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得见一向镇定的卢蓁蓁露出类似惶恐的表情,程涛觉得新奇,却没觉得好玩。
“放心吧,我什么都没错。”程涛温声说道,“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另外,这次他跟头摔的狠,兴许下半辈子都站不起来了。”
卢蓁蓁倒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不过这管他什么事,听到头三个字的时候,她的心浮气躁很快就平息了。
程涛只是笑,“要是我刚刚说这件事是我做的,你是不是转身就走了?”
卢蓁蓁杏眼微瞪,她很快移开眼神。“这话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你是没说,”程涛认可的点点头。
卢蓁蓁恼怒的拍了两下他的胳膊,“我不需要你为了我去做危险的事情,那对你和你的家人,对我都是不负责任。你要是真这么做了,我是会走的。”
与其提心吊胆的在一起,说着“一切都是为了你”,还不如趁早分开。再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千千万,为什么非要走上极端?这件事他如此解决,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可能还会这样解决,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两个人在一起,各方面契合是最主要的。如果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他们无法达成共识,卢蓁蓁大概能想到不远的未来他们终究会争吵度日。
与其彼此难捱,倒不如长痛不如短痛。
程涛“嗯”了一声,“原来蓁蓁就是这么想我的,这几天我绞尽脑汁就是如何兑现对你的承诺,你却想着咱俩人赶紧分开,唉——”
他同意卢蓁蓁的观点,当纯粹的感情掺杂其他功利性的因果就会变得不再纯粹,太沉重的心意,太偏执的感情,不是谁都能承受的,他也接受不了。但是听着对方轻飘飘提分开,甚至还仔细考虑过一样,程涛心里就不得劲儿了。
卢蓁蓁被最后这声叹气搅和的头皮发麻。
她不是,她没有。
卢蓁蓁勾勾程涛的手指,“之前是我想左了,我道歉。”
程涛正想说话,就瞥见了站在墙根不断够头往这边看的程小墩。他只能压低声音,“你信我,我绝对不会拿咱们的感情做筏子胡乱作为的,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我都知道。”
卢蓁蓁脸红红的,低应了一声。
她这不是关心则乱吗?遇到事情她习惯把最坏的结果罗列出来,做出最坏的决定。很大程度上,理性的一部分她是相信程涛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感情中哪有理性,多说着都是患得患失。
程涛接受了她的示弱,勾着她的手指晃了晃,示意她往后边看。
卢蓁蓁回头,就看到了露出半个小脑袋的程小墩,她招招手,“躲在那里做什么?过来姑姑这边。”
程小墩先看了一眼他爸,得到允许才跑过来。“大姑姑说你和爸爸谈事情,说让我在旁边等等,等你们说完了再过来。”
卢蓁蓁脸一红,她抬头看向程涛。
“没事儿。”程涛笑着说道,他就知道姐夫一定会转告姐姐,不过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了,他也不怕他们知道。
卢蓁蓁也就不再纠结,她继续和程小墩说话,不知怎么的就扯到学习上去了。
“我现在能数到一百,我还会写字。”程小墩臭屁极了,这是他掌握的新技能,还只在家人面前表演过,收获了一致好评,他想叫蓁蓁姑姑也夸夸他。
“呀,你怎么这么厉害!”卢蓁蓁配合他的语气说话,还在地上写了两个字让他念。
程小墩都认得。
卢蓁蓁看他做得好,夸了几句。
既然选择程涛,她就不会忽视程小墩的存在,卢蓁蓁从小就知道谁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小时候,她喜欢吃橘子糖,但是她母亲是个节俭的人,加上家里孩子多,她总是会把糖收在上锁的柜子里,谁也拿不到。
有次姥姥生病,她妈回家取东西走的时候忘了锁柜门。回来之后,发现柜子被翻了个遍,少了一把橘子糖,一直待在家里的她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当晚,她妈说起这件事,兄弟姐妹几个表情都不大好,但没人说话。
卢蓁蓁天生敏感,自尊心强,如果冤枉她的是外人,她可以口齿伶俐回击,但那是她母亲,生她养她,本该是她最亲近的人,言语激烈,一遍又一遍打击她的自尊。
柜子里放着钱,还有贵重物品,最后只少了几颗橘子糖,无疑就是家贼,当时都在外头就她在家……说来说去还是怀疑她。
甚至,最后当着她的面把剩下的橘子糖全都扔到了粪坑里。
那时候卢蓁蓁已经不想争论了,她只想着这件事最好不是家里人做的,因为她在心里咒骂那个人,用她从未使用过的恶毒言语。
晚上她躺在床上,小弟过来说橘子糖是他拿的,其他兄姐都知道,之所以没站出来,只是想着她反正已经挨骂了,就把这件事情揭过去了,现在姥姥生病住院就不要让母亲更伤心了。
冠冕堂皇的一大堆话,卢蓁蓁只觉得可笑,她什么都没做,挨骂的是她,最后兄弟还来给她讲道理,说什么是为了孝顺。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让卢蓁蓁暴躁,但是最终他什么都没说。
对方说话的时候她就在权衡利弊,她说出来不会占到任何便宜也刷不了谁的好感,得不偿失。只是没过多久,她爸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不是她说的但没少推动。
这件事情让卢蓁蓁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谁都得为了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推到别人身上是最不负责任的方法。但如果对方不讲武德,那就不用给他留脸。
她母亲那时候说的话她到现在都记得,什么“小家子气”“偷儿”“早知道就一盆水溺死”。这事之后,卢蓁蓁连着做了好几个月的噩梦,每个梦里都有一个声音在骂她,睡不着的时候,她时常在想那包橘子糖何错之有,有人想拿的话,它又不能跑。
程涛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两人有说有笑,眼中是最温和的笑意。
不过最是温情也抵不过冬风寒烈,不多大会儿,两人就站起了身。约定回头一起交流功课,他们并肩往家走。
正好西边走出一群人,仔细一看,打头的竟是程相文和楚婷。
楚姑娘身边总是一大帮子人,大家都习惯了。不过这次却有些不一样,对方背着行囊。
要是以前,双方肯定错身而过,本来就不熟,还能寒暄到一块去?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楚婷之前帮了卢蓁蓁,俩人虽然没有处成好朋友,但关系明显和缓了不少。
“刚才我们还在说不知道你在不在家,我这就要走了,怎么着也得给你打声招呼。”楚婷晃了晃身后的背囊。
卢蓁蓁有些惊讶,不过很快掩饰掉了,“一路顺风!”
楚婷点头,她已经习惯了这姑娘的冷淡。
楚婷对程涛点点头,转身和程相文说话,“大队长,天怪冷的就别往前送了。谢谢你的照顾,我做课题下乡这一个多月给你添了太多麻烦,也请你向大家转告我的感谢。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来看望大家的。”
程相文赶忙说,“应该的,应该的。”
等楚婷坐上驴车走了,大家都散了,程涛才从程相文那里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楚婷和知青一块来却不算知青,文件上白纸黑字写着她的目的是做课题,现在上边召她回去,村里公社直接批了条子。
“这时间也忒急了点儿。”程涛看了看泥泞的道路,到公社这一路上可够难捱的。
“听说是急着回去结婚呢。”程相文随口说道。
“哦。”程涛没放在心上,楚大小姐那样的家世,看起来对程锦驹也没有几分深情,现在程锦驹被抓,她和别人结婚实属正常。
程涛把从刚才就哼哼唧唧的程小墩抱起来,和程相文说了一声就准备回家。
“爸爸,那是干妈!”程小墩凑到程涛耳边小小声的说道,生怕别人听见,他用小手捂住嘴巴。
俨然一副“这个秘密,我只和你分享”的小模样。
“干妈?”程涛正在给自家崽子扯衣裳,听到这话动作停顿了一下,他往后仰头,看到他家崽儿偷乐的小表情。
想说的话一下子噎在了喉头,这么小点的娃就这么八卦吗?
“……你说的是刚刚那个坐在驴车上的人?”
“昂!”程小墩大声回道。
齐和昌和楚婷什么扯到一块去了?“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程涛琢磨着不管是张文芳还是齐和昌,应该都不可能主动和崽子说这事儿。没记错的话,刚到省城那会,齐和昌和孟晓琴还扯上了关系呢。
“照片,我都看见了。”程小墩笑嘻嘻,还拍手鼓励了自己一下。
照片?
他去齐家不少趟,一次都没有看见。要说齐家有他没去过的地方,那就是二老和齐和昌的房间,他家崽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喊干妈,所以照片只能是在齐和昌的房间看到的。
那可是齐和昌,实在想象不到他会无缘无故放姑娘的照片。这样说的话,双方确实是有关系了。程涛没接着问下去,说到底这是别人的私事,他连两人般不般配都不做评价。
推门回家,正在挑红豆的程红秋抬头,下意识往他身边看了看,然后又若无其事的低下头去。
程涛:“……”
二姐你表现的这么明显,真的不考虑直接问我吗?
很明显程红秋并不准备。她这会儿还没有完全反过神儿来,兄弟和卢蓁蓁出门,她没觉得有什么,卢蓁蓁虽然是知青但也是村里人,又住在隔壁,胖叔胖婶这些年对她弟挺照顾,他们帮个忙怎么啦?
然后就见她姐在旁边偷笑,程红秋不明所以。
程红春压低声音把她男人那天晚上遇见的事情说了,完了下结论,“放心吧,我觉得这事儿能成。”
程红秋:“……”
既然他们都不问,程涛也就不主动说。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革委会捎来消息请他们过去一趟。
第128章 三件事
革委会的通知是昨天送过来的; 捎口信的是何庆笙,因为宝藏的事情,他这段时间频繁的往来公社和程仓里; 时不时的还要出差去市里。
原本程涛是想让秦浔和余晋帮他买去省城的火车票,这下子倒省了麻烦别人,他大姐夫一并都给办了。
程红秋本来不愿意出门。
她回到村里的事情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她本来也没准备瞒着。
第二天; 她就正常出门了。
刚开始并没有人说什么,不过前几天村里结伴去赶集,人多了闲话就出来了。
临近年关,大家都开始置办过年要用的东西; 谁都知道东西越临近年关买越好,但是谁都不确定到时候天气咋样; 如果像去年一样,临近年关来了一场大雪; 那就甭置办过年的东西了。
这里所谓的集市是公社社员自发行为形成的,社员们背着农副产品集中去一个地方进行交换; 把家里多余的东西换成没有的,当然也能用钱用票。这种行为在平常当然是不允许的,不过过年嘛,上面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 每年到腊月; 大家都会专门抽出空来去赶集。
陶家人当时来闹的时候; 周围围了不少人; 万福公社就这么点大; 走出去十个人中总有俩仨能沾上关系。就赶集这一天; 程仓里大家就知道了程红秋发生了啥事。
关心她的,不少人上门,话里话外就是息事宁人,让她忍着点,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程红秋从来都不是个好说话的,她也知道这些话不对,凭啥她就要委屈自己,但这个世道就这样,世道不听她的。
虽然她也在告诉自己,别介意她们说的话,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她的情绪还是受到了影响。有时候,她也会想自己这样的选择对孩子们究竟是好是坏?如果她是陶多陶亚,他们希望妈妈该怎么选择,到最后她也没有得出答案。
有些时候有些人,当他们面对某一件具有冲击力事情的时候,会怒火冲天,会发脾气,会不顾一切的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当这件事情过去,他们就会懊恼不已,觉得当时那件事情没什么,想着自己所做是不是太偏激了点。
现实从来都是□□裸的,牺牲一切,放弃生命,也要追逐的爱情,或许只出现在书中。正因为罕见,因为完美,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去欧歌,像她之前经历的,只是一地鸡毛。
程红秋心里不断撕扯,就算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当下,她们依然是弱势群体。明明在这件事情里她没有错处,而这些本该站在她这边的邻里乡亲,却只会劝她多为孩子着想。
最后还是小弟点醒了她。
“姐,咱们来算一笔账,你现在三十岁,在咱家生活了二十年,在陶家生活十年,往后还有五六十年。你现在要认命,就是用这十年去委屈自己以后的五六十年,不值得的。再说陶家都烂成那样了,你觉得她们还能把多多亚亚养好?”
程红秋必须得承认,这番话说服了她。
其实她一直怕,两个孩子跟着她,会不会觉得委屈?这一刻她却觉得自己能做好,起码比陶广然比陶家做的更好。
程红春和程涛第一时间感受了程红秋情绪上的变化,姐弟俩背后交流的时候都觉得很是欣慰。
革委会让去,想也知道是为了陶家的事情,程红秋逃不了,她现在也不准备逃。
陶家人还在万福公社,她有什么担心的,要说该提心吊胆的也应该是陶家人。
程红秋要去公社,程红春和程涛都想陪着去,最后决定程涛跟着过去。
现在母子三个相依为伴,程红秋要离开,就得先和两个孩子打招呼。她是不想带这两个孩子过去的,天气越来越冷,孩子们没必要折腾这一趟,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她不想让他们掺和这件事情。
他们对上陶家,争吵在所难免,不管对方真实是什么样的人,程红春都不想在两个孩子面前弄得这么难看。就是吧,两个孩子里,陶亚是怎么都好,陶多却已经懂事儿了。
程红秋想了想,还是决定完全不透露,程涛却觉得这样不好,该怎么说呢?
小孩子,你一直把他当成小孩他就只是小孩。陶多到现在对于父亲做错了什么都还懵懵懂懂,他不是没表现出来,他甚至会当着大人的面儿问程红秋,“咱们什么时候回家?”
所以有的时候,你得适当的表达难处,引导他思考,让他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不是说你是爸妈就要把自己塑造的跟英雄一样,让他觉得你能解决他所有的问题,而且这还理所当然。
且不说这样的父母教导出来的孩子到底会怎么样?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结果也会略有差异,但是总的来说,程涛觉得他姐不能成为这样的母亲,太累了。
作为舅舅,他主动和外甥来了个促膝长谈。
这是亲外甥,程涛当然不会说太重的话,只是用温和的语言把现在他爸妈面临的问题,以及他和妹妹以后要跟着妈妈生活的事实讲述了一遍。
这些事情刚发生的时候,这些话他一句都没说,不是因为他没想到,他是想等陶多了解情况。经过这几天,他觉得外甥了解的不少了。
他本就比一般孩子成熟,陶程两家矛盾搬到了明面上,程红秋甚至直接说过“你和妹妹以后要跟着我过”,回到村里之后,婶子大娘也没少提这事儿,你要说陶多还啥都不知道,他又不是傻瓜蛋。
陶多的反应在程涛的意料范围之内,他不好受,第一次趴进程涛怀里,等他站起来,程涛才看到自己深色衣裳上的泪痕。
唉。
像这种事情,不能如愿的,注定是输家;如愿的,也不是赢者。
陶多很快就恢复了平常,还拜托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