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零大杂院来了个独生女 >

第30章

七零大杂院来了个独生女-第30章

小说: 七零大杂院来了个独生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时候的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 他们和江霞萍想法一致; 现在并不是上去理论的好时机。
  于是三人没再耽搁; 一路赶往最近的那个菜场。
  “沄沄; 你确定你见过那种豆腐?我怎么连听都没听过?”
  沈穗莱虽说平时买菜做饭的次数不大多,但怎么说也逛过菜场; 买过豆腐。
  却对刚才江霞萍在大厅里所嚷嚷的那种内酯豆腐; 是闻所未闻,更别提打过照面儿了。
  她正想要不要回去找家里饭店以前的老师傅打听打听; 看看什么地方会有,却见柳沄沄自信地点点头:“你们就放心吧; 今天一定不会耽误萍姐比赛的。”
  对柳沄沄而言,这种豆腐何止是见过,她从小就偏爱嫩豆腐的爽滑; 自从有一次在饭店尝过这种豆腐的口感; 从此就再没有买过其他的品类。
  不过喜欢归喜欢; 当时她也没想过自己还能有来这个年代生活的经历,所以从没有对这种豆腐溯源过,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老百姓餐桌上的。
  穿来以后,她隔三差五的; 就跑到周围的菜场,想去找找有没有类似的豆腐。
  但上大学以后每天不是吃食堂; 就是被江霞萍拉去开小灶; 所以也有段时间没再逛过菜场了。
  直到前两天; 江霞萍在家中苦练厨艺; 她下课后,顺路帮她采买一些常用的食材。
  进菜场之前,她无意中发现了有一人正拎着这种豆腐,但当她按照那位大娘的指引,找到那个摊前,却发现摊上早已不见这种品类。
  问了一通才知道,原来很多人家都和沈穗莱一样,从没听过这种豆腐,所以摊主每天卖得很少,索性少进了一些,搭配着普通豆腐卖完就算。
  她原以为今天时间还早,等他们去了一定能买得到。可带着两人兴冲冲地赶到了菜场,才发现自己忽视了一点。
  今天是周日,每一个摊前都排起了冗长的队伍。
  粗略一算,要想在豆腐摊前排到,不仅所剩无几的内脂豆腐岌岌可危,单从时间来算,也不一定能赶得上江霞萍的比赛。
  但井然有序的队伍就排在那里,每家不是要给儿女准备难得的小团圆饭,就是要备齐未来几天的口粮,他们急,大家伙儿也一样。
  插队是绝无可能了,柳沄沄正想着挤到中间,去和那些人说说好话,希望他们能救救急。
  走到半路上,突然听到身后响起一阵美妙的歌声。
  她没有回头,也无需再回头,已是热泪盈眶。
  在学校里,整整向老师们婉拒了一整年领唱机会的沈穗莱,此刻,正独自站在菜场外的一个高台上,用借来的喇叭,帮她吸引菜场内人们的注意,让她能趁机挤到前排去。
  大学没课的时候,她偶尔会去听沈穗莱排练。她记得刚入学不久,对方就凭借过人的天资,拥有了一次领唱的机会。
  当她听闻了消息,想去礼堂找她庆祝时,到了门外却听到里面出来的学生,三三两两地在小声议论。
  “老师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会安排她做领唱。”
  “咱们学校还有几个人不知道,她都结过两次婚了。要我说她自己肯定有什么问题,要不然哪个好女人,会被两个男人都抛弃啊?”
  “这还用问吗?我看她呀,就像我奶说我小婶,肯定也是一个下不出蛋的母鸡。”
  柳沄沄现在还记得那晚的暴雨,不需要雷声,就足以掩盖那三人满是恶意的刺耳笑声。
  她们没带伞,都站在屋檐下。她正要上去理论,礼堂的门被推开了。几乎是同一时间,笑声消失了,变成了一个个飞速掠过的不屑眼神。
  沈穗莱还像以前一样从容,撑开了雨伞,拉着她一起走进了雨夜。
  那天她难得有些生气,不明白沈穗莱刚才为什么要拦着她,不让她去说清楚。
  对方却只是笑笑,“决定高考的那一天,我就已经预想到了会有这种场景。我的经历就像是刻在脸上的胎记,只要进了他们的脑海中,谁说都没用。现实就是这样,市井小民会说,大学生也一样会讨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让这种流言蜚语误伤到别人。”
  那晚柳沄沄没有当即明白她话中所指,直到后来的每一次,她在台下发现沈穗莱一直都无缘领唱的位置,才逐渐明白,她是不想连累那些兢兢业业的老师,和她一样被流言中伤。
  这是沈穗莱的心结,她看在眼里,也想过一些方法去开导,尤其是暑假,对方的第二任丈夫被柳小文请来闹了一场后,她和江霞萍想方设法地劝了她很多天,希望能帮她减轻一些负担。
  只是道理谁都明白,想要与自己自洽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柳沄沄曾设想过,沈穗莱有朝一日会登上戒备森严,不允许观众过多议论的大舞台,尽情放松地一展歌喉。
  却从没想过,她能克服心理障碍,站在人进人出的菜场门口,坦然接受那些曾经最为恐惧的东西。
  人群渐渐与柳沄沄逆行,填饱肚子固然主要,可这种从未遇到过的当街演唱,也同样值得他们将注意力,先去供给精神。
  所有的骂声笑声,以及赞叹声,都被柳沄沄甩在了身后,她大步走到几乎无人驻足的豆腐摊前,包圆儿了剩下的几块内脂豆腐。
  “沄沄,这儿!”
  不知从哪儿借来一辆三轮车的纪禄源,等在菜场的另一个出口。
  “这种车比自行车快,还比它稳。你别着急,我遇到一个朋友,刚好是咱们的校友,他去帮小沈解围了。我先把你送回饭店,然后过来接他们。”
  今天的风不小,但并没有减缓纪禄源的速度。
  白乎乎的云朵,被过往的疾风擦开了,露出了干净敞亮的蓝色。
  身后的菜场那边,好像传来了一些喝彩声,柳沄沄会心一笑。
  这场风,好像吹亮了每一个人模糊的前程。
  豆腐派上了用场。江霞萍不慌不忙地将横八十八刀和纵八十八刀,一刀不差地落在了豆腐上。
  再和其他食材一起撒入了熬好的鸡汤中,摆在了哑口无言的一众评委面前。
  最终经过几人沉着脸的一番商讨,不情不愿地公布了结果。
  “由于我们现在有两位选手都特别优秀,所以难分胜负。我们临时决定,今年我们省将多派一名选手,去京市参加最终的决赛。”
  到了此时,在后院儿的所有人心中,江霞萍俨然已是无冕之王,无人再想多关注这种明显的作假。
  一片欢呼雀跃中,遥遥走来了一个急匆匆的人影。
  “小江,你快来!有件大事和你说!”


第67章 
  ◎这怎么可能呢◎
  现实多半时候都是世事难料。
  柳沄沄一行人为江霞萍准备的庆功宴没有派上用场; 比赛才将将结束,她就跟着赶来的那人匆匆而别。
  院子里圆桌上色香味俱全的几道菜,被热了再热。
  到后来; 胡同口都能闻得到香味了; 几人却还没尝上一口。
  天快要全黑下来时; 项海做了决定:“算了; 咱们都别等了,时间不早了; 我去找两个碟子来; 把大家伙的心意给她夹出来一部分,剩下的我们就动筷子吧。”
  明天是周一; 眼看着已近八点,大伙儿从一大早就开始帮江霞萍; 好不容易等她比赛结束了,又回来忙活了一大桌子菜。
  他虽然也想和妻子庆祝,更不想让几人扫兴; 但也得以大局为重; 不能耽误了他们明天早起去大学。
  柳沄沄看了眼表; 不由心头一紧。
  从在饭店门口作别,到现在已经有快小半天的时间了,江霞萍很少会有这种什么都不说,就消失几个小时的情况。
  “姐夫; 来找萍姐的那位,是她师父的邻居?”
  白天比赛就要结束的时候; 项海也带着孩子到了饭店门口; 想一同和他们分享喜悦; 同样也见到了来叫江霞萍走的那位。
  “对; 见过,她是罗师父的邻居。你们放心吧,应该就是她师父叫她去问问白天比赛的情况。你们先吃,我把孩子哄睡了,骑车去接她。”
  从妻子拜师以后,项海已经逐渐习惯了,她经常待在师父家中学艺。
  冬天天黑得早,经常他去接她的时候,师徒两人还没有结束当日的教学,要等他坐在罗师父家里,用一大杯热水把身上从里到外的寒意全部击退后,那边的勺铲才会结束与铁锅的和鸣。
  时间长了,他也不像一开始那么担忧,知道学手艺不是件容易的事,又不想让她们因他在那儿等候而着急,所以后来,他总会稍晚一些再去。
  冬天如果开着货车过去,他会在巷子外,等看到那盏属于罗师父厨房的灯暗下去,才往院子里去。
  夏天,他通常会把自行车停好,沿着街边走几圈,等快要闻不到饭香味的时候,再去敲门。
  但此时,又一次站在十分熟悉的路上,他第一次慌了神。
  与巷子一墙之隔的小灯和烟火气都没有出现,更大的恐慌,来自于他敲了半天门,却无人应答。
  “是小项啊,别敲了,院子里没人,你媳妇儿和她师父去医院了。”
  听到响声的另一个邻居,出来给他指条明路,却更让他觉得眼前发黑。
  近几年他最害怕的就是医院了,三个嫂子走时的场景,时不时地,就会在脑海里翻腾。
  当初江霞萍生孩子的时候,他也差点紧张得被送去急诊,好在这母子两人身体一向不错,后来很少再进过医院,免除了一项对他精神的折磨。
  可现在,当邻居说了半天都没讲出她们去医院的原因后,他连蹬自行车的力气都要消失了。
  短短的一段路,险些摔倒了三四次,才勉强骑到街口。
  刚准备咬着牙往前继续骑,一抬眼看到了让他心安的几人。
  “你们怎么来了?快回去吧,明天还要去上课呢。”
  无需要多问,这三人心中就已经证实了猜测,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刚才他们在家里等了好一会儿,总觉得江霞萍的事儿不会那么简单,所以等项海出去二十分钟后,几人还是坐不住了,把孩子交给薛阿妹母女代看,一路赶到了这里。
  听到医院两个字,他们也和项海刚才一样惊慌,但柳沄沄很快就觉得这不一定与江霞萍有关,有可能是罗师父身体抱恙。
  “萍姐的身体平时那么好,如果真的是她有什么事儿,罗师父一定会打给我们的。”
  从江霞萍拜师没多久以后,柳沄沄就让她和罗师父互留了街口的电话。大杂院距离这里不算很近,加上有时候项海出远门不在,江霞萍只能一人骑自行车来往。
  天一黑,难免会有危险。
  电话也的确留对了,有几次遇到突发情况,多亏这两个电话号码救了急。
  今天下午她特意去那里等了几次电话,铃声没有响起,反倒让她有些心安。
  听完她的分析,几人也冷静下来,落在自行车踏板上的力气均匀了很多,不一会儿就赶到了医院。
  刚进医院大门,就看到江霞萍正在窗口等着排队。看到她的背影,众人总算能长松一口气。
  只是对方好像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意外,却好像总在躲闪什么。
  “你们快回去吧,我师父身体有了点儿小问题。在那边住院呢,我今天晚上就不回去了。”
  项海不放心,想从她手中拿过来交费单看一眼明细。但却被她攥得很紧,还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
  “都说了让你快回去,听不懂话吗!”
  她大喊一声,没等几人反应过来,就已消失在了楼道口。
  这一下猛击在了项海心上,他被吓得楞在原地没有跟上去,等过了一会儿才靠在柱子上,别扭地背过身去。
  “我俩从谈恋爱开始就没红过脸,你说我担心了她这一路,她咋还不领情呢?”
  他接过纪禄源送来的纸,闷闷地想找出个答案。
  “别想了,人没事儿就行。一定是有什么误会,等她忙完罗师父的事情,你们再说开就好了。”
  纪禄源笨手笨脚地在旁边安慰着,好半天才平复了项海的情绪。
  柳沄沄和沈穗莱不方便多说,又折返回窗口,想问问江霞萍交的是哪个科室的费用,以此决定去哪一层找她。
  “你说萍姐这是咋了?她虽然脾气爆,但什么时候对咱俩不都是有说有笑的,你看刚才,她连看都没看我一眼。”
  柳沄沄知道沈穗莱不是在为这点小细节而斤斤计较,的确,江霞萍一向和她俩亲如姐妹,放在往常,就算再着急,多少也会来说几句,她师父的身体情况如何。
  绝不会像现在,把她俩视作陌生人。
  两人在窗口前等了一阵儿,待没有人排队的时候,才客客气气地问了工作人员,江霞萍去了哪里。
  她们事先想了很多个结果,却在听到答案时,同时怔在原地。
  这怎么可能呢?


第68章 
  ◎这么大的秘密◎
  江霞萍挂的是儿科。
  事实的全貌没有完整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仅从这一隅中窥探,就会有千万种不同的猜想被放大。
  “那孩子肯定不是罗师父的,我觉得有可能是孙辈。”
  几人加快了去往儿科的步伐; 同时也在为将要面对的真相做猜测。
  “不是说罗师父的女儿已经离开西河市很久了; 一直在外地工作吗?”
  尽管几家已经和一家人一样了; 但对于罗师父的家事; 他们了解甚少。
  江霞萍一向都很少提及,不是她不想多说; 是罗师父仅说过自己有一个女儿; 远在他乡工作。
  至于她女儿个人的家庭情况如何,大家更是不得而知了。
  儿科住院部在另一栋楼的一层; 正是换季的时候,秋老虎来势汹汹; 走廊里挤满了家长与患儿,尽管已经到了快十点,哭闹声依然不绝于耳。
  病房里就更是人满为患了; 几人在人群中艰难穿行; 小心翼翼地避开熟睡中的孩子。只是他们来回找了两三趟; 仍然没有发现江霞萍的身影。
  “会不会是刚才收费的那位同志记错了?还是说,儿科还有另外一个住院点?”
  走廊里无处落脚,几人只好又返回来缴费的那里。
  本想和那个工作人员再核实一下,却不巧; 正赶上人家已经换班回家了。
  “她应该没有搞错,她看到萍姐和咱们说话了; 所以对萍姐交的费用记得很清楚; 还特意在本子上看了一眼。”
  柳沄沄倒不觉得这错出在工作人员身上; 她总感觉江霞萍有什么事在刻意瞒着他们; 所以刚才,应该也是故意躲开的。
  “但刚才咱们既没有看到霞萍,也没发现罗师父啊。”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把几人彻底搞糊涂了,柳沄沄当即立断,又折回到了窗口,和工作人员说了几句好话,请她帮忙,在刚才的记录本上再查一遍。
  “没错,就是儿科。而且她交的钱,是给一个孩子住院用的。我们医院也只有那一个儿科住院的地方,说不定刚才是去打水或是上厕所了,你们再回去找找吧。”
  事情陷入了僵局,他们刚才在走廊里待了那么久,不可能错过的。
  天色已晚,一群人商量了几句,最终决定,留项海在医院里再好好找一遍,他们三个先回后院等消息。
  拐角暗处,看到那三人离开,江霞萍叹了口气。
  “霞萍,对不住了,都怪我,才让你得避开小沈她们。”
  “师父您说这个干啥,我就是一时半会儿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没事儿,一会儿您先带着孩子回病房,等我把项海劝走了,再回去照顾你们。”
  江霞萍看了眼怀中熟睡的小女孩,不由心痛,这么小的孩子,还不知道家中发生的这些变故。
  又不自觉地自责起来,如果她能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