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

第18章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第18章

小说: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晓琴低着头,眼神一闪。
  警察是骑洋车来的,现在得用大队的驴车把送孟晓琴送去公社,不过这些都是程相文该安排的事。
  程涛直接回了家,敲大门,里面传来成小墩软乎乎的声音。“是谁呀?”
  “是我。”
  “是爸爸呀,”程小墩很兴奋,“那爸爸,我能开门不?”
  想到今天早上他是怎么教育程小墩的,“那你先从门缝里看看是不是爸爸,要是的话你就开门,行不行?”
  “呀,是爸爸。”程小墩跑去喊花大娘,“花奶奶,花奶奶,窝爸爸回来了,你帮窝爸爸开门吧。”
  “来了,来了。”
  门一打开,被花大娘抱起来开门的程小墩立刻朝程涛扑过来,“爸爸,我们去大爷家吃饭不?”
  呦,还惦记着这事儿呢。看来他从明天开始去公社上班,不用担心了。
  “这就去。”程涛笑着回答,这才看向花大娘。“大娘,今天麻烦你了。”
  “事情都办妥了?”
  “差不多了,公安到了。”
  花大娘点点头,没有多问就家去了。
  程涛插上门,抱着程小墩回屋。
  “可是爸爸,咱今天不上二姑姑家去了吗?”
  “去不成了,下次找机会再去吧,咱先上大爷家吃饭去。”从程仓里到公社个把钟头,从公社到县城又是个把钟头,总共两个钟头的车程,以他现在的体力骑自行车根本骑不到。
  程涛他本来是想坐从公社到县城的公共汽车去的。公共汽车只有一班,每隔一天早晨八点发车,他昨天专门去打听了时间,现在错过了,无论如何他们这次都去不成了。
  不过也不算白准备,昨天烙的饼子,正好拿着去程大江家蹭饭。
  低头看程小墩亦步亦趋跟着自己,程涛捏捏他的脸,“能去大爷家吃饭,就这么高兴?”
  “高兴!大爷好!”
  程涛笑了,“那明天爸爸去上班,你和大爷大娘玩,能行不?”
  “爸爸?”程小墩不大乐意,就不能爸爸和大爷一起在吗?
  “爸爸早上把你送到大爷家,你中午在他家吃饭,等下午爸爸回来去接你,晚上还是我哄你睡觉。”
  “你一定会回来的,对吗?”
  “那当然了。”
  “那好吧。”程小墩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程涛笑,他抱起程小墩,拿起饼子走出大门,立刻就发现驴车停在隔壁胡同。
  抿了抿嘴唇,他把程小墩的脑袋按在自己肩膀上。
  “爸爸?”程小墩抗议。
  “我们来玩个游戏,现在你闭上眼睛,晚上我就给你做好吃的。要是睁开眼睛,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爸爸,你看你看,我闭起来了,我乖乖的。”
  “嗯,很乖。你自己数十个数就可以睁开了。”
  程涛面无表情的看着驴车旁边的孟晓琴,以及她身后的公安还有程相文几个,施施然走了过去。
  “好!1、2、3……”程小墩声音洪亮。
  孟晓琴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她下意识要追上去,却被身边的几个人拦住了。
  “让你见一面已经是我们网开一面,别让我们为难。”
  “是啊,是啊,你做的啥事儿自己不清楚,哪还有脸站到小墩子跟前去?”李顺嘟哝道,呜呜呜,刚才涛子叔瞪他了。
  完事儿他一定第一时间去给涛子叔解释,他们也是逼不得已,谁让要是他们不答应,孟晓琴就死活不配合,另外还有知青点的人给她说情。
  ——孟晓琴招供的内容是李顺带回来的。
  程涛想过自己可能策反成功,却没想到这么成功!

第21章 女人狠起来要命
  程涛抱着程小墩往程大江家走。
  睁开眼的程小墩一路上都在提要求; 一会儿想吃右,一会儿想吃蒸蛋,每说一个都要吸溜下口水; 明显只是想他就已经馋的不行了。
  程涛看了是好笑又无奈。他是饿着他了,还是家里有东西没叫他吃,怎么一提到吃的就馋成这样?
  “晚上吃啥,等回去我们再商量; 现在先看看你大爷家吃什么; 有没有你爱吃的右。”
  “嗯,嗯。”程小墩重重点头,然后又说:“那爸爸咱晚上吃饼好不?饼香!”
  程涛扶额,所以刚刚这么快速坚定的回答; 是根本没听懂他的意思?拍了拍程小墩的小屁股,“从现在开始不准再提晚上了; 咱们先把中午这顿吃进肚里再说。”
  “奥。”
  推开大门,就看到程大江在院里做木工; 李盼弟站在厨屋门口择菜。
  他们俩刚刚也去了大队部,自然知道发生了啥事。甚至他们刚才还想跟着程涛去家里看看孩子; 结果程涛却说过会儿要领孩子来家里吃饭,夫妻俩这才作罢。
  这样也算是提前打了招呼。不过,看到父子俩上门他们还是适时做出了惊讶的表情,当然李盼弟的表演浑然天成; 程大江则是典型反面例子。
  程小墩可分辨不出来这些; 咯咯笑个不停; “呀; 大爷大娘被吓到了!”
  “是啊; 就说我没骗你。”程涛冲他大哥笑笑; 然后把小崽儿放地上,看他脚沾地就跑去了程大江身边,这才笑着把布袋递给李盼弟。
  “大嫂,这是我昨晚做的烫面饼,今儿我和小墩要留下吃饭,就当是我俩的口粮。”
  这话一出,程大江脸色一变,把刨子重重放在一边,表情和动作都昭示着他现在的心情不愉。程小墩不明所以,还在提醒他大爷应该小心点,别砸着手。
  一副操心的小大人模样!
  “来吃饭就来吃饭,家里不怕添两双筷子,怎么用还带干粮。”李盼弟语带责怪。
  “是我说错话了。我这不是好不容易做了点吃的,就想拿来给大哥大嫂尝尝。”程涛笑着说道,要是说几句话就能让大家的心情变好,他并不介意说软乎话。
  程小墩听见这话,立刻点头,“窝爸爸做的饼,香!”
  程大江表情这才好看了点。
  “那是得好好尝尝。涛子,你觉得我是在锅里蒸,还是再烙一遍?”李盼弟看男人三两句被哄好,好笑着转头问程涛。
  “都方便?蒸一下软乎,再烙一遍更接近原味道,怎么着都行。”程涛跟着李盼弟走进厨屋。
  “大爷,窝告诉你,是窝说想来你家吃饭,爸爸才来的哦。窝想你哒。”程小墩凑在程大江身边邀功。
  程大江把小崽儿抱起来,放到自己腿上,“这样啊。你大伯娘蒸了红糖馍馍,待会出锅让你多吃点儿。”
  “红糖馍馍”是个啥,程小墩没有概念,不过糖他是知道的,“是甜哒?”
  “跟蜜一样。”程大江僵硬的配合着孩子的语气。
  “呀,那窝能吃一大个。”程小墩伸开胳膊比划了一下。
  程大江点点头说好。
  程涛一边帮李盼弟烧火,一边注意着外面。见程大江和程小墩爷俩儿头对头窝一块说悄悄话,不禁笑了笑。
  “你大哥面上看着冷,实则心肠软的很。小墩又可人疼,他不会凶他的,你就放心吧。”李盼弟解释道。
  程涛摇了摇头,“大嫂,我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没想到……”
  “俩人为啥突然这么亲近了,是不是?这血缘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哪怕是素未蒙面,相处的多了,感情也比常人进展的快些。小崽儿心思细腻,谁亲近他他就亲近谁,别看人儿小感觉可一点不差。”李盼弟笑着说道。
  程涛笑了,“你说的对。”
  李盼弟低头洗菜,“孟知青的事情这样就算已经过去了吧,等把钱要回来,你们的缘分就算尽了,你也该放下了。以后好好的抚养小墩,这孩子聪明,机灵,可别再像以前那样蹉跎下去了。”
  程涛往锅底添了一把柴,“大嫂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了。”
  记忆中,他没怎么注意过这个大嫂,对她的过往和经历也不甚清楚,不过这几句话说的还真挺有水平,温软细语的劝导,让人听了也不会生气,莫名让人觉得这是个有素养的妇女。倒不是说没文化说不出这话,但应该不会表达的这么温婉,让人觉得挺暖。
  “你心里清楚最好不过了。”李盼弟擦干手,拿出程涛带来的饼,数十张饼都一般大,烙的双面金黄,看着非常有食欲。
  李盼弟撕了一条尝了尝,劲道咸香,层薄散络,这得有些功底才能做出来。
  “涛子,这都是你做的?这可比万福饭馆的招牌看着有食欲多了。”这还是凉透了的,要是出锅就吃,口感肯定更好。
  “嫂子说笑了,国营饭店的火烧可没有这么素的,再不济都还加着韭菜鸡蛋呢。”
  “你说的对,他们现在也只能玩这些花里胡哨的了。”李盼弟嘟哝一声,在程涛看过来的时候,闭嘴不说话了。
  锅底的火“啪”一声,程涛把杵在外面的柴火往里推了推。
  十张饼最后决定一半下锅烙,一半上蒸笼蒸。虽然在程涛看来这样做太麻烦,但看李盼弟乐乐呵呵的就没再说什么。
  锅开了,大冒气,整个厨屋里都弥漫着红糖的香味。
  “你大哥说你最爱吃红糖馒头,特意叮嘱我蒸的,待会儿你好好尝尝我的手艺,看和红春做的区别大不大?”
  他奶到死都记得的红糖馒头啊,程涛弯了眉眼,“好啊,我都好久没有吃过红糖馒头了。”提到这里,还要说一句他大姐程红春做红糖馒头堪称一绝,明明是一样的步骤,甚至是用的同一块面团,她就是能做的比别人好吃。
  这个别人转指程红秋。
  “红秋这次没专门带来?”李盼弟问道。
  “大概是因为来的太着急,忘记了。”记忆里是每次都会带的。
  李盼弟点了点头。
  刚出锅的红糖馒头,重新加热过的烫面饼,再加上一个硬菜小鸡炖菌菇,还有个蒜泥红薯梗,这就是今天四个人的午饭。
  程涛吃的有滋有味,红糖馒头明明是舅爷的而不是他的口味,但他现在却觉得还真挺好吃。
  李盼弟这锅新馍,白胖松软,劲道香甜,今天却不如程涛的饼受欢迎。程小墩吃了大半张,程大江这都是第三张了,李盼弟也拿起了第二张。
  也就是说这一锅馍馍,只有程涛认真在吃。
  “爸爸,右!”程小墩刚啃了个大鸡腿,弄得手上嘴上全油花花的,现在一溜都抹程涛衣裳上了。
  程涛看着麻本色衣裳的油爪印,“把你的小脏爪收回去,不然你就乖乖吃菜。”
  “爸呀?”程小墩立刻收回了手。
  程涛给他夹了块鸡翅和几块蘑菇,放在他的小碗里,“把这些都吃光光。”
  “好。”程小墩一手攥着饼,闷头继续吃。
  他双手并用,吃的不亦乐乎,效率却不咋地。仨大人都停筷了,他还在吃。
  “小猪!”程涛手贱捏捏他的下巴,立刻就遭到了白眼抗议。
  “正吃饭呢,你动他干啥?”程大江不乐意了。
  呃?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是他大哥,这是他儿子,这咋都不向着他?
  “爸爸,大爷问你话呢?”程小墩看热闹不嫌事大。
  “闭嘴吧你。”程涛笑骂。
  “大爷,爸爸凶窝。”小孩最会看风水,转头就告状。
  “程小墩,你胆子大了?赶快吃一吃,不然那我要收碗。”程涛“和善”提醒。
  “木有,我吃右!”
  “大哥,你可是我亲大哥,你不向着我就算了,怎么还能在孩子面前拆我台?”程涛惨兮兮看向程大江。
  程大江“哼”了一声,虽然没说话,态度却软和下来了。
  程涛觉得好笑,还真是别扭啊!
  程小墩终于吃完饭。
  程涛帮着李盼弟收拾好碗筷,又说了会话,就要回家了。李盼弟装了几个红糖馍馍给他带着。
  程涛没有推辞。
  程小墩惦记着他爸晚上要给他做好吃的,都不让抱着,坚持慢悠悠跟后边晃。程涛纵着他,于是父子俩晃悠了很久才到家。
  回到家,刚喝了口水,程传阔就过来了,还拎来了半篓子山楂红。
  “涛子叔,这是我从山上摘的。家里我奶不爱吃这玩意儿,你看着给我小墩兄弟做点什么吃吧。”
  程小墩喊了声“小阔哥”,就趴在框上看着红彤彤的山楂挪不动步了。
  程涛洗了个山楂递给他。
  程小墩没有任何设防,一口咬上去,接着就被酸的整张脸都皱了起来。就这样还不舍得吐,口水都流下来了。
  程涛笑着给他擦了口水,把手伸到他嘴边:“你是不是傻?吐出来。”
  程小墩这才愿意松口,“爸爸,好酸哦!”
  程涛捏了捏他的小腮帮,“谁让你这么贪吃。”
  旁边的程传阔乐呵的看着父子俩互动。
  “你们还上山?山上果子多吗?”程涛问程传阔。
  “现在是山楂红的季节,山上有几棵品相好的野生山楂树,不过被我们几个包圆了。今儿我们第二次采摘。”
  这样啊,程涛捧出一把山楂,“我留这些就行了,剩下的你拿自己家去。”先不说这是割谁的羊毛,就说程传阔一个半大小子,这样往自己家送东西,要是被他家里人知道,不免又是一顿扯皮。
  程涛不想掺和这些婆婆妈妈,讲理讲不通,吵架吵不过,麻烦的很。
  “涛子叔,你就收下吧,我家没人吃,反正我拿回家去也是被那个女人拿娘家去。”说起这个,程传阔就一阵气闷,偏偏家里人还都觉得理所当然一样。
  反正他们不爱吃,给谁不是给,难道他就不是人?他辛辛苦苦从山上背下来的呢。
  程涛一愣,想了想才说:“那行吧,就当我破费点。”
  啊?程传阔不明所以。
  “过来帮忙,把这些山楂都洗干净,我给你们做吃的。”程涛把一半山楂分到盆里。
  听见“吃的”俩字,程小墩小脑袋立刻扭了过来。然后就跟在程传阔身后,亦步亦趋。
  程涛觉得好笑,转身去堂屋拿出来一袋冰糖。这年头日子辛苦甜口少,这袋冰糖还是是他大姐寄来给他当糖块舔的。程涛确定自己用不着添糖甜嘴,之前就决定用冰糖来炒糖色,只是没想到这会就用上了。
  看程传阔和程小墩洗山楂还得会儿,程涛去后院掰下几根竹枝,然后用剪刀全都剪成一指来长,确保每一根都能挂一两个山楂,再把头削尖,最后放在锅里煮了一下。
  俩人终于把山楂洗好了,程涛检查了下,就让程传阔把山楂插在竹签上。
  他则是找了几块石头,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土灶。熬糖是个技术活,要制作冰糖葫芦,糖不能太稠,要不然蘸不起来,也不能太稀,否则挂不住。
  这对火的要求也高,也就是说要熄灭的时候立刻就得熄灭,厨屋那两口灶明显不方便。正好家里还有个小炒锅,正合适现在用。
  点火,等火稳定,程涛把锅子放了上去,加水加冰糖,开始熬。
  锅里的糖慢慢变色,程涛用筷子慢慢搅拌,身边俩小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程小墩单纯是想吃糖,给馋的。
  程传阔则是没见谁有过这么大手笔,这要是叫他奶看见指定得指着鼻子骂他“败家子”。想当初他奶生病,他爸不在家,他炒菜多放了半勺油,他奶足足嘟囔了半个月。
  涛子叔这一下,一斤冰糖都没了吧?
  程传阔顶了顶后槽牙,“啧”了一声。
  糖逐渐变成浅黄色,程涛把筷子拿出来,放在旁边的冷水里,糖迅速变硬。
  程涛把炒锅端下来,“去把山楂拿过来吧。”
  程传阔捧着半框山楂红和一个盘子走了过来。
  趁着糖还冒着气泡,程涛利落的把山楂一个一个蘸上糖水。
  “哇,爸爸你给它们穿上了衣裳。”程小墩感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