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94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94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众人看向他们的目光时都充满了艳羡。

    这让博阅书院的学子为自己的身份骄傲之余,也充满了自信。

    杜锦宁到时,关嘉泽已经到了,正跟同窗在那里高谈阔论。齐慕远一如既往沉默地站在一旁,与别人稍稍拉开些距离。见了杜锦宁过来,他表情柔和地朝她点了点头,问道:“你怎么来了”

    杜锦宁环视一圈,没看到关乐和与关太太,也没看到齐伯昆,不由问道:“你们家人没来送考”

    她可看到谢氏来了,正拉着许成源站在远处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呢。其他考生,都多多少少有家人陪伴。

    “这种小考试,有那必要吗”齐慕远拽拽地道。

    杜锦宁不由笑了起来。

    确实,这考试本就在本城,几步路就过来了;考试的内容对齐慕远和关嘉泽来说又不难。至于考试时间,虽说县试是黎明前点名入场,天黑前交卷,但以两人的水平,肯定是提前交卷的。在里面呆的也不过几个时辰。做做题,吃个午饭的时间就出来了,实不算什么大事。

    再说,博阅书院还有两名先生来送考。当然,他们不是特地来送考的,而是身为彛派次约旱难ё幼霰=岬摹

    但这对于那些需要这几场考试来改变自己甚至家人命运的人来说,这场考试就十分重要了。

    关嘉泽此时也看到杜锦宁了,撇开同窗跑过来拍拍着杜锦宁的肩膀道:“还是你有心,专程来送我们。”此时天还黑着呢,杜锦宁来送他们,需得起个大早。

    “当”,一声锣响,差役扯着嗓子喊:“入场了。”

    众人纷纷朝那边涌去。

    “等着,我们一会儿就出来了。”关嘉泽十分自信地说了一句,在先生的催促下朝那边走去。

    齐慕远也拍拍杜锦宁的肩膀,留了一句话:“今年我案首,明年是你。”

    望着他挺拔的背影,杜锦宁不由得笑了起来。

    见得谢氏还拉着许成源在说话,杜锦宁连忙走过去,提醒道:“许师兄,大家都入场了。”

    许成源一看,连忙跟母亲说了一声,就往那边去。

    “考篮拿好了,别让人挤撒了。”谢氏尤不放心。

    “许婶儿你放心吧,有书院的先生护着,没事的。再说,别人都不敢冲撞咱们书院的人。”杜锦宁安慰道。

    虽说许成源跟杜方菲订亲了,但为了在书院里不让人闲话,杜锦宁还是照着以前的称呼称呼许成源为许师兄。

    “唉,真希望他能一次考过。”谢氏希翼地叹道。

    杜锦宁却没心思跟她多聊,眼睛盯着县学的入口处。

    此时学子们已排了长队,并不拥挤,县学入口处的检查她能看得清清楚楚。

    只见差役把考篮里的东西都检查一遍,再让考生把外袍脱了,检查衣兜里有没有东西,衣服内里有没有夹带,便挥挥手放了行。

    杜锦宁心里暗叹了一声。

    这还是县试,县试是最不严格的。可童生试需得考三场,除了县试,还要通过府试和院试,方可取得秀才身份。照她前世的历史来看,府试和院试要比县试严格多了,检查可不像这样轻松,差役连考生的身体都不接触,就直接放了行。

    博阅书院最受优待,差役直接点名的就是博阅书院,因此关嘉泽他们很快就检查完进了考场。

    “许婶儿,我先回去了。您也回去吧,许师兄成绩优异,书院里先生都说他没问题。今天一定会旗开得胜,高高取中的,您别担心。”杜锦宁安慰了谢氏两句,便打算回家去了。

    这一大天的,也不知道那些人什么时候出来。而且关嘉泽和齐慕远、许成源出来的时间还不一样。她也懒得在这里守着了。

    离开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正是许久不见的严岑。

    第230章 科场规矩

    此时的严岑,比起在书院时的光鲜,真是天壤之别。他穿的虽仍是原先在书院里穿的那身青色细布长衫,但也不知是经常在地上打滚,还是去哪里磨蹭,衣服上不光颜色显得异常陈旧,此时沾了不少泥土,还破了好几个口子,再加上他本人又是一副瘦瘦高高只剩一把骨头的形象,乍一看上去就跟那街头的乞丐也没多少差别。

    此时他的目光没有看向杜锦宁,而是盯着从县学里出来的几个彛派车陌没谟肼淠

    杜锦宁没有多看,也不愿意再跟严岑打照面,直接从旁边的巷子口岔了过去。

    她很能理解严岑此刻的心情。

    每个县只能有二十名彛派拿睢U舛鋈耍还饷扛鲈驴梢粤焘廾琢罚磕昊够嵩谀昴┓⒎赔掴疽牧健3酥猓蛭獜'膳生可以在童生试上为考生具结,保证他们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每次童生试都是他们赚钱的大好机会。

    对外面的收费是多少杜锦宁不知道,但她所知,博阅书院的廪膳生为本书院的考生作保,一个人总得给上一两银子为作保的辛苦费用,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关乐和虽说不赞成这一做法,但作先生的清寒,拦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故而他对这种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漓水县每次童生试都有五六百人参加考试,彛派粗挥卸恕5比唬忌迦艘部梢曰ハ嘧鞅#馐且7缦盏摹2皇煜さ哪富ㄇ脧'膳生作保,也不会去跟别人互保。可想而知,一场童生试下来,彛派茏嗌偾

    当初关乐和让县令及县学剥夺了严岑廪膳生的资格,又将他赶出书院,对他的惩罚不可谓不重。

    也难怪严岑今天看到别的廪膳生大发横财,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黯然神伤。

    “叫你去书铺里拿书,你怎的跑这儿来了赶紧地跟我回去。”一个女子不知何时出现在严岑身边,拧着他的耳朵就往回走。

    “哎哟,娘子,你别拧了,我自己走还不行吗”严岑一见这女子,神色大变,丝毫不敢反抗,老老实实跟在后面回了家。

    县试一共考四天,趁着书院放假,杜锦宁每日一早去送了他们进考场,便趁机忙自己的事。

    茶园关乐和已经买好了,地契连同买茶园剩下的一百多两银子一起交到了杜锦宁手上。拿到地契的那日,杜锦宁当即雇了骡车,跟着秦老六一起去看了一圈。

    茶园在城外,离城里大约有十余里的路程,是一座小山坡的南麓。那座山的海拔并不高,不过是三百多米的样子,坡度也不是很陡峭,而且土地肥沃,属微酸性土壤,十分适合做茶园。

    不过这座小山坡原先是荒地,上面全是杂树杂草,要把它整理成一个茶园,工程量还挺大。

    好在离这座山坡不远处有个小山村,大约有百来户人家。杜锦宁跟秦老六过去,找了里正,把雇人的事一说,里正自然应允。

    秦老六



    分节阅读 107

    虽然是个闲汉,但真正做起事来也有几分本事。他最擅长地就是与人打交道。不过是几顿酒的功夫,就让里正把他当成亲兄弟一样,连带着村里几个刺头都挺服他,不光不捣乱,还真心实意地帮着出主意管理别人。

    杜锦宁见状,完全放下心来,将如何修整山坡细细地跟秦老六说了,还跟村民买了许多羊粪等肥料,让秦老六待挖好垄后埋到地下做底肥,又叫了张狗儿过来给秦老六跑腿。除了买一批劳动工具,她又给了十两银子给秦老六做日常开销,便撒手不管了,只等着十天一次沐休日时过来给村民结算工钱。

    临走前,她又叮嘱秦老六道:“他们干活的时候你仔细看着,哪些老实肯干的,你仔细记下来。咱们这茶园是要雇人进行日常管理的,等把茶园整出来后,你就挑五个人出来常年使唤,按月给工钱。”

    看着那些村民对自己恭敬而巴结的眼神,秦老六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上位者的快意。听说自己还有权利从村民里挑人,改变他人的命运,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他拍着胸脯道:“杜少爷放心吧,我一定把活儿干好,不叫你操心。”

    自打那次喝了酒后,他就把杜老弟又改成了杜少爷,算是认了杜锦宁为主。杜锦宁也没有再叫他改过来。

    身在职场,尊卑上下总还是要有的。

    将茶园安排好,县试也结束了,只等着县令改了卷,三四日后发榜。

    “我看你们进去的时候,都没怎么搜身。这样不怕有人在考场里面作弊么”第二日傍晚在酒馆里慰劳关嘉泽和齐慕远、许成源之时,杜锦宁趁机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这县衙连小吏并差役,一共三十多人,再加上县学的十多人,跟着县尊大人一起在考场里来回巡视,看到作弊的直接抓了,依着情节严重与否,或剥夺几届参与资格,或永不予考试,或是子孙也不予考试,惩罚极为严格。你想想,自己考不中就罢了,要是连子孙都不能考试,那岂不是祸及子孙一次考不中下次再考就是,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值当。”

    “那有没有官员们伙同考生一起作弊的”杜锦宁又问。

    在大吃货国历史上,考场舞弊案可是屡禁不止的。

    关嘉泽丢给她一个鄙视的眼神:“你没看到今天监考的是临县的县令吗副监考官还是另一个县的县学教谕和训导。而且谁监考哪一个县,都是头一天省府才通知下来的。你连监考的考生是谁都不知道,监考官和副监考官还互相监督,哪里有串通作弊的机会”

    他吃了一口菜,又继续给杜锦宁科普:“而且官员一起作弊,惩罚只有比考生还严重。考生只是禁考,官员那是满门抄宰,族人流放并几代禁考。监考官舞弊,副监考官要是没发现的话连坐受罚;反之亦然。底下的小吏及差役一个都不能幸免。这样的风险,谁敢去冒为了钱那不是傻么谁那么大的手笔敢这样贿赂整个省的官员”

    第231章 告之

    许成源也附和道:“自打在科考上砍了一些人的人头,并禁了考生几代人的科考资格后,就再也没人敢做这种事了。”

    杜锦宁默然。

    前世历史上,那些历朝历代都无法禁止的科场舞弊,就是因为惩罚的力度不够么科场舞弊的时候,只砍为首的一两个人的脑袋,其他人罢官,互相监督的力度又不够,有人愿意挺而走险,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院试、乡试和会试,也是如此检查吗只看看外袍有没有夹带,就直接放行”杜锦宁又问。

    关嘉泽点头:“是这样的。”

    唯恐这家伙不靠谱,杜锦宁又将求证的目光投向了齐慕远。

    齐慕远点点头,证实了关嘉泽的话:“确实如此。”

    关家和齐家都是大家族,历年都有人参加科举考试,对于考场的规矩都是熟知的。既然关嘉泽和齐慕远都如此说,看来是这样没错了。

    杜锦宁的一颗心顿时落了地。

    看来她可以去科场上一展才学,挣个秀才、举人名头回来,以撑门面了。

    试题是监考的那个县令批改的。几百份试卷,他改得很快,到得第四天巳时,县衙就张榜出来了。

    榜前人多,关嘉泽和齐慕远对自己又十分自信,也懒得去跟人挤,只派了小厮进去看榜。

    不一会儿,小厮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满脸兴奋地大叫道:“恭喜齐少爷,第一名;恭喜关少爷,第五名。”

    关嘉泽虽比齐慕远大两岁,但对他的学识和记性也是十分服气的。听这了消息也不觉得意外,对着齐慕远拱手道:“恭喜恭喜。”

    齐慕远也回了个礼:“同喜同喜。”

    许成源并没有跟他们在一起,而是自己挤进去看榜了,现在还没有出来。

    不过杜锦宁事先就特别叮嘱过小厮,小厮此时又对杜锦宁道:“许少爷也上了榜,如果小人没看错的话,他应该是位居第二十五名。”

    杜锦宁松了一口气。

    县试发案是以日圈的形式进行的,榜上只写座号,不写姓名。取在第五十名以内,为第一圈。圈分内外两层,外层三十名,内层二十名,五十名为一大圈。

    虽说县试要进行四场,第一场为正场,录取较宽松,文字通顺的就录取了。第一场录取就可以参加府考,下面的几场县试不一定要参加。但名次是在圈内还是圈外,是在内层还是外层,还是很重要的。府试的座次安排由这排名而定,府试考官也会根据名次来决定录取与否。如果你县试排在极后面,就说明你文理不通,基础不牢。即便府试的试卷上考得花团锦簇,考官也会怀疑你作弊,是不敢轻易录取的。

    许成源能取在二十五名,那么这个秀才还是十分有希望的。

    而如无意外,齐慕远应该是县案首。

    她正想去找谢氏,将这消息告诉她,就见许成源满脸复杂表情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他平时在书院里成绩不错的,但考试的时候太过紧张,发挥不是很好,所以取得的名次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理想。

    见谢氏听闻儿子取了二十五名,满脸喜色,杜锦宁便只是上去道了一声恭喜,没有不识趣地安慰许成源。

    关嘉泽看看许成源,再看看自家小厮,十分庆幸的道:“幸好,我们没去挤。”

    大家见许成源的头发凌乱,鞋子也挤掉了一只;小厮的形象也没好到哪里去,也是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

    虽说第一场取了,可以不用参加后面三场考试,但关嘉泽、齐慕远为了锻炼自己,许成源为了获得更好的名次,还是选择了参加。

    毫无意外的,齐慕远取得了县案首的名头,关嘉泽第三名,第二名由一个四十来岁的人取得。

    许成源在后面几场发挥不错,上升了几名,排名十五。

    博阅书院参加县试的十二名学子中,有十名通过县试,而占前十的就有五名。

    四月份,他们将去府城参加府试。

    见他们考完了试,杜锦宁便将自己想去府城开茶馆和书铺的打算告诉了关嘉泽、齐慕远和章鸿文。

    关嘉泽还是个贪图新鲜的少年心性,茶馆生意红火已成常态,书铺红火也是意料中的事,再也不会给他带来惊喜。而且关太太生怕他真的对做买卖感兴趣而去从商,时常在他面前洗脑,这会子他对做买卖的兴趣已大为降低。

    而且去府城那么远的地方做买卖,即便生意红火他也看不到,因此兴趣不是很大。

    所以他当即摇头:“这次我就不参与了,以后再说吧。”

    章鸿文见齐慕远没有说话,也道:“我想专心念书,赚钱的事就不想了。”

    他欠杜锦宁的钱还没有还清呢。更何况,他一没钱二没人脉三帮不上什么忙,杜锦宁带着他在漓水县赚钱,他已算是占尽杜锦宁的便宜了,可不好意思还跟着去府城继续占便宜。

    在这件事情上,父亲已经警告过他了。

    杜锦宁转向齐慕远。

    齐慕远摸了摸下巴:“我想想吧。”

    之后找了个单独相处的机会,他才道:“府城那边的生意我也入上两股吧。”

    杜锦宁眨眨眼,总觉得他是有意这么做的。

    齐慕远读懂了她心里的话,直言道:“关嘉泽那人爱凑热闹。我当时要是说参股,没准他就改变主意了。到时候关太太估计会责怪到你我头上。”

    从平时关嘉泽抱怨的话里,他们都不难听说关太太不赞成关嘉泽再做买卖。而关太太的爱子心切、对关嘉泽的各种在意,几人相处久了,从关嘉泽无意间流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