们不可能再花大价钱来跟咱们购买。”
庄越苦口婆心地劝道:“但这也只是暂时的。有钱赚,他们才不管这话本有没有头尾,肯定会让那些记性比较好的人去记情节,然后写出差不多的来,弄到市面上卖。与其让别人掂记着,想方设法地钻空子,还不如您把这份钱给赚了
分节阅读 86
。”
“你别急,我话还没说完。”杜锦宁微笑道,“我不卖出去,是打算自己开一家书铺,专门印我的话本出售。”
“啊,原来是这样。”庄越松了一口气之余,也十分赞成杜锦宁的做法,“我虽不做书铺那一行,不知道这其中的利润,但既然那两家书铺能出到八两银子一本,其中的收益想来是很可观的。以他们的德性,能以八两银子买下你这一册话本,到时候刨除印刷成本和兜售收益,必然还能赚上五六十两或许更多的利润。与其把这钱让他们来赚,不如您开个书铺,把这层收益给赚了。”
杜锦宁没有接这话,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个话题:“庄掌柜的祖父是关家的大掌柜,想来你们一家的身契都是在关家吧”
庄越默了默,点点头道:“是。”他是聪明人,不用再说下去就知道杜锦宁要说的是什么。
便听杜锦宁道:“庄掌柜要是自由身就好了,我必用庄掌柜做我的大掌柜,运作我的一切买卖。”
这是杜锦宁的真心话。
庄越这人,作事稳重、头脑精明、眼光也极佳,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性不错,又隐隐透着对她的崇拜。要是她手下有这么一个大掌柜帮着做事,那以后就方便多了,不用因人手不足而老去依靠关家和齐家。
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